孟尝君结交鸡鸣狗盗(孟尝君是怎么靠鸡鸣狗盗之徒逃离虎口的)_秦国_是个_齐国

本文目录

  • 孟尝君是怎么靠鸡鸣狗盗之徒逃离虎口的
  • 秦琼的外号“赛专诸”和“小孟尝”有何深意秦琼是否惧内
  • “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怎么看待现在这类群体
  •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遇到的知音钟子期果真是个樵夫吗
  • 你如何看待柴进这个人物
  • 用现代的视角如何评价孟尝君的为人

孟尝君是怎么靠鸡鸣狗盗之徒逃离虎口的

我是0新说0,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仗义疏财,喜好招揽门客,只要有一技之长者都能成为其门客,包吃包住。

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因为秦昭王觉得孟尝君名动天下,很有才能,于是强行扣留,逼迫其成为秦国国相。

孟尝君不敢拒绝,只好答应。

但秦昭王的一位大臣却认为孟尝君身为齐人,又是被迫留在秦国,那么他当了国相之后肯定不会尽心尽力为秦国效力,而是会偏袒齐国,如此人物,不能任用,不如杀掉。

秦昭王深以为然,于是对孟尝君起了杀心。

孟尝君心中恐惧,便祈求秦昭王宠妃,希望她能够为自己说请,让秦昭王放过自己。

但宠妃却提出要求,孟尝君必须将齐国一件堪称天下无双的狐白裘赠送,她才愿意为之求情。

但孟尝君这件狐白裘却早就进献给了秦昭王,正在为难的时候,孟尝君三千门口之中便有一位擅长钻狗洞偷盗的狗盗站了出来,自称能够为孟尝君偷回狐白裘。

此人先是摸清楚了秦昭王收藏宝物的位置,然后从宫墙狗洞中潜入,果然将狐白裘成功偷出。

秦昭王宠妃收到了狐白裘之后大喜,于是在秦昭王耳边吹枕头风,让秦昭王同意不杀孟尝君,还要过两天为其举行饯行酒宴。

但孟尝君唯恐夜长梦多,不敢再等,便带着属下连夜逃走。

来到函谷关前,此时天色未亮,关门还未开启,函谷关历来只有鸡鸣之时才能开启。

此时一名擅长模仿鸡叫的门客便模仿鸡鸣,令函谷关四周的雄鸡都跟着打鸣起来。

函谷关守军误以为已经到了开关时辰,便打开关门,令孟尝君终于顺利逃走。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来源,原本是指一个人的本领不管多么低微都能发挥特长,但现在演变成了贬义词,指的是那种偷鸡摸狗之辈。

秦琼的外号“赛专诸”和“小孟尝”有何深意秦琼是否惧内

这个问题在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隋唐演义》曾有过详细介绍,二贤庄庄主单雄信曾对他人说过,我有个二哥,名唤秦琼,字叔宝,他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威震山东半边天,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人称“神拳太保”,是天下少有的好汉!

其实“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不过是为了合辙押韵罢了。专诸孝母的故事并非很多,其中无非就是专诸很听老娘的话,老娘让干啥就干啥,比如在外跟人打架,老娘一声喊,专诸立马不打了,乖乖回家。后来他要以死报答吴国公子之时,念念不忘老娘的养老问题。综合这几点,专诸被认为是孝子。而秦琼恰恰也是个孝子,专诸是个忠义不二之人,秦琼也一样,因此将秦琼比做专诸,是夸赞其人至仁至孝。

而孟尝君善交友养门客的故事就更不用多提,就算没有听过孟尝君的故事,“鸡鸣狗盗”的故事总该听过吧,正是因为孟尝君不论贫贱贵福,什么人都结交,因此他才逃出生天。

秦琼这个人非常仗义,也非常喜欢交友,而且对待朋友毫无二心,真正做到“平生不为己,空为他人忙”。朋友的事就是他的事,朋友的忙就是他的忙。也正是因为秦琼结交了许多绿林中人,在这些好汉口中,秦二哥被越传越深,谁要不认识秦二哥,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够份儿。

这就如《水浒传》中,江湖人物虽然没有见过宋江,但一听其大名,立马下跪喊哥哥一样。秦琼被好汉们给神话了,因此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偶像。就连单雄信临死之时,都念念不忘二哥。

可此时的二哥已经有了私心了,贾家楼结义的好汉,瓦岗寨聚义的兄弟,哪一个没有私心。正如王伯当所感慨的,可叹三十六员将,东奔西逃各一方。什么兄弟义气,都为了自己利益罢了。

至于秦琼“惧内”的事,这个无从查证,如果有,也是评书杜撰。人家家里的私事,那是你外人可知的。正如叶问所说“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或许,秦琼也如叶问一样,是个“尊重”老婆的男人。

“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怎么看待现在这类群体

鸡鸣狗盗的原意是孟尝君门下人才济济,各个层次都有。孟尝君在秦国遇到难题,全凭那些鸡鸣狗盗之徒解决。后来人们引用这个成语,就有了贬意。意为雕虫小技,上不了台面,甚至曲解为真正的盗贼。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遇到的知音钟子期果真是个樵夫吗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古往今来,有众多的英雄豪杰,高人雅士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来得及登上历史的舞台,便被淹没在历史的滾滚波涛中。

所谓“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一个供英雄一展身手的舞台,那么这个英雄既使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能终老民间,出头无望。

伯牙出身名门,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本人对音乐更是情有独钟,又受到了当时的著名琴师成连的精心指导,再加上本身具有过人的音乐天赋,所以,伯牙早早的就以精湛的棋艺为世人所熟知,成年后更是以琴艺高超而闻名天下。

在汉阳江口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伯牙的优雅琴声引起了砍柴人钟子期的注意。

伯牙也对一个能听懂音律的樵夫感到好奇,经过一番问答之后,伯牙也是大喜过望,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能听懂自己琴声的知音。

从有限的历史资料来看,钟子期是个货真价实的樵夫,但这并不等于说其沒文化,他不但能正确的说出伯牙弹奏的曲谱名,而且还能准确的指出伯牙的琴声止于哪个章节。

以此来看,钟子期也是个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对音律有相当研究的人。

古时候有很多志趣高雅之士,不愿与一些唯利是图的人混在一起,所以往往选择归隐林下。

但穿衣吃饭问题还是得靠自己出把子力气来解决,所以也就有了怀揣“广陵散”绝世之音却在林下打铁谋生的嵇康,和在乡野以务农为业,却以一句“肉食者鄙”而声名远扬的曹刿这样的世外高人。

所以,尽管钟子期是以樵夫的身份出现,但这也是一个具有相当的学识,并在音乐知识方面能和大师伯牙并驾齐驱的樵夫。

钟子期也因为与伯牙的不期而遇而成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樵夫。

有一首古诗说得好: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你如何看待柴进这个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柴进这小子完全是个吃饱撑的没事做的富二代,自己作死。

首先,柴进很有钱。

我们知道的,他就有好几处大农庄,是本地的大地主。

林冲和洪教头单挑,柴进能够拿出25两银子悬赏,还出10两银子让差役打开林冲的枷锁,可见他真的非常有钱。

其次,柴进颇有实力。

和宋江不同,在沧州当地的柴进颇有势力。

比如林冲去发配沧州,带着一份柴进的书信给营管,营管就说:这份信比得上一块金子。

而柴进平时经常收留逃犯在家,多的时候养着三五十人,地方官府能不知道?

还是因为柴进在地方势力大,关系多,没人管他而已。

那么,有钱有势的柴进,为什么要在江湖上胡来呢?

说白了,柴进就是没事找事。

我们看看宋江其实和柴进很像,都在江湖上很有名。

但宋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益,不是好玩的。

因为宋江地位远远不如柴进,也没有太多钱,又是个小吏。宋江笼络江湖人士,主要是第一试图做非法生意牟利,一般认为宋江和晁盖本来就是一伙的,之前已经做过很多案子,所以土地主宋江才这么有钱。第二是当年宋代有很多土匪强盗被政府招安给予官职,这也是曲线做官的一种方法。

但宋江比柴进聪明百倍。

比如柴进冒着巨大危险,收留了很多重大逃犯,比如武松、林冲。

按照当时法律,收留这些罪犯是要连坐的,也就是同罪处理。

有人说柴进有丹书铁券,不怕。

其实丹书铁券一般只能免死而已,该坐牢坐牢,该抄家抄家,起不到太大作用。

所以柴进还是很讲义气的,宁可自己冒险。

相反,宋江却从没有收留过一个这种罪犯,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

宋江顶多是给一些钱财。

因为钱财没写名字,就算被发现也追踪不到宋江。

但就算给钱,宋江和柴进也有很大不同。

就拿武松来说,柴进收留他1年,前后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反正成为一个仇人。

相反,宋江利用区区10两白银,就把武松收为兄弟。

那么问题来了,宋江搞这些是有目的的,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

那柴进何苦来哉?

个人认为,柴进和今天的网红差不多。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红为了吸粉,直播喝白酒喝死了。

之前还有个网红老爷爷,擅长马拉松。无数粉丝捧他,老爷爷兴头很足,开始以高强度的跑步来证明自己。

结果最终悲剧了,老爷爷一次训练马拉松时候猝死了。医生后来说,以他的年龄这样高强度跑马拉松,简直就是自杀。

柴进几乎是翻版,说白了就是为了江湖上的名声。

当时江湖上两个人大名鼎鼎,一个就是宋江,一个自然是柴进了。

柴进为了这个名声,可以说一点好处没有占到,最终还因收留李逵差点送了性命。

柴进是个糊涂人。

用现代的视角如何评价孟尝君的为人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承袭父亲田婴的爵位。他与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也见仁见智。下面就让有书君从现代的视角评价一下孟尝君:

1 、爱面子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贵族养士之风大盛,一些诸侯更是把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作为展示自己实力和名望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无论是策士、辩士、武士、侠士,还是口是心非的伪君子、玩弄权术的奸诈之人、好色之徒、有犯罪前科的人,孟尝君来者不拒,统统收入门下。终于,孟尝君也因养士数量较多而名扬天下。

从这可以看出,孟尝君其实只是个好面子的人。他并不在乎养的都是些什么人,什么时候用得上,只是因为别人养,所以他也养。为了证明他实力强,他不但要养,还不能比别人少养。

关于怎么样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储备人才,那不在孟尝君的考虑范围。因为对于要面子的人来说,在多数情况下,形式要比内容重要得多。

虽然,后来孟尝君因“鸡鸣狗盗”和“狡兔三窟”这样的“人才”而获益,但是在有书君看来,这纯粹是歪打正着之举。

2、心胸狭窄

孟尝君善于养士的美名传到了秦国,秦王很动心,就邀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随即弃齐国而去,就任秦国之相。然而,秦昭襄王担心孟尝君是过来做间谍的,将他囚禁下狱。

孟尝君逃出秦国后,心生怨恨。为了报仇,之后他鼓动齐王,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西征秦国。

中途还有一件事,逃出秦国的孟尝君,途径赵国,被同为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邀请去赵国做客。

可是,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赵人听说著名的孟尝君要来了,忙去围观。

结果发现,孟尝君并不魁梧,他说了一句话:“只是个身材矮小瘦弱的男人嘛。”

结果,孟尝君就率其下之人杀了数百个赵国的百姓,而后又灭了一个县,扬长而去。

仅仅因为遭到嘲讽便杀数百人,还有他对秦国睚眦必报的小人行径,无疑都显露出孟尝君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3、自私自利

孟尝君的一生可谓很“精彩”,他先是在自己的母国齐国做相国。后来当秦国邀请他去的时候,他认为在秦国可以得到更多的功名富贵,便欣然前往了。结果狼狈逃回齐国。

之后,齐王任用秦人吕礼为相,孟尝君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就派人给秦相魏冉送信,说动魏冉来攻打齐国,以此逼走了吕礼。

后期,孟尝君在齐国权势越来越大,齐湣王对他产生了怀疑。孟尝君非常害怕,就逃到魏国,做了魏相。

这一次,他在魏国致力于联合诸国打败齐湣王。他对秦相魏冉说:“你劝秦王伐齐。齐破,你就可以封侯了。”后来秦、赵、燕、魏国共同伐齐,几乎使齐国灭亡。

从孟尝君辗转齐国、秦国和魏国的过程来看,他身为齐国宗室贵族,竟然见风使舵,联合外敌攻打自己的国家。

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可以不择手段,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他的心目中,个人利害得失凌驾于一切之上。可见,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可能有的人评价孟尝君会说他有领导才能、会用人等等。可是,有书君认为,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高度、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像孟尝君这样一个一生只追求自己利益的人,注定不会有信陵君那么高的评价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