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是如何改变了整个秦军战略价值观的长平之战是冒险之战吗?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_秦国_秦王_魏国

本文目录

  • 范雎是如何改变了整个秦军战略价值观的长平之战是冒险之战吗
  •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
  • 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这六人,在秦国统一的进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 秦昭襄王尊宠范雎,称之是寡人叔父,为何最终还是处死了范雎
  • 范睢作为秦朝丞相,到底忠于大秦还是更忠于自己

范雎是如何改变了整个秦军战略价值观的长平之战是冒险之战吗

范睢,秦国丞相,秦国霸业中期的有力推动者,或许他的名气并没有商鞅,张仪,李斯这些人大,但是说起他的成就,他对秦国整体上的贡献却也不逊于他人。

对于范睢的成就其实主要分为两点,对内加强王权,打击了分化了外戚势力,使得秦国的国力有效的统一到了君王手中,让秦国从原本五根粗壮的手指变成了一只紧握的拳头。对外则是远交近攻,不断地蚕食周边土地,得一寸土而强一分国力,而不是得千里飞地,途厚他人腰囊。

范睢剧照

范睢并没有改变秦国或者说秦军的战略价值观

虽然说远交近攻是范睢明确所提出来的一种战争策略,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借机打压当时的秦国丞相魏冉所针对性提出的,一直以来秦国奉行的都是一种远交近攻的战争策略,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基本上都是主要与韩赵魏以及楚国这些临近国家相互征伐,得一寸土则长一寸土的思想原本就是秦国一直以来奉行的,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下的正常选择,而且秦惠文王之际也是通过连横齐楚而兼并讨伐魏国,那时候秦国攻取的大多都是韩赵魏楚的土地,除了外交手段白的而来的以外,只不过这时候没有那么明确的提出这种说法,而范睢说出远交近攻的思路不是说看到秦国战略缺憾,而是魏冉在齐国有自己的封地,想通过对齐出兵扩大自己的封地陶邑,由此为了打击魏冉,才有范睢的远交近攻一说,所以不能说是他改变了,只能说是他总结了,完善了,标准化定义化了秦军的战略思想。

范睢剧照

长平之战绝对是一场冒险之战

长平之战最初,秦国其实不是想此时与赵国交战的,毕竟秦国才打完魏国跟韩国,也是消耗不少的,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变法改革之后,国力大增,军队实力也是不弱于秦国的存在,但是上党地区对于秦国非常重要,同时对于赵国也是很重要,有了上党就有了扼制秦国的桥头堡,所以秦国是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开战的

《史记·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

但是开战初期,赵国失利求和给了秦国击败赵国的机会和准备时间,但这也只能说秦国的机会更大了些,而不是说秦国就是板上钉钉的必胜,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临阵换帅的成功率,如果范睢的反间计失败,依旧由廉颇坚守,最多赵国最后还是失败,粮绝饿死,但秦国也绝对好不到哪去,不然也不会着急使用反间计,换上最强的白起,赵国战败了可能还有其余五国帮衬,秦国一旦表现的虚弱,缺粮,那绝对是有覆灭的危险。

二,赵军被围,秦王发动全国十五岁以上青壮参与运输,围堵,以爵位赏之,可见秦国的重视度,可见这场战役对于秦国来说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一旦被赵军突破,或者此刻楚国,魏国一旦出手攻秦,那秦国的下场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白起想继续攻赵,范睢劝阻,一来是范睢与白起的个人恩怨,不想白起锋芒太盛,二来也是秦国已经露出疲态,处于一种危险状态,全靠往日余威在镇压着其余诸国都不敢率先试探,一旦攻赵失利,后方又空虚的情况下,秦国有哪里挡得住其余五国的进攻呢。

范睢剧照

虽然说最终秦国战胜了赵国,取得巨大的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毕竟困兽之斗尤为凶猛,何况还是四十五万精锐强悍,饿急眼了的赵国军人,所以说,长平之战绝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属实是一场冒险之战,秦国胜利的根本在于,秦国比赵国更重视,国力更强以及运气在秦。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

【泛文化写作营】

关于商鞅,张仪,魏冉和范睢,谁对秦国的功劳最大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商鞅。其理由如下。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栋30层高的大楼,是地基重要?第一层重要?还是第二十层重要?第三十层重要?答案不言而喻显而易见。

我们还是回到主题,看这四人在那个战火纷飞铁马金戈的时代到底做了什么。

先说商鞅。

商鞅入秦前,在秦献公时,献公为强大秦国就尝试性的在秦国进行了改革。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废除人殉,二是迁都,三是推行秦简公时期的“初租禾”政策。这三个方面的改变的确使秦国开始有了变化。但秦献公调和不了贵族集团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无奈只好以收复国土的名义发动对外战争以求政权稳固。与强敌魏国的几场大战下来,本来稍有起色的秦国跨掉了。秦献公本人也因伤含恨去世。

秦孝公接手秦国时,秦国已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国内民不聊生,国外强敌伺机而动。在这个时候,商鞅出现在秦国的舞台,以其法家固有的铁血手段,在孝公的强力支持下,在秦国建立起了一个完备的战时法制社会,以力挽狂澜之势成功的挽救了衰退中的秦国,从而彻底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面貌,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商鞅居秦二十余年,进行了二次大的变法。

一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进行的变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四个方面。

一是户籍改革,实行什伍连坐;

二是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二十等级军功爵制;

三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耕重战;

四是加强中央集权建立郡县制。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在秦国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因史料的欠缺,我们不完全了解这次变法的全部内容,但从遗留下来的《商君书》中,我们推断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废井田开迁陌允许土地私有;

二是加收税赋;

三是统一度量衡;

四是向列国表达秦向东发展的决心迁都咸阳直面山东六国。

这二次改革变法,最终改变了“列国卑秦”的面貌,战国时期的一个西方大国正式向山东六国宣告,秦国从此走向了历史的舞台!

所谓乱世用重典!我们不必以现代人的标准来诟病商君之法。在挽大厦将倾之时建立一个战时法制社会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功勋!说秦国的缔造之功始于商鞅毫不过分。

次说张仪。

张仪是在战国中期群雄并起列国争雄时进入秦国的。秦国时为秦惠文王。当时的整体形式是七雄纵横但无一国独大,各国都面临着想吞并彼此又要防止被吞并的危险,于是合纵连横便出现在战国的舞台上。合纵连横最初主要针对秦国而生,但最终被秦国所利用。从而衍生出后来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决策,秦国笑到最后!

所谓合纵,就是南北国家联合,主要针对燕、赵、魏、韩和楚与齐秦对抗;所谓连横,就是秦国以利益拉拢一些弱国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分化瓦解五国或六国联盟,并利用五国间的矛盾,时而联合时而武力破坏五国或六国联盟,削弱六国实力的政策。

张仪,就是秦国这一阶段性国家战略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其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魏人,曾入秦为官,职犀首(这点有争议,犀首到底是官名还是公孙衍的号未有定论),首创合纵并重创秦国。

张仪以其三寸不烂之舌,或鼓惑人君,或以利诱人,或坑蒙拐骗,惑以武相挟,以种种手段破坏合纵,改变了列国争雄时的外交政策,即分化了敌营,间离了五国或六国关系,又削弱了五国实力壮大了自身国力。从而为一秦独大奠定了基础。

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贡献。

三说魏冉。

魏冉,著名的秦宣太后之弟,在秦武王举鼎而亡秦王权力出现真空时,联合甘茂、樗里疾等人拥立赢稷登位,是谓秦眧襄王。这是魏冉的首功。

魏冉在公元前304年,昭襄王登基的第二年,以主持军事的大将军身份平定了“季君之乱”,其血腥暴力的镇压一时震惊、名震秦国,此后再无公族王室子弟觊觎王权,巩固了秦王赢稷的王权(赢稷的王权在前四十年都在宣太后的影响下度过,其真正掌权是在宣太后死后)。

魏冉第三功是发现并保举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挂的军事人材人称屠夫的白起。这是一个在战国中期令列国胆寒恐怖的名字,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魂,是所有后来为帅为将者毕生追求的战争楷模和标杆。他为开创秦帝国立下了不杇功勋。

魏冉第四功是“东益地,弱诸侯,使诸侯稽首事秦”。

可以说,秦国没有魏冉,秦国的历史走向就可能改向!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的时间就会无休止的退后。他对秦国发展贡献也是巨大的。

最后说范睢。

范睢,魏人。与魏冉同是秦昭襄王时期的人物,正是他入秦后取代了曾四任丞相的魏冉成为秦相。范睢作为一个纵横家,其对秦的主要贡献是改变了秦国为削弱他国对六国的武力蚕食方向,以“远交近攻”之策从外交上挤压、从军事上打压周边国家,并以一统天下的决心逐步扩张秦国领土,充赢秦国人口,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夯实了基础。《谏逐客书》载:“昭王得范睢,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正是范睢对秦国贡献的具体总结。

综上所述,商鞅以下三人均是在秦国特定的、阶段性的历史时期为秦帝国的诞生作出桌越贡献的人物,他们都是在商鞅建立战时法制、并经后世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大秦律》的基础上,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对秦国所作的贡献。相较于开创历史新河的商鞅而言,他们是继承者和发扬者!如果没有商鞅法制这盏明灯的照耀,他们就是强也只能强于表面而不会强于根本,只会强于一时而不能强于永远!

首开变法强国并辉煌一时、到最后走向没落衰败并最终亡国的魏国便是最好的例证和回答。

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这六人,在秦国统一的进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始皇派兵灭掉齐国,整个中原地区,终于被秦国彻底统一。从这一年开始,战国时代彻底结束,历史进入了秦朝。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不过,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建立在之前秦国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上。从秦孝公开始,秦国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之后,才最终统一了天下。

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国涌现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商鞅、公孙衍、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要说他们当中,谁对秦国统一的贡献最大,恐怕很难下定论。不过,我们倒是可以通过秦国统一天下的整个过程,看看他们到底都对秦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秦孝公刚刚即位的时候,秦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秦国在春秋时代,曾经一度十分强大,秦穆公更是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是,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因为秦国连续数十年王位动荡,导致秦国国力大幅衰退,被魏国侵占了大片的土地,俨然一副即将彻底没落的景象。

与此同时,随着井田制的瓦解,旧有的社会制度也开始逐渐崩溃。在此之前,中原诸国主要施行传统奴隶制制度,土地制度采取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奴隶和平民没有任何权力可言。不过,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随着冶铁技术逐渐成熟,导致井田制开始彻底崩溃,原有的社会制度也开始渐渐崩溃。对此,东方六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并通过变法改善了社会制度,大幅增强了国力。而秦国这边,因为之前数十年王位动荡,之前几任秦王根本没有能力去进行变法,所以渐渐落后于东方六国。

面对这样的困境,秦孝公即位之后,下定决心开始进行变法。就在这个时候,卫国人公孙鞅来到秦国,向秦孝公提出了变法的详细策略,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并且被秦孝公委以重任,全权负责秦国变法事宜。因为后来公孙鞅被秦孝公封在了商地,所以也被后人称之为商鞅。

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首先,改革土地制度,鼓励底层平民开荒,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大幅提升了底层平民的劳动积极性。其次,重新设立爵位制度,鼓励平民参军,通过杀敌获得爵位,给了平民阶层上升的阶梯。第三,建立完善的秦法,统一秦国内部的度量衡,迁都咸阳,重新订立户籍制度。

经过商鞅的这一系列改革,秦国百姓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并且可以通过打仗得到更高的地位,有了上升的通道,所以开始热衷生产,勇于参军杀敌。在此之后,秦国开始扭转了之前衰败的颓势,国力开始走向了上坡路。此后,秦国又在战争当中,击败了魏国,彻底成了名副其实的战国七雄之一。

秦孝公在位二十四年,最终因病去世,死后由其子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即位后,为了稳固自身权位,首先杀掉了商鞅,但却完全继承了商鞅的变法成果,继续领导秦国向前。

秦惠文王即位的时候,秦国经历了秦孝公时代的国力积攒,已经有了向外大范围扩张的能力。所以秦惠文王即位之后,开始任命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等人,率领秦军向外主动扩张。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这其中,尤以公孙衍的战功最大。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领秦军,再次向魏国进攻,最后拿下了整个河西之地,在军事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就在公孙衍拿下河西之地后不久,张仪就来到了秦国。

张仪是著名的纵横家,来到秦国之后,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在秦国扩张的问题上,张仪和公孙衍持相反的态度。公孙衍认为应该先打西面的游牧民族,解除了后顾之忧,再进攻东方六国。而张仪却觉得,应该趁着魏国四面树敌,先打魏国。

最后,张仪的想法,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认可。而作为失败者的公孙衍,只能离开秦国,转而去魏国和韩国工作,给秦国一度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直到暮年的时候,才再次回归秦国,帮助秦国完成了对蜀地的控制,最终病逝于任上。

因为秦国主动扩张,而且扩张速度很快,其他几个国家,也开始渐渐认识到了秦国的威胁。于是,在著名纵横家苏秦的串联下,东方六国开始联合起来,共同针对秦国。如此一来,秦国同时被其他六国针对,自然再难扩张。接下来整整十五年的时间里,秦国都没能再踏出函谷关半步。

就是在这个时候,公孙衍离开了秦国,张仪成了秦国新任相国。

张仪上位之后,通过外交手段,帮助秦国破了东方六国的合纵联盟。正是因为张仪,秦国才不至于被东方六国围殴灭国,而且还有了继续扩张的机会。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了战国七雄之首,逼得其他六国不得不组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在和东方六国交战的过程当中,张仪和公孙衍,显然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秦惠文王在位27年,最后因病去世,此后其子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是个大力士,据说力能扛鼎。不过,在秦武王即位三年之后,在某次举鼎活动当中,秦武王不慎被鼎砸到,最后因此去世了。因为秦武王在位只有三年的时间,时间较短。这三年秦国对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扩张行动。

秦武王去世后,其异母弟秦昭襄王即位。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只能由太后暂时摄政。这位太后,就是《芈月传》里面的那个芈月。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前四十年都是太后把持朝政,秦昭襄王自身权力有限。直到那位宣太后去世之后,秦昭襄王才终于自行掌权。

不过,虽然长时间处于权力有限的状态,但秦昭襄王在位的这五十六里,秦国国力却再次大幅提升,达到了足以灭掉六国的层次。之前四十多年时间里,秦国的大权虽然一直都在那位宣太后手里,但这位宣太后却是个狠人,帮助秦国吞并了义渠,并且彻底掌控住了蜀地。此时的秦国,终于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付东方六国。公元前265年,宣太后病逝,秦昭襄王彻底掌握了所有的大权。

在宣太后晚年的时候,秦国其实已经有了吞并天下的国力。但东方六国的联盟,依然让秦国感到十分苦恼,就在这个时候,范睢来到了秦国,帮秦国解决了这个难题。

范睢原是魏国大臣,后来因为在魏国遭人嫉妒,差点被杀,最后侥幸逃到了秦国。到了秦国之后,范睢帮秦昭襄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交好距离秦国较远的齐国,主攻和秦国最近的韩赵魏三国。

范睢提出的这个战略,从根本上瓦解了东方六国的联盟,让秦国可以再次挥师东进,先后多次击败了韩赵魏三国。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率领秦军,在长平一战当中大败赵国,而后一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精锐。经此一战后,赵国全国精锐,近乎全部损失殆尽。

长平一战当中,秦国虽然也损失了近二十万大军,但相比赵国,秦国国力雄厚,二十万战损并非无法承受。此时的秦国,也完全有能力直接灭掉赵国,继而灭掉其他国家。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秦国内部却出了问题。身为相国的范睢,因为担心白起灭掉赵国之后,地位会超过他,所以向秦昭襄王提出撤兵。秦昭襄王考虑到秦军此时同样战损严重,再加上赵国已经答应割让六座城池,作为秦国退兵的赔礼,所以秦昭襄王便真的下令退兵了。

然而秦昭襄王的这次退兵,却错失了一个最好的机会。赵国方面,虽然口头上答应割让城池,但在秦国退兵之后,非但没有退兵,反倒积极联络其他五国,再次组成了同盟。几个月之后,等到秦昭襄王反应过来,意识到情况不对,已经晚了。

意识到自身错误的秦昭襄王,再次派秦军深入赵国,打算一战打下赵国国都邯郸,希望能够一战灭掉赵国。但秦国大将白起,因为之前和范睢的私人恩怨,选择了拒绝领兵。没有了白起的统领,秦军战力大减。进入赵国之后,对邯郸久攻不下。最后,魏国和楚国相继派大军来援,秦国大败,一战损失了二十万大军。

至此,秦昭襄王已经彻底失去了灭掉赵国的机会。而且,因为之前赵国的努力,东方六国的联盟,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秦国在东方几国组成联盟的情况下,再也无法取得大的战果。至于范睢,同样也在这几年当中,因病去世了。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秦昭襄王去世后,其子嬴柱即位,史称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之后,便同样因病去世了。再之后,秦孝文王之子嬴异人即位,史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早年曾在赵国做过质子,做质子期间,得到了商人吕不韦的大力支持。甚至就连他能返回秦国,继承王位,也是因为吕不韦从中疏通,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秦庄襄王即位之后,任命吕不韦为相国。

秦庄襄王仅仅在位三年时间,便同样因病去世了。秦庄襄王去世后,其子嬴政即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不过,秦始皇刚刚即位的时候,才只有十三岁而已,难以掌控朝局。所以秦国的大权,当时都掌握在王后赵姬,以及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任相国期间,开始对秦军进行改革,避免秦军打硬仗,坚决反对秦军屠杀平民。在此之前,秦军在战场上极为凶狠,因为秦国人参军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所以大多数秦国士兵,在战场上都十分凶狠。不光对敌军凶狠,对敌国平民也十分凶狠。而吕不韦则坚决反对这种风气,对秦军进行了改革。

客观来说,吕不韦对秦军的改革,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改革的话,秦军后来横扫天下,肯定会杀戮过重,激起各地的强烈反抗。如此一来,秦国后来能不能迅速统一天下,也就成了一个问题。

除了对秦军进行改革之外,吕不韦掌权期间,还坚决支持嬴政,帮助少年嬴政坐稳了王位,这也算是他的巨大贡献之一。

几年之后,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开始正式亲政。吕不韦因为被卷入了嫪毐谋反案,再加上他权势过大,威胁到了嬴政的王位。所以最终,吕不韦被流放蜀地,途中饮鸩自尽。

嬴政掌权之后,开始在之前几代秦王的基础上,继续向外扩张。此时的秦国,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能力。在嬴政掌权的同时,李斯也开始脱颖而出,成为了嬴政最依仗的智囊。

李斯原本是吕不韦的门客,在吕不韦被逐之后,通过谏言得到了嬴政的赏识。李斯帮嬴政制定了统一天下的详细计划。包括灭六国的顺序,以及以重金收买各国重臣,离间各国君臣的策略。李斯的这个计划,得到了嬴政的认可,后来嬴政也是给了李斯很多钱财,让李斯去收买各国的重臣,效果显著。后来嬴政因为种种原因,想要驱逐出身其他国家的客卿,李斯向嬴政上书《谏逐客书》,阻止了嬴政的决定,帮秦国留下了不少人才,也算是大功一件。

按照李斯制定的目标顺序,嬴政开始逐渐攻灭六国。公元前230年,秦国首先灭掉了韩国。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6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同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至此,秦国彻底统一了天下。

从秦国统一天下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商鞅通过变法,帮秦国建立了强大的制度根本;公孙衍通过战争,帮秦国奠定了傲视其他诸国的地盘;张仪瓦解了六国的联盟,帮秦国赢得了足够的战略机会;范睢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彻底瓦解了六国的联盟;吕不韦改革秦军,辅佐秦庄襄王和嬴政两代秦王上位;而李斯则是帮嬴政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目标和详细计划。

这些人,都曾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立下了至关重要的功劳,很难说谁的功劳更大。

秦昭襄王尊宠范雎,称之是寡人叔父,为何最终还是处死了范雎

表现上看来,范睢从一开始入秦劝说秦昭王除“四贵”,最后代替了魏冉做了秦国的丞相,获得在秦国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说,是断送了他人的前途换取自己的前途了。然而期长平之战后屡屡挑拔白起与秦王的关系,最后导致秦昭王赐死白起。在大众看来,范睢过于小人行径了,范睢果真是小人?其实不是,他在替秦王当了这个小人,他是所以受到秦昭王宠信是因为他敢做小人,他之所以被处死也是因为敢于替秦昭王背负小人之名而死,把好人留给君王做,把小人之名留给了自己。诃谓实实在在的忠臣。

为什么要有人做“小人”?因为秦王不可以说不行,“小人”范睢可以说不行。长平之战后,白起提出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下邯郸,然而长平之战举国奋战,全国所有青壮全部押在长平作赌注,经过长平一役,秦国虽然是大胜,然而大胜的背后,却是举国国力、人力、物力耗尽的惨胜。然而,不管是六国还是秦国臣民,看到的是秦军长平胜利的震惊和喜悦,却没有人想到举国国力耗尽的惨淡。

但是作为秦王这个一国之主,在长平之役国力消耗殆尽之时,将领提出继续乘胜追击,心里是不滋味的,因为他想,却没办法提供更多用于军队作战的物资和兵员,但又不能以没有国家资产提供给军队所以不能战的理由来说明自家已经穷困和打击全国军民的士气。此时,虽值大胜,但是高涨的秦军士气与损失惨重的国力成为了进攻邯郸的突出矛盾了。如果此时由秦王说出休兵的话,对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大打击,从而影响将士对秦王的积极性。但是如果任由白起因为战役层面的有利而不顾国家战略上的困境一味冒进的活,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既要将士休兵又不让别人知道自家米缸空的办法唯有一个,就是必须有个小人跳出来害怕别人功劳大过自己,劝秦王休兵不战了。然而这个小人不能由秦王来做,毕竟秦国是秦王的国,他要以他的威严富强形象来治理这个秦国。但是,面对经济上的困境与胜利之师的高涨士气,这个“搅局”的小人角色必须要有人来演。秦昭王此时更需要的快快劝他退兵的“小人”来缓解经济与国力的不足,而不是冒进的勇士。

然而,除了范睢,似乎没有人肯做这个“小人”了,由范睢提出休兵言和的话,秦军将士就会把“不能再立功”的怨恨转到范睢的身上,而不是秦王身上。范睢看到了问题的要害,坚决做了一回小人。表面上,白起恨透了他,其实秦王却最感谢他,他将所有的怨恨揽到自己身上守住秦国穷困的机密,也维护了秦王与秦军将们的内部团结隐定。

然而白起在处理长平之战的矛盾却没有范睢那样敢相当了,相反,为了“战神”的声誉将最难堪的丑事赤裸裸地往形象威严的秦王身上扔,就是长平杀赵军降卒的事。

当时赵国降卒一事却实是个大难事,处理得好与不好,在舆论上对秦国在各诸候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长平之战秦国耗费举国之力与赵国在长平对峙三年,国库民间均无粮可供了,供给长平的秦军尚已困难重重才挤得出点保命粮维持,然而在原来的人数上一下子多了二十万赵军降卒,对于因秦国为长平之战在国内已经开始啃树皮充饥的秦国子民来说,无疑是在供给上雪上加霜。

此时,收降率与粮食供给上出现了刻不容缓的矛盾,几十万人要填饱肚子,已无粮可供。然而杀降,是一件最丧失仁义的事,做了名声不保,以后各诸候国必定仇秦,仇秦意味着,往后各国对秦军开战只有血战到底而求生,绝不投降而送死。这事秦王是做不得的,秦王做了便给各国留下残暴之君和残暴之秦国的臭恶名声,引发宁死不降恶秦的后果,对秦军在统一的路上是个巨大的障碍。

然而,国做不得,君做不得,在将军必须挺起胸膛为整个秦国和秦王利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承受杀降的残暴之名的时候,白起却没考虑这层,只是认为杀降的话,他白起“战神”的名声荡然无存。他没有像范睢那样自告奋勇地抛开个人荣辱得失为秦国的利益演好这场“不是秦王要杀降,是秦王劝我不杀降,是我白起非杀降不可”把暴名留给自己,把仁义之名留给秦国和秦王的这场戏。秦帝国的名声比起白起的名声,固然是帝国的名声重过白起的名声,在两者不可同得之时,白起却没敢担当起作“恶人”的名声,不想做,不能做,又不得不做的丑事却要秦王下令然后他白起实施,这是让所人有知道是秦王才是残暴的元凶啊。

秦王知道白起不肯牺牲自己的名声来维护秦帝国的名声时,便给了一张空文诏给他自己写处理降卒的诏书。最后不得已把杀降的事给做了。然而杀降一事,自己却认为是有人在背后给他“穿小脚”的结果,其实,秦王代表一个帝国的威严,而白起仅是这个傍大秦帝国统一天下战略的一枚棋子,帝国的威严比起一个臣子的个人荣辱得失是微不足道的。

不管除“四贵”,最后代替了魏冉做了秦国的丞相,还是长平之战表面上是秦军胜了,局外人只是看到胜利的喜悦,然而胜利者背后的无奈没有知道,也远远没有结束,他仍需要有人担当和承受胜利背后的无奈、痛恨、冤屈甚至个人的生死。最后,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句让人感慨万千的话:“个人生死荣辱得失与国家利益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我想原因就在这里。

范睢作为秦朝丞相,到底忠于大秦还是更忠于自己

范睢只是在秦国安身立命,取得秦王信任之后才为其效忠的;相较于之前的颠沛流离和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让他怎能忠于自己的国家。

所以范睢明白忠于秦国便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更好的忠于秦王,这之间并不矛盾。况且范睢确实有让秦王信任与重用的资本。

好比现在,如果不好好工作就不可能有丰厚的收入;要想有丰厚的收入就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你说这是爱金钱呢还是爱工作,哪个多一些?因此工作和收入同样重要,不分彼此。

故范睢的境遇与之同理!

既然忠君忠己是一回事,那不妨再回顾一下范睢是如何忠君忠己的。

范睢不爱自己国家,偏钟情于秦国

1.由于家境清寒且没有充实活动资金去结交权贵的范睢,只好周游列国去向各诸侯国宣扬自己的主张,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那些日渐腐朽的中原各国权贵们怎么也不可能选择相信一个流浪之士的言论。

2.无奈之下回到魏国的范睢只好混迹于一名叫做须贾的中大夫门下。在一次跟随须贾出访齐国的时候,齐襄王很欣赏范睢的才能,便送与他许多礼物来加以笼络。真不知道当时范睢是不是因为被这突如其来的馈赠弄昏了头脑,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些礼物拿出一部分送给自己的上司,你说须贾能高兴吗?

回国后恼羞成怒的须贾便把此事上告了宰相魏齐,还诬陷说这是范睢出卖魏国机密得来的礼物。魏齐不分青红皂白对范睢就是一顿猛打。史书记载打的范睢是肋折齿断,完事后还让人在他身上撒尿加以屈辱。

3.祸福相依这个词用在范睢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此时正赶上秦国使臣王稽来到魏国,于是在郑安平的推动引荐下范睢与王稽见面,俩人相谈甚欢后,王稽表示愿意带范睢回国,并把他推荐给秦王。

游说是个危险活,范睢的成功得益于秦国国情

1.范睢能够在《战国策》中榜上有名,那是因为他也是一个与张仪、苏秦同等厉害的能言善辩之人。《战国策》记录的就是战国时期那些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范睢的游说之路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也没有像后来著有游说之书《说难》的韩非那样悲催,魏冉也不是李斯那样嫉贤妒能或者说魏冉刚开始并没有把范睢放在眼里,反正最后是范睢成功晋级而韩非是失败被杀。

2.商鞅变法后使的秦国实力突飞猛进,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他的新政却顺利的在秦国得以施行。亟需人才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当时后宫外戚专权现象严重的秦国内政又是一方面。聪明的秦昭襄王很需要范睢这样一个外援来解决当前困境,因此既有能力又赶上好时候的范睢自然而然的走向了权利中心。

范睢为秦国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1.排挤魏冉,向秦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攻下魏国的怀邑和刑丘两地。授予客卿官职。

2.废弃太后权利,驱逐外戚,加强了君主集权制。范睢从秦王自身利益出发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大受秦王信任,罢黜魏冉,任命范睢为相国。封应侯。

3.长平之战秦赵军队陷入僵局时,范睢反间计的成功实施,使得赵军损失了四十多万人。

鉴于范睢每次提出的策略都对秦国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当曾经救过与举荐过他的郑安平、王稽,一个背叛秦国一个是违反秦法,秦王都没忍心处罚范睢这个为报恩而推荐他们的人。可见范睢在秦王心中的地位!

范睢即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司马迁在细微之处刻画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身处中原国家的范睢并没有拘泥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他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出奔秦国,可谓前路渺茫,但他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