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地图(南充地图全图从萦溪到南充气象公园怎么走)_南充_南充市_阆中

本文目录

  • 南充地图全图从萦溪到南充气象公园怎么走
  • 南充的地理位置好吗
  • 南充主城三区最有前途的是哪个区
  • 四川南充有哪几个县

南充地图全图从萦溪到南充气象公园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25.9公里

起点:宜真家居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群兴东路行驶600米,左转进入群兴南路

2.沿群兴南路行驶320米,右转进入潆康北路

3.沿潆康北路行驶820米,直行进入兰渝线

4.沿兰渝线行驶11.8公里,朝南部方向,直行进入凤凰路

5.沿凤凰路行驶230米,直行进入兰渝线

6.沿兰渝线行驶5.8公里,直行进入晋城大道五段

7.沿晋城大道五段行驶2.3公里,朝南部方向,左转进入环城大道三段

8.沿环城大道三段行驶2.4公里,朝南部/广元方向,直行进入环城大道二段

9.沿环城大道二段行驶960米,调头进入环城大道二段

10.沿环城大道二段行驶5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气象公园

南充的地理位置好吗

南充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老嘉陵江畔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地理坐标北纬30°35′~ 31°51′、东经105°27′~ 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

地理位置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0°35~31°51,东经105°27~106°2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东邻达州,南连广安,西与遂宁、绵阳接壤,北与广元、巴中交界,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图1)地形地貌南充市地形以浅丘为主,全市地势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由北向南缓倾,海拔高度256~889米。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浅丘带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北部低山区大致范围是阆中市的北部、南部县的西北部、仪陇县大部分、营山县境、仪陇河以东区域和蓬安县的北部。海拔一般为500~800米。北部低山区以嘉陵江为界,江西为剑门山支脉,江东属大巴山余脉。东西两部分的地貌差异较大。面积人口幅员面积1249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0余平方公里;南充市总人口730万(居全省第二位),人口密度564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近60万。南充市辖顺庆、高坪、嘉陵三个区和西充、南部、蓬安、营山、仪陇五个县以及阆中市,487个乡镇,5746个村,48029个社。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自然气候南充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川盆地底部共同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暖、春早、夏长、秋雨、云雾多,霜雪少。春季大约80~85天,夏季则长达115~125天,秋季短至65~75天,冬季为85~110天,全年有霜期甚短,一般在60天左右。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空气湿度大,阴天多。全市各地平均气温差别不大。年均气温约15.8゜C ~17.8゜C左右。冬季气候温和,最冷为一月份,多年月均气温不低于4゜C,个别年份的极端低温低于零下2゜C;最热为七八月份,多年月均气温27゜C以上,个别年份的极端高温在40゜C以上。受四川盆地地形影响,南充多秋雨天气,云量大、日照少,加之冬季多雾,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为27%~35%,是全省日照较少的地区。从三月份起,日照数不断增多,盛夏日照时数达190~230小时,日照率为48%~57%。南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约980~1150毫米,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其中元月至九月降雨和地表径流占全年径流总量的60%。受季风影响,夏季降雨较多,约占全年的45%,冬季较少,约占5%,春季稍多,约占25%,秋季与春季大致相当,约占25%。

南充在重庆西北方 成都东北方如果你是从成都出发就走成南告诉直达过咯遂宁 就是咯!~车程大概3-4个小时比较好

据《太平寰宇记》卷86果州南充县称:“取古充国为名。”《郡县释名》四川卷下:“汉名充国县,取充实之义。盖当时民物富盛,故云。东汉析置南充国县,以其在充国之南也。”后去“国”字,即为南充县。今南充市以此而得名。

南充市顺庆府衙

南充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

夏代为“有果氏”之国,商周时属梁州。

春秋时期形成了充国(前588-前318年),充国是当时四川盆地的四个强大政权之一(巴、蜀、充、苴),南充因位于充国南部,故得名为南充。

战国后期,巴国为楚国连续打败,于是把争斗目标定在了西邻的蜀国,充国与蜀国结为同盟,共同抵御巴国入侵。公元前318年,巴国灭充国,占领其地界,并将国都迁往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十一年置阆中县。秦代郡县建置依旧。

西汉(前206-23年)初,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以垫江以北为巴郡。在南充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建安六年(201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

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东晋时,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朝宋(420年-479年)时,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

南充市文庙(11张)

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五代(907年-960年)时,州县设置未变。后唐(923-937年)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

北宋(960年-1127年),境内置3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13县。

南宋(1127年-1279年),境内置1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2州15县。

元代,置顺庆路,辖南充县、西充县、汉初县、流溪县、汉初县。隶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明代(1368年-1644年)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2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1州6县。

南充市(22张)

清代(1644年-1911年)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2府1州6县。

中华民国初年(1912年),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

1950年设南充专区,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署驻岳池县,辖岳池、南充(驻龙门场)、蓬安、营山、武胜、西充、南部、仪陇等8县。

1952年南充专区属四川省领导。原由川北行署直辖的南充市划归南充专署领导。辖1市、8县。

1953年南充市改为省辖市,委托南充专署代管。原广元专区所属苍溪、阆中2县及原大竹专区所属广安县划入南充专区。辖1市、11县。

南充市地图(3张)

1956年南充县由龙门场迁驻南充市;蓬安县由锦屏镇迁驻周口镇;武胜县迁驻沿口镇。

1965年南充县由南充市区迁驻南充市河东公社。

1970年南充专区改称南充地区,地区驻南充市。辖南充市及南充县(驻河东公社)、苍溪、阆中、仪陇、南部、西充、营山、蓬安(驻周口镇)、广安、岳池、武胜(驻沿口镇)等11县。

1972年南充县驻城关(清溪公社与河东公社合并为城关公社)。

1979年由广安、岳池2县析置华蓥工农区(相当于县级),工农区政府驻双河公社。南充地区辖1市、11县、1工农区。

1985年9月9日,苍溪县从南充地区划归广元市管辖。

1993年7月2日,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广安地区,管辖原南充地区的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华蓥市。同时,设立四川省地级南充市,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南充市下辖顺庆区、高坪区和嘉陵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阆中市由四川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南充主城三区最有前途的是哪个区

未来发展空间最大的是高坪区。现在顺庆城市向西已经扩展到了西山脚下,向北市政府北面都是起伏的丘陵,除非继续向北把搬罾的农田全部占用建城市,但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下很难争取到那么大片城建土地,因此顺庆城市用地非常稀缺;嘉陵现在主城河坝已经开发完了,燕京大道所在的山沟也快被工厂填满了,唯一剩下的文峰开发完后,嘉陵就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

高坪之所以让大家感觉发展滞后,是因为高坪老城区处于低矮丘陵地段,城市每扩张一步就需要推山填沟,扩张非常吃力。但大家若用心看高坪区的地形图,就会发现高坪区绕城高速以东一直到东观镇长乐镇,有一大片面积比现在市辖三区城区面积总和还大的平地。这片平地加上三区城区面积相当于成都绕城高速圈内的面积。如果未来成都直辖,南充有幸被选为省城,那么南充只有把省政府建到绕城以东这个区域才能满足城建的需求。

即便是没有省会的机会,南充未来要扩张,也只有这个方向,这是地理空间决定的。

四川南充有哪几个县

四川南充市辖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5个县。具体介绍如下:

1、西充县

西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偏北部,南充市西南部,古有西充山在此故得名西充。西充县东邻顺庆区,南接嘉陵区,西连绵阳市盐亭县、遂宁市蓬溪县、射洪县,北接南部县,管辖15个镇、29个乡,县城北距南充市区直线距离25公里,是南充的生态后花园和卫星城。

2、南部县

南部县,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

3、蓬安县

蓬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下辖县,公元507年(南朝天监六年),梁武帝为纪念司马相如,以相如之名为县名,公元1371年,并入蓬州,公元1913年蓬州更名“蓬安”。

4、营山县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南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故乡相望,北与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旧居相依,东出达川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进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古往今来均系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

5、仪陇县

仪陇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东北部,南朝置县,101、203省道,S2成巴高速公路、巴广渝高速公路和阆仪营高速公路贯穿仪陇县县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