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是事业编,收入不低,还有寒暑假,为何有些教师愿意调到事业单位去呢?教师业余时间做家教被开除,有法律依据吗_酒业_老师_都是

本文目录

  • 教师也是事业编,收入不低,还有寒暑假,为何有些教师愿意调到事业单位去呢
  • 教师业余时间做家教被开除,有法律依据吗
  • 现在茅台镇排名前十的民营酒企有哪些
  • “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在今天,还算是对教师的偏见吗
  • 为什么感觉很多公务员劝孩子考公务员,却很少见老师劝孩子当老师呢
  • 农村老话“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是什么意思
  • 人的命真的是天注定的吗
  • 为什么以前老师的社会地位很高,教师家庭出身,都会被高看一眼
  • 现在很多教师家庭出身的孩子毕业后不想当(考)教师,为什么

教师也是事业编,收入不低,还有寒暑假,为何有些教师愿意调到事业单位去呢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1、目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天然的自卑感,这是一种需要国家来治的病。

老师自己看不起自己,感觉自己教育育人、服务对象是学生,就低人一等,抬不起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这个思想其实现在很多人也有,所以根深蒂固的,对老师行业骨子里就有歧视,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老师自己。

我说这句话大家还真别不信。君山有个同事,就是平调事业单位,然后敲锣打鼓地宴请宾客、感谢领导,有一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地感觉,这里田舍郎自然是老师地身份,进了事业编自然有高中了地感觉。但其实呢?工资不涨,上班地路程还远了,怎么看也没有多大的实惠。这其中作祟的,其实就是老师的这种自卑心理,以为跳出教师圈就是一种光荣。说句实话,为了国家的教育,我们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个问题。谈了这么久的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实提了,但还没有提共到能够改变老师自卑心理的程度,我认为就应该继续提。

2、老师,承担着比其他事业单位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实属高危行业。

老师工作辛苦,责任重、压力大,就目前来看,当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远比其他事业单位的员工风险大,就就去看好了,网上的社会新闻里,教育的新闻占了大半,而老师因为教育学生“过当”引发关注的新闻,又可以过半;你再看其他事业单位员工的这方面新闻又有多少?他们就是属于安安静静就把钱赚了,一直可以让自己保持美美的状态。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当佛系老师,可以不认真负责的嘛,这样就绝对安全得多。但如果选择当一个不认真负责的老师,内心是要不安的,职业荣誉感会极大的受挫,尤其遇到“学生无法无天,而我又无能为力”的时候,这种挫败感会加重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一个工作如果让人干的不开心了,一直出在挫败当中,那么怎么能不想到去换一个环境呢?

3、 教师行业,一眼到头,缺乏晋升空间,很多老师感觉,体制内,只要跳出教师圈,其他圈都是领导。

老师工作一眼到头,对于普通教师而言缺少晋升的空间,最多就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虽然晋升空间不大,但是晋升难度却很大,在很多地区,职称的名额是有限的,很多人十多年评不上中级,到老了评不上高级,再加上职称评定的标准也一直让人诟病,总有“让领导先上”的感觉,让很多老师看不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伤心总是导致绝望,绝望总想换个环境,那么如果有事业单位选调的机会,就总也想出去闯闯。因为在大部分人眼里,只要跳出教师队伍,体制内的其他任何岗位,包括高速公路收费、街道办事处跑腿,都是属于领导行列啊。

4、 围城效应,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只是,教师行业门槛太高,很多人进不来。

围城效应。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都认为别人的才是最好的。相对于别的行业跳进老师队伍,说句实话,倒真比别的行业跳进教师队伍要简单的多。老师大部分能说、能写,能迅速适应相应的行政岗位工作,但是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呢?则不一定。首先是普通话这关,先要过了,然后是教师资格证这一关,也要过了,最后是你敢不敢上讲台?对某一科目是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其他岗位要进老师行业的门槛。

所以,我们总是听说,“从教师出去的人多,就是不见进教师行业的人”,其实变相来讲,其实与教师行业的门槛颇高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当然,我这里可能也有点王婆卖瓜的味道了。

以上,就是君山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喜欢君山的观点,欢迎关注君山,君山期待与你多交流!

教师业余时间做家教被开除,有法律依据吗

教师法还规定教师的待遇不得低于当地的公务员呢,实现了吗?我只见过教师考公务员的,没有见过公务员考教师的

现在茅台镇排名前十的民营酒企有哪些

茅台镇概况:

茅台镇前身为茅台村,从清朝末年起茅台村成为黔北物资的集散地,人口逐渐增多,随后就改茅台村为茅台镇。经过白酒市场几十年的混战,不少的名酒走向没落甚至是破产。因为白酒需要一定时间的基酒储存和沉淀,所以很少有新的品牌能发展起来,而近几年在茅台镇却有一批新的品牌出现在大众视野。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把茅台镇7.5平方公里作为酱香酒的核心产区,后来因为酒厂厂房的扩建,又将这一数字改为了15.3平方公里。茅台镇有上千家酒厂,除了茅台酒,还有国台、钓鱼台、夜郎古、小糊涂仙等一批优秀的白酒品牌。

茅台镇能产出高质量的酱酒,很多人说是因为赤水河的水质,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赤水河的水质并不好,都被央视点名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赤水河一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茅台镇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夏日持续高温期长达5个月,日照时间属贵州省内高值区,年可达1400小时。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加上千年的酿造环境,使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

现在酱香酒非常火爆,导致很多资本纷纷投入茅台镇,颇像十几年前资本涌向四川的景象。2011年之前,各路资本、酒商纷纷涌入泸州、宜宾,厂家放出的条码数以万计,品牌和生态达到了泛滥的程度。随后,白酒进入“调整期”,泸州、宜宾哀鸿遍野,直至现在都没有喘过气来。不知道茅台镇是否将来能改变这一局面。

下面就来说说茅台镇的十款实力比较强的名酒。

贵州茅台:

茅台酒是因茅台镇而得名,而茅台镇是因茅台酒而闻名天下。建国初期,茅台酒厂是由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坊组成的国营酒厂。如今的茅台酒业,已经发展成为占地约1.5万亩,国内唯一一个销售额破千亿的白酒巨头。1998年茅台全资收购习酒,目前旗下的习酒酒厂销售额也破了百亿。至于茅台,就不多说了,我们来说说茅台镇的其他名酒。

国台酒:

国台酒业的母公司是医药类巨头——天力士集团。1999年天力士集团收购茅台镇一老字号酿酒企业,号称用做药的精神来做酒。最初命名为“贵州仁怀茅台镇金士力酒业有限公司”,直到2009年才更名为“国台酒业”。

国台酒业是仁怀市政府授牌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名酒”。目前天力士集团在茅台镇拥有国台酒业、国台酒庄、国台怀酒、国台茅源四个生产基地。近些年通过兼并和扩产,产量一举超过8000吨,甚至是破万吨。据国台酒业披露,2021年销售额突破百亿,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钓鱼台酒:

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始建于1999年,位于赤水河畔茅台镇核心产酒区,占地面积150余亩,具备年产酱香型白酒3000余吨的生产能力。钓鱼台酒业的是由钓鱼台国宾馆控股,可以说后台特别硬。2007年北京钓鱼台酒业有限公司成立,国宾酒有了发展壮大的根基。

早在2017年之前,钓鱼台几乎是都是定制酒,只供应部分高档宾馆,它的酒质非常稳定,一直都是比较好。北京钓鱼台酒开发了总统酒、纪念酒、馆藏酒、国宾酒、贵宾酒等钓鱼台酒系列产品。钓鱼台酒的种类非常多,而且价格大多在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就没有质量差的酒。

比起高调的国台酒,钓鱼台酒就低调多了,始终将产量限制在3000余吨。钓鱼台酒业从来不注重营销,一没有广告营销,二没有电台广播,三没有明星代言,四不在网站上或是自媒体上做宣传。所以我们很难见到钓鱼台的推广信息,但是品质确实非常好。

夜郎古酒:

夜郎古酒业前身为茅台镇余家烧坊,以销售额来算,夜郎古酒业应该可以排到茅台镇前五名。余家烧坊兴起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八十年代初期余家烧坊改制为三岔酒厂。1998年为了纪念夜郎古国酿酒大师的精诚酿艺,三岔酒厂改名为夜郎古酒厂。

夜郎古酒业年产量达8000吨,储酒量超5万吨,主要还是做高端酱酒,2018年被评为仁怀市地方酒类十强企业。近些年夜郎古酒业飞速发展,也投放了不少广告,2021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了1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500%。

成义烧坊:

当年成义烧坊并入了茅台酒厂后,许多的酿酒作坊和窖池也都归了茅台酒厂。现在成义烧坊最早的遗址依然在酿酒,不过那里面已经成为了博物馆了。成义烧坊年产酱酒8000吨,具有20000吨老的坤沙酒,在整个酱香酒届产量算得上是中上等。该酒厂所产佳酿都要经过“天藏、地藏、水藏、窖藏、洞藏”来帮助酒体陈化。

建国前后,成义烧坊的工艺和酿酒技术由郑兴义、郑永福、郑银安三位酿酒师傅掌握。之后成义烧坊合并到了茅台酒厂,三位酿酒师傅也都去了茅台酒厂工作。后来郑氏的嫡传弟子方廷本在茅台镇创立了茅河酒业,并申请了成义烧坊的商标。但是这个成义烧坊不等于“华茅”,因为华茅的商标已经归属了茅台酒业。

金酱酒业:

金酱酒业前身为汪家烧坊,始建于1909年,当时是茅台镇著名的烧坊之一,以生产“汪家老字号酱香散酒”为主,也是茅台镇第一家经营散酒的烧坊。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创业,于1996年成立“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占地300余亩。金酱酒业最著名的就是与哇哈哈集团达成合作,也有了巨大的资本去扩产。

2013年与杭州娃哈哈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组建了“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领酱国酒业。公司目前优质酱香基酒年生产量5000多吨,储酒能力达20000多吨。2015年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下,金酱酒业斥资1.38亿元打造了金酱生态酒庄,位于茅台镇中华村,占地面积150余亩。

糊涂酒业:

早在2008年,糊涂酒业就被仁怀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国酒都十强民营企业”的白酒生产企业。这个糊涂酒业并不是“小糊涂仙”的母公司,它的主打品牌中最著名的有“百年糊涂”系列。曾经的糊涂酒业是以浓香酒为主,也有一点蹭当年小糊涂仙的热度。“百年糊涂酒”在华南市场经营多年,获得优秀的口碑,同时坚持市场策略稳扎稳打,销量比较大。

2019年3月份,糊涂酒业先后在北京推出了酱香型“糊涂人生”系列产品。2021年糊涂酒业与海南椰岛集团合作,成立了椰岛糊涂酒业。此后,椰岛集团将形成以“国运、椰岛、糊涂”形成“一树三花”产品阵列,并且陆续为糊涂酒业增资扩产。

怀庄酒业:

1983年,是茅台镇最早的民营酿酒企业。也是仁怀市政府认定的“仁怀市十强民营酒企”。怀庄在茅台镇能排进前十,同时为了推广自身,在各地的糖酒会,以及各种平台上投放广告。怀庄酒业早期是为一些大酒厂提供基酒,甚至是做一些贴牌每年1000吨的基酒出厂。

酱酒中基酒的品质是很重要的,怀庄做了将近40年的基酒,茅台镇很多的酒厂,都是收购的怀庄的基酒。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怀庄酒业大力发展自身产品。怀庄酒业拥有一个总部的公司,一个专门酿酒的基地和一个包装储存的地方,总共三个基地。怀庄酒业年产酱香酒超过5000吨,主要生产“怀庄”牌系列酒。

小糊涂仙酒业:

贵州小糊涂仙酒业有限公司(前身广州珠江云峰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6年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小糊涂仙酒业有限公司。1997年广东商人在茅台镇征地200多亩,并且开创了小糊涂仙的品牌。进入新世纪以后,“小糊涂仙酒”红极一时,尤其在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市场更是爆火。2005年小糊涂仙销售额甚至突破了20亿,

虽然是在茅台镇,但是当年云峰酒业推出的“小糊涂仙”、“小糊涂神”、“小糊涂圣”等都是浓香酒。小糊涂仙的酱香酒基地不在茅台镇,而且在习水县,跟习酒是一个产地。2011年,占地500多亩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在土城镇开工,主要生产“心悠然”系列酱香酒。

国威酒业:

国威酒业前身创建于1818年,1975年恢复生产,是一家具有近200年历史的白酒老字号品牌。之前水井坊涉酱,就是与国威酒业展开合作,不过去年合作破裂,水井坊暂时退出酱香酒领域。国威酒业占地200余亩,窖池666个,年产优质大曲酱香酒6600余吨。

之前国威酒业也是为各地大酒厂提供基酒,像茅台酒厂、西凤酒厂等都向国威酒业采购过基酒。在之前,国威酒业一直盘踞在中低端市场,直到近几年才砍掉了低端酒,主要进军高端酱酒市场。目前国威酒业的销售额估计在几个亿,我们经常在直播间见到的“贵州迎宾酒”,就是国威酒业的产品。

“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在今天,还算是对教师的偏见吗

三支一扶支教岗,特岗教师,报名人数都非常多,十几个比一,不愿当“孩子王”的尽快辞职,给想进来当“孩子王”的留点机会。能当“孩子王”还是不差的,在其他部门,也许什么“王”都不是。

为什么感觉很多公务员劝孩子考公务员,却很少见老师劝孩子当老师呢

公务员深知当公务员的好处,

所以公务员劝孩子考公务员!

老师深知当老师的苦楚,

所以老师劝孩子不要当老师!

他们都是行内人,

自然比行外人看得清楚!

他们都是过来人,

他们都有切身的体会!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要找好职业,

不妨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因为他们走过的桥,

比年青人走过的路都多!

几乎没有公务员转行当老师,

却有很多老师梦想当公务员,

谁优谁劣,高下立见!

什么时候,情况调过来,

公务员梦想当老师,

老师不稀罕当公务员,

那是社会大大的进步!

农村老话“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是什么意思

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是指的旧社会的教书先生,那时侯学校都是有钱人的私校,这些大多都是娇生惯养的孩子,老师即是孩子的文化老师,也是生活老师,即要教好孩子又要看家长的脸色,否则家长随时可以把你换了,所以教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人的命真的是天注定的吗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人的命就是天注定的。而且不是迷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入分析。

一 ,生命来源说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来源于父母所生。每一个人都没有选择出生父母的权利。也就没有了选择基因的权利。人,从长相到形态,从形态到性格,以至于从健康到疾病,从懦弱到强壮,甚至于生命的长短(正常的生老病死)无不贯穿着基因的影响。基因决定着你的身体的一切发展。乃至于决定着意外事故发生。比如喜欢冒险意外就多,守旧保守平安就多(天灾除外)。而这一切你个人无法改变,其他任何人也无法改变。所以古人总结了一句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动物有动物的共性,那就是狼吃肉羊吃草。人有人的共性,那就是“性本善”这里的“善”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好或美的意思。白话就是人的本性就是喜欢美好的东西。这些特征都是有基因决定的。也就是天性所赐。

二 ,知识文化说

既然人无权选择父母,也就无权选择家族。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家庭及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石。文化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用军事术语解释文化是战略知识是战术。文化具有前瞻性恒定性有传承而来,知识具有可变性有认知而来。因此,家族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家族文化的传承是有长辈们的言传身教而来。从学校里课本是学不到的。课本里学到的,那叫基础知识。所以,家族文化决定着你的运势。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也可以改变运势。那是非常难的。即便是你非常聪慧好学也必须遇到名师高人才行。前提是人家愿意教你才行。命是天定难易,运是随行可变。大多数都是命决定着运。因为性格决定命运。

三 ,财富幸福说

老子的财旺儿子的财就旺。王思聪创业基本金就是五个亿。这是普通家庭几十代人都赚不来的钱。也许你会说现在不是不行了吗?国运大于命运。国运转势与命运不辅就是相背,自然财亏。许许多多落魄贵族都是由此而来。现代社会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考入高校名校都是与国运相辅而来。即便是落魄贵族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是很高的。那些落魄贵族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绝不会比改变了命运的学子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低下。因为文化底蕴不一样。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人的命就是天注定的。

为什么以前老师的社会地位很高,教师家庭出身,都会被高看一眼

以前教师社会地位高,是在政治层面上的,不是在经济层面上的。

那时,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第一。

记得小时候,我的母亲是小学教师,晚上备课,准备第二天教案。早晨七点就到学校了,晚上八点才到家。教书严谨,不收受学生及其家长给与的任何财物。

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下班后家访,补课。不收取任何费用。

如果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是这样,那么,能不受到社会尊重吗?

那时,我们确实以母亲为荣!周围的同学,邻居都会高看我们一眼。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我们家的姊妹基本上都是大专以上毕业(在八十年年代大专以上毕业比较少),在国企和学校都是工作的佼佼者。

教师以身作则,不为名不为利,廉洁奉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哪个社会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现在很多教师家庭出身的孩子毕业后不想当(考)教师,为什么

感谢题主邀请!现在很多教师家庭出身的孩子毕业后不想当教师。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教师辛苦,起早贪黑,夜晚还要加班加点,虽然有寒暑假,可是外界的朋友们怎么知道,现在的寒暑假几乎没有,完全被值班,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学习等等所占有了。

当教师晋升空间小,几乎没有,永远是站在三尺讲台,永远是不变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几乎没有社交圈子,孩子王、臭老师、书呆子、替代了教师的称乎。

所有很多原因形成了年轻一代不愿意当老师,特别是教师的子女她们从小到大亲眼目睹了父母亲当老师的苦衷,也有可能为自己的父母当一辈子老师深深的无奈。所以她们长大后,尽可能不再做老师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