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
- 为什么马杜罗没有下令让军队抓捕反对派领袖瓜伊多而是按兵不动
- 以色列不满美按兵不动,欲先发制人教训伊朗,美国会答应背黑锅吗
-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 荆州危难时刻,刘备却按兵不动,是在放任丢失结果的发生吗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
老一辈去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和后代们不是被逼站到司马懿一边,就是不在权力中心,最主要司马懿保持合法性,没有举起反叛的旗号。
一、二代核心
高平陵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正月,距离曹操死去已经过去了29年,中间经历了曹丕、曹叡两代,老一辈的能臣大将大部分不在世了。
比如第一代核心夏侯惇、曹仁、曹洪在曹叡在位期间就去世了;五子良将里除了徐晃、张郃死于曹叡期间外,其余也死的早;猛将许褚病逝在曹叡期间。
二代核心曹真、曹休死于曹叡期间,夏侯尚死于曹丕期间;夏侯楙没什么才能,除了与清河公主不和被诬陷、后调回朝廷外,再也没有其他记载,小王估计正常死亡,他和曹丕属于玩伴,如果249年还没死,应该在70岁左右。
五大谋士贾诩死在曹丕期间、程昱死在曹叡期间;还有华歆、王朗、陈群、刘晔、钟繇、贾逵、董昭等等也都病死在曹叡期间。
由于隔得时间不短,老一辈基本病逝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蒋济、高柔,王凌,王观这些人了。
权臣后代
既然老一辈都已去世,他们的后辈自然就登上舞台了,在高平陵事变阶段,我们可以捋捋还有哪些有权势的人物。
曹氏宗亲:曹丕期间,对地方宗亲诸侯王进行了打压,没什么实权;曹叡病逝前,在孙资刘放的离间下免去了曹宇、曹肇、秦朗的官位,其他更没什么出众的人物。
夏侯家族:夏侯献本来有机会当辅政大臣,同样在孙资刘放的离间下被曹叡免职;夏侯玄、夏侯霸在事变后被征召回朝廷,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后来因为李丰等人密谋以他代替司马师的计谋泄露被夷三族;夏侯霸则与郭淮不和,跑到了蜀国。
外姓将军:两虎卫、五子良将、朱灵、庞德等等外姓将军的后代,基本不在权利中心了,没太多记载,有记载的如许褚的儿子许仪,伐蜀时被钟会因马蹄陷坑的原因给斩了,也是悲催。
文臣谋士:贾诩的儿子贾穆记载不多,只是曹芳期间出任河东太守;程昱的没什么实权,继承爵位,有个孙子程晓在曹芳期间出任汝南太守。
华歆儿子华表曾因为惧怕曹氏和司马氏争斗引发灾祸,频繁称疾辞官;王朗的儿子王肃做了司马昭岳父,看不惯何晏等人。
钟繇的儿子钟毓钟会是司马昭的铁杆属臣,还帮助平定淮南叛乱;贾逵的儿子贾充也是司马氏的铁杆,在他的撺掇下,成济一枪刺死了曹髦;陈群的儿子陈泰站在司马氏这边,在高平陵之变时和许允一起去说降曹爽。
孙资刘放两人虽然在曹叡期间任机要职位,但曹芳即位后,也就是高平陵事变的前几年,均已年迈请辞,事变后没多久去逝。这两人跟曹氏宗亲不是一伙,因专权被敌视,所以曹叡病逝前,力荐曹爽和司马懿辅政。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基本记载不多。
曹爽的专权
曹爽专权后,为人跋扈,任用了如何晏、毕轨、丁谧、邓飏等人,这些人原本就因为浮华案被曹叡禁止参政。
曹爽重用这些人后,也着实一团糟。何晏任人唯亲,与之有旧的,多被提拔;邓飏贪财好色,臧艾为了官职把父亲的小妾送给他;丁谧经常弹劾和驳斥其他官员和政令,这些人轻易更改法度,因此得罪了一帮健在的老臣和权臣的后代,所以当时有“何、邓、丁乱京城”、“台中有三狗”等话流传。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并未打动叛乱的旗号,蒋济、高柔、王观等老臣都站在司马懿这边。而且他们还找皇太后请了懿旨,尽量保持政变的合法性,因为司马懿还是怕曹爽挟持皇帝号令天下。
如果当初曹爽听桓范的建议流亡许昌,天子诏令一出,司马懿的懿旨就成了无用之物,政变就成了反叛,地方军政大臣中有多少听司马懿号令的犹未可知,一般人不知道实情,必定听皇帝号令。不少人按兵不动,就是因为没有明确接到皇帝的指令,而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司马懿也知道皇帝的重要性,于是派陈泰等人劝降,目的就是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曹爽也是智商令人捉急,桓范的话不听,却相信司马懿罢官不要命的鬼话,最终被夷三族。
像后来的淮南叛乱中,可能毌丘俭才算的上是忠于曹魏,不过他也不反对司马懿的政变,只是在司马师废掉曹芳后才起兵,并提出司马师应该像司马懿一样忠贞辅政。像王凌另立曹彪,小王觉得更符合权臣争斗的路数,而不仅仅是忠于曹魏。所以,高平陵事变后,曹操的老部下早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老臣和后代不是被曹爽专权逼到司马懿这边,就是远离权力中心没有能力,最主要是司马懿并没有举起反叛的旗号,反而保证合法性,所以没多少人动。
为什么马杜罗没有下令让军队抓捕反对派领袖瓜伊多而是按兵不动
马杜罗终于聪明了一回,不仅接受了墨西哥总统举行政治对话的建议,还请求俄罗斯来当他与反对派领袖、美国代理人瓜伊多的政治调解人,请普京来“主持正义”,这是个高招。
然而,马杜罗的这个要求很有可能被特朗普、瓜伊多拒绝,他们很清楚俄罗斯与马杜罗政府的关系。因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马杜罗,最恨的人不是特朗普、蓬佩奥这些要颠覆他政权的美国人,而是自甘堕落,充当美国人代理人,“横空出世”的委内瑞拉无名小卒、反对派领袖、全国代表大会主席瓜伊多,竟然自封为委内瑞拉“临时总统”,要求他这个合法的总统下台,交权,并且用美国给他资助的2000万美元,正在推动暴力示威抗议活动来达到目的。
委内瑞拉军方在公开表达对马杜罗的忠诚与支持的同时,把瓜伊多自封“临时总统”,企图推翻马杜罗政权的行为定义为试图发动政变夺权。这是重罪的指控。既然如此,马杜罗为什么不下令军方逮捕瓜伊多,恢复国家的秩序?答案是马杜罗不敢这么做!
1、马杜罗跟查韦斯一样反美,但比查韦斯无能,美国早就想铲除他这个绊脚石了。美国铲除查韦斯屡屡失手,但推翻把国家搞得民不聊生的马杜罗就容易得多了。而美国为了推翻马杜罗,在短短的时间里打出了凌厉的组合拳,让马杜罗难以招架:
A、瓜伊多在23日的示威抗议活动现场自封为委内瑞拉的“临时总统”后,不到一小时,特朗普就正式宣布承认瓜伊多是委内瑞拉唯一的合法的领导人,全国代表大会是委内瑞拉唯一的合法政权。
B、特朗普,以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相继强硬警告马杜罗不要逮捕瓜伊多,以及其他的反对派领袖,不要对示威抗议者开枪,否则美国会做出强硬的反应,用特朗普的话就是“不排除所有选项”,暗示美国保留对马杜罗政权发动军事打击的权力——马杜罗下令逮捕瓜伊多,美国就军事推翻马杜罗。
C、美国媒体放出风声,美国已经做好了对马杜罗实施斩首的军事计划,只等着马杜罗犯错。
美国对马杜罗的警告与威胁,给马杜罗造成了巨大的威慑,使得他不敢动用军队逮捕美国代理人瓜伊多,不敢镇压反对派的示威抗议者。
2、美国精心培育的代理人瓜伊多自封“临时总统”,属于篡权行为,不具有合法性,但在美国的精心谋划下,拉拢了一大帮小弟,跟随美国的脚步,纷纷公开支持美国的代理人瓜伊多,除了欧洲的英国、法国等大国外,还有很多南北美洲的国家: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秘鲁、厄瓜多尔、巴拿马、巴拉圭等等,人多势众,也给马杜罗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敢下令军队逮捕瓜伊多。
3、除了外国的干涉、威胁外,马杜罗不敢下令逮捕瓜伊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害怕因此发生暴力流血冲突,以及爆发内战。
马杜罗一旦下令军队逮捕瓜伊多,首先,美国等外国首先会推动委内瑞拉的反对派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示威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暴力流血冲突,造成大量平民的死亡,给了美国出兵委内瑞拉,斩首马杜罗的借口。
4、马杜罗不敢对美国扶持的代理人及反对派强硬,只能做出妥协,寻求与反对派对话解决分歧。1月25日,马杜罗在总统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他响应墨西哥、乌拉圭、俄罗斯等国的呼吁,要求委反对派与政府对话解决分歧,他还表示委内瑞拉与美国断交后仍然保持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1月25日的早些时候,墨西哥总统洛佩斯表示,墨西哥非常愿意充当委内瑞拉朝野双方对话的中间人。乌拉圭政府更早的时候也呼吁委内瑞拉各方通过对话来解决分歧。
委内瑞拉外交部对外表示,马杜罗政府接受俄罗斯作为中间人进行与反对派的政治调解。
马杜罗请俄罗斯来做调解人,是一个高招,但恐怕美国与瓜伊多都不会接受。委内瑞拉的政治僵局通过对话与协商来解决极有可能是黄粱一梦——美国想要的最低结果是马杜罗下台,就像之前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一样。
以色列不满美按兵不动,欲先发制人教训伊朗,美国会答应背黑锅吗
以色列对于美国的行动感到不满吗?据俄罗斯卫星网5月8日报道,以色列军方透露,你能将运送一些新型弹道导弹运往邻国,包括伊拉克,也门等伊朗代理人国家,而这些国家的武装力量也收到了相关的通知。而伊朗可能利用这些代理人,对美国及其盟进行警告。报道称,美国军队已经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以防止伊朗和其代理人对美国和盟友发动袭击。而以色列更近一步,由于以色列对于美国的按兵不动,感到不满。所以 ,决定可能会以先发制人的方式来袭击伊朗,并且,已经将f35战机加满油在待命。
虽然报道如此,但是,以色列的动作只能够代表着其野蛮行为和狂妄不羁的一惯风格而已,是不是真的敢对伊朗开战,恐怕是值得思考的。而对于以色列的来说,目前的形势非常复杂,稍有不慎,真的对伊朗发动袭击,从而引发中东战争?这未必是以色列的愿望,当然,也不会是美国的愿望。所以,个人认为,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都是在虚张声势而已,不会有太过分的动作的。
如果以色列真的要发动袭击,首先是要达到美国的同意利批准,才会这样明目张胆了。如果没有美国的同意和批准,真正的是这样,以色列是不会,也不敢这样做的。即使真的是美国同意了,也只能够会选择秘密进行,而不是闹而不动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盲目跟风为好,等待着事情的发展,到时候,就会有一个充分的证明。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凌晨,大明皇宫内,34岁的崇祯帝,这位明朝的第十六位掌舵主。此时,他正坐立不安,心如过刀。宫外,炮火轰鸣,李自成的起义大军喊杀声震天,眼看要冲进皇宫。
“在这坐着等死,不如冲一把!”
崇祯帝一声令下,抓起一把三眼枪,跃上马背,带着数十名太监骑马奔向东华门,可是眼前飞舞的乱箭让他寸步难行,他只好跑到齐化门(朝阳门),但却被成国公朱纯臣拒之门外。他又转向安定门,这里的守军早逃了,太监无法劈开深锁的大门,折腾得一身臭汗也无济于事。天将亮,崇祯只好返回。
他跑到前殿鸣钟来召集百官,可任他精疲力尽却无一人前来。他绝望叹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明思宗朱由检登基17年来,勤政节俭,废寝忘食地工作,过度的操劳使他在十年前就早生白发,一脸沧桑,但仍旧未能挽救大明亡国的命运。
前一天,他还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他想再看一眼自己统治下的“大好河山”,却只看到连天的烽火正向北京逼近!一声声无语地长叹,一次次惆怅地徘徊却无能无力。他只好回到宫中借酒浇愁,只留下“苦我民尔!”的声声叹息。
太监张殷来劝降,刚一张口就被崇祯一剑给劈了。一个奴才,也敢来劝降?死也要尊严地死去,让人看看大明皇帝的骨气和担当。
他那天匆匆地送走了皇子们,又急匆匆地召来妻女。对于大小公主,一边喊谁叫你不幸生在皇家,一边挥泪砍杀。他赏了皇后、爱妃三尺白绫,她们就这样梨花带雨地挂了。崇祯皇帝送走皇子,杀死妻儿后,他也决心自挂东南枝了。
心如死灰的明思宗朱由检,在提督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下自挂于景山歪脖树上。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以发覆面。死前遗言: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之前,崇祯帝还留下一句让阁臣们扎心的话:“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他把亡国之锅甩给众臣,把自己的死状永远定格在后人的心里。大明就这样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了。其实他自缢的也不是什么绳子,也是高档绫罗而已。
您也许不知道,崇祯帝曾向左良玉求救过。具体时间十七年三月,他下诏封良玉为宁南伯,还把平贼将军的大印交给了左良玉唯一的儿子左梦庚。他许诺说,若大功告成,武昌就让他们他们左氏家族世代守护。就这崇祯帝还不放心,又赶紧命令给事中左懋第,这名 “明朝的文天祥”,去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战。
可是左良玉拖拖拉拉并没有出兵,而是按年月写了一份“出兵计划书”交了上去,坐等崇祯审批(签字)。还未等到回复,京师就沦陷了。据《明史·左良玉传》记载:
“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敏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炮断江,众乃定。”
左良玉的手下都惶惶不安,国破之日,江南拥立了新帝,请求率兵东下。左良玉哭着发誓,不许东下。副将马士秀呵斥道:“谁不听左公命令去东下,我杀了他!”并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断长江航线,众人才平息。
那么,就在崇祯告急之日,左良玉为什么不出兵相救呢?
- 先来看下左良玉这个人。
左良玉出身寒门,从小就是个孤儿,被其叔叔养大,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很有谋略。左良玉白手起家,年少时就从军入伍,有勇有谋的他初在孙承宗麾下与清军作战,功劳第一,后来被安排镇压农民起义。
左良玉骁勇善战,不久就消灭农民军多部,令农民军对他闻风丧胆,就连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头目都忌惮他几分。
左良玉又善于笼络部卒们的心,受到拥护。他自己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数次击败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的主力部队,功劳颇丰,很快成为手握重兵的明朝第一大将。就在高迎祥死后,农民起义军的浪潮即将降落时,邹良玉却来个180度大反转,蜕变成桀骜不驯、骄纵狂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跋扈军阀。
军阀要么称霸一方,要么一统天下,左良玉怎肯让崇祯任意调遣?
当时崇祯在危急之时调不动左良玉,不乏有以下原因:
- 一、左良玉根本打不过李自成,出兵等于自毁前程甚至白送死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之前左良玉是拥有数十万精兵,里面有一部分是亲兵和降兵,号称百万兵马,可今非昔比。
《明史·左良玉传》这样记载: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
说左良玉又80万精兵确实有夸张的成分,但左良玉统领的兵力确能左右当时的时局。
不过崇祯十五年时,左良玉在朱仙镇(500年前朱仙镇也是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最后一战的所在地,今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一战,因缺粮断水而私自撤退,半路中计被李自成打败了。兵力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他虽然后来也招了几十万兵马,但都是一些滥竽充数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说朱仙镇一败,左良玉从此就一蹶不振了。
- 二、左良玉对朝廷并非忠心,当时只求自保
长期的军饷亏空,使左良玉和明朝的一些将领早就心存不满,连工资都发不起,只好各谋生路。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各路军阀。
左良玉和明朝多数将领一样对朝廷的忠心参有太多的水分,他们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精力都用到扩张自己的势力上,朝廷一有事都观风自保,怯于大战,就算勉强出战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崇祯帝根本驾驭不了他。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农民起义军攻破颍州,把崇祯帝凤阳的祖坟都给毁了,接着又攻破鹿邑、柘城、宁陵、通许等地,当时左良玉的大部队就在许州,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去援救。
崇祯十年时,应天巡抚张国维连发三次檄文要左良玉出兵剿农民军,左良玉怯于大战坚决不听,对抢掠百姓倒是勇敢得很。他在地方疯狂搜刮钱财,掳掠妇女,在舒城作威作福一个多月后,经过河南监军太监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动身北去。当看到淅川陷落,左良玉仍视而不见,没有救援的意思。
当农民军东下袭击六合,占领天长、瓜洲、仪真,打下盱眙时,左良玉也不肯救援。当朝廷把总理熊文灿的部队调到安庆,令左良玉的部队听他指挥时,左良玉根本不不把熊文灿放眼里,更别说听他指挥了。
许州兵变,左良玉的家族在许州被灭门,只有一子左梦庚跟在他身边,捡回一命,左良玉更加惜命,为朝廷主动作战的热情之火完全熄灭。
崇祯让督军杨嗣昌催促他去缴农民起义军,封他为平贼将军,左良玉这才出马,一高兴杀了张献忠,官升太子少保。当杨嗣昌发现玩不转左良玉时,就决定让贺人龙取而代之。此时左良玉平起义军立了功,杨嗣昌无法对贺人龙兑现承诺。贺人龙失望怨恨,就把杨嗣昌要替换左良玉的事告诉了左良玉,左良玉怒火中烧,杨嗣昌交给他平定农民军的任务时,左良玉拒不出兵,故意看着张献忠攻打襄阳却不应战,终使张献忠轻松取胜,气死了杨嗣昌。
崇祯一怒削了左良玉的官职,让他戴罪立功赎罪。左良玉心中不满不从,到九江后带着他的20万兵士继续观望自保,直到张献忠攻克武昌后,崇祯帝严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分析张献忠立足未稳,自己有完全胜算的把握时,他这才才出战打败了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又出兵收复武昌。
左良玉的统兵东下主要是不敢正面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对抗,他打着伪太子“密诏”的旗号去南京“救驾”,一离开武昌就露出“流寇”的本性,对百姓大开杀戒,对弘光朝廷的巡抚、总督下黑手。
- 三、左良玉明白,就算勤王,他也难逃一死。
看看之前救崇祯的那些人,宗室亲王朱聿键带兵勤王,被废为庶民投入大牢;袁崇焕千里飞速行军去勤王,结果被朱由检凌迟,家人还遭到连累被流徙三千里。而当时左良玉和吴三桂就在袁崇焕率领的辽东军里,是这事的见证人;卢象升勤王时,崇祯的内侍高起潜,在距离50里处看着他孤军奋战拥兵不援,导致卢象升身中三刀四箭,惨死沙场,死后80天都没被安葬。
跟随崇祯帝的人,谁不知道崇祯多疑,糊涂。他在位期间接连换了11个刑部尚书,换了14个兵部尚书,杀了 7个总督,还弄死了12个巡抚(其中一个是被逼死的)。孙传庭战死沙场,被朱由检污蔑成畏战,汉奸洪承畴投敌,被崇祯说成是战败的民族英雄,左良玉的老上司侯恂,商丘人,为官清廉被奸臣屡次诬陷削职,被崇祯两次下到监牢。崇祯还逼死了许多的爱国忠臣,看看陈新甲、孙传庭的遭遇。
左良玉深知自己功高震主,在崇祯手下混日子早晚也得被咔嚓了。
他又看到明朝许多大臣,洪承畴、还有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都投降了清朝,李自成攻陷宣府时,太监杜勋投降,接着大学士李建泰投降,左良玉知道明朝气数已尽,他自然不会去做无用功出兵救驾,要不他也不会在京城沦陷之际,多此一举写什么“作战计划书”去气崇祯了。
再说崇祯帝早已失去人心,最后的求救连百万军饷都凑不齐。
明灭时,太监曹化淳说了一句实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就这情况谁还去勤王?
就连吴三桂的动身也不是真心去勤王。
当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城之际,崇祯让吴三桂放弃三海关来救驾,吴三桂磨磨唧唧,像得了拖延症,一天最多走10里地。刚走到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离京师还有一百多里地,就听说京师陷落,崇祯自挂了。
为什么还有些人认为左良玉是忠臣?
- 第一、左良玉的努力——表现得好。
主要是刚开始左良玉对崇祯是绝对的忠心,打外患平内忧都是一马当先,忠君爱国令人赞赏,名气确实靠自己打出来了。
- 第二、商丘人的功劳——宣传得好。
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在其作品《桃花扇》里大量描写了左良玉的忠君爱国。侯方域为什么这么宣传左良玉呢?那是因为侯方域的老爸和左良玉的关系很铁。侯方域的老爸就是是户部尚书侯恂,侯恂是商丘人。说起来,侯方域也算是左良玉的“世侄”了,自然而然侯方域就是他“炒作”的对象了。
左良玉在作品中很高大,左良玉在《桃花扇》里是作为南明三忠角色出场的,当侯方域写到明灭时,他是这样描写左良玉的:闻京师已破,嚎啕大哭,悲痛欲绝。《桃花扇》火了,左良玉红了,其忠臣人设被成功打造。
现实是残酷的,历史是惊人的。左良玉不仅对崇祯见死不救,就是对南明君也要“趁火打劫”。弘光元年时,宁南侯左良玉不去打清军,却要“清君侧”,他这次要学刘濞吗?这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左良玉前期打造的名声顿时一地鸡毛,人设就此崩塌。幸亏他在弘光朝灭亡前就死了,要不明史上又多一个降清的叛徒。顺治二年左良玉刚死没几天,他的儿子左梦庚就带领部下投降清朝了。正确来说左良玉就是明朝的罪人。
结语:
左良玉不救崇祯,也的确有自己的苦衷。就崇祯那样的人,打赢了是悲剧;就李志成那样的实力,打输了是惨剧,左良玉胜算极低。在乱世之中,保存实力,才是活命甚至谋求荣华富贵的上策。可左良玉千不该万不该,在南明最需要的时候,搞什么窝里横、清君侧,要学什么刘濞、董卓、曹操。
虽然左良玉形象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忠臣人设,但您只要熟悉历史,您就会得出以下结论:他不是忠臣而是明朝罪人。现在您明白左良玉为什么对崇祯见死不救,还让人感觉他是忠臣的原因了吧?
荆州危难时刻,刘备却按兵不动,是在放任丢失结果的发生吗
应答:应该像国产电影南征北战国民党军的参谋长劝(张军长)的一段话,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多有趣而幽默呀!不是蜀国无能,而是吴国太狡猾了,能这样讲吗?关羽襄樊战争那么长时间,无任动静,不会这么大动静蜀国首脑机关的刘备,孔明不知道吧,虽然说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而过去还有八百里加急文书,日夜不停,着为当时的蜀国内外隐患,除汉中怕魏军突入,再没有比失荆州,死关羽且三万多健儿的生命大,即使调马超,赵云所管地区就是出了乱子马上可以摆平,家有三件事先捡急的援,所以说这里永远是个迷,古今专家们没有合理解释,要说刘备,诸葛要让关羽连荆州带几万将士一齐完蛋,刘备是不可能这样做的,代价太大了,不会…不会…。只有一种猜想除非刘备,关羽公开反脸,从今日起分家股份制,互不干涉,这种可能几乎绝对不可能,迷啊…谁都解释不清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