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灵和神兽都有那些?隋太祖杨忠杀死的猛兽“揜于”是什么野兽是老虎么_建文帝_杀死_猛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猰貐  建文帝 杀死 猛兽

本文目录

  •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灵和神兽都有那些
  • 隋太祖杨忠杀死的猛兽“揜于”是什么野兽是老虎么
  • 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炆在云南终老,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跑到云南来
  • 羿射九日是我国著名寓言故事吗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灵和神兽都有那些

掌管人们日常起居的有门神、灶神、床神 ……掌管考生们命运的有文昌帝君,把管着大小官儿加官进禄的有禄神,护佑渔民远航安危的有妈祖娘娘……至于“恭喜发财”这一挂在国人嘴边频率最高之一的祝福语,映射到神灵世界里,自是民间崇拜第一神——财神。“

夔(kui)

禺 疆:「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 之孙。

猰 貐(ya yu):又称为「窫窳」(ya yu)。传说猰貐曾是天神,被名为「危」的 神杀死,后来被复活,但是变成了食人的怪兽。

祸 斗:「祸斗」原本是指传说中居住在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但是它被形容为外形象犬的妖兽,吞吃犬粪、并且喷出火焰。

九头鸟: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 令猎师射掉的。

穷 奇:「穷奇」是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 □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

隋太祖杨忠杀死的猛兽“揜于”是什么野兽是老虎么

隋太祖扬忠是隋朝开国皇帝扬坚的父亲,他本身未做过皇帝,扬坚称帝后效仿古人追谥父亲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扬忠一生驰骋沙场,因生于乱世,追随过许多诸侯,这里提到的扬忠杀死猛兽‘揜于’记载于《周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大统三年,与信俱归阙。太祖召居帐下。尝从太祖狩于龙门,忠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壮之。

这段话记载的是扬忠与西魏丞相宇文泰去打猎,碰到一野兽,用左胳膊挟住了野兽的腰,致使野兽力竭,伸出舌头,然后用右手直接拔断了舌头。

现在讨论扬忠杀死的是什么猛兽,好多人认为是老虎等凶猛动物,其实不然,如果是虎等凶猛动物,书中为彰显他的威猛,会直接写虎,不会隐晦。下面我们从两点分析这是个什么动物。

首先,北方少数民族称猛兽为揜于,狐狸狼都属此范围。这是个生僻字‘揜’通‘掩’,意掩着鼻子,杀死一只动物后掩着鼻子是什么动物呢,说明这只动物的气味很大,大家可脑洞想一下。顺便说下杨忠字‘揜于’,这本取义猛兽之义,若杀死的是豺狼虎豹,这些动物是猛禽,此时的书中会直接点名,以佐证扬忠之威猛。

其次,《周书》的主编人令狐德棻的祖父令狐整是北周的大将军宇文政的骨干人物,也就是说都是老‘’宇文‘’家的族人,他在编写这部书的时候对扬忠的勇武描写不吝赞扬,但又不说明扬忠到底杀的是只什么猛兽,颇让人玩味。文中说‘’左挟其腰,右拔其舌‘’,显然这动物不会很大,力量也不会太强。

综上所述,扬忠杀死的这只动物可能是狐狸,只是文中不便直接点明,这或许也是史学家的幽默顽皮吧。

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炆在云南终老,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跑到云南来

建文帝朱允炆终老于云南,当是他众多结局的说法中较可信的一种。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皇太子朱标因病早亡,朱元璋便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称建文帝。但其在位仅三年半,其叔叔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攻破南京篡位。

相关建文帝结局的说法,较可信的有两种,一说是他在城破之日自焚,据说朱棣进宫后,派人四处搜捕建文帝,最后在灰烬中找到几具面目焦烂、残缺不全的尸体,有人指认其中一具就是建文帝。朱棣于是对外宣布,帝后已死于火中,八天后安葬。《明史》《明史稿》《明实录》等书都有此类记载。《明史记事本末》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因为除了史料记载,还有实物佐证,应是朱允炆结局中第二种较可信的结局:

城破后,宫中火起,皇后马氏自焚,危急之时有谋臣忽想到朱元璋曾留有遗箧,说日后有急变时可打开一观。急忙取来打开,见内装度牒、袈裟、剃刀等物和宫中暗道地图。于是建文帝削发僧装,自称“应文”,与程济、杨应能、叶希贤等二十余臣从宫中地道逃走,至城郊神乐观,然后昼伏夜行,经两湖、巴蜀,到达云南。在朱元璋义子沐英后人的帮助下安顿下来。

建文帝主要住在今楚雄州武定县城西狮山,并在狮山坐化。狮山正续禅寺,如今仍保留着一些建文帝为僧后的遗迹,其藏经楼下有“帝王宫”,神龛内有三尊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仿,正中为建文帝,披袈裟而坐,两边龛柱上各雕一金灿灿的天龙,相向而立。楼两侧的配殿中还供着随建文帝出亡护驾诸臣的牌位。

建文帝在云南的日子,除了住狮山,也到过浪穹(今洱源)、鹤庆、通海等地。而洱源眠龙洞(建文帝具体所住的地方),还刻有据说是建文帝的遗作:

“我行至东,山高水穷,虎迹蛟踪;

我行至南,地炎河干,貐猰巢环;

我行至北,黑雾白雪,独龙沉色;

我行至西,阴雨霏霏,弓矢野施;

我凄我惶,何地为行。”

“我凄我惶,何地为行”当是建文帝流亡生活的真实写照。

距眠龙洞不远,也就数十里内,尚有建文帝从亡大臣杨应能、叶希贤的墓,墓旁“二忠祠”内供有建文帝白发僧服铜像,祠内有题联二副,其中一副:

“祖以僧为帝,孙以帝为僧,转眼看兴亡,法席难追皇觉寺;

君不死竟归,臣不归竟死,抚膺悲宇宙,梵钟莫认景阳宫。”

看来,建文帝逃出宫后居云南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羿射九日是我国著名寓言故事吗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

《羿射九日》出自汉·刘安《淮南子》。

《羿射九日》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射九日》译文:

而到了尧帝的时代,十个太阳一起出来,烤焦了庄稼禾苗,晒死了树木花草,使百姓没有可吃的食物。猰 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些凶猛禽兽一起出来残害百姓。

于是尧帝让羿在畴华这地方杀死凿齿,在凶水这地方杀死九婴,在青丘泽射死了大风,又往天射落九个太阳,在地下杀死猰貐,在洞庭斩断修蛇,在桑林擒获了封豨。这样,百姓都高高兴兴,推举尧为天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