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高管有鹰视狼顾之相,那么他的董事长会不会考虑辞退他?鹰视狼顾之相,为何深得曹操后辈的信任_鹰视狼顾_司马懿_司马

本文目录

  • 如果一个高管有鹰视狼顾之相,那么他的董事长会不会考虑辞退他
  • 鹰视狼顾之相,为何深得曹操后辈的信任
  • 古书上说司马懿的面相是“鹰视狼顾”,什么是鹰视什么是狼顾
  • 史书上记载司马懿有“狼顾相”,这个说法可信吗
  • 曹操明知道以后的司马懿会造反,为什么不杀他还留在身边重用
  • 鹰视狼顾是什么面相,历史上有鹰视狼顾之相的人都有谁

如果一个高管有鹰视狼顾之相,那么他的董事长会不会考虑辞退他

那就看董事长是个深谙传统文化古汉语的高人,还是个对名词一知半解的棒槌了。

鹰视狼顾,原作“狼顾虎视”,其实这个词原本是用来形容诸葛亮的。

罗贯中乱盖,把这个形容词扣在了司马懿的脑袋上。

但实际上,这个词,是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手下有个大臣,原刘璋部下,叫李邈,他向刘禅上疏,其中有“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一语。

但是,若把“狼顾虎视”理解为包藏祸心,那也不正确。

因为无论是形容诸葛亮“狼顾虎视”还是形容司马懿“鹰视狼顾”,其实都不是指人品,而是指行为。

这个词,是说某人行为决绝、甘于冒险、作风激进。——完全不是形容某人的为人品德。

它就是形容作风的,激进冒险,棋胜不顾家,这才是“狼顾虎视”“鹰视狼顾”的本义。

因此李邈之疏,后文才有“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一语。李邈是说,诸葛亮总算挂了,没有诸葛亮频繁发动战争,大家也都省心了。毕竟,诸葛亮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把西蜀掏空了。

所以,如果这种事出现在某公司,那要看董事长是个高人还是个棒槌。

高人,一般会欣赏这种激进主义者。

做哪个生意没有风险?敢于开拓进取,这是很难得的。你弄一个只知萧规曹随的管理者,只可伏路把关,纵然做事不错,却不会有更大的成绩。

做生意,向来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果有这么一个乐于拼命的冒险家当高管,只要董事长自己守好家底,让高管去开疆拓土,前途无量啊。

但如果董事长是个棒槌,那就倒霉了。财神下界来给他打下手,他也成不了大事。

他没文化,又小气,只觉得对方面目狰狞,以貌取人,就怀疑对方包藏祸心,毫无实际根据就去猜忌大将,即便不辞退,这家公司也好不了,已经走到头了。

鹰视狼顾之相,为何深得曹操后辈的信任

1、曹操时期,司马是曹丕做太子时的四个亲信,时称太子四友(另外三个是吴质、朱铄、陈群),深得曹丕信任,史载“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

2、曹丕时期,司马节节升官,是朝中重臣,到曹丕去世时,成为了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3、曹睿时期,司马外出做了都督,开始掌握军权。随着时间流逝,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先后去世,加上与西部战线的诸葛亮对抗功绩,最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不过曹睿死前,是没打算让司马继续辅政的,不过司马在朝中也有关系,在这些人的劝说下,最后司马成为了第二辅政大臣。

4、三少帝时期,司马先是扳倒了第一辅政大臣曹爽,然后成功平定了淮南的第一次叛变,最后为后代铺就了一条登基之路。

论原因,曹操并不信任司马,只不过看中司马世家大族的身份来巩固魏国的基业,司马能被重用,最大原因是曹丕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曹睿本人对司马也不是完全地信任,只不过那个时候司马功绩太高,不安排为辅政大臣的话说不过去。最关键的一点,如果不是曹爽乱搞一通,司马是绝对没有机会篡权的。

古书上说司马懿的面相是“鹰视狼顾”,什么是鹰视什么是狼顾

古书上说司马懿的面相是“鹰视狼顾”,那么,什么是鹰视,什么是狼顾呢?

在说鹰视狼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鹰和狼这两种动物:

老鹰,肉食性猛禽,以蛇、鼠、兔、鸟和其它小型动物为食。眼睛锐利,可以看数千米。老鹰在捕猎时,总是飞在空中或落在开阔的大树上观察,一旦发现猎物,就府冲而下去抓,很少有失手的。

狼,肉食性动物,以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喜欢群居,等级森严。狼性多疑,狡诈。外出捕猎时,总是走走停停,左顾右盼,生怕落入猎人或其它动物的圈套。

鹰视,就是指像老鹰看猎物一样看人。形容一个人的目光锐利,暗藏杀机。

狼顾,指像狼一样肩不动,头能180度转动。形容一个人生性多疑,狡诈,心机深,城府深,野心大。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懂得韬光养晦的野心家。

三国时期曾评出五位著名谋臣,号称“三国五瑞”。分别是“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冰镜”,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指庞统,幼麟指姜维,冢虎指司马懿,冰镜指司马徽。其中,司马懿号称“冢虎”。“冢虎”即坟墓中的老虎,比喻平时韬光养晦,装死潜伏,一有机会就会趁势而起,择人而噬。这也暗合了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

无论是冢虎的称谓还是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都说明司马懿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一个狡诈多疑,懂得蛰伏,心机深沉的野心家。

对于司马懿这样一个人,曹操雄才大略,也知道了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那曹操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他呢?

其实,曹操临死前是有杀司马懿的打算的。但是,考虑到司马懿死后,魏国没有人能对抗诸葛亮。再加曹丕的极力求情,曹操就放弃了。

最终,司马懿熬死了曹家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皇帝,夺取了曹家江山。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有鹰视狼顾之相的人,一定要加以小心。

还有什么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史书上记载司马懿有“狼顾相”,这个说法可信吗

还是直截了当的先丢出答案来吧:司马懿“狼顾相”的说法当然是扯淡了,而且司马懿在世时根本没有谋反之心,有句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替曹魏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炎。所以我们这里的问题就变成了,司马懿是啥时候开始被黑的

首先,“狼顾相”又叫做“狼顾之相“,在面相学中指“在肩头不动的情况下,头能180度旋转。因为狼与狗都能180度回头看,因此而得名。相传有此面相之人,富有城府。又传有此面相之人,乃有帝王之志。”

而关于司马懿的狼顾相,最早出自《晋书·宣帝》,说是曹操看到司马懿有狼顾相,就故意去试探,结果一试果然如此。就想除掉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处理的很好,所以至死都没有机会。

当然,以上这段话是编的咯,因为身为二十四史之一《晋书》是唐朝的房玄龄等人合著,所以并不是晋人写的。为什么说他是编的呢,就好比项羽的双瞳,从科学角度来说人类并不可能完成“狼相顾”这个动作。而作为后来人的房玄龄来说,他们已经知道了历史进程,自然是直到司马家篡位的事,所以编这个故事估计也就摘自某个民间说法,为了烘托之后晋取曹魏的事(继续往下看,还有证据)。

接着我们来说说为什么《晋书》要黑司马懿的事,我们纵观司马懿一生,连一惯黑曹魏捧刘蜀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都对其评价颇高: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跟司马家对立面的文钦和毌丘俭对司马懿有这样一句评价: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而我们纵观司马懿一生,也是尽力辅佐,不管是政治,军事,经济,还是民生上,司马懿都可以说是曹魏第一功臣(当然这也为之后晋朝一统中原做了基础,当然这可他没想到)。我们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反心,就看他有没有架空皇帝的动作。司马懿死前被曹芳令司马懿为相国,封平安郡公的时候,司马懿是辞去的。也就是说直到司马懿去世,他都没有想过要取曹代之的事,他的思想还是固有的君臣之道。

而关于司马懿(整个司马家)被黑,一般来说,是在衣冠南渡之后,也就是从西晋到东晋,加上五胡乱华,百姓都对司马家恨之入骨。而由于三国中蜀汉为汉室正统,所以反曹魏、推蜀汉为正统记载方式的史书也非常多,比如说《汉晋春秋》,之后对《资治通鉴》影响很大,这些对司马懿都是不利的。相对而言《晋书》其实比较公允,但由于是李世民主持的官修,所有有警示后世之意,这里的编撰“狼相顾”的段子,显然用意在此。

曹操明知道以后的司马懿会造反,为什么不杀他还留在身边重用

曹操是一代枭雄,身披汉相的虎皮,对手下的文臣武将大致掌控到位,无论是真心追随自己的忠臣,还是铁心为汉臣的,表面上一视同仁。曹操在时,司马懿决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要说有非分之念。在曹操心中,忠于曹某的列入第一档,无党派列第二档,忠于汉室的列第三档。二丶三档只要像徐庶那样明哲保身,就暂无生命之虞。司马懿最多入二档,没有军马实权,并不入曹操之眼。司马懿隐忍有术,一直到曹操死后才被曹丕重用,曹丕临终将司马懿列为两大托孤之重臣,司马懿受托而不真辅佐,开始学曹操样渐渐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鹰视狼顾是什么面相,历史上有鹰视狼顾之相的人都有谁

鹰视,指的是是目光有神,眼神突兀,视野极好,看的人不寒而栗;而狼顾,则是指,头部能左右扭转相当大的幅度,但双肩不动。一般来说,有这样面相的人都是有帝之相。

最出名的就是三国的司马懿了,后来司马懿虽然没有做上帝王,却在诈病骗曹爽之后,发动兵变,夺取了魏国兵权,为其子司马昭登基称帝打下了基础,并被追封为宣帝(应该是司马炎追封的),庙号高祖。

另:鹰视狼顾一词的出处,应该是春秋的越国君主勾践,当是范蠡写过一封信,第一次提出的鹰视狼顾。当然后来,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灭吴,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代霸主。

近代史上,也有人提出袁世凯也是鹰视狼顾之相,袁世凯在清末是北洋新军 的创始人,并且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务大总统,甚至还做过几天的皇帝。(不过我怀疑,袁的鹰视狼顾之相,怕是有人中伤袁世凯,其本人并不一定真的是鹰视狼顾之相)。历史是由大人物构成的,所以我们往往会给大人物添上一些神奇的色彩,比如说狼顾是人在双肩不动的情况下,头能左右扭转180度,那加一起就是一圈呀,这是不符符合生理学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