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也先为什么放过朱瞻基
- 土木堡事件时,要使明军不败,须换哪个皇帝去统领50万大军
- 曾经俘获明英宗,使明朝折翼的蒙古瓦剌,其最终结局如何
- 燕王扫北是怎么回事
-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兵是怎么被明军赶回大漠去的
- 元朝灭亡之后,卫拉特部是如何统一蒙古草原的
- 为什么感觉回族好像很多姓“马”“白”的
- 朱棣如果传位朱高煦会怎么样
也先为什么放过朱瞻基
《大明风华》一剧中演到了这个桥段,但文艺作品毕竟是虚构的,所以不足为信。真实历史上的明宣宗朱瞻基大概是与也先没有什么交涉的,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就此讨论一番。
故事情节回顾
朱棣在远征鞑靼阿鲁台部时,瓦剌部首领马哈木派孙子也先到明军大营中借商议联盟一事探听明军虚实。朱棣以为瓦剌人不知道永乐帝是谁,所以设计让朱瞻基代替他坐在皇位上接待瓦剌使者,他在旁冒充一老兵仔细观察来使。
朱瞻基表现很好,装皇帝装的很有气度,朱棣也很满意,所以派大将樊忠(土木堡之变中槌死王振的将军)前去犒赏瓦剌使团,也让他顺便问一下使团对皇帝的印象。这一问不要紧,原来也先早已识破了朱棣的计谋,朱棣瞬间觉得,此人是大才,将来肯定是大明朝心头之患,所以立刻让樊忠带人把此人击杀之,太孙朱瞻基也跟了出去。
兵马分开追击,朱瞻基追到了也先并与之在密林深处展开了弓箭之战,最后出了密林后也先被朱瞻基射中,跌落沟壑之下。不过此人也狠勇,当朱瞻基前去查看情况时,他把身上的箭只拔了出来,并开弓搭箭对准了朱瞻基,朱瞻基也拔出了佩刀竖在胸前,就这样两个人互相对视了几眼,然后也先把弓箭松开,一溜烟的爬上马背走开,而朱瞻基也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也先离开。
这就是《大明风华》剧中所演的剧情。
也先为什么不开弓射箭?
也先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二人势均力敌,胜败未可知,但此时已中了朱瞻基一箭,朱瞻基已经占尽上风。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是也先放过朱瞻基。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也先不射出这一箭呢?
首先,百万明军列阵于前,杀了眼前这个男子,会给瓦剌带来灭顶之灾。洪武朝不断打击下,北元蒙古人分为两个势力,鞑靼占据河套地区,不断对明朝发起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而瓦剌势弱,此时只能龟缩在大漠深处。而随着朱棣数次对鞑靼部强有力的打击,瓦剌部实力逐渐向南发展,可以说瓦剌的强大是得益于明朝对鞑靼的军事行动的,瓦剌首领马哈木明白这个道理,瓦剌最英明的领袖也先也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不想,更不敢杀了穿龙袍的这个男子,尽管他不一定知道这是谁!
其次,为了维持瓦剌与大明的联盟,对抗共同敌人鞑靼,也先也不会杀了朱瞻基。杀人好说,但破坏了明朝和瓦剌的联盟就殊为不智了。也先本来是带着使命而来,主要也是为了与大明夹击鞑靼,在草原上拓展实力,没必要冒着风险去杀伤一个年青人来证明自己的勇武。杀了朱瞻基即便大明不会攻打瓦剌,但联盟必然不能维持,那么鞑靼人吞并瓦剌也在旦夕之间。也先是大漠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他自然可以分析出利弊。
最后,也先虽然手持弓箭,但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占尽优势。明朝与蒙古人作战,向来优势体现在甲胄上,文献中记载“破甲而不入”就是形容明朝甲胄良好的防护性,更何况朱瞻基作为皇孙,其穿戴的甲胄必然是精品中的精品,防护能力会更加突出。而反观也先,身负箭伤,与朱瞻基搏斗,结局难料。他这一箭射出去,代表着自己的命运将不受控,而手握弓箭,才代表活着的话语权。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这是朱瞻基放过了也先,而不是也先放过了朱瞻基。当然,小说这样写,编剧这样编,肯定有着深层次含义,大明历史还要发展,剧情也要往下走,马上面临的就是让明朝迅速衰落的“土木堡之变”,朱瞻基放也先一马,而也先后来也放了朱瞻基儿子一马,一报还一报,这就是所谓的“因果”。
结语:草原的汉子崇拜狼性,即便是孤狼也凶猛无比,在这部剧中,我看到了也先身上的这种属性,同时也加入一定的人性,这很好,当故事来看绝对值得一看,如若非要当历史来看,那必定会得不偿失。
土木堡事件时,要使明军不败,须换哪个皇帝去统领50万大军
土木堡事件是因为赏赐与和亲问题引发的蒙明战争,土木堡的地理位置,其实还不如汉代的“白登”。
因为白登之围,汉军不缺水,被围七天也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断粮问题。
所以说,要使明军不败,我觉得应该让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来打这一仗,原因有这么四个方面。
其一、刘邦善于坚守阵地和城池,更加善于筑垒
荥阳被项羽包围的时候,刘邦的军队就用筑垒的办法,抵挡项羽的骑兵部队。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进攻受挫后,也无可奈何的率领军队后撤,结果被韩信来了一个反包围,于是乎就有了垓下之战。
其实,有实战经验的皇帝,往往比较善于坚守,毕竟是最高统治者,士兵们都想表现自己的忠诚,往往不愿意投降的。
而明英宗朱祁镇就是缺乏锻炼的“年幼无知”的皇帝。根本不知道如何防守,如何保障水源和粮食安全。
其二、朱祁镇容易上当受骗,刘邦则未必那么幼稚
明英宗到达土木堡,瓦剌军队将土木堡团团围住,水源也被也先军队占据,明军人马饥渴,明军都指挥使终夜拒敌,敌人越来越多。
后来,也先假装派遣使者来求和,王振见瓦剌兵退,居然下令将明军兵营移至水源旁边。
明军刚刚移动,也先就集中王牌精锐骑兵四面冲击,明兵争相逃命,军阵顿时溃乱,王振等高官也死于乱军之中,官兵死伤达10万余人,明朝皇帝朱祁镇也因此被俘虏。
- 假如是老谋深算的刘邦,他一定不会受骗上当
只有被围困的人,才会求和,哪里见过占优势的人会求和,这样的雕虫小技都不能识破,实在是拿军队当儿戏。
其三、假如是刘邦,他一定会同意和亲来解决问题,其实蒙古也先早就想和亲
开始,也先想为儿子求娶明朝公主,以便可以夸耀于蒙古群雄之中,明朝千户马云、马青、吴良等私下许诺,并说还要送也先美女。
但因明朝有重开大宋天的“不和亲”意识,明朝翻译官马云、马青事后未敢将此事奏报明廷。后来也先贡使至北京求婚称:“此聘礼也,”明廷答复:“诏无许姻意”。
也先开始以为通婚成功,方才遣使贡马作为聘礼,结果却大失颜面。事后也先以明朝刁难贡使并撕毁婚约,以及随意克扣岁赐银两为由,大规模集结军队,出兵进攻明朝边境地区。
可以看出也先原本就有和亲的意愿,假如是刘邦被困土木堡,相信用一个漂亮的公主就可以解决问题。
其四、假如是刘邦,他一定会送很多金银财宝,事实上蒙古军非常贪财
据土木堡的幸存者李贤之《天顺日录》记载:
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
意思是说,蒙古军非常贪财,没有专注于多杀明军,所以明军死得少,伤得多,很多战略物资全被蒙古军队满载而去。
可以说,蒙古族非常类似匈奴,贪财与好色,几千年也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要是刘邦在土木堡,估计不用50万军队,只要一个假公主和一些金银财宝就可以脱险,要使明军不败,也就这么简单。
曾经俘获明英宗,使明朝折翼的蒙古瓦剌,其最终结局如何
明朝正统年间,瓦剌军队经常在明朝边境地区烧杀掳掠。明英宗朱祁镇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是明军打败,不仅兵将死伤无数,就连明英宗也当了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不过,瓦剌虽然打败了明军主力,但自身实力有限,无法对大明王朝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又继续挥师北京,但却在北京城下被明军打败,瓦剌军队遭到重创。瓦剌在进攻北京遭受重创后,瓦剌首领也先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也先是瓦剌的太师,同时也是瓦剌的实际控制人,而大汗脱脱不花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1455年,也先遭暗杀身亡,瓦剌开始迅速转向衰落。最终,瓦剌主要分裂成了四大部,分别是: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清朝时期,将这一区域的蒙古人称为卫拉特蒙古,也称厄鲁特蒙古。
燕王扫北是怎么回事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的大儿子)朱允文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与侍臣密谋削藩之策,企图改封朱棣于南昌。燕王朱棣本来就对朱允文继承皇位不满,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诏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陈兵于滹沱河沿岸,企图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农历三十日)始,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岸展开激战,其中正定府所属各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场。双方在此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战,最后燕王朱棣获胜,明朝庭军部都督被擒,主帅耿炳文逃入正定闭门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兵50万攻打燕王,欲挽败局。但因将士多属临时拼凑,号令不一,指挥不灵,一战即溃。而燕王且追且战,相继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兵是怎么被明军赶回大漠去的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兵是怎么被明军赶回大漠去的?
学习历史哲学我们知道,一个王朝的覆灭总是由内、外因共同叠加完成的。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亚,版图一度延伸至波兰、匈牙利。可是到了元朝末年,由于元廷内部的党政纷争,加上中原汉族势力的急剧上升,最终导致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兵被大明军队赶回大漠。从三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内部矛盾激化。
元朝末年,元廷党争军阀混战,曾经的铁骑大军,现在已然变得军备废弛、不堪一击。而且我们知道,曾经的蒙古大军都是纯种族人群,多以蒙古人、色目人为主,而后期的大军则编入了蒙古人、色目人及汉人混杂的军队,作战能力肯定大打折扣。
除此而外,元朝大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一度认为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不足为患,如此轻敌导致了朱元璋势力的迅速强大。再看王保保这边不但无视朱元璋的存在,那边迅疾挥师北上,还陷入了同军阀孛罗帖木儿争混战。
导致元廷军阀混战的原因有很多,但“高邮之战”是重要原因之一。1355年,张士诚在高邮之战大破元军中央军主力40余万,元军主力损失过半,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各地军阀崛起,陷入纷争局面。如此一来,军阀乱战,演变成了元朝内部矛盾,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逐渐强大,王保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于1366年南下河南,但此时徐达大军已经在江淮驻军,加之后来自己被削官,种种矛盾的,催生着新的王朝。
二、外部力量激增。
朱元璋势力发展迅速,无论从部队编制上还是麾下将才的任用上,无疑都是顶配。
众所周知,朱元璋当过和尚,甚至一度沦为乞丐,正是早年的这些惨痛经历,让他掌握了基层第一手资料,所以举事以后,他对待一些事务采取的都是强有力的手腕。他军纪严明,知人善任。先后有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骁勇善战的大将扑奔而来。直至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基本上扫清了西方势力。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的口号,决定北伐。我们知道,王保保一直是朱元璋头疼之人,此人勇猛、刚毅、有头脑且忠君。朱元璋数次想招降此人,但终不得。
北伐期间,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潼关等地大破王保保、张思道的军队。随着元朝的没落,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元顺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从大都北逃,北伐军攻占了大都,一举结束了蒙古九十多年的统治。
三、朝代更迭,如之奈何。
朝代更迭的原因有很多。内部矛盾、外部侵扰、灾荒连连等因素都可能葬送皇家命脉。
但不可否认的是,但凡国家基业稳固,老百姓安居乐业,一定不会出现矛盾的激化而变得不可调和。一代天子如果视老百姓为草芥,那么终究逃脱不了水能覆舟的命运。马背上的王朝,不重视中原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上元末黄河水灾,老百姓已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除了铤而走险,他们还有什么资本呢。
虽有力挽狂澜的勇气和能力,也终究抵挡不过民心向背。
(对于元朝的统治末路,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元朝灭亡之后,卫拉特部是如何统一蒙古草原的
本篇文章较长,希望大家尊重一下作者,内容如下:
永乐帝曾5次亲率大军征讨蒙古,而这5次远征,其中有4次征讨的对象是元朝皇室后裔统领的东蒙古。在这种局面之下,北元的国势持续衰微,元朝直系后裔统领的可汗势力大幅衰退。
毫不意外的,随着忽必烈后裔实力的持续衰落,实力雄厚的蒙古贵族们开始谋求趁机脱离可汗的管辖,割据一方。而此时,除了北元势力,实力最强的一方,莫过于由林木中百姓发展而来的卫拉特蒙古诸部,也就是明朝所称的瓦剌。
与此同时,明朝为了集中力量消灭北元势力,再加上此时卫拉特部远居漠北,与明朝领地并不相连,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因此,明朝对卫拉特蒙古采取了拉拢的政策。在这种良好局面之下,卫拉特蒙古开始迅速发展,实力不断扩张。而他们面临的局面是:黄金家族持续衰微,并被明军不断打击,臣强主弱之势已无法逆转。自然,势力愈发强大的卫特蒙古开始不甘心继续作为黄金家族的附庸,他们试图挑战黄金家族的地位,称雄整个蒙古高原。
面对昔日附庸者的挑战,东蒙古毫无选择余地,只能应战,北元统领的东蒙古与与卫拉特诸部为主的西蒙古之间的战争爆发。此时,对于明朝而言,为了区分这两支势力,他们将元朝后裔组成的蒙古势力,称之为鞑靼,而以卫拉特为主的蒙古势力,则被称之为瓦剌。公元1388年,即大明洪武21年,明军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于漠北捕鱼儿海大败脱古思帖木儿可汗。元朝后裔率领的可汗大军全军覆没,脱古思帖木儿汗仅以身免。在弱肉强食的蒙古高原,实力才衡量一切的标准,虽然脱古思帖木儿仍有可汗之位,仍是尊贵无比的黄金家族后裔,但这依然不能被他带来多少安全感。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同属黄金家族后裔的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联合了卫拉特部,杀死了脱古思帖木儿,并夺走了可汗大印,随即,也速迭尔称汗。时隔100年之后,曾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大汗之位却遭遇惨败的阿里不哥,终于被他的后裔也速迭尔扳回了一局。
而卫拉特部选择帮助阿里不哥后裔也并不奇怪,因为早在忽必烈时代,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大汗之位时,曾与阿里不哥关系密切且有姻亲往来的卫拉特部,就选择站在了阿里不哥一边。也因此,在阿里不哥的叛乱失利之后,卫拉特部遭遇了忽必烈的打压。不过,阿里不哥的后裔毕竟已经失利了100年,也速迭尔的大汗之位并不稳固,众多实力派蒙古部落也并不顺服。也速迭尔称汗没当多久就去因病去世,死后,他将汗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恩克。
然而,此时早就对于阿里不哥布后裔不满的东蒙古贵族们,毫不犹豫的推翻了恩克的统治,再次将汗位传给了忽必烈一系。东蒙古的贵族们拥立的是脱古思帖木儿的儿子额勒伯克。
然而,额勒伯克却没有丝毫祖先们的英明神武,相反,他不但不理朝政,而且残忍好色。他杀死胞弟,夺取弟媳,后又冤杀了卫拉特部出身的浩海太尉。
而当他得知浩海太尉被冤杀之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又丝毫不考虑卫拉特部的现状,变得矫枉过正:他不但将女儿嫁给了浩海之子马哈木,而且还授予了马哈木丞相之职,并令他统领卫拉特诸部。然而,额勒伯克压根没有想过,此时四卫拉特是有统领的,而且,这个统领在卫拉特部还有极高的威望,他就是在《明史》中称为“强臣”的猛可铁木耳。一直掌握卫拉特部大权的猛可帖木儿,面对空降而来马哈木自然勃然大怒,因为,无寸功的马哈木原本是他部下,却因为额勒伯克的一纸命令,突然变成顶头上司。
因此,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感觉受到侮辱、权力受到威胁的猛可铁木耳起兵造反,并杀掉了额勒伯克可汗,再次拥立了阿里不哥的后裔为汗。当然,卫拉特部如此行径自然引起了东蒙古贵族们的不满。他们再次在忽必烈后裔中选取了一名继承人为可汗,与瓦剌之间进行了频繁且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东西蒙古两大势力的频繁战争之中,黄金家族后裔频频被立被杀,黄金家族不但实力大衰,同时,黄金家族在蒙古诸部中威信也开始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大明建文4年,即公元1402年,曾起兵杀掉额勒伯克的卫拉特部首领猛可铁木耳去世。他死后,卫拉特部开始由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三人统辖。其中,马哈木由于曾被额勒伯克封为丞相之职,再加上本身能力出众,因此,马哈木成为卫拉特部的头号首领。
成为卫拉特部的首领之后,马哈木带领卫拉特部与东蒙古连年征战。此时,实际统治东蒙古的是枢密知院阿鲁台。狂妄的阿鲁台自恃实力雄厚,不但与卫拉特部连年征战,同时,也与明朝处于战争状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卫拉特部因此成为明朝扶持的对象,马哈木甚至曾被明朝封为顺宁王。永乐八年,明成祖朱棣率领50万大军北征阿鲁台,明朝大军大败东蒙古大军。阿鲁台拥立的本雅失里西汗逃到了卫拉特部,阿鲁台本人则远遁兴安岭。本雅失里西逃到卫拉特的势力范围之后,被马哈木杀死,同时,马哈木带领卫拉特部趁机占据了和林地区,并再次拥立阿里不哥的后裔为可汗。
与此同时,实力大增,坐收渔翁之利的卫拉特部向明朝提出了四项要求:第一,杀掉阿鲁台;第二,将居住于中国的脱脱不花遣返;第三,要求明朝赏赐卫拉特;第四,要求明朝给予卫拉特部大量军械。很显然,马哈木的目的很明确:他的四项要求,除了要求大量的物资壮大自己之外,要求遣返脱脱不花,主要目的为拥立脱脱不花为傀儡大汗,从而获得黄金家族名正言顺的地位,进而统治全部蒙古诸部。
因为,随着阿鲁台被明朝击败,东盟股东部实力大损,卫拉特部已经具有了统治整个蒙古高原的机会。而很显然,阿里不哥的后裔并没有足够的威信和地位作为整个蒙古的大汗,要想统一整个蒙古地区,就必须拥立忽必烈的后裔为正统旗帜。
然而此时,永乐帝也清晰地看到了卫拉特部的野心,因此,他并没有同意卫拉特部的四项要求,野心膨胀马哈木因此扣留了明朝使者作为要挟。进一步清楚的看到卫拉特部的野心之后,明朝转头扶持被击败的阿鲁台。与此同时,永乐帝于永乐11年再次率领大军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目标,则是卫拉特部。
明朝远征大军在图拉河上游的呼兰呼失温(今乌兰巴托东部地区)大败卫拉特大军,卫拉特部统一整个蒙古地区的野心遭到了极大的挫折,没过几年,马哈木去世,他所统领的亲信部落因此溃散。
马哈木死后没过多久,曾被阿鲁台擒获的马哈姆之子脱欢被释放,又过了几年,精明能干还要胜过其父的脱欢,成功的继承了父亲马哈木的爵位和势力。年轻的脱欢比他的父亲的野心更大,他决定做整个蒙古的王。
因此,对内,脱欢发动了旨在统一卫拉特各部的战争,并先后击败和吞并了太平、把秃孛罗等人统领的卫拉特部落,将整个卫拉特紧紧的攥在手中。与此同时,对外,则不断与阿鲁台作战。
在明朝击败卫拉特部后,又三次征讨阿鲁台,阿鲁台的实力大损,趁此天赐良机,卫拉特部在脱欢的率领下,大举进攻阿鲁台,不但彻底击败了阿鲁台势力,也将阿鲁台的人口和驼马牛羊全部虏获,卫拉特部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击败阿鲁台的同时,脱脱不花也从明朝回到了卫拉特部。脱脱不花是额勒伯克汗的侄子阿塞台吉的儿子。也就是说,脱脱不花是拥有蒙古正统继承权的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之于脱欢,就相当于汉献帝之于曹操。
公元1433年,脱欢拥立脱脱不花为蒙古可汗,同时,卫拉特以黄金家族的名义继续征讨阿鲁台及其他反对势力。第2年,脱欢率众彻底击败阿鲁台势力,并在4年,卫拉特大军击败并杀死了阿鲁台所扶持的阿岱汗及其丞相。
至此,脱欢统领的卫拉特部彻底击败了东蒙古所有大的反对势力,控制了几乎所有东西蒙古部落。也至此,脱欢成为整个蒙古高原的统治者,元朝灭亡之后,蒙古高原第一次完成统一。
返回首页查看
为什么感觉回族好像很多姓“马”“白”的
回族的马姓,源于先圣穆罕默德。是先圣的嫡系子孙。众所周知,回族源于阿拉伯人。在元朝以前,穆罕默德翻译成马哈木,简姓
马。此马姓有别于汉民的马。不是一个老祖宗。元朝以后先圣译为穆罕默德,不再是马哈木。自此简姓穆。马穆其实是一家。
这个说法不是我随口乱说的。我在阿拉伯世界的摩洛哥工作十一年,有一次和摩洛哥一位历史教授聊天时,听说我姓马,就给我讲了中国回族马姓的来源。我到过河北定州的清真寺,建于元朝。是这个清真寺的伊玛目在元朝时将先圣由以前的马哈木译为穆罕默德。
朱棣如果传位朱高煦会怎么样
从明史中看汉王朱高煦是一位心存大志有担当的猛夫悍将,兄弟两人中朱高炽有腿疾被留守北京守城看家。朱高煦随父靖难尽忠职守奋力拼搏,多次在危难中冲锋陷阵救朱棣于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声名鹊起为军中将领们拥戴,朱高炽的缺点是为人直犟脾气缺仁德少孝悌,是个猛张飞形的战将,如果是带兵打仗他可以胜任先锋大将独挡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汉王朱高炽兄弟两争的鸡犬不宁混乱不堪,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大漠皆带着朱高煦也一次次战功高盖,更加不可一世骄傲放纵不羁放纵。自以为是思太子之位非其莫数。但治国理政需要的是仁德能力和良好品格,这方面朱高煦一点也不占优势。为王公大臣们背后非议以成定论。而朱棣叮上朱高炽的原由是其孙子也聪明伶俐有仁孝之心,形同于隔世之君乃天下兴亡的希望所在。观汉王人品行不端子孙无德,因而他成为众失之地为人不耻。朱高炽继承大统遗呈先帝遗训,平反招雪了靖难中的王公大臣,勤政爱民与民同乐休息为天下积累了力量。可恨上天不公终丧贤君才执政了八个多月尽也驾鹤西游令人窒息悲伤。朱棣孙朱瞻基奉召成命继承大统,汉王这头凶兽尽也半途令人追杀。仅被心灵手毒的小侄子逃脱是汉王万万没想到的。所以才欲望难平在宣帝继位后大行逆流举兵造反,侄子存心放叔叔一马,但汉王不知天高地厚仅也成势。但宣宗御驾亲征也是树倒胡孙散,汉王被废了王地圈禁京机,一日宣京去探望叔叔,在帝走过时朱高煦仅伸腿阻驾令帝倒地,才导致了龙颜大怒,用大钟关朱高煦于里,他仅用手挖一口而呼气,更令帝不堪忍受乃下令致火被活煮如畜惨死盾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