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时间(巴基斯坦有我国的援助,为什么疫情还是长时间无法控制)_巴基斯坦_伊斯兰堡_卡拉奇

本文目录

  • 巴基斯坦有我国的援助,为什么疫情还是长时间无法控制
  • 作为巴铁的巴基斯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们的真实生活怎样
  • 真实的巴基斯坦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 巴基斯坦是什么时间建国的
  • 印巴分立后,为什么一段时间内和美国交好的都是巴基斯坦而非印度

巴基斯坦有我国的援助,为什么疫情还是长时间无法控制

任何国家都不能用中国来比,十天能造临时大医院,除了中国谁也做不到,组织纪律,拥护政府的指挥,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加上习主席的领导有方,巴方暂时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医疗条件物质条件都和中国有差距,国与国之间不能完全套用中国的办法,所以效果也不会一样的结果,等预防药生产出品,我想会优先照顾好朋友的吧!

作为巴铁的巴基斯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们的真实生活怎样

在巴基斯坦,男人最多可以娶4个老婆,但是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这条件一般人还真承受不了。我曾经在巴基斯坦短暂停留过一段时间,还认识了来自国内一家电力设备公司的工程师小林。他说,近年来,来到巴基斯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有时候出去买材料,冷不丁就会遇上自己的同胞。一打听,都是来搞建设的。

巴基斯坦的女明星

小林的初衷就是想在巴基斯坦认识几个女孩,领略一下巴基斯坦的风情。想不到,到了巴基斯坦一年多,他认识的异性屈指可数,年轻的一个也没有,真是可怜兮兮。不过,这就是巴基斯坦的国情,要不然就是小林呆的那个穷乡僻壤不是卡拉奇。在异国他乡,想认识一个异性可不容易,何况是在巴基斯坦。为什么呢,看了全文你就知道了原因。

要了解一个国家,我们先从这个国家的城市建设开始。

先来说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情况。伊斯兰堡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当年巴基斯坦决定要把首都迁到伊斯兰堡,1960年的时候就开始兴建。1967年,巴基斯坦把首都迁到了伊斯兰堡。因此,伊斯兰堡的大部分建筑历史不过几十年,几乎没有什么名胜古迹。

伊斯兰堡商业区

伊斯兰堡虽然说是首都,但和我们印象中的首都有天壤之别。在这里,看不到繁华的商业街,也没有预料中的高楼大厦。除了少数国家建筑外,大部分建筑在10层以下。不过,城市规划还不错,有专门的办公区和居住区。街道也是横平竖直的,没有那种逼仄的感觉。好多建筑都有圆形的穹顶,整座城市散发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伊斯兰堡

伊斯兰堡是一个花园城市,春天来临的时候,道路两旁树叶葱茏,野外到处鲜花盛开,格外烂漫。城市坐落在一个平坦的谷地上,北边有起伏的山峦。远远看去,风景还是不错的。夏天的伊斯兰堡酷热难耐,气温基本在30度以上。秋天很短暂,冬天很漫长,昼夜温差很大。

伊斯兰堡费萨尔清真寺

伊斯兰堡集市(大巴扎)

伊斯兰堡的商业区,更像国内小县城的步行街,没有灯火通明的大型百货商场,都是一些几十上百平方的商铺为多。很少能看到有奢侈品店,售卖的也大都是一些中低档的产品。不过也有一些时尚的品牌、手机通讯店、体育用品店等。

在伊斯兰堡的南端,有一个比较大型的集市。集市里商品很多,多是以小商品为主。这里,应该是小商品的集散地,主要是以向下面的城镇批发为主。

街头的三轮车

伊斯兰堡的居住区,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那种在国家机关上班的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一栋栋独立的建筑,带有小院子。当然还有更富裕阶层住的那种,属于巴基斯坦的上层,掌握有相应的国家资源。另外一种就是平民阶层,没有什么固定工作的那种。这种阶层住的房屋,基本上和我国北方农村的村落差不多。在伊斯兰堡,贫民窟倒不是很常见。

伊斯兰堡夜景

伊斯兰堡边上的村子

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是南边的海滨城市卡拉奇,有2000万人口。在这个超大城市里,有繁华的街道,漂亮的高档住宅区、阳光的海滨浴场;更多的是类似于国内的城中村的街区,房屋胡乱搭建。还有很多人没有居住的地方,就在公路边随便搭个窝棚作为栖身之所。贫富差距之大,在卡拉奇可以一览无遗。

卡拉奇商场景象

卡拉奇城中村

卡拉奇贫民窟的孩子

卡拉奇一家宾馆餐厅

卡拉奇

在卡拉奇吃的一份快餐

巴基斯坦的日常生活见闻

巴基斯坦人过着一种节奏缓慢的生活。由于工作不好找,到处都是无所事事的人在街上游荡。上班的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五点,但一般下午就不好找人办事了。巴基斯坦一天有5次祷告时间。上班的时候,到了祷告时间,都会把工作停下来参加祷告。

巴基斯坦人好像没有时间观念。要是一个巴基斯坦人跟你说,让你等5分钟,那多半就是三天后的事情了。要是他说最近可以办,那么就意味着各回各家。

停电是巴基斯坦司空见惯的事情。由于电力短缺,一天不停次电,都不太正常。在卡拉奇,由于受到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天气很炎热,大部分家庭也买不起风扇。再说,有风扇没电也没用。

天气太热,他们喜欢坐在这种床上喝茶

吃的东西,感觉和我国新疆差不多,喜欢吃馕饼一类的烤饼,米饭也类似于手抓饭,里面喜欢添加咖喱、番茄酱什么的。超喜欢吃肉,肉食主要是羊肉和鸡肉、牛肉。蔬菜很少,而且价格快要赶上肉类的价格。

巴基斯坦的中下层女性没有工作机会,很少外出,即使外出也要穿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面部,有的只露出眼睛。外出的时候,也不允许和陌生男性打招呼。在这里,绝大部分婚姻都是父母包办,双方在婚前几乎没有见过面。所以,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人,几乎没有见过未婚的女性是很正常的。和巴基斯坦女性相恋,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即使真有想娶巴基斯坦女性为妻子的,也要先认识她的父亲、兄长等,皈依信仰后才有可能。

但在巴基斯坦的上层社会,流行的是西方现代生活那一套。不管是生活习惯,饮食风格,都受到以前是英联邦的影响。在这个阶层,女性的地位更加平等些,还有一些非常出名的女明星。不过,她们几乎都出身上层社会,在西方留学。

巴基斯坦女明星

在巴基斯坦,按当地风俗可以娶4个老婆,但极少有男性有这个能力。一个当然是经济方面,养一个家庭可不容易,因为一般的家庭都有四五个孩子以上,90%以上的家庭还是一夫一妻。就算一个人有经济能力娶四个老婆,但风俗要求妻子间的地位平等。要是那个妻子不满意,告到族长那里,可有丈夫好受的。

在巴基斯坦禁止养猪,在这里,他们也不知道猪长什么样,有的人也不知道还有猪这种动物。

我们常说的巴西大松子,就是巴基斯坦的特产。这特产确实在国内很贵,但在巴基斯坦也不便宜,因为产量实在太低了,只有在巴基斯坦西部和阿富汗少数地区才有。

当地居民出行,主要是靠步行,有的人有自行车,稍微富裕的则是摩托车。在路上,经常看到一辆摩托车载着四五个人在马路上飞奔,扬起阵阵尘土。汽车的话,都是来自东洋小国的二手车,没见到有我们国产的汽车。

漂亮的拖拉机

巴基斯坦普通民众,看到熟悉的自行车

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友好吗?

大部分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是真的友好。巴基斯坦年轻人特别多,走到那里都是一群一群的。但由于工作机会不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走在大街上,都会有当地年轻人主动跟你打招呼,然后问你是不是中国人。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对方还不忘夸奖几句:“中国好伟大,我爱中国等”等。这时,大多数巴基斯坦人会希望得到同意跟他们合影。

去公干的中国人,都有当地的军警进行全程保,标配是一辆车三四个中方人员,配备两名保护人员,一名司机。

为中方人员提供安保服务的警察

在安保陪同走出车站的中方人员

在路边休息的时候,如果当地居民知道车里是中国人,会热情地端来他们日常喜欢喝的奶茶,免费送给中国人喝。

受到点赞和欢呼,有点受宠若惊

码字不易,记得用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再走哦!

真实的巴基斯坦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2017年跟同事出差去过一次,去的地方是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卡拉奇,还有伊斯兰堡,可以简单的说一下去过巴基斯坦后的感受

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是卡拉奇,说是最大的城市,但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城乡结合部,满大街的摩托车和三轮车,满大街的人,见的最多的就是摆地摊的

当地同事接到我们去酒店后,感觉才稍微好点,最起码没有像在外面乱轰轰的,酒店的安保做的还不错,里外有三层持枪的安保人员在守着,至于为什么他们的酒店要拿枪安保,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巴基斯坦的环境,毕竟人家那里是真的有KB分子的

住上酒店后,经理给我们安排了一些美食,三四块烤羊肉加一杯果汁就是我们的晚餐

前两天还没什么啥事,但是第三天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我们出差的总共五个人,有三个人都腹泻发烧了,剩下的两个也是肚子胀气,所以很多东西都不敢吃了,只能吃一些高温油炸过的食物

其中一个同事实在撑不住了,只能提前回国,我们在送他到机场后就继续考察出差,没过多久他就发信息跟我们说,被机场的安检员收了一百块小费,还说只看到针对他收,他说这是第二次被收小费的地方,上一次是在越南

我们几个听到也是惊呆了,后面打听了了一下,收小费是真的有,而且也真是只针对我们,因为他们觉得中国人都很有钱

没办法,收了就收了,我们也没放在心上,我们剩下的几个为了完成考察只能在药店买些药继续出发,后面的几天时间分别去了拉合尔和伊斯兰堡,又有一个同事实在坚持不住,一只腹泻和发烧,只能再次提前回国

到了第六天后,我们剩下的几个身体状况才稍微好点,因为我们终于吃上了米饭,不再是那些所谓的“美食”,这才把老命给救了

我们几个走到大街上,很多巴基斯坦人看到我们都会问我们是哪里来的,在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后,然后我们几个就被当猴子一样被围观了,好多人上来跟我们合照

在巴基斯坦总共呆了一个礼拜,他们的确对我们比较热情,但是好不到网上传的那种“兄弟”关系,至于那些发视频的说看到中国人买东西就免费的,不用想全是假的

反正我们去了那么久,没遇过这种事,他们自己也说基本上不会免单,毕竟一个陌生人突然跑到你家里买东西,在好也不会好到免费的

还有什么他们把破坏中巴友谊也写进法律里了,这个也是谣言,他们自己都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总结:当做朋友就可以了,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铁”,一个人最好不要去,女孩子也不要去,这是我给大家的忠告……

巴基斯坦是什么时间建国的

巴基斯坦1956年3月23日建国,以前是印度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原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8月14日英国实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语为乌尔都语。

印巴分立后,为什么一段时间内和美国交好的都是巴基斯坦而非印度

最深层的原因是,印巴分治后,由于两国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印巴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

印度自建国以来,一直就以亚洲大国自居,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一方面源于尼赫鲁的“大国情结”,常常被引用来证明尼赫鲁“大国雄心”的是这句话:“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所以,1962年之前,美苏由于冷战“拉帮结派”的需要,都试图拉拢印度,但是印度尼赫鲁政府主要采取“骑墙”政策,以左右逢源。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曾短期内试图从美苏同时获得军事帮助,但是1963年肯尼迪遇刺后,美国要发展同印度关系的热情逐渐退却。相反,随着中苏分裂,苏印关系逐步加温,直至1971年两国签署“准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明确地站到了苏联阵营。

对巴基斯坦而言,由于地缘战略环境差(类似于夹在印度和阿富汗之间的三明治),寻求可以“依靠”的大国一直是巴基斯坦的基本政策。冷战初期,巴基斯坦就坚定地站在美国阵营,加入美国的中东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事实上这都有针对中国的意味)。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让巴基斯坦看到了中国对印度的优势。中巴关系自此开始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巴基斯坦的居间协调,中美关系“解冻”和正常化,形成了冷战后期中美巴三方对苏印两国的格局。然而,巴基斯坦经常对美国期望太高,也导致其认为美国是“不可靠”的伙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