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时代的楚国,出现了一群作家。除宋玉外,还有唐勒。但唐勒、景差等的作品大都没有流传下来。
王逸《楚群章句》中有《大招》一篇,他不能断定是屈原的作品还是景差的作品说“疑莫能明”。这篇作品显然不是屈原所作,它在艺术上成就不高,远逊于《招魂》。还有《远游》、《卜居》、《渔父》等,虽然自汉以来被认为是屈原的作品,但《远游》很似拟作,《卜居》、《渔父》称屈原的字而不称名,都可怀疑。这些也当是屈原时代楚人的作品。《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几句,胸次颇高,为汉初楚辞拟作者所辗转袭用。但通篇却不过模拟《离骚》,以阴阳家、道家思想,出色之处较少。在当时这类作品中,《卜居》和《渔父》却是很有价值的。
《卜居》写屈原被放三年之后,去见太卜郑詹尹问卜,问了一连串的“疑”:“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这样相反的问题,一共问了八对。上面的句子是他愿意做和做到了的,下面的句子是他不愿做的。这八对相反的问题,淋润尽致地倾泻了他的悲愤。最后屈原所说的“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更是弦促调急,如闻其声。
《渔父》写屈原在江谭遇渔父,和他吐诉心事。
屈原和渔父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渔父劝屈原随波逐流,“与世推移”,屈原却是坚持理想,决不妥协。渔父是代表了当时道家末流的人物,他们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现实,屈原是不显这样做的。这里对屈原的思想有深刻的描写,这篇作品采用故事的形式,语言又板轻灵,写得十分生动,为千百年来所传诵。
《卜居》和《渔父》的这种问答的形式,为后来一些辞赋家和诗人所仿效,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