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王朝,说到经济最发达的王朝,许多人都会想到唐朝,然而实际上还有一朝代的经济远超于唐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此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盛的王朝,人口过亿,煤产量世界第一,得了十个世界第一!
很多史家都一致公认,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朝代。
自由,民主,对外开放,当然这些“好”的基础是经济发达的支撑。
北宋经济有多发达?
在世界上当仁不让具有最高水平。
当时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一亿,大体上是汉唐盛世的两倍。
可别小看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了,劳动力也大量增加。同时,也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足以养活数量众多的人口。
在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中,人口的增加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耕地面积是汉唐时期的两倍,在北宋,大致一亩半可以养活一个人,而远在战国时期,需要六、七亩才能养活一个人。
这足以证明,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
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其他经济作物也蓬勃发展,茶叶种植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宋代茶叶制作的水平很高,当时出口到海外多个国家。
工业相当先进,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郝若贝根据宋代兵器制作、铁强铸造和农具制造等方面的消耗情况,推算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的铁产量大致在7.5万吨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2.5到5倍。
煤炭产量无疑是全世界第一,而且开采技术非常先进。
除此之外,这个朝代还一口气拿下了诸多世界第一。
手工业生产业第一
宋朝的各项生产技术先进,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分工细致程度都远超前朝。宋朝制瓷业是中国古代史上达到了顶峰,所烧瓷器精美绝伦,远销海外。
造船业世界第一
宋朝时期,我国就具备了建造超大型船只的实力。要知道,在宋徽宗年间,用于出使高丽的“神舟”就已经可以载重110吨。到了南宋,泉州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舰船制造基地。
娱乐业第一
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词,北宋首都汴梁,正店有七十二家,最大的一家樊楼可同时容纳一千多名的酒客,跟现在的星级酒馆没啥区别。
城镇化程度第一
北宋首都汴京和南宋首都临安,那可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会,多的时候更是有250万左右的城市常住人口。还有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超过20万常住人口的中等城市。
财政税收世界第一
北宋熙宁年间,财政收入为七千万贯,商业税就达到了五千万贯。明朝与其相比,只是宋朝的四分之一的水平。
百姓平均收入世界第一
宋朝时期人均收入保持在450美元左右,顶峰时期能达到600美元。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后记录才被打破,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房价世界第一
宋朝的房价很高,巅峰时期的汴梁有人口百万,导致住宅紧缺,一房难求。当时为了缓解住房压力,维护社会安定,北宋朝廷推出廉租房制度。廉租房不仅价格低廉,在灾荒时节还予以部分减免。
然而这样一个盛世在军事领域上的表现却十分孱弱,远不及秦汉时期强大,也比不上历史上的其他王朝,应对外敌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熟悉《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林冲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难不成北宋时期有如此庞大的禁军守卫?那么面对南下的金兵为何和没有丝毫还手能力。
实际上禁军确实存在,并且禁军是北宋的主力部队,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了杜绝再次出现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过度削弱武将权力,尤其是经过“杯酒释兵权”的一系列措施之后,将武将手中的兵权全部收归皇帝所谓,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再度出现节度使藩镇割据的出现。
此外宋朝进行了兵制改革,实行“内外相维”的策略,将各个地方中的精锐士兵全部抽调到京城,加强了京城的军事力量而弱化地方实力,这就导致了一种极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守卫地方的部队作战能力低下,一旦发生叛乱中央可以轻而易举摆平,当然如果京城陷入危机之后,地方部队也要负责进京勤王,这种策略大大加强了中央的安全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军队中出现了很多腐败现象,起初时是侍卫军和殿前司一同进行管辖,在这之下又设置了都指挥使、都虞侯等官职,借助这些官职掌管天下的禁军,直接对皇帝负责。
宋朝还进行了许多兵制改革,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削弱各方权利,达到相互制约的地步,将调兵遣将分割为几个衙门共同完成,史料记载“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也就是说拥有调兵权力的枢密院却不能直接管辖军队,而三司虽然直接负责军队的一切事宜,却没有调度权限,出征作战时直接由皇帝指派大臣领兵出征,战争结束之后兵权再度收归中央。
此外宋朝士兵还划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对天子负责禁军,禁军平时的活动范围都在京城内,负责京城的日常防务,其次是各个州镇的兵马被称作厢兵,最后就是在户籍地选拔训练,或者自行招募来的士兵被称作乡兵。
禁军、厢军与乡兵是宋朝的兵员组成,其中厢兵主要的工作都是一些杂活,战斗力可想而知,而那些募集而来的乡兵,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虽然平时接受军事训练,却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战斗力自然不高,相比之下禁军则承担着主要作战任务,是北宋最为依仗的军事力量。
宋朝建国之后一度造成“冗兵、冗官、冗钱”的局面,禁军从建国之初的二十多万,迅速膨胀到八十万之多,历史记载“诸路增置禁军约四十二万余人,通三朝旧兵且八九十万人”,可见禁军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军队军队数量的增加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成果。
北宋末年,面对外族势力入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现在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就是制度问题,宋朝为了避免地方做大,将调兵遣将的权力层层分割,随着这种做法有效地抑制了武将的发展,却大大挫伤了军队战斗力,尤其是每次征战都要重新选拔将领,将领们不熟悉士兵,士兵也不熟悉将领的作战风格,起初还能凭借强硬的作风正面应敌,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将领们得不到有效锻炼,指挥能力急剧下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开始显现。
宋朝时期曾一度针对这种现象做出补救方法,企图让一部分将领带着小股部队,然而很快就宣告失败,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导致北宋末年禁军战斗力急剧下降,甚至比不上地方势力。
再者就是军队腐败问题,这个问题不只困扰着宋朝的军队,也困扰着历史上众多的王朝,相比于其他部队,禁军的待遇要好很多,待遇好慢慢就滋生了腐败问题,北宋末年军队腐败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了,虽然在外界看来,士兵数量还剩很多,但是其中很多都在“吃空饷”,实际兵员数量并非对外宣称的那样多。
就拿金军南下的时候来看,当时北宋王朝紧急抽调京师守卫部队,东拼西凑也仅仅凑齐了不足五万人而已,有人问其余的禁军去哪了?其中一部已经出动去支援地方,另一部分则凭空蒸发了,这些就是空员,禁军的腐败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安全,以至于北宋后期,朝廷为了存货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地方募兵上。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军队的散漫以及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回溯北宋初建之时,朝廷直辖的禁军数量只有19万人,尚能两度主动攻辽,虽未获胜还形成了僵持。此后几十年间禁军增加到82万人,加地方厢军,总兵力达125万(军队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仅次于明代),战斗力反而日益下降。出现这一当时人称“冗兵”的现象,除了宋廷要防范内部反叛外,重要原因是想以数量优势弥补质量差距。宋代虽有远超过前朝的财政收入,且多用于养兵、养官,却因兵额增长太快和官员中饱私囊而总感军费不足,便允许军队经商。此风一长,军队训练废弛,平日多从事“纲运”(即官府长途贩运)杂役,士兵织毛缎还成了官员的财源。这种武艺荒疏的军队,对西北小邦西夏也屡战屡败,为此宋廷又要增兵,经费不足又让各军扩大经商,结果兵越多国力军力却越衰……形成了恶性循环。
宋朝允许军队经商,又导致军营社会化,一些将领还与士绅乃至黑恶势力相勾结并参与非法经营,如《水浒传》中描写的张团练、张都监都是开办“快活林”酒家的恶霸蒋门神的入股分赃同伙和庇护者。驻军与当地经济利益盘根错节,又会造成上级调度不灵,朝廷遇危机时调兵敕命一下,马上官兵怨愤、家属哭闹。金兵进犯开封时招唤救兵的“金牌”道道,各地勤王兵却来之甚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的“靖康之耻”就势不可免。
这也就给人们的印象中,留下了宋朝军事薄弱记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