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图全图(北京有哪些地方在历史上是属于河北省的)_北平_北京_河北

本文目录

  • 北京有哪些地方在历史上是属于河北省的
  • 联合国的世界地图上为什么只标注了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这四个中国城市呢还有其他的版本吗
  •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北京有哪些地方在历史上是属于河北省的

楼主既然提到历史上,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历史。这历史从什么时候算起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版图上,河北从未属于过一个独立的行政区,也没有统一的名称,大部分地区一直属京师管辖。直到1928年河北省成立。所以河北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方言,统一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统一的饮食口味,河北人对河北也不像其他省人民对本省那样有归属感。

西周春秋北京是燕国的首都时,河北地区还分属于燕国,赵国,中山国,魏国。秦汉,北京城做幽州治所的时候,河北还分属于幽州、冀州、并州。唐代北京城是河北道治所幽州范阳郡时,河北还在分属于河北道、河东道小部分。辽代北京为都城南京时,河北北部属于辽国南京道、西京道东部、中京道西部,南部属于北宋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金代定都北京称为中都路时,当时的河北还分属于中都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元代定都于北京,改中都路为大都路,置中书省。辖有保定路(清苑)、真定路(正定)、顺德路(邢台)、广平路(永年)、大名路(大名)、河间路(河间)、永平路(卢龙)、大都路(北京)、上都路南部、兴和路南部、大宁路。而此时的河北分属于中书行省与河南行省。

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并在全国设一京十四省(后为二京十三省)。其中北平行省辖北平府、顺德府、保定府、大名府、正定府。而此时的河北分属于北平行省、山西行省、山东、河南行省。永乐十八年移都北京后,称北京为顺天府,改北平行省为北直隶简称北直,北直隶仍旧包含顺天府、顺德府、保定府、大名府、正定府五个行政区域,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清朝初年废二都为一都,去应天府,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雍正、乾隆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而明清时的河北仍分属于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1911年清亡,大清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镇芳在任上仅有十天,直隶与直隶总督府实亡。1912年张镇芳就任民国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

1912年,民国建立,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国民政府颁布《划一现行顺天府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规定了顺天府与直隶省的辖区。顺天府保持原状继续为顺天府,仍辖有二十四州县,但所属的霸、涿、通、蓟、昌平5州在民国二年2月被降为了县。民国三年(1914年)5月,宁河、文安、新镇(保定)、大城4县因离顺天府驻地较远,被划入直隶省。

在民国三年(1914年)建立1京兆22省4特别区。10月4日公布《京兆尹官制》,因顺天府帝王色彩浓厚,将顺天府改称为京兆地方,辖大兴等20县。而此时的河北仍分属于京兆地方,直隶省,平原省,察哈尔特别区与热河特别区。

1928年6月28日,国民政府迁都,训令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改察哈尔特别区,热河特别区为察哈尔省,热河省。同时,废除首都京兆地方,改称为北平,设特别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将其属20县并入河北省。

随着这些县划入河北问题来了,很多与城市关系密切的设施,都在北平特别市之外,比如自来水水源地在孙河,发电厂在石景山,交通枢纽在丰台……原本这些地方属于大兴、宛平等二十县,隶属于京兆地方,但随着北京废除京兆地方,设特别市,这二十县一律划给了河北。这样一来,北平城市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与河北省协调,给北平的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北平特别市成立不久,即提出划定市界,拓展“大北平”。1928年8月,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才一个月,就设想将属于宛平县的门头沟、卢沟桥、丰台,大兴县的南苑、黄村,通县的马驹桥,昌平县的大小汤山等地要回来。接到北平特别市的申请报告,南京国民政府内务部派员与北平、河北代表会商,未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北平市政府旧事重提,将《北平市新市界草案》函送河北省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内务部照例协调两地会商,北平从自身水源、能源、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实际城市需求,提出了拓展方案;但在河北省看来,北平要“拿走”的是一些重要的发达城镇。便以“省市界……仍按现界,无庸另划”,“就北平市言,现状尚难维持,市区各政多有不能逮。……是该市无力建设,徒拥扩大之虚名,而地方分割破碎,将有治丝益棼之实害。”为由坚决不同意。如此反复多次,谈了十余年,北平始终未能如愿。直至新中国成立,1956年到1958年间,重新将大兴、通县等10县划归北京市,二地之争才得以告终。在此同时,随着这波行政区域调整,1952年撤销平原省,将武安、涉县、临漳三县划入河北,同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察北两个专区划归河北省;1955年1957年,察哈尔省会张家口携怀来、宣化等10县,热河省会承德携滦平等8县,并入河北省,而形成如今的河北版图。

且看那些所谓解放后被北京占的地方历史上属于哪?

北京,元代为大都路。洪武元年改北平府,永乐元年,定都北京,同年更名顺天府,北京称京师;府城分为大兴县与宛平县。

下辖县 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

下辖散州 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州、蓟州。至乾隆八年(1743年)北京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至1912年民国建立,定都北京,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上述地区属京兆。

保定:元十二年(1275年)始称保定路,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属中书行省。洪武元年(1368)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属北平行省。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2.1)属京师。清属直隶省。民国二年(1913年),撤保定府,恢复清苑县,设范阳道(治清苑),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民国五年(1916年)9月,置直隶督军署统领。民国七年(1918年)改川粤湘赣经略使署管理,民国九年(1920年)又改直鲁豫巡阅使署管理。1928年,河北省建立后为河北属地,1948年11月22日,建保定市。

延庆,元代时为龙庆州属大都路。明永乐十二年置隆庆直隶州,直属六部;隆庆元年更名延庆直隶州。

大兴,辽代为辽南京(北京)附郭京县。金朝为金中都(北京)依郭县。元代,中都改为大都,大兴县为元大都附郭赤县,隶属大都路。明代,·大兴县隶属北平府。明迁都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大兴为依郭京县。清代,大兴仍为依郭京县,隶属顺天府。中华民国时期,定都北京,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大兴属之。1928年,政府迁都南京,大兴划归河北,1958年划回北京。

通县,金,直属于中都路大兴府。元,通州及所领潞、三河二县隶属于大都路。明,明将徐达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通州领.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名顺天府。此后通州及所领四县均属顺天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漷县入通州,时通州领三河、武清、宝坻三县。·雍正六年(1728年)改三河、武清、宝坻三县直属顺天府,通州遂为散州,不再领县。民国元年,定都北京,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通州改名通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政府迁都,废京兆,通县直属河北省 。1958年3月7日,划归北京。

昌平古属幽州,辽属中都析津府,宋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明朝正德年间县升为州,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清属顺天府。民国属察哈尔省南口专区,1956年1月划归北京市。

承德,殷周时期到泰汉,这里是山戌、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 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元朝、明朝时期属北平(今北京)府,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尔等蒙古族的游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热河上营(现承德市区)始终没有设立过什么中央或地方管理机构,是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小村落。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宫,人口与日俱增。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为适应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的需要,各蒙古王公,朝廷大臣及一些词人文士都争相在承德建设府邸宅院,承德工商业随之高速发展,市井行人杂沓,车马喧嚣,酒楼茶铺鳞次栉比。 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 ,设热河总管,统理东蒙民政事务。雍正十一年罢热河厅设承德直隶州,此是“承德”名称的始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升为承德府。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建制,民国三年(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9年)改建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撤热河省承德市辖承德县、隆化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等8县。划归河北省。

所以从历史上看,这些地区与北京有关,与河北无关。河北本无历史可言。现在有人称历史上北京有些地方属于河北,无非是以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将其他地方的历史强行纳入,充做自己的历史罢了。(附:北京:辽称南京,金称中都路,元称大都路,明称北平府,顺天府,清称顺天府,民国称京兆地方,北平特别市)

联合国的世界地图上为什么只标注了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这四个中国城市呢还有其他的版本吗

现在说起中国的四大顶级城市必然是北上广深,这四个大都市可以说是我国的顶级流量,然而,在联合国悬挂的世界地图上,只标注了上海,南京,北京以及重庆这四个中国大陆城市,广州和深圳落选,取而代之的则是南京以及重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出现在这张地图上的四个中国城市,入选最没有悬念的就是南京!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原因很简单,时代不同!挂在联合国的世界地图是1945年版美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所以对不起了,深圳!1945年的时候深圳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这四个大城市的的确确就是1945年时中国城市中的顶级流量小生!(除了港澳)。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六朝古都,江南金粉所在,经济繁荣,颜值很高。更重要的是当时在联合国代表我国的是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首都就是南京!中国在抗日战场上的坚韧表现对于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人民用鲜血与牺牲重物气门一道新的长城,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中国人的无畏与坚韧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中国人获得的声望甚至超过了在二战中躺赢的法国。抗日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不仅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更是世界公认的五大国之一。所以,作为五大国的首都,南京得以与华盛顿,伦敦,巴黎,莫斯科一样,毫无悬念的标注在这张地图之上。

其次就是重庆,在很长时间内重庆和成都在四川省内是一时瑜亮,各有千秋。

但是在抗战时期,重庆的地位却远高于程度!因为中华民国规定重庆乃是永远陪都。在艰苦卓

绝的抗日战争之中,首都南京沦陷日本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但是,凶暴的日本人根本不可能要消灭中国人心中反抗的火种,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继续指挥全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日战争中,许多重要战役的决策与指挥都在重庆进行,重庆成为了世界上与莫斯科,巴黎,华盛顿并称的,四大反法西斯指挥中心。当时的重庆不仅是中国的反法西斯中心,更是东南亚地区反法西斯的中心。当时,盟军将整个对日战争是分为四大战区,中国战区就是其中的一个,中国战区负责指挥中国,越南以及泰国境内的盟军军队对日作战!论起重要性来,中国战区在太平洋战争中是最重要的一个,土地最为广袤,牵制的敌人也最多!所以重庆拥有极高的国际知名度,由此重庆作为反法西斯的中心,在1945年这个时间节点入选毫无疑问!

再次就是魔都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更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世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北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更是元明清三朝古都,又是我国的文化中心,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入选也没有疑问,更何况现在北京取代了南京成为了我国的首都。

最后,北京还需要介绍原因吗?地球人都知道的!所以这四大都市就是当时全世界范围里窝火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代表,这也是很正常的。

至少福垊没发现其他版本,您有没有看到过其他版本呢?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北京,古称燕蓟之地,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不过在这3000多年中,应该分为三次建城史。

第一次,西周。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

西周初年,周武王还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也就是说,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东周时,燕国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

第二次,辽金时期。

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

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

女真人攻灭辽国后,又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

中都建设于辽南京的基础之上,是一座4000多米见方的城市,它的西北城角位于今羊坊店附近,东北城角坐落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周围,西南城角踞今凤凰嘴村,东南城角则立足今北京南站一带。

如果将大定、贞祐年间(1160年—1215年)的金中都图与今天的北京地图作仔细对比可以看出,金中都的位置相当于今宣武区的西部及相邻的海淀区、丰台区的一部分。

第三次,元朝。

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是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建设的元大都所奠定下的,忽必烈以位于今天北海琼华岛旁的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建立新的都城,并命设计师刘秉忠主持规划。

刘秉忠选定今天鼓楼一带为北面的中心点,与南面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棵被称为“独树将军”的大树相连,画出了一条直线,作为建立宫殿的中轴线。

1267年新城开始动工,到1272年基本完成。

建成后的元大都东西长6700米,南北长7600米,略呈长方形。

今天的长安街是它的南城墙位置,北土城是它的北城墙,东到朝阳门,西至阜成门。

元大都城图呈现出一棋盘状整齐的城市街道格局,东西、南北向各9条大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各居住区内又由若干条胡同平直分割。这一街道格局自此一直保留至今。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此后,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又向南移了800米左右,重修后的北京城为长方形,西北处因为太平湖的存在形成一个斜角。

元大都的建成,标志着北京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上来,为日后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