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并不是天生的强者,蒙古族是在血与火当中走出来的复仇者。蒙古在历史上曾先后被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多个民族统治,唐朝时亦在此设置安北都护府。在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下,蒙古人过着凄惨的生活,比如在金人统治时期,蒙古人受到金人的残酷剥削,金人担心蒙古人会成为自己的威胁,还时常对蒙古人进行屠杀,《蒙鞑备录》载:“极于穷荒,出兵剿之。每三岁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不仅如此,铁木真的先祖还被金人钉死在木驴上,蒙古部落组织多次对金反抗,但都遭到镇压,因而蒙古与金可谓世代血仇。
在铁木真崛起统一蒙古草原后,他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并从部落里选拔出最精锐的战士,组建出一支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而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向金人复仇。
可是昔日强大的金人在灭亡北宋后,却沉浸在帝国的荣光里,他们忽视了从北方草原崛起的蒙古人。当蒙古铁骑以不可阻挡之势攻向金国时,金人被打的丢盔卸甲,这个曾经势如破竹灭亡北宋的国家,却被蒙古人用二十三年就灭亡了。当然,金国的迅速灭亡与其国策有关,或者说与北宋灭亡有关。
金朝在蒙古铁骑南下时只能退守,负隅顽抗,而此时它最好的选择是联合南宋,共同抵抗蒙古人。金人的确派出使臣向南宋提出联合的建议,可是当南宋提出减少岁币时,金人却以此为由,对南宋边境进行劫掠,却被宋军大败。金人之所以如此,与它轻而易举灭亡北宋有关,在金人看来,汉人羸弱不堪,就算打不过蒙古人,也可以南下灭宋,增加战略纵深,可是金人却因此失去与南宋结盟的机会。而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向南宋发出邀请,联合灭金,南宋当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工部尚书卫泾就忧虑道:“一弱虏灭,一强敌生,犹未足以为喜也。”当时南宋朝堂分为两派,一派支持联蒙灭金,一派则主张“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可是北宋的灭亡终究让南宋忘不掉对金人的仇恨,南宋最终选择联蒙灭金。在蒙古铁骑和南宋的夹击下,金朝在短短二十三年就被灭亡。
而蒙古灭西夏之战与此同出一辙,加上西夏地域辽阔,且多是开阔地,最适合蒙古铁骑发挥优势,因此蒙古灭西夏也只花了二十二年。当蒙古铁骑踏平亚洲,征服高傲的俄罗斯,并让欧洲人闻风丧胆之后,他们将视线转向南宋。在蒙古人看来,连金人都敌不过的南宋,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没有人会预料到,蒙古灭宋之战,竟会打的那般艰难。
南宋端平元年,蒙古大军携不可阻挡之势南下攻宋,蒙古人没有想到,他们不仅出师不利,还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大汗。在战争前期,蒙宋各有胜负,但在钓鱼城之战,蒙军久攻不下,蒙哥汗大怒,亲自督战,却中飞石受伤,最终不治身亡。
除此以外,环境的不同也为蒙古人制造许多困难。南方气候潮湿,蒙古军攻打南宋时,许多士兵染上疾病,减员严重,有时还未开战蒙古人就已经折损许多。而南方多河流的情况,也让不擅长水战的元军在面对南宋水军时占不到便宜,损失巨大。
而在蒙哥汗阵亡后,由于大汗身死,蒙古陷入内乱,因此为南宋留下了喘息的机会。直到忽必烈继位后,他开始大力发展水军,并实行招降安抚政策,重用南宋叛将,对南宋进行合围,最终攻下襄阳,使得南宋最后一道屏障陷入元军之手,这才使得南宋走上灭亡的结局。
不过,即使在襄阳失守,南宋难逃灭亡的情况下,南宋依旧能与元军打出悲壮的崖山海战。这一战,南宋战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朝中大臣多随之自尽,十万军民亦跳海殉国,南宋灭亡。
南宋人是有气节的,他们以无畏的勇气,无惧的牺牲,同仇敌忾,阻挡蒙古铁骑数十年,他们创造出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