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陈仓之战(陈仓之战:诸葛亮率领数万大军,却攻不下一千人把守的城池)_蜀汉_之战_大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陈仓之战,第一次发生在楚汉战争期间,也即大家比较熟悉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彼时,刘邦利用采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一条小路出奇制胜,击败了章邯等人,夺取了关中,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就第二次陈仓之战,则发生于三国时期。

陈仓之战是公元229年年初,蜀汉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与曹魏的一场战役。魏将郝昭以千余之兵拒守诸葛亮数万大军,双方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因粮尽而乘机退兵。也即在陈仓之战中,蜀汉一方占据了兵力优势,却没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那么,问题来了,陈仓之战,诸葛亮率领数万大军,为何却攻不下一千人把守的城池。

首先,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陈仓之战在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诸葛亮以三十万精兵攻打郝昭三千人守卫的陈仓。当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经常夸大了魏蜀吴三国的兵力。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陈仓之战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了数万大军,毕竟在三国时期,蜀汉总共只有10兵力,能够投入到北伐曹魏战役上的,最多只有数万兵马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镇守陈仓城池的曹魏将领郝昭,手中则只有一千人左右。公元228年十二月,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一开始,诸葛亮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派人劝降郝昭,毕竟兵力悬殊,诸葛亮认为郝昭很可能会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过,让孔明没有想到的是,郝昭誓死不降。

于是,到了公元229年年初,诸葛亮正式攻城。不过,经过20多天的昼夜攻守,诸葛亮依然无法攻破郝昭镇守的陈仓。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曹真讨安定等三郡,皆平。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必出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等守陈仓,治其城。”

也即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曹真率领大军安定了之前投降蜀汉的三郡,并且,曹真还猜测诸葛亮下一次北伐时,一定会走祁山,并进攻陈仓,于是让郝昭这位将领修筑陈仓城池,准备好守城的器具。俗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因为早已做好了准备,这才让只有一千人马的郝昭敢于坚守陈仓城池,并成功抵挡了诸葛亮数万大军的日夜进攻。

在陈仓之战中,蜀军架起云梯,云梯燃烧起来,梯上的人都被烧死,郝昭又用绳子系上石磨,掷击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击毁。诸葛亮又挖地道,想从地道进入城里,郝昭又在城内挖横向地道进行拦截。对于诸葛亮的攻城手段和方式,郝昭早已应对,从而一一化解了对方的攻势。好比两个武林高手过招,诸葛亮的出招已经在郝昭的预料之中了,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另一方面,清朝名臣曾国藩认为诸葛亮的陈仓之战与孙权的合肥之战失败的原因一样,都是初气过锐,渐就衰竭的原因。在陈仓之战中,诸葛亮的数万大军一开始是锐气正盛的,但是,诸葛亮没有立即攻城,而是派人劝降郝昭,这无疑又给了对方的准备时间。换而言之,如果孔明一鼓作气,或许结果将会改变。

最后,粮草问题,也是诸葛亮没能拿下陈仓的重要原因。在陈仓之战期间,曹魏派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支援郝昭。结果,张郃日夜兼程赶路,还没到达,诸葛亮的粮食已尽,领兵退去。因为粮草问题,诸葛亮的实际攻城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如果粮草充足,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完全有机会拿下陈仓。当然,即便粮草充足,曹魏大军也不会坐视诸葛亮持续包围陈仓的。在蜀汉和曹魏国力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蜀汉丞相诸葛亮只能速战速决,而不能长期逗留在陈仓。

不过,虽然没能拿下陈仓这一兵家必争之地,不过,诸葛亮还是击杀了追击的曹魏将领王双,也即总算不是一无所获。此外,三国时期的陈仓之战,还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点火的箭的记录,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也成了汉语“火箭”一词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