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中之地,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让益州牧刘璋都无可奈何,所以才邀请刘备协助自己,结果没想到引狼入室,反倒让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地。等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地,曹操立刻平定汉中,促使张鲁归降。在此基础上,曹操占据的汉中之地,自然引起了刘备的觊觎。
为此,刘备和曹操两大势力,围绕着汉中之地,展开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的大战,这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次汉中之战,可谓众所周知。但是,第二次汉中之战,则被很多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所忽略。在三国中期,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10多万大军猛攻汉中。虽然这场战役较少被人提及,但是,其影响和意义却是不可小觑的。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从时间上来看,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明显超过了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也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第一次汉中之战,完全可以和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相提并论。
在第一次汉中之战中,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一方面,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也即蜀汉五虎上将中,除了镇守荆州的关羽,其他四员大将悉数登场。另一方面,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张郃、徐晃也参加了汉中之战。基于此,第一次汉中之战时,蜀汉和曹魏都是名将云集,这也是其被人们所熟知的重要原因。
最终的结果则是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曹操被刘备击败,但是,曹操撤退之前,将大量汉中之地的人口迁移出去,这让刘备得到的汉中,更偏向于一座空城了。换而言之,虽然从结果上,是曹魏被击败,但是,蜀汉的实际收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相对于第一次汉中之战,第二次汉中之战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名将云集,所以经常被人们忽略。第二次汉中之战也被称之为兴势之战,是指三国时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汉军于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击退魏军进攻的一场战役。从结果上来看,第二次汉中之战,还是蜀汉击败了曹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第二次汉中之战还对曹魏的朝廷格局起到了重要影响,乃至于为司马懿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埋下了伏笔。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以司马懿和曹爽为托孤大臣。曹爽虽然是曹真之子,却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战绩。于是,为了树立威望,曹魏大将军曹爽于公元244年发动了针对蜀汉汉中之地的战役。此战,曹爽、夏侯玄统领了10多万大军,自骆谷口(今陕西周至西南)攻汉中。彼时,不管是诸葛亮还是魏延,都去世了10年之久,而镇守汉中的将领,正是得到刘备、诸葛亮培养和提拔的王平。虽然王平手中的兵马不到3万人,但是,王平否定了部将固守待援的建议,乃遣护军刘敏等领兵据兴势拒敌,并多张旗帜,绵延百余里,自己率军在后,兼防魏军分兵从黄金谷(兴势东)来攻。
作为蜀汉第三任汉中都督,王平在汉中之地的防御策略上,很好承了第一任汉中都督魏延的主张,也即拒敌于门外。结果,凭借着地形优势,王平成功将曹爽的10万大军挡在汉中的兴势(今陕西洋县北)一带。与此同时,费祎则率领援军绕道占据三岭,切断了曹爽的归路。曹爽被王平和费祎前后夹击,死伤惨重,逃回关中。此战是古代以攻势防御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最后,因为第二次汉中之战的失利,曹爽、夏侯玄在曹魏将士中颇有怨言,也即威望跌入到了谷底。与此相对应的是,司马懿虽然没有在和诸葛亮的对战中占到什么便宜,可是,司马懿也没有让诸葛亮获得多大的战果。经过这一对比,曹魏西线的将士,显然更加支持司马懿,而不是曹爽、夏侯玄等人。
所以,在笔者看来,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夏侯玄根本不敢号召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最终乖乖束手就擒,放弃了抵抗。一定程度上,如果没有第二次汉中之战的惨败,司马懿显然不敢轻易发动高平陵之变。从这一点来看,第二次汉中之战不仅奠定了王平在蜀汉武将中的地位,更为曹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这对于曹魏乃至于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都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