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还珠格格和紫薇格格吗?清朝历史上福隆安是怎样的存在他是尔康的原型吗_乾隆_隆安_和硕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福隆安 乾隆 隆安 和硕

本文目录

  • 历史上有还珠格格和紫薇格格吗
  • 清朝历史上福隆安是怎样的存在他是尔康的原型吗
  • 影视作品提到福康安都认为他是乾隆私生子,那么到底真相如何

历史上有还珠格格和紫薇格格吗

谢邀。严格说来,历史上没有还珠格格、紫薇格格这样的封号,也没有对应事迹的人,不过根据现有史料分析,紫薇格格是有真实人物作为原型的。她就是乾隆皇帝的爱女——和硕和嘉公主。

▲清代公主剧照

在琼瑶笔下,夏紫薇是乾隆帝游乐民间时所生的民间公主,成年后历经磨难,才与乾隆皇帝相识。在历史上,其原型和硕和嘉公主的经历却远远没有这般传奇曲折。和嘉公主之母乃是备受乾隆宠爱的纯惠皇贵妃苏氏,苏氏出身虽然称不上显赫,但比起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来说则是高出不少。早在弘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苏氏便与他成亲,婚后接连着为其诞下三子永璋、六子永瑢。按理说“母凭子贵”,可即便如此,乾隆皇帝也只是将苏氏封为贵妃,直到她为乾隆生下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后,乾隆才将其晋升为皇贵妃。在这种“母凭女贵”的情况下,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对和硕和嘉公主有多么喜爱。

▲皇极殿乾隆宝座

据史载,和硕和嘉公主出生时,手指间有蹼相连,呈佛手状。意思是说,小公主刚出生时,五指之间被薄膜连着,像极了佛手,所以民间百姓通常称她为“佛手公主”。而这也许就是乾隆皇帝宠爱她的原因,一位公主天生佛貌,不正是上天保佑大清的象征吗?

▲福隆安剧照

和硕和嘉公主成年后,本来应遵循祖制,嫁给蒙古王公为妻,但由于乾隆皇帝对公主的格外喜爱,最终拒绝了蒙古人的求亲,转而指派别的公主远嫁草原。为了能让女儿常伴膝下,共享天伦之乐,他将和硕和嘉公主嫁给了大学士傅恒次子福隆安为妻,福隆安家世显赫,其父傅恒乃是乾隆发妻——孝贤纯皇后之弟,《还珠格格》中福尔康一角原型就是福隆安。福隆安在宫中担任侍卫时,备受乾隆皇帝青睐,因此将爱女许配给他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和嘉公主出嫁当日,乾隆皇帝为显示对她的宠爱,举办了满清最为风光的公主出嫁仪式。

▲清代公主府旧址

和硕和嘉公主和福隆安成婚后,两人过上了更加幸福美满的婚后生活,不久便生下一子,名为丰绅济伦,不幸的是,婚后第七年公主因病逝世,年仅23岁。乾隆帝得知悲痛欲绝,于是将自己对女儿的宠爱全部转移到外孙丰绅济伦身上。丰绅济伦13岁时,乾隆皇帝特意下旨,所以在京额驸之子可享其父待遇,还是小孩的丰绅济伦因此可以拿到与父亲一样的俸禄。18岁时,乾隆提拔丰绅济伦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4年后丰绅济伦又承袭其父一等嘉勇公爵位,一时间风光无俩。

▲嘉庆皇帝朝服像

好景不长的是,乾隆帝死后,嘉庆皇帝即位,后者一向对这位早年得势的外甥不爽,登基后经常在朝臣面前耻笑丰绅济伦能有如此地位全凭乾隆宠爱。此外,他还时常拿丰绅济伦这个都统说事,批评他武功差到连弓都拉不开,汉文书法也差到不行,丝毫没有一丁点儿舅舅的样子。为了打压他,嘉庆帝还把他的官职一降再降,最后降到御前侍卫才算了事,丰绅济伦也就此沦为京城官员中的笑柄。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朝历史上福隆安是怎样的存在他是尔康的原型吗

福隆安,生于乾隆九年,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富察傅恒,亲姑姑是富察皇后,姑父是乾隆皇帝,可以说是出身超级贵族。他不仅是乾隆皇帝的内侄,还是乾隆皇帝的女婿,皇帝将皇四女许配给福隆安,他也被皇帝封为和硕額驸。

福隆安,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大哥福灵安,下面有两个弟弟,福康安和福长安。傅恒四个儿子,三个做过军机大臣,可谓是一门显贵啊!其中大哥福灵安,名气还不如老二福隆安,被皇帝封为多罗额驸,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署云南永北镇总兵,最后死于任上,也是兄弟中官职最低的。

老三福康安,名气最大,官儿也做的最高,当然也有花边新闻,说他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福康安官至武英殿大学士,破格封为忠锐嘉勇贝子,福康安死后,乾隆皇帝再次破格追封为郡王,谥文襄,这在清朝是第一次非皇族被封王,也是唯一一次。老四福长安,名气也不小,为大家所熟知,主要是拜和珅所赐,福长安官职累迁户部尚书,画像紫光阁,后因依附和珅,作恶多端,屡次被罚,死时只是个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回过头来,咱们捋一下主人公福隆安的做官经历,福隆安生于乾隆九年,在他二十四岁时,乾隆三十三年,相当于现代人大学刚毕业的年龄,被皇帝提拔为兵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后来调岗到工部尚书,成为一品大员,后面的履历更是开了挂了:

乾隆三十四年正月,授御前大臣,署总管内务府大臣。九月,再署理藩院尚书,赐紫禁城内骑马。

乾隆三十五年兼任步军统领。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袭一等忠勇公爵。

乾隆三十六年,用兵金川,总兵宋元俊劾四川总督桂林,命福隆安往谳。福隆安值桂林,抵元俊罪。

乾隆三十七年,署理满洲镶黄旗都统。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加太子太保,《四库全书》总裁官,授正白旗满洲都统。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复授兵部尚书,仍领工部,金川平,画像紫光阁。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差赴盛京勘事,署理吏部尚书。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差赴真定勘事,寻还直。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四(1784年4月13日),卒,年三十九,谥勤恪。

大家会发现,作为姑父和岳父的乾隆皇帝对这个女婿是格外的重用与提拔,年纪轻轻就成为当朝一品大员,多次安排福隆安作为自己信得过的干将前往军营查案,而且先是署理上三旗的镶黄旗都统,再直接封为上三旗中正白旗满洲都统,可以说在八旗之中,个人地位也是相当的高,许多王爷还不是旗主,何况是上三旗的都统。

另外,福隆安还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福尔康的原型,首先是父亲傅恒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这与电视剧中福伦的外戚身份匹配,其次,福隆安和尔康一样,做过大内侍卫,娶的公主,一个是和硕和嘉公主,一个是紫薇格格,两人都是額驸,都得到皇帝的迅速提拔。

历史上,和硕和嘉公主,16岁嫁给了也是16岁的福隆安,两人度过了7年幸福的时光,在乾隆三十二年时,和硕和嘉公主去世,年仅二十三岁。福隆安自己又活了16年,39岁时去世。

影视作品提到福康安都认为他是乾隆私生子,那么到底真相如何

其实,对于福康安乃系乾隆皇帝私生子的说法,并非只有现今影视作品有过诸多演绎,在当时的民间野史传闻中,也有着诸多记载。

《满清外史》有载:

弘历渔色甚至。傅恒之妻,孝贤皇后嫂也。以淑房戚,得出入宫掖。弘历乘间逼幸之,傅恒妻不敢拒,遂有娠。未几,生一男,即福康安也。

甚至对于“乾隆皇帝偷妻诞育福康安”,还给予了诸多原因列举:

1、傅恒凡四子,其三子皆尚主为额驸,宠眷反不及福康安。而福康安独不尚主,其故可想见矣。

2、其生前晋封贝子矣,然终不及封王而死。其死也,以郡王赠之。

乾隆朝权臣、宠臣富察·傅恒生有四子,长子福灵安,封多罗额驸;次子福灵安,封和硕额驸;四子福长安迎娶王公之女,也为额驸级别。唯独一个最得乾隆皇帝恩宠的福康安,却并没有成为乾隆皇帝的额驸。

清朝历史上,除了清初时期的异姓藩王外,再无外姓封王的先例。乾隆皇帝将福康安生前晋封贝子、死后追赠郡王这等违背祖制之举,似乎已经明确表明了福康安为乾隆私生子的身份。

那么,这种说法果真站得住脚吗?

一代权臣富察·福康安,果真是乾隆皇帝“乘间逼幸”傅恒福晋而生下的私生子?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富察氏谱本》的记载,富察·福康安乃系富察·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生母那拉氏,出生于乾隆十九年。

而根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的记载:

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也就是说,在福康安出生的时候,其姑母孝贤纯皇后已经崩逝了6年之久。既然当时富察皇后已经崩逝,又何来“以探后因,出入宫掖”才被乾隆乾隆看中,“乘间逼幸之”?

即使在富察皇后崩逝后,傅恒福晋依然能够出入宫掖,但作为朝廷的一品诰命夫人、一等公福晋,也必然是丫鬟仆人一大堆的直接进入后宫,叩见后宫高等妃嫔。如此情况,其和乾隆皇帝即使有见面机会,也断然成不了好事。

况且当时的富察·傅恒取得了金川之战的胜利后,“因功封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乃系乾隆皇帝必须倚重的外戚权臣。也就是说,就连普通宫女都不能随便推到临幸的乾隆皇帝,断然不会为了瞬间而起的生理需求去得罪一个权势正盛、势头正旺的前朝权臣。

我们再来看下福康安未成为乾隆皇帝额驸的原因何在?

乾隆皇帝一生共生育10位公主,其中5女早夭,在剩余的5位公主中,唯一和福康安年龄仿佛的公主,乃系乾隆二十一年,令贵妃所生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

但这位备受乾隆皇帝恩宠的公主,早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就被其指配给了和额驸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拉旺多尔济。这个自幼被乾隆皇帝抚养宫中的蒙古王族子弟,较之福康安而言,更得乾隆皇帝青睐。而且,出于政治势力平衡和清朝“满蒙联姻”之祖制要求,乾隆皇帝也更需要拉旺多尔济成为自己的额驸。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出生于乾隆二十三年,虽然也有和福康安有着成为夫妻的可能。并且,在乾隆二十九年,乾隆朝名将、一等公乌雅·兆惠去世之际,为了安抚功臣之后、塑造帝王之正面形象,乾隆皇帝将年仅7岁的和硕和恪公主指配给了乌雅·兆惠之子——乌雅·札兰泰。

由此可见,对于乾隆皇帝而言,乃至整个清朝的皇室公主而言,出于政治平衡、皇权稳固考虑的政治婚姻才是这些“天之娇女”的最终归宿。对于富察氏家族而言,已经有了乾隆皇帝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下嫁傅恒次子福隆安的巨大恩赐,断无第二位公主再下嫁富察氏家族的可能。

所以,福康安之所以未成为乾隆皇帝额驸,乃系多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并非乾隆皇帝刻意为之。

最后,我们来看下乾隆皇帝对福康安生前晋封贝子、死后追赠郡王的原因何在?

再福康安被破格加封贝子爵位之前,福康安已经连续取得了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的胜利,在乾隆皇帝一生最为自豪之“十全武功”中,仅福康安一人就率军完成了一半。再加上其父富察·傅恒完成之大小金川之役、清缅之战和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中的巨大贡献,福康安父子几乎撑起了乾隆朝所有的历史功绩。

在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中,福康安更是创下了历史性功绩,保证了清朝边境的安宁和西藏社会的稳定,成功地维护了清朝国家的领土完整而被后世学者公认为民族英雄。

有功如此,根本不是一个郡王爵位能够表达乾隆皇帝之心中感激。

清末民国大家蔡东藩,在其所著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中,就曾这样评价乾隆皇帝对福康安的破格晋封:

平台湾,曰福康安之功;平安南,曰福康安之功;平廓尔喀,曰福康安之功;高宗极加宠眷,无怪后世以龙种疑之。

一代清史研究大家戴逸先生,也曾经对福康安能够获封郡王的原因,予以过说明:

福康安四十多年短促的一生都是在战斗环境中度过的,军书旁午,夙夜勤劳,才赢得了紫阁图形、封王进爵的最高颁赏。

所以,对于福康安违背祖制的宗室爵位晋封,绝非乾隆皇帝出于“爱福康安甚,屡欲封之为王,使与诸皇子均”的想当然结果,而是因为其对乾隆朝,对乾隆皇帝超乎任何名臣武将而做出的巨大贡献换回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满清外史》、《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富察氏谱本》、《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实录·高宗实录》、《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啸亭杂录》、《清史稿·列传一百十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