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及翻译_中庸_原文_翻译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百世 君子 天下 中庸 原文 翻译

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中庸第二十九章翻译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礼仪、订制度、定文字这三件重要的事,就可以减少过失了吧!过去的礼仪制度虽然好,但年代久远,得不到验证,得不到验证就不能使人民信服,不能使人民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身为圣人而处在低位的人,他所主张的礼仪制度虽然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民信服,不能使人民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先修养自身的德行,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确认。用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来考察而没有错误,立于天地间与天地相合而不违背,质问于鬼神幽灵而没有怀疑,百世以后待到圣人来验证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问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来验证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

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规范,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远离君子的人有仰慕之心,靠近君子的人无厌烦之意。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永远保持美好的名声。”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享有美名的。

中庸全文章节阅读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四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七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八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九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三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四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五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八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十九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三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四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五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六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八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三十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三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三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三十三章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