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好在哪)_君子_意中人_风雨

本文目录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好在哪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好在哪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岀自那里?

来自于《诗经》里的一首诗,题名为《风雨》,作者是郑风。原诗文如下: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关于这首诗的评价颇多,但在《诗经原始》中记载方玉润的话是这样的:“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

纵观全诗,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复句式或叠加式组诗,然而不简单是在诗意上有递进、拔高的态势,令人景仰不已。

那“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什么意思?

在古代,“君子”如玉,但比玉精纯,基本上是指一个含有“温良恭俭让”品德的男人。“既见君子”就是见到了这样的人。

“云胡不喜”:云,是语助词,无实质意义;胡,同“何”,即“为何”。“云胡不喜”就是“为何不喜欢?”

前有“既见君子”,后有“为何不喜欢?”说明是一位女主人见到了意中人而产生的心里动态。

事实上,也真就是这么一回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郑风的诗,多半写的都是情诗。他的这首《风雨》诗,是借风雨之状况,显示出人间之苍桑,当然,爱情也不离外。

这是一幅画图,分三阶段完成的。雨由小渐大到更大,而鸡鸣也是声微到声高,都是渐近式;相对于女主人的描写,由内心不平衡再到相思成疾,然后,乍一看到,心欢不已,就近了要高呼了。

作者既然是言情,又为何用《风雨》为题昵?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一是言明世道悲哀,处于战争年代,丈夫在外打仗,家中妻子不能不思念,尤其是在这风雨夜里。二是用反诘句式通过雨势加大,来展现女主人的心态如何?!

照这样说,那“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好在哪里呀?

首先,好在一个“妙”。第一次“风雨凄凄”,然“云胡不平”,说明意中人并没有来,心里怅失;第二次“风雨潇潇”,已“云胡不瘳”,挑明了是一种假设,若意中人来了,那相思病就消失了;所以说,第三次“风雨如晦”,真的是朝思暮想的人来了,岂不欢喜,甚为“妙”也。

其次,好在前句里有一个“晦”。“晦”,一般指昏暗的,说明今天的雨下的特别大:还夹着狂风。不仅仅“鸡鸣不已”,想必女主人也同样提心吊胆。一边怀疑一边梦想奇迹出现,果不其然心上人截然而至,这一惊乍,还真的不悲伤而喜欲狂了。

最后,好在一个“圆”字。战争年代,妻离子散的人很多,不局限于女主人公一个。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家人担心,因为战争无情、刀枪剑戟,流血送命是肯定的。但在这“风雨如晦”的时候,前方的男人回来了,能不高兴么?虽然说不一定明晨天亮时,丈夫又要走了,但是这短暂的团圆也是期待久也。

总之,“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久别夫妻重逢的真实写照。只不过作者没有直白到位,而是绕了个大弯子反问道:“为何不喜欢呢?”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诗经《诗经·郑风·风雨》。意思是“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

原文如下:

《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直译过来就是:风吹雨打多凄凄,雄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宁静!

风吹雨打多潇潇,雄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病怎能不治好!

风吹雨打天地昏,雄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

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也是一首爱情诗。诗中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情绪。全诗三章十二句,每章开头两句都是写景。

“风雨最难故人来”,更何况来的又是自己喜欢的意中人。

在一个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时候,这位女子正在思念她的“君子”。那飘零的风雨宛如她纷乱的思绪,那晦暗的天色就象是她惨淡的心境,而那杂乱的鸡叫更增添了心头的烦闷。正在这时候,她的“君子”来到了。这怎能不令她欣喜万分呢?见到“君子”,烦躁的心境一变而平静了;见到“君子”,霎那间她的一切忧愁烦恼,化为乌有,真像大病霍然得到痊愈。先前是那么抑郁苦闷,后来是那么的欢喜!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写程瑛救了受重伤的杨过,却不以真面目示人。当杨过醒来时,看见程瑛在纸上反复写着一句话:“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

所以郑风里这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自有一种欲言又止,眼波流转的神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