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的故事
唐德宗时,有个翰林学士名叫韦绶。他学识渊博,为人忠厚,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受德宗皇帝信赖。
当时,翰林学士的职责,除了参与政务以外,还经常奉命起草朝廷的重要文告和诏令,经常住宿内廷,因此有“内相”之称。
韦绶对工作十分认真,事务一忙,经常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而他的母亲已年过七十,十分需他照顾,他为此常心中怏怏。
好几次,他想向德宗提出辞呈,但看到德宗紧皱眉头,不敢提起。
就这样,韦绶当了八年的翰林学士,由于过度劳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德宗见了,这才同意他辞去职务,回家休养。
韦绶的儿子韦温,十分聪明好学。十一岁时就考试合格,当了咸阳尉。他十分孝顺,父亲辞职后,也跟着辞职,直到他父亲死后,他才重新出去做官。
韦绶临终前,嘱咐韦温:“内廷是个是非之地。你以后做官,千万别作翰林学士,一不小心,就会遭杀身之祸。”
韦温含泪答应。后来韦温官至监察御史,执政的文宗皇帝十分赏识他的才干,几次要提拔、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他都再三辞让。文宗很不理解其中的道理,经再三询问,才知道他不能违背对父亲许下的诺言。
文宗心中十分生气。有一次,他声色俱厉地对一位大臣说:“我想重用韦温,让他当翰林学士,但每次都遭他回绝。难道朕除了他,就没人当翰林学士了吗?”
这位大臣和韦温很要好,他见文宗发怒,怕对韦温不利,劝谏说:“陛下,韦温虽然固执。但他遵承父命,也是一片孝心,望陛下成全他。”
文宗听了,气渐渐平了下来,便不再任命韦温为翰林学士。
后来,“声色俱厉”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声色俱厉出自:唐·赵璘《因话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