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30年代,沃尔特·巴德和弗里茨·兹威基在威尔逊山天文台时,起初的工作相信这只是一种新类型的新星。“超新星(super-novae)”这个名词在1931年巴德和兹威基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场演讲中首度被使用,然后在1933年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中被大众使用。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938年,连字号被取消,成为现代出现和使用的形式。因为超新星是一种在星系中相对罕见的事件,在银河系大约每世纪只发生三次,要获得好的研究样本,就需要定期监视许多星系。
星系中的超新星在通常情况下,它们被发现时,都已经发生了。科学上对超新星最感兴趣的是距离测量——例如,作为标准烛光——需要观察其峰值亮度。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及早发现它们,最好能在达到最大亮度之前。业余天文学家的人数远远的多于专业天文学家,在寻找超新星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常,通过光学望远镜观测一些邻近的星系,比较早些时候的照片来发现。
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改用电脑控制的望远镜和CCD发现超新星。业余天文爱好者也喜欢这种装置,也有专业的设置,例如卡茨曼自动成像望远镜。
最近,超新星早期预警系统专案(SNEWS,Supernova Early Warning System)已经开始使用网络的中微子探测器来对超新星提出早期预警。中微子是一种微粒,在超新星爆炸时会大量产生,并且它们不会被星系盘的星际气体和尘埃明显的吸收。
超新星的搜索分为两类:那些聚焦于相对较近的事件,和那些寻找较远的爆炸。因为在膨胀的宇宙可以通过测量其多普勒频移估计在远方已知发射频谱的距离(或红移);越遥远的天体有越大的退移速度,所以比附近的天体有较高的红移。因此,搜寻分为高红移和低红移,其间的分界约为红移z=0.1–0.3的范围,其中,z是无单位量。
高红移超新星的搜寻,通常涉及超新星光变曲线的观测。超新星的光谱用于研究超新星的物理和环境时,低红移的会比高红移的更为实用。低红移的观测也依靠哈勃曲线的低距离结束端,这是用来描述距离相对于可见星系红移的曲线。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美国教授佩尔马特、美澳双国籍教授布莱恩·施密特和美国教授黎斯3人获奖,他们通过研究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加速膨胀、变冷,称整个宇宙最终可能变成冰。医学奖首次颁给已故学者。化学奖、和平奖、文学奖、经济学奖等奖项将陆续公布。2011年的诺贝尔奖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
2011年11月,美国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利用望远镜进行新的红外线观测,已经证实中国东汉时期记载的天有异象,客星侵主,是第一次有记载的超新星爆炸。
2016年3月,由美国圣母大学天文学家彼得·加尔纳维切领导的科研小组用了3年时间分析开普勒所观测的50万亿颗恒星的光谱,结果找到两颗超新星,其中一颗名为KSN2011a,大小相当于近300个太阳,距地球约7亿光年;另一颗名为KSN2011d,大小相当于约500个太阳,距地球约12亿光年。
研究人员在较大的超新星上首次观测到激波暴,但在较小的超新星上却没有观测到。他们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小的超新星周围环绕气体,遮挡了所产生的激波暴。
加尔纳维切在一份声明中说:“激波暴的闪光可持续约1小时,因此要捕捉到一次这种闪光,要么是运气特别好,要么得持续不断地观测数以百万计的恒星。”美国航天局的声明则将这一发现称为天文观测上的一个“里程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