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天文学家伦德马克注意到蟹星云的位置与中国北宋记录的客星相似。1928年,哈勃(EdwinHubble)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蟹星云膨胀非常快。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900年左右就能膨胀到现在的大小。在古代天象记录中,蟹星云附近只有一颗新星,那就是中国记录中的1054年。就这样,蟹星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证实的超新星残骸。
所谓超新星的概念在那个时代还没有提出。但现在我们知道,一些大质量的恒星在演变结束时会发生剧烈爆炸,电磁辐射甚至可以达到整个星系的亮度之和。爆炸发生后,中心通常形成中子星或黑洞,抛射的物质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成为我们望远镜中美丽的星云。天文学家通常称之为超新星遗迹。
蟹星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超新星遗迹。其前身星于1054年7月4日爆炸,当天凌晨,位于北宋开封的司天监官员目睹并记录了这一壮丽的过程:到元年5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红白,凡见23日。(图3)它位于金牛座,距地球约6500光年,直径约11光年,并以每秒1500公里左右的速度膨胀——这意味着它将在一秒钟内扩大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蟹星云所含物质的总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4.6倍,其中心有两颗暗星,其中一颗是直径仅28~30公里的中子星,以每秒30.2圈的速度快速旋转,并向外发射X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磁脉冲,这也使蟹星云成为天空中最稳定的高能射线源之一。
蟹状星云频繁夺魁。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没有像蟹星云这样的天体激发了如此多的新理论,并迅速被观测到:它是银河系中第一个发现的超新星遗迹;第一个射击电源和确认的X射线源(太阳除外);第一个同步加速辐射的偏振源;第一次在超新星遗迹中发现脉冲星;第一次从光学波段观察脉冲星的超新星遗迹;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射电、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光学等波段同时发射信息的天体。
自超新星爆发以来,蟹星云陪伴了人类近千年,见证了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天文学家伯比奇曾经说过: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可以分为蟹星云和宇宙中其他天体的研究。即使在今天,蟹星云的前身星质量和物理机制的爆发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然而,观察蟹星云有助于我们了解日冕结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特别是在高能天体物理领域,蟹星云将继续为我们揭开宇宙的奥秘做出贡献。
了解更多相关故事欢迎到杂志店订阅天文爱好者杂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