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是谁_法军_清军_越南

本文目录

  • 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是谁
  • 如何评价冯子材率军取得的镇南关大捷
  • 如果镇南关大捷后清军乘胜反攻,会把法军赶出越南吗
  • 清末发生的镇南关大捷,真的是清军胜了吗
  • 镇南关战役,过程如何

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其实关于镇南关战役的过程,中法双方是没有特别大争议的,基本都承认是法国进犯中越边境,最终被中国守军击败,导致了法国在中法战争中被迫一度全线撤退。但关于战役的具体伤亡情况,双方的说法却相差很大。但从另一个方面,其实镇南关战役的意义并不是它真正杀伤了多少法军,而是它极大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面,并对法国政局产生了巨大震撼,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欧洲国家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看法。


镇南关战役的背景

镇南关战役的背景就是中法战争,而中法战争是法国为了完全控制当时中国的属国越南而对越南和中国南方几个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其实法国对越南的蚕食早在公元1858年就开始了,在公元1862年,法国侵吞了越南南部的几个省。公元1873年,法国开始进入越南北部,越南政府为了抵抗法军的步步紧逼,邀请天地会首领刘永福率黑旗军进入越南。结果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击毙了当时的法军主将安邺(法国名字是弗朗索瓦·加尼埃),挫败了法国在当时就完全吞并越南的企图。

但从公元1881年开始,法国政府决定为在越南采取军事行动拨款,法国在越南攻势再起。第二年4月,法军攻占河内。之后不久刘永福再次应邀率黑旗军进入越南抵抗法军,并在河内与越军一同作战,在河内城中击杀法军将领李威利。但在其它战线,法军则推进顺利。公元1883年8月,法军攻陷越南首都顺化,越南政府投降。之后法军继续北进,当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南北部北圻地区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之后法军攻势凌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攻克了越南北部的北宁、太原和兴化等地。公元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开始和谈,承认了法国对越南保护权。而且在谈判中,法国代表提出法军将分批从越南北部的中国军队手里“接防”,李鸿章对此不置可否,但法国人却将他的态度视为了接受。6月23日,一批法军到谅山附近的北黎接防,遭到清军拒绝,法军立即发动进攻,双方战事重启。

清人所画的法军在台湾基隆登陆场景

之后法国迅速扩大了战事,不但在越南北部攻势不断,还派出海军入侵中国东南沿海。10月在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被法国舰队全歼。公元1885年初,法国海军陆战队从基隆登陆中国台湾,向驻守台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同时法国军舰进犯浙江镇海,又击沉了两艘由上海增援福建的中国军舰。3月底,法军攻占澎湖,并开始封锁吴淞口。同时在越南的陆战方面,中国军队也遭遇多次失败,法军直逼中越边境。公元1885年2月23日,法军东京(法国对越南北部的称呼)远征军第2旅甚至短时间通过镇南关攻入中国境内,并炸毁了镇南关的关门。所以当时整个中法战争的战局,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在各条战线都陷入了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开始在广西集结重兵,力图拒敌于国门之外,并扭转不利战局。

镇南关大捷

在镇南关战役爆发之前,由唐景崧率领的滇军和由潘鼎新率领的桂军先是在中越边境与法军的第1旅和第2旅形成了对峙。期间法国东京远征军统帅波也里也曾考虑过集结兵力突破清军防线,攻占广西龙州,阻止清军集结,但经过权衡他感到兵力不足,因此放弃了这一企图。

参加中法战争的清军士兵合影

但到3月中旬,法军增援赶到,波也里将这些援军调拨给第1旅,想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唐景崧的滇军。而当时他给第2旅的命令是拖住桂军,防止他们去增援滇军。而在此期间,清军也不断从各地调兵前往广西布防,到3月下旬,清军在广西已经集结起了大约2.5万到3万军队。而当时负责在镇南关布防的冯子材直接指挥的军队有大约4000人左右,他在当地精心选择险要地势,修筑炮台,严阵以待,并对手下将士表示自己“宁死不忍见法军侵入中国境内”。另外附近还有王孝祺所率领的3000余人,等于当时清军在镇南关附近总兵力有7500人左右。

中国军队在镇南关的布防图

而当时在镇南关附近的法军第2旅总兵力大约有2500人,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独立营,总共7个营的兵力,还有一个炮兵小队。所以此时在镇南关,清军是拥有比较明显的兵力优势的。而冯子材也看准了这个时机,在3月22日主动出击,袭击了法军驻地文渊。但冯子材的意图将并不是要直接击溃法军,而是在进攻之后迅速撤退,以佯败引诱法军出击。

描绘镇南关大捷的画作

结果法军第2旅旅长尼格里一看冯子材的重兵竟然“速败”,果然按捺不住,决定在第二天反攻。3月23日,尼格里留下了一个连多一点的兵力驻守自己的大本营,自己率领其它军队直扑镇南关。23日清晨,最先抵达镇南关的法军有大约1600人左右,虽然后续仍有援军在不断抵达,但尼格里却认为不应再等,就趁前一天“击败”清军的余威,在清军士气低下时一鼓作气,赢得大胜。

镇南关战役法军主将尼格里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法军似乎打的也比较顺利,拿下了镇南关外围的几处清军阵地,并击退了清军将领王德榜在法军右翼发起的反击。3月24日,尼格里对当时在镇南关之外布防的冯子材部主阵地发动总攻。他的计划是要对冯子材部进行前后夹击,在正面由第111营牵制清军火力,同时派第2团和第143营包抄到清军背后,发动致命打击。但他没想到的是,24日早上是大雾天,由副旅长赫本哲率领的包抄部队竟然在半路迷路了。而尼格里又把当时出现在清军主力身后的一队清军误认为是他的包抄军队,之后立即命令111营在正面开始进攻。结果111营立即遭到冯子材部的猛烈还击,多名指挥官不到1分钟就被打死。中间虽然有两个连一度突进到清军的战壕附近,但已经67岁的冯子材此时亲自手持长矛率领两个儿子及其它清军与这些法军展开肉搏,迅速将其击退。

67岁仍然亲自上阵与法军肉搏的冯子材

而几个小时之后,被派去包抄清军的第2团和第143营才抵达预定位置,他们虽然占领了清军一处堡垒,但在下午3点遭到了清军潘鼎新部的猛烈反攻,其指挥体系迅速瘫痪,多名指挥官被击毙。而在此时,清军也从两翼对留在后方保护法军撤退路线的法军第3团发起了进攻。而此时的法军在各个战线全部陷入被动,尼格里在无奈之下在24日傍晚下令全线撤退。当时参战的一名法军中士莫里在事后回忆时曾这样说道:

那天夜里非常黑,士兵们撤退时没有一个人说话。我们感到非常羞耻和愤怒。我们被迫丢下了很多战友和胜利,逃了回来。时不时会有士兵低声说到有谁失踪了,之后大家就重新沉默下来,为这些损失感到悲哀和痛苦。

法军伤亡及战役影响

所以此战的结果是法军的作战意图完全失败,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不过关于法军的伤亡,清军方面和法军方面的说法却还是相差比较大的。清军战报里的说法都是“毙匪千余”、“斩首数百”。还有“斩真法人五百余”的说法。但法军的伤亡报告说是74人死亡,213人受伤,阵亡和受伤者中分别包括7名和6名军官。其中伤亡最惨重的是从正面对清军发动进攻的第111营,总共有31人阵亡,58人受伤。

所以关于法军的伤亡数字,双方的看法还是差别比较大的,而且恐怕完全信任哪一方都不太合适。因为清军的数字本来就比较模糊,而19世纪的欧洲军队,将阵亡士兵通过病死等其它方式归于非战斗伤亡其实也是常态,所以两方的数字其实都只是给了大家一个参考,真实伤亡应该在两者之间。

当时国内报捷的画报

但镇南关战役的意义却着实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在此战过后,中法战争的局面立时改观。清军乘胜不断对法军第2旅发动反攻,在28日的战斗中致尼格里重伤。接替其指挥的赫本杰下令全线撤退,3月29日法军退出谅山,清军一路奏凯,几天之内又先后攻克了屯梅、观音桥和谷松等地,冯子材甚至已经准备率大军收复河内。而谅山失陷的消息传到法国之后,法国议会在3月30日以306票对149票否决了总理茹费理提出的追加军费的提案,茹费理本人被迫引咎辞职,其内阁垮台。


但茹费理辞职之后,法国的新内阁仍然决定继续战争。此后李鸿章又在英国的调停之下与法国展开和谈,最后在6月9日签订的《天津条约》上认可了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以法军撤出台湾交换清军撤出越南。而当时在战场形势出现了转机的情况下,这个条约也引起了国内舆论大哗,左宗棠更是愤怒地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当然以现代视角看,虽然在镇南关大捷和收复谅山之后,也还不能说清军已经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但此战的进程确实和之前的两次鸦片战争有了本质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主导的谈判结果仍然是清朝全盘放弃了越南的控制权,对中国来说,确实是非常遗憾和令人叹惜的。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是谁

是晚清冯子材老将军,在镇南关击败法军,此战是晚清少有的对外作战胜利之战。冯子材老将军当千古不朽!

如何评价冯子材率军取得的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以前,清军无论防御还是反攻均一败再败。参战兵力超过10万,法军最多时也仅2万。当时称:“彼族(法军)枪炮总远及数十步于我,两军相望即可见,我施枪弹犹未及彼,而彼之炮弹已先及我,军心遂惊……”。

镇南关大捷是清军成功利用了地形优势的局部胜利。而且法军只有2137人,清军则集结了2万人。但是战斗结束不久的1885年4月,法军就在北圻增加到了25000人,南下的清军只有13000人。

因此在镇南关以后,清军南下进攻,损失伤亡7200人,却击败法军一个旅夺回了谅山。但是,法军收缩以后,再加上援军达到了25000人,清军本身也没有再进攻的实力了。

如果再打下去,已经断粮的清军比如吃亏。而在台湾,刘铭传虽然勉强打退法军对基隆、淡水等地进攻,但是一直要求:“受困日久,民心惶恐,求迅速济兵、济械,设法救援。”

镇南关大捷,让法国放弃了割让台湾北部,赔偿8000万两白银等等要求。在随后的谈判当中,达成了近代史第一次没有割地赔款的对外战争结束条约。也换取了法军无条件从澎湖和台湾撤军。当时还有:“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属我版图,援断粮绝,一失难复”的思想,认为要趁好就收。

另外清军多半主力,从湘军,淮军,川军等等都抽调了,几乎所有主力到南方和越南,对抗法军,在哪个动荡的时候,清廷也想把军力收回来。当时在越南,在云贵,在两广,在台湾,在福建和江浙,18万清军野战部队处于全面布防状态,这基本上已经是,当时清朝绝大部分洋枪部队的数量。

如果镇南关大捷后清军乘胜反攻,会把法军赶出越南吗

一般是不可能的,一是当时云南对于清政府来说不是很重要。二是当时,清政府周围忙于朝鲜战争。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照顾南方!最根本的就是清政府是一个封建王朝。而法国是一个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帝国。双方的政治制度存在优势性的差异。所以说,中国就算取得了局部战争的胜利,但是根本就无法同。拥有先进制度基础,还有我完善军队的法国相抗衡。

清末发生的镇南关大捷,真的是清军胜了吗

镇南关战役是中法战争中一系列战役的一部分,这次战役确实清军胜利了,战况是这样的:1885年初法军攻陷镇南关,以重兵威胁广西边境。冯子才率领清军由钦州开赴镇南关,冯子才联络便民,团结友军,在镇南关后4000关隘前筑墙驻守,然后主动出击,3月22日,冯子才在其他各军的密切配合下,血战两天,歼敌千余,26日,各军乘胜出关,打下文渊,猛攻凉山,法军司令尼格里受重伤,法军全线溃退。此战军事上清军取得了胜利。史称“镇南关大捷”。此战,直接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打击了法国在远东殖民扩张进程。

但是胜利只是军事角度一次偶然的,并不具有必然性。就双方国力和战争潜力而言,清朝经不起持续战争,清军以两万人之众据守镇南关,以守代攻,迎击总兵力7000人的法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不能不说这场战役赢得其实是很勉强的。而且,清军武器装备比起法军差距不算太大,但清军的战斗力十分虚弱,面对虽然气焰嚣张,但是远离后方补给基地,又失去游弋江河之中的炮艇的火力支援且兵力十分薄弱的法军,在法军指挥官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下,仍未能实现全歼法军战役目标,这说明清军的指挥和战斗力有问题。如果继续再战下去,清朝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必然失败。

镇南关战役结束,法军吸取失败的教训,很快集中了一支强大的兵力,而此时越南政府也彻底倒向法国,出兵支援法军作战,清军面临的战场形势不容乐观,而清军虽然取得了越南战场的胜利,而在台湾战场上重要城市基隆被法军夺占,中法战争清帝国是陆战小胜,海战大败。“全局大败,局部小胜”,看地图就清楚了,当时法军占领和经营越南既成事实,镇南关战役只是把法军挡在国土之外而已,没有阻止法国通过战争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

对清政府来说,“乘胜议和”争取以最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争,这是必然的选择。

于是,清政府派出李鸿章在英国调停下与法国议和,从此越南脱离中国从属于法国,法国归还台湾作为条件达成《中法天津新约》,确立了法国对越南的实际控制权。这个条约对中国不利所以当时的左宗棠这样评价李鸿章“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千古骂名”。

镇南关战役,过程如何

镇南关战役是我国近代史上与外来侵略者作战,打的最为漂亮的一场战役。特别是在晚清政府四处割地赔款的情况下,镇南关大捷无疑是非常令人振奋人心的。

镇南关战役的历史背景

1883年,法国侵略者派兵入侵越南,因为越南是清政府的藩属国,法国希望逼迫越南与其签订《顺化条约》,从而让越南摆脱中国,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得知消息的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在我们平时的印象中,认为慈禧太后就是个祸国殃民的老太太,但实际上这个老太太也还是有点脾气的,若是冒犯了她的尊严,她也是敢于做出决断的。不是后来还有与十一国宣战的事情吗?

虽然有慈禧太后的决心,可惜的是清军的一些指挥官不争气。在广西巡抚徐延旭的指挥下,清军还没有进行作战,就纷纷溃退,最终导致清军的惨败。慈禧太后非常生气,将徐延旭革职查办,最后其死于狱中。

后来,在刘永福的“黑旗军”的协助下,清军一度将法军围困在宣光城三个月之久,法军已是弹尽粮绝。在法军的援军赶到后,形式发生了转变,由于继任的广西巡抚潘鼎新畏敌,率领清军不战而退,最终清政府再次失败。潘鼎新也被清政府革去广西巡抚职务。

老将冯子材出马

1885年,清政府任命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2月25日,冯子材亲率前九营前往距镇南关23里的扎板山。老将亲自到前方查看地形,将营地前移到据镇南关十里的关前隘口。决定依托有利地形,进行反击,以击败法军。

冯子材率领士兵在关前修建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保证了清军占了地利,进可攻,退可守。老将对于法军的决战充满了信心,他说:“吾可立于不败矣!”到了3月上旬,清军一共集中了30个营,大约4万人。由冯子材带队作为第一梯队;广西提督苏元春率18营为第二梯队;还有总预备队,按照冯子材的布置,清军形成了多梯队大纵深的防御体系。

当时,准备进攻我国广西龙州的法军是法军第二旅,大约兵力有两千余人,配备的有10余门大炮。按照双方的兵力对比,清军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法军在武器装备上占优势。当时法军第二旅的司令尼格里认为情况对他不利,就向上级汇报说:“我认为进攻敌人这样的阵地是很难的。如果一定要进攻龙州,就是玩一种危险的游戏。”但法国政府为了推行其扩张政策,胁迫清政府妥协,依然命令法军开始进攻龙州。

1885年3月11日,冯子材得到越南方面的密报,得知法军将绕过镇南关,切断守候在高平和牧马清军的退路,冯子材急调苏元春一部赶在法军的前面迎敌。13日,等法军赶到地方,才发现清军已经先到一步,只得退回。18日,法军进攻扣波,被清军击败。

19日,冯子材得知法军决定22、23日准备再次进攻龙州,就决定主动出击,21日夜,老将亲率士兵从关前隘出击,与法军展开激战,毙伤法军多人。23日,法军在大炮的掩护下,向清军攻击。由于法军炮火猛烈,法军一度占领了清军在小青山上修的三座堡垒。在危急关头,冯子材高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在他的带领了,清军奋不顾身,阻止了法军的攻击。在随后赶来的苏元春等部的支援下,法军只得停止了进攻。

24日,法军利用大雾,采取迂回的办法,偷袭清军。冯子材传令各部:“有退者,无论何将与何军,皆诛之。”冯子材手持倭刀,带领其两个儿子冯相荣、冯相华跳到堡垒外,与法军展开白刃战,冯子材事先安排的敢死队也杀向法军。在清军各部的配合下,此一战消灭了法军近千人。

冯子材率部追击到谅山附近,尼格里和4500余法军坚守在谅山,等待援军。冯子材部分三路向谅山发动攻击,到28日,尼格里负重伤后,爱尔明加中校接替指挥,最终难敌清军的进攻,法军丢弃大批装备物资后,开始撤退,由于浮桥被慌乱的法军砍断,很多法军只得泅水逃命,被淹死了不少。随后,谅山被清军收复。

在冯子材与法军作战时,其他各地的清军也沿路追击法军,给法军造成不小的损失。另外,越南人民也纷纷发动起义,起来反抗法军。冯子材本来计划趁机收复河内等地,但此时,接到清政府的停战撤军的命令,只得停止了追击。

据清政府方记载,镇南关战役共毙伤法军两千余人。而法方记载其死伤大约有4、5百人。越方记载法军死伤有一千多接近两千人。这个死伤多少人就不说了,镇南关大捷的意义在于,饱受外敌欺辱的清政府能够战胜装备先进的法军,这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斗志,也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最重要的。

镇南关大捷与冯子材老将军的抗敌决心是分不开的,他有胆、有识,指挥灵活,为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老将军撤军回国的时候,越南人民夹道啼哭,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大军入关到龙州后,军民一起跪拜迎接,长达三十里。可以看出,百姓对冯老将军的崇敬之情,也可以看出人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战役胜利的渴望。冯子材回国后,获赠太子少保衔,世职改为三等轻车都尉,以示清政府的褒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