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人物石敬瑭是个好皇帝吗)_契丹_后晋_耶律

石敬瑭对契丹称儿皇帝,大家都认为这是俺国的屈辱。实际上理解错了。石敬瑭称儿皇帝,屈辱的是他个人,不是国家。因为父子俩完全可以分别建立自己的国家。石敬瑭,后晋初代皇帝,出身于西域石国,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行事。

史书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给人扣帽子泼脏水,所谓污名化。

比如一提到北宋,宋朝粉丝就哀嚎,不是宋兵太怂,只怪石敬瑭卖国,要不是他割让燕云十六州,失去北方屏障,宋朝咋会给外族欺负成那样?

但事实真如此吗?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首先,契丹并不是外族,他们是正经炎黄子孙。《辽史·太祖本纪》: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契丹先祖)。

炎帝神农氏长相有点怪

有人说,契丹血脉源于某某,炎帝之后只是自诩,经过DNA检测,他们是那啥啥后代。好,咱不扯血源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咱论实证,摆事实讲道理。

不管是不是炎帝后裔,但契丹辽国素以炎黄子孙自居,阿保机特崇拜刘邦,不仅辽国政治文化体制,与中原无异,辽国大姓也以刘萧二姓为主。

为啥辽国太后总姓萧呢,嗯嗯,就是因此而起。

朱温建立后梁称帝时,本来这跟契丹八竿子打不着,朱温地盘在河南山东,契丹最靠南也是云中(山西大同),中间还隔着一个晋王李克用。

契丹跟李克用交情一向不错,李克用当年在契丹部落避过难,但耶律阿保机仍然主动派使者跑到汴京,“以良马、貂裘、朝霞锦聘梁,奉表称臣,以求封册。”

如果不明白阿保机的动机,接着往下看。到了宋朝,契丹与北宋公文来往,互以南北朝相称,都自认中国皇朝,也承认对方的正统地位。这意思就是,契丹从没把自己当外人,北宋也没这样想。

顺带说一下,中国的英文“china”,跟瓷器没关系。瓷器叫china,那都是晚清时候的事了,早在公元六世纪,人家就知道东亚有个大国,他们称为契丹,China很可能是契丹变音。

中原文化最早传入西亚的是炼丹术,没办法,大家都想成仙,不分肤色,不分信仰。随着炼丹传入了火药和烟花,烟花又叫契丹花,甚至现在阿拉伯还有部分地区这么叫。

所以阿拉伯和欧洲人称古代中国为契丹,真不是人家没文化,日本人也这么叫。契丹汉人本一体,契丹政权也是华夏文化一份子。

说完了契丹,再来说石敬瑭,契丹不是外族,可石敬瑭却是不折不扣的外族。

石敬瑭是李克用部下,也是他的同族,沙陀人。

沙陀出自突厥,原本是西突厥处月部,也叫朱邪部,因为住在一个叫沙陀的沙漠得名。肤色外貌与中华殊异,所以石敬瑭是个地地道道外国人。

一个外国人喊中国人爸爸,你们非说他出卖中华民族,这还讲不讲理了?

第二,割让燕云十六州,是一张空头支票。

后唐明宗李嗣源死后,几个儿子争位,杀来杀去,最后养子李从珂当了皇帝。石敬瑭是李嗣源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说起来比李从珂还要更亲几分。

李嗣源手下大将,以李从珂和石敬瑭为首,两人战功差不多,声望也差不多。

李从珂杀了李从厚抢来了皇帝,所以非常忌惮石敬瑭这个女婿,按他的逻辑,既然我能抢,这个老女婿也保不齐。

所以石敬瑭造反,完全是被迫自保,不反脑袋就没了,他造反的时候,只有太原一个孤城,还被李从珂大军围的水泄不通,他是走投无路,狗急跳墙才去找契丹求助。

燕云十六州在哪?那是李从珂地盘,压根跟老石没关系,他狗命都朝不保夕,哪来的燕云十六州。所以他给契丹主耶律德光,开的是一张空头支票。

这相当于说,身无分文的你,找到ma云说,你把ma化腾搞死,他的家产我分你十分之一,ma云要是正眼瞧你一下,就算我输了。

契丹人也没那么傻,老子出人出力,帮你灭了后唐,扶你做皇帝,老子只拿那么一小块地,老子虽然没读过数学,但这笔账还是算得清的。

耶律德光开始压根不理,但架不住石敬瑭得力幕僚桑维翰苦苦哀求, “跪于帐前,自旦至暮,涕泣争之”。

与其说耶律德光被石敬瑭开出的条件打动,还不如说他被桑维翰打动,连欧阳修都看明白了,他在新五代史里写道:“灭唐而兴晋,维翰之力也。”

对外族俯首称臣,很多人干过,比如李唐。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这说的是李唐起兵前四年里,连续向突厥三个可汗称臣纳贡的往事。别看李世民把黑锅全推到了李渊身上,其实根本出自他的主意,因为策划人是刘文静,他的铁杆心腹。

不仅称臣,还求过援兵。安史之乱时,唐肃宗李享向回纥求救,开出了“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的条件。

攻克洛阳后,回纥兵大肆抢劫,掠夺财物远远超过了事先约定,乃至不得不“父老请率罗锦万匹”贿赂回纥将领,情况才有所缓解。

相比较之下,在帮石敬瑭打败李从珂的过程中,契丹人算得上言而有信,做到了秋毫无犯,不掠夺,不骚扰民众。一样是攻占洛阳,契丹兵老老实实住在天宫寺,“城中肃然,无敢犯令”。

但别以为契丹人天生乐于助人,他们之所以这么规矩,全要归功于石敬瑭。

第三,石敬瑭是个好皇帝。

喊耶律德光爸爸,先不说民族问题,这事谁获利,谁吃亏?耶律德光当然占便宜,除他之外是谁?后晋老百姓。

石敬瑭也不是没有选择,大将刘知远就认为,称臣足矣,喊爸爸太过分,堂堂一国之君喊别人爸爸,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但丢的是谁的人?石敬瑭自己,换来了什么呢?契丹人很开心,于是索要代价很少。

《资治通鉴·后晋纪二》:帝事契丹甚谨,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每契丹使至,帝于别殿拜受诏敕。

岁输金帛三十万之外,吉凶庆吊,岁时赠遗,玩好珍异,相继于道。乃至应天太后、元帅太子、伟王、南、北二王、韩延徽、赵延寿等诸大臣皆有赂遗。小不如意,辄来责让,帝常卑辞谢之。

晋使者至契丹,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以为耻,而帝事之曾无倦意,以是终帝之世,与契丹无隙。

然所输金帛不过数县租赋,往往托以民困,不能满数。其后契丹主屡止帝上表称臣,但令为书称“儿皇帝”,如家人礼。

三十万岁币看起来很多,但却是“所输金帛不过数县租赋,往往托以民困,不能满数”。只值数县赋税,还总找各种借口拖延减免。

但耶律德光一点也不计较,因为石敬瑭谦恭到了极致,卑躬屈膝,一点毛病挑不出,甚至耶律德光都不好意思了,不让石敬瑭上表称臣,只让他用儿皇帝这个称呼。

喊爸爸的好处就是,他真把你当自家人了,既然是儿子,还有必要下狠手吗?

什么父皇儿皇,一个称呼而已,喊一万次也变不成亲爹,言语受辱和实惠哪个重要,石敬瑭门清儿。所以他不仅情商很高,更是个好皇帝,他用自己一人受辱,换来整个后晋百姓受益。

后晋建立后,经过休养生息,恢复了一定国力。

内部开始讨论儿皇帝这个外交政策,大将安重荣建议废除协议,与契丹开战。桑维翰力称不可,“臣愿陛下训农习战,养兵息农。俟国无内忧,民有余力,然后观衅而动,则动必有成矣。”

所以桑维翰和石敬瑭目的很明显,就是牺牲个人换来和平,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他们也的确做到了,“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间,中国稍安。”

唯一不如愿的是,石敬瑭没活太久。称帝六年后,石敬瑭病死,享年51岁,他当了六年皇帝,中原百姓也获得了难得六年喘息。

养子石重贵继位后,全盘推翻了韬光养晦,与契丹撕破脸断交,两年后,契丹军攻入后晋京城,石重贵被掳往契丹,十五年后病死在建州。

后晋灭亡后,刘知远趁机称帝,当年他耻笑石敬瑭,结果临到了自己,一样扑上去叫爸爸。

耶律德光进入汴京,改国号为大辽,举办盛大典礼,刘知远马上奉三表进贺。耶律德光称他为儿,刘知远却之不恭,受之不疑。

后晋另一位大将,手握重兵的杜重威,为了当儿皇帝,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直接率着十万大军投降,鞍前马后效劳,为契丹搜刮汴京财富出了大力。

他投的太爽快了,以至于耶律德光都看不起他,答应他的儿皇帝最终也没有给。

真卖国没人骂,石敬瑭和桑维翰韬光隐晦却被往死里批,以至于成了五代甚至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卖国贼,这算什么逻辑。

第四,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北宋灭亡真是因为它?

诚然,燕山山脉作为华北平原最后一道屏障,军事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地利真的大于一切吗?也不见得。

928年,义武军节度使王都叛乱,把定州献给了契丹(今河北保定沧州一带)。契丹兵连燕山都不用翻,直接绕道山西就过来了。

耶律德光派精锐骑兵趁机南下,却被后唐官兵暴揍了一顿,大将铁刺战死,十几位重要将领被俘,仅数十人逃回,“中国之威几于大震,自是契丹沮气,不敢轻犯塞。”

事实证明,没有燕云一样打胜仗,而且是大胜,而北宋口口声声称国祸始于石敬瑭,但檀渊之盟时,北宋明明手握优势,却非要谈和,主动要求割地赔款。

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与皇太后亲率20万大军南下,虽然仅用20天便抵达檀州城下,但一路上,辽军都是绕道而行,即未攻克宋军堡垒,也未杀伤宋军有生力量。

相反,辽军主帅萧挞凛战死,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其时局面对宋军极其有利,杨六郎杨延昭就说:“契丹屯兵檀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

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辽军千里挺进,看似势头不可阻挡,实际已陷宋军重重包围中。前面是坚城,后方有追兵。

而且因宋军有效的坚壁清野,辽军路上未能收获足够粮草,不要说打,就是耗都能把辽军耗死。

这一点连宋朝大臣也清楚,1042年富弼出使辽国谈判,说:“北朝忘章圣(指宋真宗)之大德乎?檀渊之役,苟以诸将言,北师无得脱者。”

如果听从杨延昭等人建议,檀渊之役结果,辽军很可能全军覆没,而收复燕云等地,只是顺水推舟,顺理成章。

所以北宋军事不济,问题出在自身,皇帝们太怂太窝囊,即便机会送上门也抓不住。

退一万步说,就算石敬瑭卖国,割让了燕云,但石敬瑭是后晋皇帝,北宋凭什么认这个账?

不要说北宋,后周柴荣一度差点攻下幽州,契丹人也没拿石敬瑭割地承诺当理由。人家是后周皇帝,凭啥听石敬瑭的?石敬瑭割出去的,难道就不能夺回来?

搞笑的是,确认石敬瑭承诺有效的,是宋真宗自己。

他继位之初,就主动把宋太宗发动的两次尝试夺回燕云的进攻,解释成“疆臣贪地,为国生事”。既然是贪地生事,等于变相承认了契丹对燕云的合法占有权。

更搞笑的是,契丹人反倒不以为然。柴荣攻打燕云时,辽穆总耶律璟并没有指责柴荣贪地生事,反而说:“此本汉地,今已还汉,又何惜也。”

朱元璋起兵反元,不要说燕云,整个中华大地都被蒙古人夺去了。

南北宋丢失的,又岂是仅仅十六州,但老朱不照样把蒙古人赶到了大漠以北,国土尽复旧观,面积远比宋朝大得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