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那些黄继光般的英雄连队,这个连队志愿军19名战士,挡住美陆战队30次进攻_志愿军_美军_阵地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志愿军 美军 阵地

在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知名度最广泛的要数黄继光,然而有他这般精神的人物及连队有不少,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抗美援朝时期那些黄继光般的英雄连队,这个连队志愿军19名战士,挡住美陆战队30次进攻。

1950年11月30日,西线的美军第2师师长凯泽在经过一天的犹豫后,带着美2师和25军踏上了南逃的路。如果早一天,志愿军113师335团还没有到达位置,凯泽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一切都晚了,335团3连已经赶到了松骨峰,一场抗美援朝中著名的恶仗就要打响。

松骨峰名为峰,其实是个半土半石的小山包,最高峰标高只有288.7米,向下延伸100米就是公路,是美军南逃的必经之路。此时的松骨峰就是如同一把铁锁,牢牢地将公路锁了起来,挤在公路上的美军汽车和坦克,多得一眼望不到头。

u=2891934140,2476197758&fm=26&gp=0_副本.jpg

当美军到达松骨峰时,志愿军335团3连也刚刚到达,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修工事,战斗就打响了。离美军最近的3连8班率先开火,机枪手杨文明一下子就把第一辆汽车打着了火。二排长王金候带着几个战士,冲到离美军只有20米的地方,连续打着了两辆坦克,公路被堵死了。

美军开始向松骨峰发起进攻,在连续被打退了三次之后,美军急眼了。他们知道,如果打不开这个口子,数万美军全完了。美军的飞机和大炮都疯了,上百架飞机和数不清的火炮,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将燃烧弹和炮弹倾泻在3连的阵地上。

站在后方指挥所的副军长江拥辉都感到了大地的震动,3连的阵地立即变成了火海,树木被烧焦,连石头和土都烧着了。美军的第四次进攻就在大火中展开了。斯蒂夫皮平对已方的火力十分迷信,他相信不可能能有人在这样的火力中活下来。

当他带着他的排爬上志愿军阵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几个浑身是火的人从土里爬了出来,一个人猛得跳到他们当中,死死的抱住一个美军,然后拉响了手榴弹,其他人吓得甚至忘记了闪避,一下被炸翻了好几个人。

危急时刻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事,比比皆是。

皮平在日记里写道:“他们就像是从地狱走来的撒旦,对于他们在炮火打击下的生存能力,士兵们都心怀畏惧,那是一种带着宗教情绪的畏惧。……一个浑身是火的人朝我扑了过来,我看不清他的脸,只看到大火中伸出的带血的刺刀,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手脚也不听使呼,幸好霍伯特及时开枪打倒了这个人。”

机枪手李玉民的机枪被大火烧弯了,他抄起一只步枪向美军冲去。一名美军开枪打穿了他的大腿,他用子弹塞进伤口止血,第四次进攻被志愿军用刺刀赶了下去。3连清点了一下人数,还能动的人不到一半了。

到了下午13点,由于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来了。美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对这个小土包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轰炸,然后三个营的美军开始发起最后的进攻。

激战中,连长戴如义牺牲,指导员杨少成打光了子弹,他滚进美军人群中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目睹了这一幕,含着泪狂喊:打他们啊!

u=3157845432,3585752736&fm=26&gp=0_副本.jpg

斯蒂夫皮平的排在上次的进攻中仅剩下5人,他被编入H连一起进攻。他的日记里写道:他们没有子弹了,但他们还有很多石头,我们得小心的避开他们扔下的石头。当我们跳进战壕里时,他们将手榴弹舞得像战锤,我的班兵只挨了一下就起不来了。我们不敢围上去,因为人一多他们就会引爆手榴弹,把自己一起炸死。

一名浑身是火的志愿军抱住一名美军士兵,胳膊如同铁箍一样将他箍住,直到两人都烧成焦炭,这个战士叫邢玉堂。像邢玉堂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在他们惊人的举动下,美军彻底崩溃了,第五次进攻被打退了,3连只剩下了7人。

如这般的事迹同样发生在124师371团2营4连身上。

1950年6月25日,朝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介入,新中国于1950年10月开始派志愿军赴朝参战。38军、39军、40军、41军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展开第一次战役,遏制了美军远东司令麦克阿瑟妄图“东西两线并进”,让韩军和联军会师江、迅速占领半岛的计划。

按照志愿军彭老总制定的“西攻东守”作战方案,刚刚入朝的志愿军拟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大量歼灭冒进的韩军和美军,在东线则主要以一部兵力占领有利地形,扼守黄草岭、赴战岭两处交通要隘,策应西线作战。在西线战役中,志愿军连战连捷,成功将敌军从鸭绿江南岸赶到了清川江以南,特别是39军表现神勇,在云山战役中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东线作战中,负责防御的42军124师、126师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

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7日,42军2个师顶住了掌握绝对制空权、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8万美联军疯狂进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志愿军的对手还包括美国精锐之师——美国海军陆战1师。这个师可谓实力强劲、战功卓著,全师共2万多人,坦克150多辆,装甲车30多辆,各种大小口径火炮400余门,轻重机枪1000多挺,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中,因表现优异连续三次受到总统嘉奖。

而当时42军124师全师只有14000多人,各类火炮不到100门,轻重机枪150挺,坦克和装甲车根本没有。实力如此悬殊,42军是如何完成阻击任务的呢?124师一名司号员的故事,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张群生是124师371团2营4连的司号员,他们的任务是扼守黄草岭南面的屏障草芳岭。自从在草芳岭布防后,2营已经连续战斗4天,打退了敌军东线先头部队——韩军首都师无数次的进攻,并且将防御阵地的前沿推进到了草芳岭南侧的烟台峰。敌军东线指挥官阿克蒙德恼羞成怒,命令轰炸机和炮兵不停地向烟台峰阵地倾泻炸药,还将东线预备队美国海军陆战队陆战1师投入作战。

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2营准备不足,烟台峰主峰阵地失守。2营命令4连迅速发起反冲击,夺回烟台峰阵地。接到命令的4连连长刘君,在一个小土坑里仔细观察主峰阵地的情况。他发现敌人刚刚占领阵地,还来不及修筑工事,阵地上的主要防御力量是2挺重机枪。刘君决心趁敌人立足未稳,分兵两路,一路佯攻,一路乘势而上,用手榴弹炸掉重机枪。这一计划奏效,4连只进行了一轮反冲击,就从敌人手中夺回了主峰阵地。

这时,4连司号员张群生发现有一股敌军杀到了山腰上。他见连长刘君在远处,知道如果靠喉咙喊,声音肯定会被枪炮声淹没,于是他拿起冲锋号吹奏起来。没想到,这一吹却取得意外效果,不仅吸引了连长的注意,而且正在山谷中的敌人被号音搞懵了,居然开始慌乱地后撤,4连趁势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间隙,连长和张群生分析为什么敌人会被号音吓跑,认为应该是美韩军以前没有在战场上听过这种声音,以为是志愿军使用的“秘密武器”,所以被吓跑了。

下载 (1)_副本.jpg

阵地回到志愿军手中,敌人又开始疯狂地进行炮火轰炸,企图阻止4连布防。但4连战士悍不畏死,利用炮火间隙坚决布防到位。炮火轰炸后,敌人派遣少量兵力组织试探性进攻。结果被张群生识破,他把情况报告了连长。连长也觉得敌人只是试探,于是命令阵地上所有人先不要开枪,待敌人走近后再火力全开,务求全歼,让敌人搞不清自己的防御部署。果然,由于4连协同配合到位,前来试探的敌人伤亡惨重。

就这样,4连顶住敌人一轮又一轮的攻击,消灭了大量的敌军,但自己也伤亡惨重。为了缓解防守压力,连长决定组织游击小分队,隐蔽绕到阵地前方临机设伏。待敌人发起冲击时,与阵地火力前后夹击,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小分队由老兵郑友良指挥,张群生随队行动。

这一招果然有效,敌人一连三波进攻,都伤亡惨重,特别是张群生的军号时常在敌人侧后响起,还跟着游击小分队一路战斗,敌人慌不择路。而连长一听到军号,就知道敌人的进攻方向,马上组织人员反击。

一开始,敌人不知道志愿军阵地上怎么会多出这么一股人,事后才知道是阵地派出的一股游击小分队。等敌人发现时,小分队又回到了阵地。

就这样,双方激战了8天时间,阿克蒙德指挥两个师,居然越不过黄草岭一步,他不断地咒骂下属无能,又下达了全师进攻的命令。

此时,4连的阵地上只剩下包括4名伤员在内的19人。经过连续奋战,战士们缺水缺粮缺弹药。呼叫营里支援几乎不可能,一方面与营里的电话线在几天前就被美军炸断,另一方面全营其他阵地也兵力吃紧。

为了能够坚守更长时间,连长一方面安排人员去阵地前沿收集弹药,另一方面敌人每次进攻时都“放近了再打”,用少量弹药和手榴弹消灭敌人,用白刃战消灭剩余敌人,有时候手榴弹不够就用石头砸。

在惨烈的战斗中,4连虽然保住了阵地,但伤亡越来越重,连长刘君也壮烈牺牲。刘君牺牲前,指定张群生为代理连长。张群生安置好连长的遗体后,眼含热泪拿起冲锋枪,向身边的战友喊:“大家跟我来!人在阵地在!”再次投入到第9天的战斗,从日出打到日落,4连19名战士挡住了美陆战1师30次进攻,消灭200多个敌人,而最后在阵地上幸存的只有8人。

6连从横水坝收缩防线赶来支援,烟台峰阵地终于守住了。11月7日,西线战役结束,东线的42军奉命撤出芳草岭。11月15日,经师上报、军批准,4连被授予“烟台峰英雄连”称号,张群生立特等功一次。

正是有着诸多这般的英雄连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节节胜利。

云山大鏖兵——“开国元勋师”惨遭败绩

骑兵1师是美国陆军的宠儿,享有“开国元勋师”之誉。该师创建于独立战争时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组建160余年来从未吃过败仗。

朝鲜战争爆发后,骑兵1师作为陆军“王牌”首批入朝,且一直担当主攻任务。

1950 年10月,美军以骑兵1师为先锋,越过清川江,向中朝边境快速推进。

10月31日,骑兵1师的先头部队骑8团进抵朝鲜北部的云山,师主力则在云山以南的龙山洞。

骄横的骑兵1师做梦也没有想到,它已经钻进了秘密入朝的志愿军劲旅39军设下的“口袋”。

原来,志愿军自10月19日入朝后,利用敌人不知虚实之 机,昼伏夜出,已悄然在云山周围布防。

11月1日下午5时,在炮火掩护下,蓄势待发的 39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发起猛攻。

一场王牌对“王牌”的较量开始了!志愿军战士冒着密集的炮火冲杀,一时间喊声四起,刀光剑影。

美国大兵从未见过如此神速的冲锋,更不适应近距离的白刃战,渐渐乱了阵脚。骑8团陷入重围,濒临灭顶之灾。

为援救骑8团,骑兵1师立即组织骑5团进行增援。虽然骑5团动用飞机、重炮和坦克狂轰滥炸,把阵地变成一片火海,但志愿军将士浴血拼杀,死战不退。

下载_副本.jpg

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战,骑5团不仅未能前进一步,反而在阵地前抛尸400具,骑5团团长也在战斗中被击毙。

严酷的现实使骑兵1师的师长盖伊少将认识到:面对铁桶般的包围和志愿军的勇猛攻击,任何企图救援骑8团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很可能还会全军覆没!

因此,他不得 不决定放弃救援,让骑8团自行突围。激战至11月3日晚,围困于云山的骑8团数次倚仗飞机、坦克突围,均未得逞,终被全歼。

此役,志愿军歼敌2046名(其中美军1840名),击落敌机1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6辆、各种火炮190门。

这是中美军队在朝鲜的首次交锋。志愿军不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使“开国元勋师”遭遇了160多年来的首次失败,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战争结束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骄傲地宣布:“从没吃过败仗的美国‘常胜师’——骑l师这回吃了败仗,败在我们39军的手下!”而美国人则惊呼:“我们碰到了一个值得尊重的可怕的对手!”

长津湖之战——陆战1师的“地狱之旅”

陆战1师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历史最长、参战最多的一支“王牌”。二战中,它是美军太平洋战场历次登陆战的开路先锋,被誉为“美利坚之剑”。

朝鲜战争中该师率先在仁川登陆。然而,这支“王牌”的运气并不好。它先后在黄草岭和长津湖遭受重创,伤亡惨重,从此风光不再。

1950年10月26日,屡战屡胜的陆战1师浩荡北进,推进至黄草岭时突遭志愿军顽强阻击。这把“美利坚之剑”与志愿军血战13个昼夜,伤亡2700余人,却未能北进一步。但厄运对陆战1师来说还只是刚刚开始!

一个月后,尚未从失败中清醒的陆战1师兵分两路,沿着长津湖两岸冒进。

为彻底打击其嚣张气焰,志愿军9兵团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神不知鬼不觉地机动到预定区域,突然于11月27日夜将陆战1师两万余人,分割包围在长津湖东、西、南3个孤立的点上。

在嘹亮的冲锋号中,志愿军官兵从雪地里一跃而起,向毫无防备的陆战1师发起了勇猛的冲击。

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伤亡异常惨重。鏖战至11月30日,陆战1师被迫下达撤退命令。12月1日,该师借助强大地空火力的掩护,分头突围南撤。

志愿军抓住机会,对陆战1师进行层层阻截,延缓了陆战1师的撤退速度,如仅从柳潭里到下碣里21公里的路程,就耗去了这支“雄师”整整3天时间。

12月6 日,美军大难不死的各部官兵会合,随后又开始新的大溃逃。在冰雪覆盖的山间公路上,志愿军战士冒着猛烈的空中火力,向陆战1师发起一次次攻击。

在一段被称 为“地狱溪谷”的路段上,志愿军与敌军展开近战,击毁汽车和战斗车辆100余辆。

道路上美军的尸骸随处可见,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路”。难怪美国战史学家痛心疾首地形容,此次125公里的撤退对陆战队来说“简直是一次地狱之旅”。

12月15日,蓬头垢面的陆战1师官兵终于到达东海岸的兴南港。此时,他们早已精疲力竭,狼狈不堪。

在费力挡住尾追的志愿军后,这些残兵乘船仓皇南逃,在圣诞节前夜上演了一出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避免了全军覆没。

长津湖之战,陆战1师伤亡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这在其师史上是从来没有的。

战后多年,陆战1师的作战处长鲍泽上校还心有余悸地说:“幸亏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否则陆战1师决不会逃离长津湖……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噩梦。”

空中大搏杀——空军“王牌”折戟“米格走廊”

在朝鲜战场,美国不仅尽遣地面精锐,而且动用大量空中力量,第4战斗机联队便是空军的一张“王牌”。

第4联队前身是“飞鹰中队”,参加过对德空战,击落敌机 1000余架。1942年8月,美军以“飞鹰中队”为基础,组建第4战斗机大队。1950年1月该大队改称第4战斗机联队。

该联队飞行员飞行技术精湛,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王牌”飞行员就有30多个。

然而,当他们与年轻的志愿军雄鹰在“米格走廊”(鸭绿江和清川江之间的地区)搏杀时,却屡屡折戟,第4联队334中队长戴维斯被击毙便是典型的一例。

戴维斯少校是美空军“王牌”飞行员中的“王牌”。二战时他参加战斗266次,击落敌机50余架。

1951年11月,他作为老牌飞行员派到朝鲜战场。短短半年就执行战斗任务60次,击落飞机14架,成为朝鲜战场成绩最好的飞行员。

人们赞誉他为“特别勇敢”的“空中英雄”。但这高手却栽在飞行时间只有100余小 时的张积慧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1952年2月10日清晨,美军出动飞机轰炸志愿军 铁路运输线。戴维斯率F-86战斗机群担任掩护。

张积慧所在的空4师立即出动34架米格-15战斗机紧急升空。当美军机群飞至鸭绿江上空时,戴维斯首先发现目标。他利用云层掩护,隐蔽接近米格机群,准备打志愿军个措手不及。

机警的张积慧从空中的白烟判明了敌机踪迹。他立即抛掉副油箱,迅速爬高准备攻击。

突然,戴维斯驾驶飞机向张积慧直扑而来。张积慧立即将飞机作90度上升。

戴维斯扑了个空。战机从下方冲了过去。此时,张积慧在戴维斯的后上方,形势十分有利。

然而,戴维斯毕竟久经沙场。他见势不妙,先是紧急俯冲,后又朝太阳方向作急剧上 升,拼命作机动摆脱。

由于阳光的强烈刺激,张积慧难以看清目标,但他横下一条心,对敌机紧追不舍。戴维斯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摆脱如影随行的追杀。

当追到600米时,张积慧终于将戴维斯的飞机牢牢套进了瞄准光环,连续3炮,打得戴维斯战机火光直冒,一头栽了下去。随后,张积慧又将另一架飞机打得凌空开花。

参战时,张积慧的飞行时间只有100多小时,飞米格战机的时间还不足20小时。

然而,就是这位没有任何空战经验的飞行员,在不到1分钟时间内击落两架美机,包括美国空军有3000多小时飞行经历的头号“王牌”,这对第4联队不能不说是沉重的一击。

u=2600009851,2511175416&fm=26&gp=0_副本.jpg

在朝鲜,志愿军空军正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世界头号空军进行着力量悬殊的空中搏杀,才使美军“王牌”飞行员频频折戟,单是美空军第4战斗机联队在战 争期间就有数十名飞行员死、伤和被俘。

而志愿军空军在战火中迅速壮大,发展到27个师25万人,拥有飞机3000多架。

美国人情不自禁地哀叹:“中国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空中大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