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影视剧中有哪些颠倒历史黑白的剧情
- 历史能不能改变
-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相陆贞,为何却被后人称为“祸国妖后”
- 历史何以被篡改
- 于正新剧皓镧传,吴谨言能撑得住这个角色吗
- 如何用简短精妙的话语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成王败寇观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可以被随意篡改”历史观
- 于正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给古人洗白白,《皓镧传》可不可以改名为赵姬洗白传
- 为什么都说《明史》被满清篡改
- 历史可以改变吗
- 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影视剧中有哪些颠倒历史黑白的剧情
我看过一个电影叫《决裂》,剧中把建国后二十年的教育事业说得一钱不值。大学教授只会讲马尾巴的功能,入学资格更为荒唐,不考文化知识,只看是否出身工农。有个学生只会写“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几个字,就顺利成为了大学生。更为荒唐的是,那个叫江大年的男孩儿,虽然没有文化,仅仅凭着满手的老茧就成了大学生!
我不知道编剧有没有孩子,也不知道如果他有孩子会不会督促孩子好好读书。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与什么决裂的话,我们的大学课堂上会不会被一群文肓充斥着?按照当时我们的综合国力,教育经费是很少的。如果仅仅以满手老茧为上大学的资格,我们需要创办多少大学?
历史能不能改变
历史能不能改变?
历史是一定会改变的,只是改变的是历史中的某一些部分和事情,不是时间。
就说今天,我们对历史上某些事的评价已经就在改变历史了。
如岳飞是抗金英雄,但曾经的金国包括清朝的女真,现都是我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因此岳飞当初保南宋小朝庭,在今天看来,只不过一家人二兄弟打架,没什么英雄不英雄,但当时的历史和环境,却是抵抗外族侵略,所以可称英雄。
由此可见,随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历史是会被翻出来更新改变的。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相陆贞,为何却被后人称为“祸国妖后”
历史上的陆贞,不是皇家人。公元569年,她意外发现,陪着太后的尼姑是男人,就取代了太后。
在《陆贞传奇》中,陆贞出身卑微,从宫女起步,逐渐成为一代宰相。她懂得非常多,会烧瓷、会制衣、会做生意,是武成帝高湛的毕生挚爱。
后来,高湛无子去世,临终前,他将哥哥哥哥高演的儿子高纬,托付给陆贞。此后,陆贞开始了政治生涯。
赵丽颖饰演的陆贞,广受观众好评,并且自此开启了圆脸女主时代。
陆贞的历史原型,是北齐“妖后”陆令萱。
她也是从宫女起步,并最终权倾朝野,还成了“无冕太后”。
不过,她的名声并不好听,后人将她称之为“祸国妖后”,因为北齐的灭亡,她“居功至伟”。
她不是皇家人,到底是怎样成为太后的?
她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北齐引向灭亡的?
且听我一一道来。
陆令萱的上位之路:从宫女到无冕之后
陆令萱的上位之路,比影视剧里的还要传奇。
因为运气,成为太子奶妈
陆令萱出身在贵族之家,与西魏将领骆超生下了一个儿子提婆。后来,骆超造反被抓,陆令萱被充入宫中为奴,自此开启宫女的人生。
和寻常宫女相比,陆令萱有手段、也足够幸运。
她抢到了一门好差事——给高湛的儿子高纬当奶妈。
当时的高湛,还不是皇帝,只是个王爷。不过,皇帝高演去世后,高湛发动政变,成功登基称帝,并将儿子高纬立为了太子。
就这样,陆令萱就从长广王世子的奶妈,成为了太子奶妈。
陆令萱非常开心。
奶娘在古代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地位,只要她尽心尽力照顾好太子,未来太子当上皇帝,她的地位绝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陆令萱是个聪明人,尤其是,当她想要刻意讨好一个人时。
她把高纬照顾得很好,身强体壮,精神也越来越好。高湛和胡皇后非常高兴,当即册封陆令萱为郡君。
《北史·穆提婆附陆令萱传》:令萱奸巧多机辩,取媚百端,宫掖之中,独擅威福,封为郡君。
“郡君”,最早开始在汉武帝时期,是汉武帝用来册封自己母亲的封号,后来基本上只有四品以上官员的正妻和贵族女眷才能有此封号。
而当时的陆令萱,有了这个封号,等于是从罪奴一跃翻身。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陆令萱迷恋上了权势,变得“贪得无厌”起来。
进献美女,讨得高纬欢心
公元565年,高湛退位为太上皇,高纬继位。
没几年,高湛就因为放纵自己而早早去世。
此时的陆令萱知道,想要在后宫稳住脚跟、稳住权势,必须要紧紧背靠高纬这颗大树。
从感情上来说,高纬视陆令萱为母亲,常称呼她为“姊姊”。
这已经是难得的殊荣了。
因为这层关系,陆令萱成为了宫中总管。
但是,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如何能够更进一步呢?
陆令萱琢磨了很久,最终决定在美色上下功夫。
高家人都喜欢美女,高纬也不例外,甚至非常好这口。
为了讨好他,陆令萱接连培育诸多美女,一茬一茬地送到高纬身边。同时,她还不忘观察高纬对宫女们的态度,只要高纬稍微有点意思,陆令萱一定会想尽办法让高纬满意。
在这个过程中,皇后的婢女穆黄花就被送上了龙床。
后来,这位穆黄花将皇后取而代之,成为了新任皇后。
当陆令萱察觉到高纬对穆皇后有些厌倦之后,又物色了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女给高纬,即玉体横陈的主人公,冯小怜。
所谓玉体横陈,就是高纬感慨冯小怜的容貌和肌肤实在太美了,自己独自欣赏属于暴殄天物,就召集所有大臣过来,让冯小怜躺在桌子上,给众人观看。
当然,高纬还收了很多的门票钱。
高纬是真的很喜欢冯小怜,甚至亲口说出,愿意和她生死与共这样的话。
《北史》:“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
- 在陆令萱的刻意讨好下,高纬对她简直言听计从。
- 而皇后穆黄花更是把她认作养母,非常尊敬。
- 在陆令萱的大力支持下,穆黄花的儿子高恒当上了太子。
这样的陆令萱,是皇帝奶妈,皇后养母,太子恩人,后宫总管……基本上可以在后宫横行。
而她需要忌惮的,也只有一个人,即高纬的亲生母亲胡太后。
干掉胡太后,自己成为无冕之后
胡太后,就是前文中册封陆令萱为“郡君”的胡皇后。
她之前很喜欢陆令萱,但后来,陆令萱的权势越来越大,她心里也开始有了意见。
此时的陆令萱,基本上不需要看胡太后的脸色,两人常常在后宫斗法。
一次,陆令萱抓住了胡太后的致命弱点——生活作风太乱。
胡太后很喜欢美男子,经常招纳各种男子进出后宫,尤其是僧人。
- 高湛在世时,对妻子的做法采取的是默许态度;
- 高湛去世后,胡太后就开始变得越来越过分。
最初,她很收敛,只是和僧人在禅房中进行,后来,她开始把僧人往自己的寝宫里面带。
当然,皇家还是要脸的,所以每次胡太后都会让僧人假扮成尼姑进宫。
陆令萱正是抓住了胡太后的这个弱点,一举击破。
有一次,陆令萱又得知了胡太后招纳“尼姑”进宫,特意找人给高纬报信。
高纬来到胡太后宫中,看一旁站着的“尼姑”容颜姣好,也不顾母亲在场,就直接上手,结果发现,对方居然是男人。
《北齐书·卷九·列传第一》: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法,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
高纬瞬间明白了,原来宫中传言胡太后的乱来,全部都是真的。
身为儿子的他,感觉非常受伤,就把胡太后给幽禁了起来。而陆令萱就三番五次找高纬,嘘寒问暖,仿佛在暗示:你看看我,亲妈骗你,奶妈永远不会骗你!
就这样,高纬把后宫大权慢慢交到了陆令萱的手里。
此时的陆令萱,虽然没有正式被册封为“太后”,但是在后宫中,她基本上已经在行使太后的权力的,被称为“无冕之后”。
至此为止,陆令萱基本完成了她权力的积累,稳稳当当控制住了后宫。
陆令萱为何被称之为“祸国妖后”?
北齐的后宫制度,基本继承了北魏,里面不仅有一般朝代中的服务性单位,专门服侍皇家,更有许多生产性单位,比如染局、桑园局、豆局……
这样的生产性单位,不仅意味着其中有巨大的经济利润,牵扯朝廷的政治利益,更代表着后宫存在众多从事生产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有低阶的苦力,也有高阶的管理者。
他们有的来自获罪的官宦之家,有的则是特意进宫的贵族之家。
在庞大的人群中,后庭几乎成为了不同势力集团的争斗之地。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谁控制了北齐的宫廷,就基本相当于间接控制了皇权。
在北齐存活的28年里,做到了这一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建国皇帝高欢的妻子娄氏,一个就是陆令萱。
这样的陆令萱,虽然没有过宰相之位,却能够在朝政上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为北齐的灭亡不断加速。
而这,也是陆令萱被称之为“祸国妖后”的真正理由。
第一,培植了一帮“养子”,成了北齐毒瘤。
陆令萱在后宫的地位,在高纬心中的分量,朝臣有目共睹。
高纬是个没有经历过任何大风大浪的帝王。
他对政务、民情一窍不通,不管陆令萱说什么,他都像个“好大儿”,全盘吸收。
于是,不少人为了上位,找到陆令萱,主动表示愿意给她当儿子,比如和士开、高阿那肱、祖珽……
- 和士开,很会溜须拍马,曾经是高湛形影不离的随从,后来与胡太后不清不楚,最擅长排除异己。
《北史》:幼而聪慧,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禀性庸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唯以谄媚自资。
- 高阿那肱,才能平平,靠着恩宠位至宰相,擅长讨好皇帝贻误军情。天大的军情到了他这里,都会被按下来,先等皇帝和宠妃打完猎再禀告。
《北史》:“那肱才技庸劣,不涉文史,识用尤在士开下。而奸巧计数,亦不逮士开。”(吏治,财政等)
- 祖珽,非常有谋略,擅长陷害忠良,被奉为“国师”,手握大权,是北齐政治腐败的关键人物。据说,兰陵王之死,他亦是“功不可没”。
有了这些毒瘤,北齐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第二,陆令萱吹耳边风,忠臣身死,奸臣当道。
陆令萱行事的唯一一个标准,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样的人,能从底层爬到高层,可一旦要她掌管国家,基本上只能得到忠臣的反对、奸臣的拥戴。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陆令萱经常在高纬耳旁吹风。
- 高纬的胞弟高俨,有才能有德行,被陆令萱和祖珽设计铲除。
- 太尉赵郡王高叡,直言劝谏,希望皇帝高纬能够铲除和士开等奸臣,被高纬一顿斥责,而后也被陷害致死。
在当时,但凡是敢于说话的忠臣良将,基本都没有好下场。
第三,设计害死北齐大将斛律光。
陆令萱对北齐影响最大的事迹,就是害死斛律光了。
人人都以为,在北齐,兰陵王的战斗力无人可敌,是最强将军。但事实上,最令北周惧怕的北齐将领,应当是斛律光。
斛律光是北齐建国过程中的大功臣,曾经多次大败北周军队。
公元564年,斛律光对战北周军队,兵临城下之际,对方听说是斛律光带队,直接不战而退。
也正是这一年,斛律光以5万军队急行军后,战胜了北周10万军队,并且还斩杀了北周将领柱国庸国公可叱雄,斩获三千首级。
只要一提起斛律光,北周就不敢轻举妄动。
但正是这样一个屡立奇功的北齐军队支柱,宇文邕以一出小小反间计,陆令萱和祖珽推波助澜,最终,斛律光受诬被诱杀,全族被灭。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顷之,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今已伏法,其余家口并不须问。寻而发诏,尽灭其族。
斛律光死后,北齐基本再无可用将领。
……
陆令萱的一顿操作,北齐的朝政基本上从根上腐败完了,说她是个“祸国妖后”一点也不冤枉。
那当朝皇帝高纬呢?
他完全不自知,沉迷在享乐中。
大战来临时,高纬还在高高兴兴和冯小怜打猎,完全沉溺在酒色之中。
这样的朝臣,这样的君王,自然挡不住北周宇文邕。
公元576年,北周的军队攻进北齐,高纬带着冯淑妃逃命去了,把皇位扔给了儿子。结果陆令萱的儿子提婆带头投降北周,一大片北齐将士紧随其后。
陆令萱见大势已去,选择了自杀。
这个祸国妖太后,终于和北齐一起灭亡了。
我想,这一刻的陆令萱,应当是既绝望又凄凉。她想要的权势,轰然倒塌;昔日那些簇拥在她身边的人,也全部都不见了。
大难来时,她的亲生儿子提婆直接投降北周,没有理会她的生死;高纬,也只带着宠妃冯淑妃逃命,完全没有顾及她。
至于她的那些养子们,也早就无影无踪了。
如果早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不知道她会不会做出另一番选择。
历史何以被篡改
那个汉唐风韵828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地域黑。在他眼里头什么都是他的。历史文化的霸凌主义在他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也凸显了国内某个地方存在一大批网络痞子,借用某些字眼,出来无事生非,大做文章。和他们的西方主子美国一样双标。
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定都洛阳,因为当时的洛阳已经作为西周及东周的都城近800年,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大战也都是绕过洛阳城的,所以洛阳城内未经战火,汉高祖刘邦才说过那句话:吾行天下,唯见洛阳。
但是汉初的国内形势比较特殊。由于周朝一直实行的分封制。秦朝时虽然推行了郡县制,但是分封制依然存在。刘邦的部下大部分都是关东人,这个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以东的人,所以都反对迁都长安。但娄敬劝言,刘邦踌躇不决,张良给刘邦说。现在天下未定,在天下之中定都的话,一旦天下有变,将会四面受敌。建议刘邦先迁都长安。即便天下大乱,还可以在关中地区自保割据政权。待天下大定之后再迁洛阳。
所以刘邦才听了建议迁都长安。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王莽一直准备迁都洛阳,但由于改革造成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急于平息叛乱,也无暇迁都事宜。
刘秀夺取天下之后,依靠的是关东势力,所以要定都洛阳。
于正新剧皓镧传,吴谨言能撑得住这个角色吗
说实话,我真的不太喜欢吴谨言,先不评论演技怎么样,就是觉得太瘦了,撑不起来很大气的角色。本身中国的古装,特别是宫廷剧,服饰都比较复杂,如果太瘦看着没美感,撑不起来,还是要有点肉的。中国自古就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家中女子要看起来圆润才有福气,也更好看!就比如孙俪这样的,脸上有点肉,多好看呀!
如何用简短精妙的话语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成王败寇观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可以被随意篡改”历史观
历史是客观存在,就像我们个人的经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想否定的人是自己的脑子有毛病。胜利者可对自己进行美化,可真正的史家是胜利者那个时代已过去的后来人,它作史记就不以败者或胜者自说的为准绳,他从浩如烟海的史料研断得出真实史情而成的史书。这与败者、胜者无关系。例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了那么长的历史,这是司马迁的观点,它不是它所写的那些朝代的败者或胜者自己写的,当然不是那些朝代败者或胜者的观点。所以历史虚无主义者想否定历史,其结果却否定的是自已。
于正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给古人洗白白,《皓镧传》可不可以改名为赵姬洗白传
首先这个《皓镧传》的主要人物还没有被其他剧组过度的“耕耘”过,趁着新鲜多汁的时候编排一下,想要达到市场爆款。
而演员几乎全体从《延禧攻略》转场过来的,节省时间成本,不用和剧组磨合,直接就可以上手。
目前,还没有人为历史上的赵姬“平反洗白”,越是具有争论性质的人物越是可以达到宣发的目的。
在本剧当中,服化道也是承袭了《延禧攻略》的精致唯美,色调搭配和镜头运用的考究,看得出来,制作方想要讨好观众的心情是真诚的,只是推翻历史定案的负面人物,这个赌注有点大,再加上“魏璎珞”在本剧中被过度捧杀,不免被观众挑剔演技,都是因为之前的《延禧攻略》被捧杀的太高,有点下不来了。
为什么都说《明史》被满清篡改
明史是以东林党观点著成根本不成立,明史和东林能牵上关系不外乎编撰者里有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以及黄宗羲顾炎武的后辈,万斯同受黄宗羲嘱托以布衣之身不收清廷俸禄参与修著明史,完成了第一版的明史稿。而上呈清廷的是经王鸿绪裁剪的明史,和万斯同的明史稿在核心观上大相径庭。再之后乾隆年间再修明史,张廷玉版的明史更是秉承了乾隆的意旨,为尊者讳对前明帝皇刻意美化,万斯同明史稿里大明皇帝的黑料荡然无存。王鸿绪张廷玉可和东林没半点关系,更不用提万斯同参与明史修撰时总裁官是冯铨,冯铨可是大名鼎鼎的前明阉党成员,按提问者的逻辑,明史还是以阉党观点著成?
明史是否存在隐匿修改史料?完全有并且不少。这些刻意修改都集中在清廷前身后金政权以及再之前的建州女真和大明并存时的关系上。明史里刻意模糊了建州先祖猛哥帖木儿是大明收容是隶属于大明的历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廷是一个完全以中原儒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王朝,特别忌讳儒家文化中的中原天朝上国夷夏之别,出于朴素的民族自卑心理,在明史修撰中对这方面史料或是删改或是隐晦。正是如此,恰恰说明了清廷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王朝而非外来的殖民者,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满洲女真同样是中华民族之一,从来不存在中国王朝必须以汉人政权为是否的标准。二是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还是生产组织方式还是语言文化莫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官方最隆重的祭祀仍旧是天坛的祭天孔庙的祭孔,而非满洲传统的萨满。无论太学还是私塾讲授的是传统的四书五经,而非满文老档。太极殿里坐的是上承天意的天子而非降落在长白山的满洲大神。
历史可以改变吗
改写历史,只是一个假设。比如,假设没有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的历史将是另一个历程。
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古代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俗话说:掌握了历史,就掌握了过去,掌握了过去,就掌握了现在。
后朝篡改前朝历史,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雌黄,古代修改文书错字所用,也是信口雌黄这一成语的来源
特别是明清两代,早就有深仇大恨。
清早在崛起之时,还在东北白山黑水时,就是明的仇敌,最终更是势力越来越大,和明朝进行了数十年的战争。那明人和明史肯定不会记载满人的好了,这也是人之常情,相视如仇敌,自然分外眼红。《明史》的纂修者就是清代人。因此这群人食清廷之俸禄,自然不能不说清朝的好处,自然而然,就要抹黑明朝了。
最著名的抹黑,就是关于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相。
《明史 太祖本纪》中,关于朱元璋的长相,记载有:“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这十六个字,就演化为我们常见的鞋拔子脸,奇丑无比的朱元璋。
其实我们都知道,从朱元璋子孙的长相来看,朱元璋这个明朝皇室基因第一人不可能那么丑。这些都是清朝故意抹黑的结果。
其次,清廷还对一开始据台湾反清的郑成功也进行了抹黑。
朱以海是明皇室之后,清军入关后,朱以海在南方组织抗清活动,作为明皇室之后,朱以海有着不小的号召力。但是清史却记载,朱以海被郑成功所杀,并且绘声绘色的说,郑成功派人把鲁王朱以海沉入海中而死。
在1959年,金门发现了鲁王墓,人们才从详细的墓志中得知鲁王去世的真正原因:
“王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距生万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才四十有五”。
鲁王墓志
至此,郑成功背的这个黑锅才被人知晓。
综上所述:历史记载不一定是可靠的,尤其是有着不同目的历史记载。但是真实的历史,早晚会被发现的。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那些伪历史,探索真历史。
两分钟走进历史现场,更多真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