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原标题 | 侮辱死者被罚80万,自嗨锅嗨不起来了
作者 | 余源 (andyy1988@126.com)
编辑 | 陈燕妮
运营编辑 | 马晓轶
商业道德的底线不能逾越
由于一则广告,自热火锅品牌“自嗨锅”被罚80万元。
今年2月,自嗨锅在自家旗舰店发布了一则“致富款花蛤粉”的商品广告,商品主图及详情页面中多次出现“标价176万致富款花蛤粉”字样。
这个表述针对的是此前“一女子食用自嗨锅后死亡,家人索赔176万余元”事件的调侃,自嗨锅也因此被舆论质疑侮辱死者。
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广告严重伤害消费者感情,违背公序良俗,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决定从重处罚。
事实上,在如此令人不适的行为发生前,自嗨锅早已不复当年网红品牌的光景。
01
广告侮辱死者?
事情还要从7个月前说起。
2022年9月,卢先生的妻子陈某网购了4盒“自嗨锅蒜香花蛤粉”,与女儿、母亲3人一起食用3盒后,都出现了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其中,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为了弄清妻子的死因,卢先生申请了司法鉴定和两次尸检。根据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本例急性食物中毒是否由“自嗨锅蒜香花蛤粉”的食用所导致,需办案单位结合进一步的调查情况予以认定。
展开全文
报告还指出,对于食用方法是否妥当、是否同时进食了其他变质性食物、水是否属于变质水、是否污染了其他未知的毒物等诸多问题,就现有掌握的材料和情况无法予以进一步明确。
卢先生表示,在与自嗨锅协商无果后,提出赔偿死者和伤者各类损失176余万元。
令卢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死因还没说法,赔偿还没拿到,自己的爱人反倒被自嗨锅编派上了。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今年2月11日,“自嗨锅旗舰店”发布了标题为“‘致富款花蛤粉’自嗨锅自热火锅夜宵自热锅方便网红懒人速食”的商品广告,在商品页面主图以及详情页面中多次出现“标价176万致富款花蛤粉”字样的图片,并在详情页面配有“女子疑吃自热火锅后去世?警方鉴定:不排除因食用导致急性食物中毒死亡可能家属索赔176万”等内容的图片。
上述事件一经报道便迅速引发关注。3月2日,自嗨锅下架了上述广告,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经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及第三方机构调查检测,产品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产品仍在正常销售中。
02
违背公序良俗
不过在3月4日,自嗨锅又发布了一则新的声明称,上述事件系公司旗下一家直营店运营人员非理性的情绪宣泄行为,公司对员工这种罔视社会公德、轻视文化禁忌、无视网友感情的愚蠢行为深表歉意,目前涉事人员已被辞退,公司对死者及家属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也将继续依法依规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真相进行全面调查。而此前发布的声明已被删除。
在处罚决定书中,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鉴于当事人发布的上述广告严重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感情,违背公序良俗,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并被媒体广泛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决定对其从重处罚,罚款80万元。
4月18日,死者丈夫卢先生回应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拿到检测报告后找自嗨锅方面协商,提出176万元赔偿被拒后,自嗨锅方面发布上述广告,令家人“真的很气愤”,相关负责人告知其已开除涉事员工。目前,卢先生及家人已就产品责任纠纷起诉自嗨锅方面,案件待开庭。
4月19日凌晨,自嗨锅就此事再度发表致歉声明,并表示从未想过侮辱逝者。
在声明中,自嗨锅披露了部分调查细节:从公司配合上海市场监管局深入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关人员承认:他们从来没有侮辱逝者之意,更多是对逝者家属在尸检结果还没出来前,就网上断定“妻子食用自嗨锅花蛤粉导致食物中毒”这一言行的极其不满,对逝者家属在事件没有定性与定论情况下,即跟品牌方“索赔” 176万行为的不可理喻,才非理性地用这样偏激的方式,试图解释事件真相,宣泄内心愤懑。
不过自嗨锅方面也承认,虽然不是公司行为,但也是公司的人员所为,那公司就难逃其咎;虽然是直营店铺未经批准的擅自发布,但公司半个多月都没发现,那就是公司的失察。
03
行业迎来风口
自热火锅,即无需依赖电、火等能源加热,仅需添加适量的冷水,即可实现食材烫煮的火锅类方便食品。
近年来,自热火锅以其独特的食用方式,为“加班族”、“懒人族”、“旅行者”等人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疫情后,自热速食需求攀升,市场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18年,自热火锅市场规模由2.3亿元增至4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0.7%。
自嗨锅便是这波自热火锅红利的受益者之一。资料显示,自嗨锅创立于2018年,创始人是曾一手打造了知名零食品牌百草味的蔡红亮。
自嗨锅自推出之后,通过综艺影视植入、社交媒体种草、大V直播带货等方式,迅速收获大量用户,其运营推广策略甚至被总结为“半个娱乐圈都在吃”。
与此同时,资本的垂青也接踵而至。企查查显示,从2019-2021三年时间里,自嗨锅共完成了五轮融资,其中不乏金鼎资本、经纬创投、华映资本等明星机构,仅披露金额的三轮融资总额就超5.5亿元人民币。一轮接一轮的融资之后,自嗨锅的估值也水涨船高,一度达到75亿元。
不过进入2022年,自嗨锅的声量突然小了许多,也不再发布战报。魔镜数据显示,2022年618天猫方便速食/速冻食品榜单中,自嗨锅排在20位。
近日,自嗨锅甚至传出“卖身”的消息。
3月27日,“味精大王”莲花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自嗨锅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权,交易对价预计在3亿至6亿元之间。
按此计算,自嗨锅估值是15亿-30亿元,已经远低于曾经75亿元的峰值。
通过莲花健康的公告,我们也可以一窥自嗨锅的经营状况。2022年,自嗨锅营业收入为8.20亿元,净利润为0.28亿元,这也是自嗨锅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此前在2020年和2021年,自嗨锅分别亏损1.51亿元和3.18亿元。
不过盈利并非因为卖得好,恰恰相反,过去一年里,自嗨锅有点“卖不动”了。数据显示,2020-2021年,自嗨锅营业收入分别为9.58亿元、9.92亿元。按此计算,2022年营业收入下滑近两成。
04
自热火锅退烧
事实上,不只是自嗨锅,整个自热火锅市场的热度都在消退。
这一点从资本的青睐程度就能看出。烯牛数据显示,2014-2021年,自热食品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0年达到顶峰,发生融资事件10起,但2022年自热食品行业遇冷,截至11月仅发生融资事件3起。
消费者也在逐渐审美疲劳。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热火锅的受众面虽广,但消费频率并不算高。据统计,有95.6%的中国受访者尝试过自热火锅,但每周都吃至少一次自热火锅的仅占20.3%,28.8%网民2-3星期吃一次,17.9%网民1个月吃一次。
而劝退消费者的因素,一方面是价格偏贵,另一方面则是对安全的顾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1.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价格偏高是不选择自热火锅的主要原因。
从本质上看,自热速食还是属于方便速食赛道,这是一种传统消费需求,而非全新的消费需求。即便国人再钟情火锅,动辄三四十元一盒的自热火锅,仍然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至于对安全的顾虑,一方面是因为操作繁琐、加热包存在风险,占受访者的48.4%,另一方面则是担心生产厂家资质及食品安全问题,占受访者的45.2%。
以自嗨锅为例,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自嗨锅的投诉就有407条,涉及内容多集中在产品质量方面,如酱油包破损泄漏变质、包装袋破损、吃出塑料及虫子等。
艾媒咨询指出,自热火锅行业参与者过多,自热包、食材包资料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尚未针对自热火锅行业出台国家性的监管政策,已有的政策要么是从地区性及宏观角度出发,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要么是围绕自热食品的生产规范以及安全问题。
“自热火锅爆红后,整个行业存在价格高、口味还原欠缺、食品安全频发等问题,行业仍需要统一标准来实现长久的发展。”艾媒咨询表示。
参考资料:
商家推出“176万致富款花蛤粉”被指侮辱死者 回应称:系调侃,央广网,2023-03-02;
食物中毒疑云:死者家属起诉获立案,自嗨锅就不当图片致歉,澎湃新闻,2023-03-14;
新消费品牌“渡劫”的又一缩影:自嗨锅寻控股方 流量造品牌神话不再,经济观察报,2023-04-01;
难逃网红宿命,“自嗨锅”们不香了?Tech星球,2023-04-14。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自热火锅,早就卖不动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