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1933-2016)
纪念一代电影明星夏梦诞辰90周年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
我想,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金庸
绝代佳人这四个字,
夏梦可当之无愧了。
——梁羽生
到现在,还听导演、制片在叹:
“有当年夏梦那样的就好了。”
——倪匡
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
最漂亮的女演员,
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李翰祥
为什么是夏梦?
文 | 沙丹
来源 | 《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
展开全文
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
仲夏夜深忽然有梦,
梦中遇见多姿丽人,
清淡的芬馨随风飘漾,
轻盈的步伐带来了
苗条袅娜的倩影。
雪白的衣衫仿如鸽羽,
眼若明珠,唇似珊瑚,
仪容显得纯洁又温柔
光华璀璨使人神往。
夜莺扬喉为女郎歌唱,
她翩然而过环佩铿锵,
银色的月光照肌肤如白玉,
愿梦境长留,永驻睡乡!
李如云的这首《夜歌》发表于1952年9月第20期的《长城画报》,描述的是当时香港长城电影公司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夏梦。这个美丽的名字,在今天的大陆几乎已经被年轻人完全遗忘,而上了年纪的观众对她也知之不多。网络上,夏梦大都是作为“金庸梦中情人”的身份出现,而实际上,撇去这些风花雪月的流言片语不谈,夏梦有着迄今为止香港女演员中首屈一指的崇高地位,她的倩影凝聚在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历史片格中,她曾多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至今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唯一的香港女性顾问。
金庸与夏梦
国家领导人接见夏梦
除了内地及香港,夏梦的声名更曾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远及南洋星马,至今仍能收获不少年轻影迷。2013年2月恰逢夏梦八十寿诞,我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划举办了一个夏梦作品专题回顾,集中放映了她主演、制作的7部影片,当时就有马来西亚的“80后”影迷专程来北京观摩,更赠送给我几件早期的夏梦原版专刊图册:这些资料于今日的香港已经不易寻得,却散见于“新马泰”等国的二手书市,足见夏梦的影响早已超出时间与空间,芳踪处处可寻,甚至能让外国年轻一代的影迷挂念。作为五六十年代香港“长城”公司的首席女星,夏梦的历史价值绝对值得重新梳理。
一个明星的诞生,总有其内因和外因,有时更伴随着些许机缘巧合。就夏梦成名的内因,我认为简单总结就是:外貌气质绝佳,家庭背景单纯,品行谦虚端正,文化素质较高。这几点在当时的环境中缺一不可。
首先,好的外貌气质当然是一个女演员起步的内在要求,这需要老天爷的眷顾,偏偏夏梦就是这样一个不世出的绝代佳人。夏梦原名杨濛,1933年生在上海,1948年举家迁居香港。年仅4岁的时候,她的生日纪念照片就已经被摄影师挑中,放大陈列在上海的照相馆橱窗里;到了17岁的青春花季,夏梦已经具备了成为电影演员的优良条件,她面貌清丽脱俗,身材苗条高挑(据她本人介绍,自己身高五尺五寸半,约合一米七,以至于后来一般男演员都不好和她搭戏),由于热衷体育运动(尤其是游泳和打球),她比同时期的很多女演员更多了一份健康的自然美。这即是夏梦出类拔萃的“星相”所在。
少女时代的夏梦
夏梦
家庭背景单纯是夏梦的另一优势。我们尤其要注意,在夏梦被发掘的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国际冷战大幕也早已拉开。作为左派的“长城”公司,旗下演员的出身及其家庭背景,往往是公司“造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夏梦之前,“长城”所倚重的,还是“向左转”之前便和公司签约的李丽华。被称为“小咪”的李丽华比夏梦大几近十岁,成名已久,她的样貌和演技毋庸置疑,但其人生阅历十分跌宕复杂,经常八卦绯闻缠身,相比之下夏梦就像是干干净净的一张白纸。
夏梦写真(来源:陈家洛)
另一名“长城”新人林黛的遭遇更说明了“身家清白”的重要性。林黛在“长城”出道的时间比石慧还要早,她一度同夏梦一样,被视为公司即将大力培养的优质潜力股。1951年第5期《长城画报》上就曾如此撰文:
电影界中最感困难的,就是如何培植新进的人才,关于这点长城公司总经理袁仰安曾经说过,一方面因为电影演技上的人才难求和训练上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营业上的把握,和票房价值是否受到影响,这些都足以动摇制片者发掘新人的信念,但是怎样能使国产电影有更强的活力和更优异的成就,这个艰巨的任务,时至今日,当然是不能抱着期望的态度了,因此新人夏梦的挖掘,在《禁婚记》中惊人的成就,使电影的领域里,发挥了万丈光芒,接着林黛的加入长城,将来在新片中,一定更有辉煌成绩的表现,这点我们是可以预期的,由此可见长城召唤新人的大门不但大开,而 且对培育新人的新作风,将会替未来的电影界建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从中可见,林黛在“长城”的星途本来是一帆风顺的,她的个人正面宣传也屡屡见诸报端。但想必一定是后来“长城”在审查时发现她的父亲是国民党桂系首脑李宗仁的政治秘书程思远(程在当时的电影报刊中,常被模糊隐晦地以“旧官僚”称呼),作为亲共的公司,最终做出了对林黛“冷藏”的决定。没戏拍的林黛一时气恼,最终闹出了自杀事件,后跟随她当时的情人严俊的步伐,投到右派的“永华”公司才得以成名。
李丽华(左)与林黛
和动不动就发大小姐脾气、闹别扭的林黛不同(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她后来的人生悲剧),夏梦的性格比较内向自敛,在家中她是爱幻想的乖乖女,而在公众面前的她则是品行端正、性格随和的影坛新晋。就她个人的形象而言,夏梦是符合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的理想化身,她与当年影坛上一些比较西化的辣妹(如钟情)相比则多少有些朴素保守。1954年9月的《世界电影画报》就曾同时登载了夏梦和钟情的两张泳装照:钟情身着无肩带的抹胸分体式泳装,活泼火辣,果真是让人一见倾情;而夏梦则是带肩带的连体式泳装,相比之下差别实在明显。
钟情(左)与夏梦的泳装照
在报刊上,夏梦的形象多是以旗袍、西式连衣裙等方式出现,中正平和,落落大方。六十年代初她从新加坡回港后引领了一次服饰新潮,即以意大利式绒线衫搭配长裤、薄底鞋,这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夏梦装”。无论如何打扮,夏梦形象塑造的核心都是要实现一种“明朗的健康”。
夏梦着旗袍留影
夏梦装
在当年众多对夏梦的报道中,“谦虚”是她给媒体留下的最深印象。如她在迎接1952年所写致辞中就提到:
“从《禁婚记》一片公映,我开始和观众见面,无可否认,在这片里,我的演技很差,承各地观众们纷纷称许助勉,真使我又惭愧,又兴奋。但我不希望大家把我看做明星,我只想做一个称职的,尽责的工作人员,为中国电影艺术贡献我所有的能力。”
《禁婚记》海报
还有一位署名“所罗门”的记者,原本是要去九龙塘采访李丽华和严俊,结果误打误撞走错了路,先撞见了九龙城嘉林边道寓所的夏梦,后来据此写了一篇《三星印象》。这篇文章足以显示出夏梦和其他明星一些待人接物上的差异,节录数段如下:
这种突然的闯入,使我看到一个女孩的天然本色。夏梦奔出来时,我的第一个印象告诉我:这正是她祖先夏娃的化身。如此都市,如此女性,我们已经看惯了她们是在浓厚脂粉的涂抹下和眩惑衣料的包裹中。但是这里,她的目光和笑容,都还有着野性的遗留。
她的言语都是率直了当,一见面她说她搬来不久,房子的顶费是两万元,租金是每月三百。她的头发虽经烫过,但分明没有梳,她穿着一件绿色的短袖旗袍,皮肤留有太阳照射的棕色光辉,完全是个若耶溪的乡村女孩子。
她喜欢说上海话,当我用国语问她《禁婚记》的成绩时,她才用国语说:“第一次上银幕,不太好。”说到第二部片子《娘惹》时她告诉我:“内景已大部完成,天好就拍外景。”……
我要夏小姐为本报签字,字还没有签,朋友便对我说:“她写得一手好字。” “弗好,弗好!”字签了,上海的客气话又脱口而出。
《娘惹》海报
面对这一切,这名记者不禁感慨道:
“我有这样的感觉:就夏梦本身机遇来讲,已经就是一个戏剧的发展了。当她献身电影时,她已改名换姓,牺牲了学业和青春,以及一切正常的生活程序。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就已在体验最深刻的剧情。因此电影圈里的教育培养和风气环境对她的影响将比她自己的天才和性格更为重要。她是素材,是白纸,在完成作品时,比别人的责任更大。”
随后,等到这位记者再去采访李丽华,虽然李待他也算得上热情体贴,但采访中还是受到一些“君子协定”的制约,让他“有口难言,有笔难写”:显然,刚出道的青涩新人夏梦比纵横银海多年、成熟圆滑的李丽华更让他由衷欣赏。
夏梦影像
夏梦还有一个优点让她具备明星的可塑性,就是她乐于学习,文化素质较高。
早年间的一些女明星文化水平是普遍偏低的,比如因为“人言可畏”而自杀的阮玲玉,内心如外表一样柔弱不堪,由于文化层次低,束缚了她在有声片时代的发展,影迷也很难在报刊上看到她亲自写的文章。这种情况到了夏梦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或许要首先归功于电影在社会环境中地位的提高。
夏梦虽然进入影坛时只有17岁,但她在香港时就读的是玛丽诺女书院,因此中英文俱佳:不仅如此,她在学校时就热衷戏剧表演,尤其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而“夏梦”这个艺名也正是取自莎翁的《仲夏夜之梦》。关于这个名字到底如何得来,现在有不同的说法:有观点说是袁仰安为她起的;也有观点说,是袁仰安请作家高雄和导演李萍倩给起的;其实早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夏梦在答影迷的回复时就已经明确,这是她自己改的。我个人认为,夏梦完全有这个知识能力去给自己改名,她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我们现在从她所写的《从影一年》中便能感受一二。这篇数万字的长篇自述是应影迷们的强烈要求,在《长城画报》上连载的,后来也被统一的整理收录到《我的从影生活》一书中。
《长城画报》封面上的夏梦
正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夏梦这篇自述也是我读过的最为文学性的、细腻的个人历程描述。在文中我们也能了解到,除了她出众的先天条件,夏梦的发掘实在也充满了太多的因缘际会。首先,夏梦家所在的嘉林边道被称为“香港的荷理活”,往北走即“长城”片场所在的侯王庙,这是夏梦最喜爱的散步路线,此为地缘因素;夏梦和妹妹到“长城”片场玩耍,无意中被她的学妹、“长城”老板袁仰安的二女儿毛妹(袁经绵,后为著名舞蹈艺术家)发现,成了她的伯乐,此为人缘因素;夏梦被袁仰安邀请到“长城”片场,最初的想法只是让她为创业作《说谎世界》(1950)做英文配音,“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提起”,这或许就是所谓天意。正是这天时地利人和,让女中学生杨濛最终成了女明星夏梦。
中年夏梦
晚年夏梦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