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超八成在京就业,超5成在国企就业_毕业生_深造_就业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72个本科专业,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2022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北京工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有6359人,其中博士277人(4.36%)、硕士2644人(41.58%)、本科3438人(54.07%)。

本科毕业人数前五的学院:信息学部861人、城市建设学部415人、材料与制造学部404人、艺术设计学院385人、经济与管理学院360人。

研究生毕业人数前五:信息学部722人、材料与制造学部553人、城市建设学部457人、环境与生命学部302人、经济与管理学院302人。

二、2022届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展开全文

北京工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85%。其中,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12%,协议合同就业629人、灵活就业818人,深造率为52.04%,其中国内深造1062人(30.89%),出国(境)深造727人(21.15%)。

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84%,其中协议和合同就业2061人,灵活就业275人,深造率9.49%,其中国内深造238人(9%),出国(境)13人(0.49%)。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

1、就业单位性质

超六成2022届毕业生在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就业(65.66%),34.33%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等其他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在内的非国有性质单位。

本科毕业生以企业就业为主,进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业比例达77.49%;68.16%本科生在国有性质单位工作,其中国有企业占54.19%,

硕士毕业生超六成就业单位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62.90%),国有性质单位是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

2、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2022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制造业、科技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业、公共社会组织六大行业,所占比例达79.71%。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占比分别为25.24%、14.63%、13.02%、12.06%和9.32%。

录取本科生超过10人的单位:中国建筑股份29人、中国电信16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3人、中国铁道建筑集团13人、北京银行12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10人。

2022届硕士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0.72%),其次是制造业(16.67%)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4.82%)。

录取硕士毕业生超过10人的单位:北方华创科技集团50人、中国建筑股份35人、中国电信32人、中国移动25人、中国农业银行24人、京东24人、小米24人、百度24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1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20人、中国工商银行19人、中国联通19人、中国航天工业集团19人、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16人、比亚迪股份16人、海信集团15人、中国建设银行14人、中国中信集团13人、北京工业大学13人、北京银行13人、北京汽车集团13人、国家电网13人、中国银行12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12人、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12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12人、字节跳动12人、中国铁道建筑集团11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10人。

3、就业地区分布

2022届毕业生京内就业比例为66.50%,较2021届减少1.86%。其中,本科毕业生在京就业占82.32%。

毕业生京外就业比例为33.50%。京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在东部地区(20.06%),其次是中部地区(6.80%)。

京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城市或生源所在省的省会或生源地城市。京外就业前五的城市:上海65人、济南65人、天津61人、杭州54人、深圳50人

四、毕业生深造情况

2022届毕业生有1300人选择国内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20.44%。其中,毕业研究生238人,本科毕业生1062人,2022届毕业生国内深造高校除主要集中在本校(53.54%)外,其次是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4.4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68%)、北京理工大学(3.62%)继续深造。

国内深造录取人数较多的高校:北京工业大学696人、中国科学院大学58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8人、北京理工大学47人、北京邮电大学33人、北京交通大学26人、北京师范大学21人。

2022届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1062人(其中就读第二学位64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0.89%,深造高校中,本校、外校国内深造比为1.11:1,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的人数占94.07%。从各专业国内深造情况来看,樊恭烋荣誉学院的软件工程、交通工程深造率100%,微电子科学与工程73.91%。

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10人以上的院校:北京工业大学558人、中国科学院大学56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9人、北京理工大学38人、北京邮电大学32人、北京交通大学25人、北京师范大学19人、北京科技大学13人、清华大学12人、北京大学11人、天津大学11人。

2022届硕士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的为238人,占硕士毕业生人数的9.00%,其中选择在本校深造的硕士毕业生138人,占硕士毕业生国内深造人数的57.98%。

硕士毕业生国内深造人数较多的院校:北京工业大学138人、北京理工大学9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人、同济大学8人、东南大学8人。#北京工业大学#

2022届毕业生中有740人出国(境)留学,留学院校在QS排名前50的有246人,占出国(境)留学人数的33.24%;QS排名前100的有451人,占60.94%;QS排名前200的有534人,占72.16%。

具体来看,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42.08%),其次是美国(25.71%)。

留学院校中有包括曼彻斯特大学23人、香港中文大这15人、纽约大学17人、悉尼大学17人、帝国理工学院(12人)、伦敦大学学院(13人)、新加坡国立大学(21人)、爱丁堡大学(24人)、南洋理工大学(10人)、香港大学(17人)、哥伦比亚大学(16人)等世界知名高校。

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有727人出国(境)留学,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1.15%。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42.70%)。

2022届硕士毕业生中有13人出国(境)深造,占硕士毕业生人数的0.49%。

用人单位对2022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2.68%,对所招聘的2022届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满意度为92.69%。

数据来自《2022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更多内容请登录官网查看,本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首都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8成留京就业,师范生到教育系统902人

西安科技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51.1%在陕就业,2成去了建筑业

河北科技大学2022年本科毕业生5544人,超七成在京津冀地区就业

杭州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7成留浙,签约中超4成去了教育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64.21%留渝,20.94%去中初教育单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