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文旅杂谈(二)“三大文旅工程”之“曲江池+回民街”综合体_西安_城区_面食

点击阅读《

咸阳文旅杂谈(一):咸阳文旅AB面

——所以咸阳文旅要发展,必须有所突破,既要更加依托西安、融合西安,又要突围西安、跳出西安,彰显出咸阳特色。

大树底下好乘凉,树荫下面花难开,道理都懂,具体该咋办?

首现分析一下陕西、西安、咸阳的一些文旅“特色”,这里府志君直接引用一下网友的观点:

“那些自然风景,真的是和云贵川这边比不了,这边随便拉出来一个山沟沟,都能碾压我们那边4a级景区。”

“除了坟,还有啥看的?另外就算是坟,普通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忘的记忆。”

“咸阳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觉得没啥东西,什么历史文化悠久,普通游客其实只图感官上的感受,即便是那些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也是因为这个。”

面对之下,咸阳文旅如何“依托西安、融合西安”,再到“突围西安、跳出西安”?

府志君认为,咸阳文旅需要建设“三大工程”,需要按“近中远”“浅中深”的层次和节奏,激活本市、吸引西安、直到全国游客。

对于咸阳而言,离西安(以及到西安的游客)最“近”的地方是市区(东边),最“浅”的需求不是景点,而是吃。

这两天有两件事刚好@西安咸阳,这两件事刚好都是关于吃,都是关于面。

对于西安,3月24日正月初三,一外地女游客在回民街品尝西安风味,点了一碗20元的油泼面,连大带小加一起竟然只有6根面,根本吃不饱。

府志君认为那不是根,是片。

女子投诉到当地工商所,工商所的回复很敷衍,“合理不合理,将来调查以后会给你一个答复,如果是他的原因,将来该整改的整改,该责令的责令”。

工商所工作人员的回复令人寒心,回民街的行为给西安抹黑,引发包括西安在内的众多网友热议(批评)。

这不是西安面食第一次登上热搜。去年3月27日,网友爆料自己在白鹿仓景区游玩,吃饭时要了一碗15元的面,虽然比外面的贵了一点,但感觉还行,毕竟这是景区。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面条端上来,整碗只有长7、8厘米宽1厘米厚0.3厘米的面条4根,该网友表示“碗美得很,里头没货,这也太坑人了吧!”

展开全文

连续两年登上热搜的西安面食

对于咸阳,大年初一至初八,大型美食纪录片《千年陕菜》第二季在电视二套播出,咸阳面食专辑《面食之都》作为第四集在正月初四与全国观众见面。

早在4800多年前,周代的先祖后稷就在咸阳教民稼穑,开启了秦人面食文化。今天,咸阳被誉为“国际面食之都”,这里的人们以对面食的热爱,和在面食的吃法上惊人的天赋和创造力,阐释着城市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宽度。

武功旗花面、杨凌蘸水面、乾州驴蹄子面、礼泉烙面、泾阳拨刀面、三原疙瘩面、永寿涎水面、彬县御面、长武血条汤,咸阳辖三区二市九县,各区县都有代表性面条品类。

biangbiang面、汇通面这已经是全地方喻户晓的存在,“亚洲最大的面条露天市场”给人的震撼还在继续。

咸阳,面冠九州,通吃天下。

随着西安旅游的日益火爆,本来就稍欠特色的餐饮,因为人太多钱太好赚而在质量上、份量上、口味上、服务上、监管上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如果说游客们来西安品味的是历史,那么品尝的就是面食。

所以咸阳应该首现从吃上、面食上突破,打造“游在西安,吃在咸阳”的大格局。

所以第一个、“近”、“浅”的工程,就是:

一、咸阳湖+老城区整体文旅项目建设。

这一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咸阳湖,二是老城区,最终融二为一,并起到“1+1>2”的效果。

咸阳湖:

府志君认为,吸引自己人,只能叫休闲,吸引外地人,才能叫旅游。

以目前的咸阳湖,虽然贵为4A,实质上只是个休闲广场,“吸引”的只是广场舞大妈。

所以府志君建议利用咸阳湖水面宽阔、地域宽阔的优势,在每年除夕、元宵节举办烟花表演,这种表演最好固定化、品牌化,叫做“盛世秦都,遇见咸阳”啥的,在全国各种烟花表演中凸显独一份的文化和地域特色。

放炮这事除了热闹,还有很新的的宣示色彩,向全国游客宣示:咸阳发出邀请,欢迎大家都来!

每年五一、国庆,依据时代特色,可以举行无人机、3D光影秀等现代科技时尚秀。

在咸阳湖举办这类活动,最好顺着咸阳湖、从秦都桥一路表演到渭城桥,一是受众广泛,几乎全城都可看到,二是分散人群,保证安全,能够放的开、玩的嗨。

这些活动,目标人群除了咸阳市民,更要面向西咸新区、西安市民。西安的城市文旅建设偏向东南,西部北部比较单薄落后,这些区域的民众容易被咸阳吸引。

咸阳湖的文旅功能在于“拉人”,拉来了之后还要“留人”,这个任务交给老城区。

老城区:

东到抗战路、南到咸阳湖、西至乐育南路、北至人民路,大致就是渭城区中山街道办的辖区,面积三平方公里,人口三万余人。以北平街为核心,还有渭阳东路、花店巷、易俗巷、西道巷、果子市街、仪凤东街、仪凤西街、永绥街、中山街、法院街、清泰街、县门巷、东明街、西宁街等多条街巷。

老房多为明清建筑,现存咸阳古渡、渭阳书院、凤凰台、安国寺、咸阳博物馆等,是咸阳市历史文化宗脉所在。

府志君反对在老城区大兴“明清风”,但是府志君不反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更不反对老城区进行文化建设。

咸阳老城区虽然亟需改造,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大拆大建(明清建筑都是保护文物,也拆不了),唯有进行城市更新,以新理念使之旧貌换新颜。

府志君不是专业人士,不好说太细,但建议咸阳老城区改造可以参照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和绵阳的马家巷子,尤其是马家巷子。

巧合的是,和咸阳老城区相似,宽窄巷子和马家巷子也是明清风,至今依旧保持着古色古香的老气质,只是经过改造,换上了一身新装。

马家巷子虽然规模和知名度远不及成都的宽窄巷子,但在绵阳提到美食就没有人不知道这条小吃街。宽3米、长约460米的马家巷,云集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滋味与人文时尚,有传统的,有时尚的,感觉迷离而悠然。在现代生活的时光里,马家巷不仅仅是一个美食小巷,看着往返的人流,恍然间有点岁月与时空交错的感觉。

因为传统与时尚潮流的装扮,这里也是不少绵阳人和外地游客寻找家乡时尚、念念不忘之地。

咸阳老城区改造,应该从商业业态、游客流量、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交通组织、市民需求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点串线形成片,成规模打造,融合餐饮商业街区和文化体验街区,完备完善公共设施、休闲设施、商业街区建筑设计、停车场以及地方特色。

未来,以北平街当道,以数条“马家巷子”加持,盘活提升整个咸阳老城区。

由于时代因素,咸阳老城区已经并且以后也将凸显“明清风”,所以可以将匾、联、碑等历史元素融入街道,同时还可以增加文化展馆、街头演出舞台、景观雕塑、文化VI系统、裸眼3D屏幕、夜景灯光等科技元素。

但是坚决不要修“门”,一来会阻塞交通,二来“门”这东西天生局限发展,咸阳老城区虽然要独具特色,但整体上必须和咸阳整个城区有机融合、无缝对接,不会显的太突兀。

然后还要请开发商们手下留情,老城区毕竟还可以拆出一些建设用地,如果再来个一水的33(层)、3.5(容积率),那啥规划都是个完球。

和府志君不谋而合的是,现在的咸阳老城区虽然已经是“明清风”了,但是在文化打造上却坚定的选择了“秦汉风”。

事实证明,这种“混搭”没有什么不好,游客几乎无障碍接受,毕竟在咸阳,或者只要提起咸阳,不论在何种背景下,“秦汉风”都是抹不去的烙印。

以咸阳湖时尚活动拉人,以老街食商肚量留人,将咸阳东片区建设成“曲江池+回民街”的综合体、升级版,完成咸阳吸引西安游客,吸引西安西线游客的第一波。

来西安旅游的顾客,绝对是冲着周秦汉唐来的,冲着面食来的。玩了一天后在回民街就餐,虽然体验了别样风味,但绝对没有在秦汉风、咸阳湖、我们面食之都就餐体验愉快,品味俱佳还便宜实惠。

咸阳湖时尚活动容易操作,咸阳老城区本身也有北平街改造等实践经验,同时,汇通夜市、福园巷子的改造运营也十分出彩,值得借鉴。

近一年来,渭城区担当起咸阳文脉职责,老街区改造、秦风汉韵民俗风打造的有声有色,这第一项建设,应该会比较好走。

(未完待续)

作者:府志君

首发公众号《府志君pro》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