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在生二孩?_生孩子_一个月_孩子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生"二孩"的又是哪些人群?生育观念的转变是自私还是进步?什么人在生"二孩"?

有网友分享过一个故事,她有一个远房表姐,夫妻二人都是公务员退休,在成都有3套房,条件不错。表姐的母亲已经老年痴呆6年了,老人家身体很好,但智力只相当于3岁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开门往外面跑,很多保姆来了两天就不愿意干,只能靠她表姐一个人照看。再加上表姐夫耳背非常严重,几乎帮不上忙,而表姐是独生女儿,没有人换手,哪怕经济不错,也几年没有出去旅游过了。"每当一个人很疲惫无助的时候,她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兄妹能搭把手。"于是,在经济条件暂能支持,精力还顾得上时,"二孩"成为不少适育人群的选择。除此之外,传统观念里的"养儿防老"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不过,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并不是所有的年轻夫妇都能那么洒脱。结婚可以穷,生孩子不可以某社交平台曾发起一个话题:什么时候生孩子最适合?留言区有个高赞回答:有钱的时候,生孩子最合适。看似调侃,却也道破了当下社会的普遍顾虑:生孩子,不可以穷;生二孩,更不能穷。怀胎十月,日常开销加产检费用,起码得数万元;生育时的手术费加月嫂费,花费也近五位数;孩子满月之后若家里有人带还好,没人带又是一笔开销,另外还要买奶粉、尿不湿、玩具、衣服等儿童用品……而生孩子不容易,养孩子更难。某媒体在采访武汉一二孩妈妈时,其算了一笔账,大宝加小宝一个月奶粉、玩具等基本开销1000元,家中水电、交通、饮食等日常生活费用差不多四五千,另外还有教育经费,算上兴趣班、学杂费、二宝的早教班,一个月也有2000元左右;如果还有车贷、房贷,那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基本开销会超1万五。按工资水平来看,这差不多耗尽了一对夫妻一个月的工资。当然,前提条件是全家人都身体健康,不会有医疗费用。虽然各地消费水平有差异,但经济压力确是逼退不少人生二孩的主要因素。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朋友,他们一面被催生二孩,一面又顾虑重重:一个孩子都养不起,怎么养活二孩?而对于考虑生二孩的夫妻来说,他们面临的还有事业与家庭的兼顾、两个孩子的平衡、如何教育培养等一系列问题。怀孕生子对身体和心理带来的改变,以及对工作的耽误,更是让不少职场女性在生育问题面前犹豫不决。同时,"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顾虑,让很多年轻父母更倾向于做出以质量代替数量的有利选择,"生几个孩子,还不如好好培养一个"。

有人不愿自己的生活全部被孩子填充,选择独宠一儿;有人享受孩子成长带来的欢愉,希望在适当的年纪多生育几个可爱的宝宝——不同人有不同认知,当时代给予每一个人足够自由去思考和评判,当传统观点不再根深蒂固地影响一代人的决策时,我们开始更自主地去审视自身需求,从而做出与个人发展相适配的选择。这是时代给每一代人留下的专属烙印,也是"现代化"进程对这个社会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