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土恋家”是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人文素养,重人伦、系家庭、亲血缘的思想亦是维系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纽带。
故土,这一朴素的词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它承载了父母的哺育之情,兄友的友爱之情,这万般情谊最终都升华成人们对故里的思念与挂牵。
本期艺术现场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源·缘——闽台艺术展”为契机,讲述一段华夏民族的绵长柔情。
闽台艺术展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曾多次出现在课文中的中国台湾省是新中国几代人的记挂之地,不论是澎湖湾的白浪逐沙滩,还是沿着稻香河流的奔跑,都是无法阻隔的亲情与眷盼。
展开全文
福建和台湾在地理、血缘、文化上都关系密切,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福建地区是台湾人最重要的故居,而福建先人也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渡海开垦台湾。在台湾,世世代代的运作下,已有不少闽台文化,是以亲缘宗姓为连结的。譬如,备受台湾人民喜爱的布袋戏,就起源于福建泉州。而与之相似的艺术有东北的“扁担戏”、四川的“木脑壳戏”、西安和兰州的“耍杆子”等等。闽台文化,可以说是两岸人民的一种精神烙印。
国博的“闽台艺术展”用400件艺术作品,涵盖了戏剧、文学、雕塑和美术等多个领域。
同宗同源·敦亲睦族
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宗族中形成了以姓氏为血脉延续的重要标志。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通鉴·外纪》中表述了姓和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西晋末年,衣冠南渡,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族人入闽,福建与台湾同治为一省。两岸人民在语言,服饰、民俗艺术上,均承袭华夏民族优秀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元化的区域特征。
此次展览展出的清《重修五通路亭碑拓片》记录了清乾隆年间,几位前往台湾任职的官员捐出“廉俸”,在古码头的边上修建了供旅人休息的路亭,并勒石为念的故事。五通古渡是通向台湾的要冲,也是厦门至金门和台湾之间最主要的交通要道之一。路亭的重建,既为来往民众提供了便利,又对当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海峡之音·合韵千年
闽台语言同系,戏曲是两地人民表达情感的联结纽带之一。闽台戏剧是闽南艺术和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交融的一个缩影。福建戏曲以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五大曲种为主,源于唐五代,盛于明清,传承于当代。除此之外,还有人们熟悉的木偶戏也一同活跃在八闽大地。
汉唐遗音谱族魂——南音
此次展览借助清末时期的洞箫、拍板等乐器,为人们介绍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南音是一门将歌唱和演奏融为一体的表演艺术,被誉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以闽南语唱出,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谱写乐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
落地生根百花开——闽台传统戏曲
戏曲的美,美在形与声。当锣鼓响起,那闪耀了近千年的腔调用柔婉的身段唱尽世间情,演尽世间魂。
戏曲,这一中华民族孕育而出的国粹,经过千余年的传承逐渐发展出了诸多剧种。闽台戏曲同宗同源,但又有着各自的风格特点。
戏曲传承,文化认同是桥梁纽带。闽台戏曲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与闽南文化两个重要元素,成为两地人民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展览中展出的清“茶树根雕《观音戏目莲》”、清“金漆木雕戏曲故事饰件”均表明戏曲艺术不仅呈现在舞台上,更融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戏曲有神,牵丝有情。故土,对于每个离人来说,既印刻了铭心的记忆,也蕴含着丰饶的畅想。时至今日,闽台文化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越来越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源·缘——闽台艺术展”,我们下期再见。
眼缘艺志 第1030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