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2327:病因辨证之饮食致病篇_就会_饮食_食物

所谓饮食,其实就是人类日常的吃喝。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在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努力和丰富之下,饮食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书 · 酒诰》有云:“尔乃饮食醉饱”,因此,我们有“民以食为天”及“病从口入”等说法。

时至今日,饮食文化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与其它风俗共同组成了民族和地区特色的一部分。中华美食誉满天下。中国饭菜好吃,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饭菜养人,这也是得到公认的。

然而,物极必反;饮食原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本能行为,但是因为不断的发展,加上人类的好奇心,多吃、乱吃、新鲜吃等,导致食物失去了食物本身的功能,同时也使人体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了“病从口入”的现象。

中医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古人在饮食不当发生疾病之后,有识之士就会考虑原因,久而久之就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饮食导致的,这其中包括了辛、甘、酸、苦、咸五味,也包括寒、热、温、凉四性。其中每一项过量或者不及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饮食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的来源;但是,如果任意食用肥甘厚腻,不懂得节制,就会导致脾胃发生问题,首先就是运化失常,不能将进入人体的以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从而使得营养物质堆积而诱发疾病。形成饮食所伤的证候。

展开全文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就好比收粮屯粮的粮库,因此有“胃为仓癝”之说。如果因为饮食过量或者食用了不该食用的食物,就会导致饮食伤胃,使得胃气不降,无力纳食,就会出现胃痛,胸膈脾满等症。此时,因为胃功能受损,小肠难以承受胃排空没有完全加工之食物,导致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受阻,然后再传导进入大肠,但因食物中营养物质没有被完全吸收,以至于食物在大肠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出现了肠道功能紊乱;如果食积停滞,就会出现腹痛、泄泻等。假若,食物停滞中焦,导致中焦脉气壅滞,就会出现滑疾或者沉实等脉象。由于食物停滞与胃气失降,使得浊气两相蒸腾,就会舌苔厚腻或者口臭。假如患者误食毒物,可以直接损伤胃肠黏膜,直接导致胃肠道的气机紊乱而发生呕吐或者泄泻相交出现。

所以,中医在调理疾病的时候,特别注重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喜好,因为只有搞清楚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才能知道疾病的根源,才能够准确的对因治疗。否则就如同瞎子摸象,哥说各有理,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门诊:西安灞桥一服堂中医门诊部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长荣路东段路南(导航直接搜“西安灞桥一服堂”即可到达)

电话:029-83261208

微信:liziliang1975

网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