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二桃杀三士(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中,如果只有一个桃,情形会有什么不同)_齐国_诸侯_家族

本文目录

  • 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中,如果只有一个桃,情形会有什么不同
  • 二桃杀三士中晏婴杀了田开疆为啥没有削弱田氏的势力
  • 足智多谋的齐国名相晏婴著名的“二桃杀三士”是怎回事
  • 齐景公时期,晏婴用“二桃杀三士”除掉三员猛将,但是,如果晓之以理,辅之以德,然后为国用不是更好吗你怎么看

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中,如果只有一个桃,情形会有什么不同

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要是现代社会根本不会发生,古代讲个义字,历史故事沒有假如,要有那么多假如,历史得改写多少回了。

二桃杀三士中晏婴杀了田开疆为啥没有削弱田氏的势力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记载的一个历史故事,晏子辅佐齐国三代君主,历任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后人记录他的思想和言行的书籍自然会赋予很多其他的意义——“二桃杀三士”就是其中一个。

“三士”中的田无疆因为其姓氏让“二桃杀三士”这个故事有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晏子是不是在阴谋砍掉田氏的臂膀,以及晏子为什么不继续削弱田氏的实力。这就分两部分来讨论了。

首先,因为《晏子春秋》不是一部史书,田无疆其人也并不见于其他史书。

《左传》中并没有“二桃杀三士”的记载,所以“二桃杀三士”是后人编造的还是确有其事,以及就算确有其事,田无疆是不是田氏家族成员,都是个未知数。但是我们要讨论这件事,先按照田无疆属于田氏家族来讨论。

其次,此时的田氏还不是后来“田氏代齐”时的田氏。

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作为一国的外姓氏族瓜分或取代执政的公族。而且三家分晋在前而田氏代齐在后,个人觉得,三家分晋肯定起了榜样带头的作用。

这和春秋时期一个趋势有关,那就是各个诸侯国的公族其影响力和统治力都在下降。

所谓公族就是诸侯的儿子以及他们繁衍出来的家族,这些公子和外围家族占据着诸侯国的各个重要职位,他们与各国诸侯共同构成了本国的统治阶层。

到了春秋中后期,形势发生了变化,公族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渐趋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曾经作为统治基石而处于中下层的卿大夫们。

这一状况的发生与春秋时期各国进行的吞并有关系,有的国家灭亡了,有的国家领土扩大了。

《荀子》中说有记载,齐国“并国三十五”,晋国“献公并国十七”,楚国“庄王并国三十六,开地三千里”,秦国“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领土的扩张首先使得再次分封成了可能。周朝虽然是一个个层层分封的体制,但周王室只分封到诸侯,诸侯之下则各凭自主。

《左传》中有言: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士有隶子弟。

一路发展下来,实质就是诸侯国成为了一个“小周朝”,其下卿大夫们实质上成了“小诸侯”,这为卿大夫家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其次频繁的战争要求有能力的人上位,种种条件下,卿大夫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最终演变的结果之一就是诸多诸侯国形成了几个卿大夫家族与诸侯共治的情况。

卿大夫们甚至能废立或弑杀诸侯,自然也可以取彼而代之。

宋国有华氏、乐氏、皇氏、鱼氏等几家,卫国有孙、宁等几家,而齐国则有高氏、韩氏、国氏、范氏、崔氏等几家,晋国的赵氏、韩氏等几家。

这个时候的田氏还仅仅是齐国众多卿大夫世家中的一员,很普通的一员,甚至还挤不进中心阶层,更不要说威胁到齐国公族了。

要到齐景公统治的后期田氏的势力才会动摇公族的统治。

再次,晏子在“田氏代齐”之路上是使过绊子的。

田氏的先祖田完是陈国公族,因为内乱而逃到齐国,此时齐国还是齐桓公在位,田氏历经四世,在齐国苦心经营,直到第五代的田桓子,很有能力,得幸于齐庄公,田氏才算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有了姓名,但影响力还是不大。

《史记》中记载:文子卒,生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田氏的崛起在于齐国的几次内乱。

前面说过了各个诸侯国是诸侯与公族共治,齐国长期执政的公族是国、高二氏,他们的长期执政引起了新兴卿大夫家族不满,两者间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代表新兴卿大夫势力的是齐惠公的宠臣崔杼,经过几次内斗,国、高二氏对齐国长期执政的局面被打破,权力转移到了以崔氏为首的新兴卿大夫家族手中。

而此时的田氏还苟着,只是作为新兴势力崔氏家族的追随势力存在。作为胜利者的附庸,田氏也得到了发展。

崔氏又开始与齐国政坛上的另一只新兴的公族庆氏开始了争斗,崔氏败亡,庆氏不仁,引起了众多公族和卿大夫家族不满,由此引发了逐庆之战,田氏正式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了齐国的政治舞台。在逐庆之战中田氏得到了极大的利益,一方面捞了政治资本,另一方面得到了大量的资源,使得田氏的崛起有了物质上的基础。

《左传》中记载着: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

然而,直到这时,田氏依然不是齐国的执政家族。

逐庆之战中的栾、高二氏接替了庆氏成为了齐国的执政家族,这两个家族是齐国的新兴公族,为了维持其执政地位,这两家大力打压和排挤其他的公族,最终导致齐国的诸多公子和公族外逃。此事是公元前542年,齐景公已经继位5年,开始他漫长的统治生涯。

《左传》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齐子尾害闾丘婴,欲杀之,使帅师以伐阳州。我问师故。夏五月,子尾杀闾丘婴以说于我师。工偻洒、渻灶、孔虺、贾寅出奔莒。出群公子。

子尾就是栾氏族人。

栾、高的倒行逆施最终又引发了齐国的内乱,这一次的内乱与其他几次不同的地方在于,田氏不再作为次要角色出场,而是作为主导者直接指挥了整场战斗。

《左传》中记载:五月庚辰,战于稷,栾、高败,又败诸庄。国人追之,又败诸鹿门。栾施、高强来奔。陈、鲍分其室。

陈就是田氏,作为胜利者一方的田氏又一次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块封地——高唐。

《左传》中有言:陈氏始大。

到了此时,田氏终于有了立身之基。

齐国的公族虽然经过了几次的内斗导致势力大损,但是公族因为天然的血缘联系依旧占据着正统的地位,田氏这些异姓卿大夫家族的兴起自然会引起公族的警惕,所以作为胜利方的田氏拱手把执政地位让给了国、高这两个公族家族。

作为出头羊的田氏家族此时选择了战略收缩,开始进入了经营势力的时期。当然,田氏的这种战略收缩既是一种政治上的敏锐,也是来自现实的压力。

除了发展经济,组建军队,就是收买人心。

《史记》中记载:无宇卒,生武子开与釐子乞。田釐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

田氏开启了种田模式,而晏子则早就看出了田氏的危险性。

1、齐景公十六年的栾高之乱中,他让田氏把从栾氏得到的战利品全都上交给了齐景公,且逼迫田氏主动退出政治中心。此事《左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左传》中记载:晏子谓桓子:「必致诸公。让,德之主也,谓懿德。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可以滋长。」桓子尽致诸公,而请老于莒。

正是因为此,幼年继位,几经内乱和波折,一直是个傀儡的齐景公才正式掌握了权力,政归于诸侯,而刚好齐景公也是一个比较有能为的诸侯,自此后,齐国有了比较长的一段安稳局面。所以晏子是齐景公掌权路上至关重要的角色。

2、晏子一直劝诫齐景公注意田氏的动向。

《史记》中有载: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於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再次作为诸侯的齐景公也算有能力,在其统治的58年间始终掌控住了局面。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二桃杀三士”中的晏子用计杀了田开疆,杀田开疆容易,灭一个极其有政治敏锐度的家族却难,何况这个家族一开始苟得让人察觉不出其有吞象之心,到其坐大之后,又遇到了幼主即位,最终“田氏代齐”终成现实。

“田氏代齐”的过程与三国时“司马氏篡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累世经营,又刚好赶上了历史的潮流,田氏遇到了卿大夫势力与公族势力争斗渐占上风的时代,而司马氏则是魏晋时期世家争锋的时代。

时势造英雄,而英雄都是时刻做着准备的人。

足智多谋的齐国名相晏婴著名的“二桃杀三士”是怎回事

嗯,我研究了这个问题,齐国没钱了,骄兵悍将压不住所以才想出的计谋。我记得齐景公的时期,对不对?桃子左一分右一分剩俩,三将先夸功争桃,后来有一个自杀另外两个也自杀了。当时秦国势力不大,还没进入战国时期。

齐景公时期,晏婴用“二桃杀三士”除掉三员猛将,但是,如果晓之以理,辅之以德,然后为国用不是更好吗你怎么看

齐景公要赏赐三名勇士,晏子为什么让他只赏赐两个桃子?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将军: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能征善战,而且意气相投,结成了异姓兄弟。他们在朝中势力强大,对百官十分傲慢,连国君齐景公也要让他们三分。民间议论纷纷,怀疑这三人早晚会谋朝篡位。

齐国宰相晏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深为忧虑。他思索再三,求见齐景公,小声说:“外头流言蜚语很多,说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将军势力越来越大,恐怕是个祸害啊!与其养虎为患,不如痛下决心,解决了他们 齐景公沉默了很久,问晏子:“有什么稳妥的办法?”晏子附在齐景公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齐景公频频点头。天,三位将军接到齐景公的命令,召他们进宫领赏。三人兴冲冲来到宫中,只见案上摆着个华丽的金盘,盘里有两只芬芳扑鼻的大桃。晏子说:“宫中最好的一棵桃树上结了果实,大王想请三位将军尝尝鲜,可现在只熟了两个,还是请将军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吧。”公孙接是个急性子,他抢先说:“想当年我曾在密林捕杀野猪,在山中搏杀猛虎,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说完他上前拿走一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真的勇士,能够打败来犯的强敌。我曾两次领兵作战,守护齐国人民,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他自信地拿起另只桃子。 古冶子本来还想客气一下,不料一眨眼工夫桃就没了,顿时怒火中烧:“你们是很勇猛。

可当年守护大王渡黄河,我在激流中杀死了巨大的鳖怪,救了大王!我是勇敢不如你们,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古冶子越说越激动,突然拔出了腰中的宝剑。大惊之下,公孙接和田开疆也拔出了宝剑 殿前的卫士们见状一齐拔出刀剑,将三位将军团团围在中间。宫殿中顿时寒光四射,气氛异常紧张。

这时,晏子在旁边假意劝说道:“三位将军都是国家栋梁,又是结义兄弟,这只是两只桃子而已啊。” 公孙接猛然惊醒,叫道:“古冶子论功劳、论勇猛都不在我俩之下,却没有得到桃子,这是当众羞辱他!我作为兄弟,还有什么脸活在这世上?”说着把剑往脖子上一抹,立刻鲜血喷涌,倒在地上。田开疆大为震惊,说道:“公孙接说的是,古冶子功劳大却没有桃子吃,我们做出这等不知羞耻之事,何必再活?”说完也自杀而死。 古冶子大惊失色,突然清醒过来,叫道:“我们是兄弟,可我竟为了一只桃子逼死他们,还有脸活在世上吗?”于是也自刎而死。

齐景公听说了事情的经过,暗暗松了一口气,但也有些伤感,于是下令将三人葬在一起。就这样,“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