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桥兵变能够成功,而苗刘兵变却不能成功?南宋名将韩世忠功高盖世,又曾怒怼过秦桧,为何最后能得以善终_高宗_太后_兵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刘正彦 成功 高宗 太后 兵变

本文目录

  • 为什么陈桥兵变能够成功,而苗刘兵变却不能成功
  • 南宋名将韩世忠功高盖世,又曾怒怼过秦桧,为何最后能得以善终
  • 苗刘兵变始末,明受之变经过是怎样
  •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儿子是谁叫什么怎么死的

为什么陈桥兵变能够成功,而苗刘兵变却不能成功

感谢邀请,我是紫气东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庙刘兵变根本无法与陈桥兵变相提并论,两次兵变的背景、过程、善后等各反面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背景概述:

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逝世,幼子继位。内部皇帝年幼,统治不稳定,外有契丹与北汉联合入侵,主政的太后无主见,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想到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赵匡胤以兵少将寡,推脱不去,范质授以全国军权,调动全国兵马,赵匡胤名义上得到了后周的军事大权。

苗刘兵变:宋高宗赵构面对金军的多次南下入侵,多次未做抵抗,一路逃跑,从应天府逃到金陵府再逃到扬州、杭州,并一直宠幸宦官与贪赃枉法的权臣,激发了军中苗傅、刘正彦等人的不满,加上其他南宋的名将张浚、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分别在外驻军,苗、刘两人控制着京师的军事力量,发动兵变条件很充足。

过程分析:

陈桥兵变:相对于历朝历代的皇位交替,必然会掀起腥风血雨,残忍的战争、赵匡胤在在陈桥发动兵变,得到部下的拥戴,成功黄袍加身。回京后兵不血刃拿下皇位,伤亡基本上很小,皇权交替得很顺利,政权迅速稳固。

苗刘兵变:逼赵构诛杀宦官与贪赃枉法的权臣,这一做法是得到军中的拥护,但质疑赵构得位不正,要求赵构禅位于仅三岁的娃娃,并让太后垂帘主政。这就不点单是清君侧的问题了,而是颠覆国家政权之事,在南宋初期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正是需要一位年富力强、有所作为的君主,而不是需要一个娃娃和一个女人,在当时的形势下下找不到比赵构更合适的人选了。

善后处理:

这方面赵匡胤做得非常好,没有大的动乱,善待前朝的皇帝与太后,以及前朝的文武,不仅得到朝堂之人多数文武百官的支持,这也为自己赢得了民心。

反观苗、刘并无多少谋略,诛除宦官和奸臣之后,可以适可而止,却一再逼赵构退位。除了得到军队中少数不满情绪的人支持外,基础太薄弱,很容易被翻盘,结果这场兵变很快就被在外地驻守的张浚、刘世光、韩世忠等人获晓,并迅速平定了这场兵变。

结语:一场篡位夺权的陈桥兵变,经过周密的部署和外敌入侵的因素以及舆论的造势,使得赵匡胤成功获得政权,开创了三百年的大宋王朝;另一场苗刘兵变,准备得比较仓促,杀了宦官与奸臣,发动这场兵变的目的虽已达到,但在内外部稳定的形势下,逼皇帝禅位于一个三岁的娃娃,岂不是儿戏,加上后期没有进一步的巩固这个兵变的成果,很快就以造反为名被平定了。

南宋名将韩世忠功高盖世,又曾怒怼过秦桧,为何最后能得以善终

其实早在韩世忠替岳飞鸣不平骂秦桧前,秦桧已经不止一次搞过韩世忠了。

岳飞蒙冤之时,韩世忠愤怒地指责过秦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这在当时噤若寒蝉的朝廷气氛中,是非常有勇气的一件事。

秦桧在高宗一朝,权倾朝野,但在绍兴十年以前,虽也做到宰相,却尚未能专权。韩世忠多在前线御敌,与在朝廷的秦桧交往甚少,韩世忠与秦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金的政策方面。高宗、秦桧推动宋金和议,韩世忠、岳飞是最大的反对力量。韩世忠激烈的反和言行,使得秦桧恨之入骨。

绍兴九年,驻守在楚州的韩世忠决定设计,将经过淮东赴金议事的使臣挟持,以破坏和议,但不幸消息被走漏,计划失败。

宋金议和过程中,金国要求将已归附南宋的知宿州赵荣及知寿州王威遣还金国。韩世忠向秦桧抗议说:“荣、威不忘本朝,以身归顺,父母妻子悉遭屠灭,相公尚忍遣之,无复中原望耶?”秦桧听后恼羞成怒,又害怕韩世忠阻拦,于是让遣送赵荣、王威的队伍,绕过韩世忠的驻屯区,改由六合赴淮西北去。

韩世忠的这些言行,使得一意谋和的秦桧极为恼火,秦桧对韩世忠的报复,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绍兴九年,韩世忠想要骁将李世辅做他军中的统制官,特向朝廷请求任命,由于秦桧坚决反对而没有成功。

第二次是绍兴十一年,秦桧和高宗密谋,让岳飞、张俊到淮东按阅韩世忠军队,以图制造大将之间的矛盾,达到肢解韩军的目的。

第三次是在岳飞、张俊按阅韩军的同时,利用胡纺制造“兵变”疑案,罗织韩世忠罪状,并借此向其他拥兵大将立威。但此阴谋被岳飞揭穿,秦桧又一次没有得逞。

然后,在岳飞的冤案上,韩世忠又一次严重地得罪了秦桧。韩世忠之所以能保全性命,总结起来有两点:

第一,岳飞死后,他被罢兵权,旋即隐退,不言兵事、政事,客观上躲开了矛盾中心。

第二,是因为高宗是最终决定者,他没有让韩世忠死。

这就要说到韩世忠和高宗的关系了。在南宋初年的诸大将中,与宋高宗关系最为密切的,非韩世忠莫属。他们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的逐渐形成,有着诸多的客观基础。韩世忠不仅为南宋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宋高宗本人成为南宋皇帝以及保护皇位立下了大功。具体来说,韩世忠对高宗的功劳有三件:第一是靖康之耻后,拥立康王赵构作为继承人;第二是解济州之围,使赵构立足,即位称帝;第三是勤王救驾,平复大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逼高宗退位的兵变,稳固了高宗的帝位。

和高宗的这种关系,成为韩世忠没有遭到秦桧一伙杀害,能够休闲避难、得以善终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秦桧也是不甘心的。韩世忠去世后,高宗下令择日“临奠”,也就是亲自上门吊唁,这在当时是大臣死后的一种殊荣,表示对去世大臣的重视。秦桧百般阻挠,派人威胁韩世忠的家人,家人只能向高宗表示辞谢。秦桧后来又想法报复韩世忠长子韩彦直,但也没有成功,秦桧死了以后,韩彦直拜光禄寺丞。

宋孝宗即位后,乾道四年,追封韩世忠为蕲王;淳熙三年,谥忠武。因此后人也称韩世忠为“韩蕲王”“韩忠武”。

苗刘兵变始末,明受之变经过是怎样

苗刘兵变,又称刘苗之变、明受之变,是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兵变。

发动兵变

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事后,百官入朝听朝廷任命刘光世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指挥例的宣制。 苗傅和刘正彦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桥下埋伏兵士,等王渊退朝,将其拖下马,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将其亲手杀死,随后包围了康履的住处,大肆捕杀宦官,并挂著王渊的首级,率军进围皇宫,兵临城下,这时赵构也渐渐得到叛乱的消息,守宫门的中军统制吴湛和叛军私通,引导苗傅的手下进城,高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

杭州知州康允之带着百官,请宋赵构到城楼上安定军民,否则无法制止叛乱。 赵构登上城楼,凭栏问苗傅带兵造反的原因,苗傅见了赵构,仍然山呼下拜,随即厉声指责赵构说道:“陛下信任宦官,结交宦官就可获得高位,汪伯彦、黄潜善昏庸误国却尚未流放,王渊遇敌时不能有效抵抗,却因结交康履而得到枢密的高位,自己立功不少,却只在偏远的郡担任团练,并表示已经杀了王渊,并捕杀了在外的宦官,胁迫赵构杀了康履、蓝圭、曾择三个最亲近的宦官以谢三军。” 赵构回答:“若宦官有过错可将他们流放海岛,请将军们赶快回营。”

希望政变就此平息。但是叛军并未退去,苗傅说道:“今天的事情都是臣一人所为,于其他人没有关系,希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杀掉那些危害的宦官,如果不杀掉他们,我们绝不会去。“ 赵构说道:“我知道将军们忠义,我现在就任命苗傅为承宣使及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及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 苗傅还高喊:“如果他只想升官,只要连络宦官就好了,何必来此?” 赵构询问身边近臣的意见,浙西安抚司主管时希孟说灾祸是由宦官造成的,若不把宦官全杀了就无法平息,赵构下不了手,军器监叶宗谔说:“陛下何必珍惜康履?” 赵构只好用竹篮将康履垂吊下城交给叛军,马上遭到叛军腰斩。

苗、刘等又在城下喊道:“陛下的帝位来路不正,以后如果徽宗、钦宗归来,将何以自处?”

赵构派宰相朱胜非下城和叛军谈判,苗傅等请求隆祐太后来垂帘听政以及与金国议和,赵构只好答应,下诏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苗、刘二人听诏竟拒绝下拜,进一步要求赵构退位,策立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 张逵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望陛下今日之事应以社稷百姓为重,况且已有宋徽宗的先例。”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支持赵构接受退位的条件,有的大力斥责叛军,当时天气寒冷,赵构坐在城楼的没有被褥竹椅上,派人去请太后时,就楹立一侧而不就坐,百官请他上坐,他则表示“我已经不配坐这个座位了”。

不久,隆祐太后前来,不愿登楼,希望直接出城安抚叛军,百官皆认为此举危险,担心叛军挟持太后,朱胜非独力排众议,说明叛军必不敢如此,反而可借此看出他们的企图。 于是太后乘轿出城,苗、刘下拜说:“百姓无辜,生灵涂炭,希望太后出来稳定局面。” 太后缓颊:“徽宗皇帝任用奸臣,随意更改祖宗法度,又妄图与金联合灭辽国,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当今皇帝神圣孝明,只是被奸臣汪伯彦、黄潜善所贻误,现在两人也都被放逐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苗傅说:“我们已经讨论好了,不可犹豫。”太后说:“既然如此,那我和当今皇上一同执政。” 苗傅却坚持要废掉赵构,策立幼子赵敷,太后表示就算是承平之时,以一妇人和幼子也难以执政,更何况当时正值与金国的战争,苗傅等则软硬兼施,先是说如果太后不从,他们要当场解衣就戮,后来又威胁三军可能生变,并要求在场的宰相朱胜非表达意见,朱胜非无法回答,正好赵构派颜岐前来,奏太后说:“皇上已经同意了叛军的条件,请太后下诏。”太后仍不愿意,苗傅等则更加仓狂,胁迫太后赶紧决定,且言语更加不客气。

赵构禅位

赵构知道事已无法挽回,只好同意禅让君位,朱胜非在一旁哭泣,说自己身为宰相应下楼大骂叛军,以死谢罪, 赵构退却左右说:“且看事情如何发展,如果失败再死也不迟”。 于是命令朱胜非向苗傅宣布让位的条件,一是要像对禅位的宋徽宗一样对待让位的赵构,供奉需丰厚;二是让位之后事情要听太后及即位的幼君处置;三是下诏完毕后就和部队回到营区;四是约束军士,不可抢掠纵火、骚扰百姓。

苗傅答应,赵构随即下诏逊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表示:“自即位以来,强敌欺凌都是因为自己而来,不忍生灵涂炭,宣布退位,希望敌国能休兵和好。” 赵构派朱胜非下城宣读诏书,苗傅手下王钧甫对朱胜非说:“苗刘二人忠心有余而学问不足”。 宣诏完毕,叛军即退去,喧闹于市集并大叫“天下太平了!” 杭州知州恐怕叛军乘势屠杀百姓,出城慰抚。

当天赵构就前往显忠寺。 隔天太后垂帘听政,大赦,尊逊位的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苗傅等还派人前往探查,担心赵构多留内侍。

平定兵变

苗傅和刘正彦当政后,想要改元及迁都金陵, 太后和朱胜非担心若两件事都不答应会惹恼苗傅,只好答应改年号为明受, 并以金陵靠近江北难以防御金兵为由婉拒迁都。朱胜非知道苗、刘见识短浅、不难对付,便周旋于叛军和太后之间,迷惑苗傅,使自己取得了单独面见太后的权利,又企图策反苗傅的手下王世修、王钧甫等。 苗傅掌权后不久,贬宦官曾择、蓝圭到岭南, 并派杀手在半路上追而斩杀曾择。又企图以所部士兵代替禁军守卫睿圣宫,甚至想邀赵构游览南方,都被朱胜非技巧性的阻止 。

几天后,驻防平江的张浚接到大赦的命令,知道情势有变并通知驻守吴江的张俊起兵会合。 驻防江宁的吕颐浩也得到消息,和部属讨论后确定为兵变,当即决定讨伐,一方面派遣使者回杭州安抚叛军,一方面写信通知张浚和刘光世政变消息。

张浚当即在平江起兵,约刘光世和吕颐浩率兵到此会合, 同时派冯轓到杭州劝苗、刘让赵构复位,迷惑叛军,也派遣从杭州逃出来的保义郎甄援到刘光世、韩世忠军中宣传起兵的消息。韩世忠和刘光世也先后率兵至平江,听候张浚调遣。张浚得到部属要断吴江桥反叛的密报,派韩世忠率部进至秀州阻止。苗傅得到消息后,打算扣押韩世忠的妻子梁氏及儿子为人质, 朱胜非表示只要派这两人到平江安抚韩世忠,事情就可解决,苗傅答应了他的建议。

冯轓回到平江后,张浚再度派他到杭州和苗、刘等声明大义,苗傅曾听说张浚已经集结重兵,但不相信,这时才惊觉已经遭到讨伐,诏贬张浚为黄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御史中丞郑瑴上书为张浚开脱,又遣人密报张浚放慢行军速度,使叛军自行垮台。

叛军派苗瑀和马柔吉率赤心军及王渊旧部驻扎临平抵挡勤王军,冯轓也入城内和苗傅商议,苗傅要拘留他,张浚得知后便伪造了一封书信给冯轓,内容是表述苗、刘忠于朝廷的,且故意被苗傅拦结下来,苗傅看了张浚给冯轓的信后,信以为真,便放了冯轓。

隔天,张浚得到了被贬的消息, 随即和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联名传檄天下勤王,从平江大举出发声讨苗刘。

赵构复位

苗刘闻讯大为惊恐,被迫接受朱胜非和冯轓的提议,率百官奏请赵构复辟。 1129年4月20日,“太后下诏还政,皇帝复大位。 ”赵构还宫后,诏尊太后为隆祐皇太后,恢复苗傅策立的幼君赵敷为太子,且故意任命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为淮西制置副使,将他们引出朝廷,隔天下诏恢复年号建炎。

苗、刘二人要求赵构赐予免死的铁券,准予免于追究他们政变的责任,赵构知道两人学识不丰,在铁券上写着“除大逆外,余皆不论”,苗刘不察,以为安全了。当天,勤王军到达叛军驻扎的临平,陈思恭(这时的陈思恭军应是受张俊节制。被说成是韩世忠部的先锋。可能是因为韩世忠部以勇猛著称,以韩部之名率先发兵召告天下更有利。)率军力战,大破叛军苗翊与马柔吉,挺进北关。苗、刘二人率精锐两千人,拿着赵构所敕赐铁券逃出杭州,同时命令手下纵火,但天降大雨,火不能起。

后续

勤王军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入城,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痛哭,并请求他除掉私通叛军,看守宫门的吴湛,韩世忠随即上前,装作要和吴湛谈话,折其中指将他逮捕,诏斩于市。 赵构也下诏表示只追究苗傅、刘正彦、王钧甫、马柔吉、张逵等的责任,其他军官士兵皆不追究,于是赤心军背叛苗傅,王钧甫想率军投降,但其部下张翼等人斩了王钧甫、马柔吉投降。王世修则是接受审判后斩于市。

苗傅、刘正彦两人率军逃亡,侵犯许多郡县。

刘正彦在浦城乘胜追击官军时被韩世忠擒获,苗翊为部下所擒来献,张逵率残兵败降遁入崇安,也被韩世忠派军追而杀之。

苗傅则变更姓名,在逃亡建阳时被发现,押送至韩世忠处。于是韩世忠宣布班师,俘苗傅、刘正彦、苗翊三人以献,两人在建康被磔弃市。刘正彦在行刑时还大骂苗傅不用自己的计策,因而失败。

赵构封赏平乱功臣。升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升李邴为尚书右丞;封韩世忠为少保、武胜、昭庆两镇节度使,御书“忠勇”赞扬其忠心,另外封其夫人梁氏为护国夫人。一人兼两镇节度使及功臣之妻受封赏皆始于此。张浚则自请前往川陕一带防守,被封为宣抚处置使。

另外,赵构追赠王渊开府仪同三司,追康履“荣节”谥号。韩世忠因在卑微时曾受王渊赏识,此时知恩图报安葬了王渊。

影响

这次兵变,是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转折点。兵变打击了主张和支持皇帝南逃的投降派势力。它表明妥协逃跑不得人心,标志着人民抗金力量的兴起。

兵变促使南宋政权进行政治整顿。赵构后来就着手整顿、制订一些必要的制度和措施。首先,纠正北宋遗留下来的问题,重定赏罚标准,以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并废除宋徽宗时打击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朝廷重臣的政策。其次,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第三,限制宦官的权力。第四,调整部分官制,合并了一些机构,以适应抗金战争的需要。

苗、刘之变是构成赵构最终收缴兵权、向金人妥协求和的一个因素。

赵构本来就惧怕地方武力和将领拥兵坐大,这次的政变更成了赵构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加强了他这番心理,使赵构终其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将,且频繁调度将领,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从而使南宋重文轻武的情形加剧。甚至因为苗傅拿“徽钦”二帝仍在北方来质疑赵构皇位的正统性,并以此为主要理由要求赵构退位,更加深了赵构对此事的耿耿于怀,对于他往后排斥北伐、倾向与女真和议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儿子是谁叫什么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宋高宗是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帝,当时随着宋钦宗的驾崩,北宋灭亡了,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被金国攻打逼的没办法一路南逃,成立了南宋,成立南宋后宋高宗也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当时出现了另外一种民族就是蒙古国,当时蒙古国也被金国攻打,于是,南宋和蒙古国联合起来攻打了金国,金国最后灭亡,在当时南逃的途中,宋高宗总是受到惊讶,以至于失去了生育能力,那么,宋高宗的儿子叫什么?怎么死的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宋高宗赵构阳痿没有生育能力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么,宋真宗在阳痿之前,有没有儿子和女儿?他们的结局如何呢?赵构没有儿子,他死后,谁是他的接班人,继承了皇位?宋真宗为何选他为继承人?

宋高宗赵构,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有1个儿子5个女儿。

宋高宗的亲生儿子赵旉,生于1127年,死于1330年,母亲是潘贤妃,赵构对他格外疼爱。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苗傅、刘正彦借机发动叛乱,逼迫高宗退位,做太上皇。3月5日,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赵旉(也作“赵敷”)即位,改年号为明授,自己垂帘听政。4月1日,几经周折后,宰相张浚杀死刘正彦等人,叛乱平息。赵旉退位,隆祐太后还政。从即位到退位仅26天,赵旉创造了中国在位皇帝最短的记录。

叛乱平息后,赵旉在从扬州回到临安的途中发了高烧,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到了地上的炉子,发出巨响,将他吓死了,年仅3岁。高宗和潘贤妃伤心地死去活来,哭了整整3天,将宫女和保姆处死,追封儿子为“元懿太子”。后宋韩林儿追谥为简宗靖文元懿殇孝皇帝。

另外,宋高宗赵构的5个女儿,在靖难之役中,都被金兵掳去。

由此可见,赵构根本没有亲生儿子,也因此,赵构担心起了自己的事情,对自己的皇位继承人,慎之又慎。

赵构为此,收养了两个儿子,分别是赵伯琮、和赵伯玖。赵伯琮原名赵眘。然而,最终,赵构决定立赵眘为皇帝,他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宋孝宗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时期,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那么,赵构为什么立宋孝宗为皇帝呢?宋孝宗赵眘为什么能够继承皇位?

宋高宗因为有阳痿,因此打算在宋室子侄中选出皇位继任人。身为宋太宗後裔的宋高宗,之所以立宋太祖的後裔赵眘为继承人,一来大部份宋太宗的後裔皆在靖康之难被金人虏去。

另外根据宋史的记载,传说是因为宋太祖显灵托梦,《异迹略》记载,宋高宗被宋太祖托梦,称“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你的祖先用了计谋,占据我的帝位很久了,到达了天下稀寥破落的局面,是应当要把帝位还给我了!

因此,宋高宗过继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八世孙作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宋史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但为孟太后被托梦。不过虽然禅让,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控在宋高宗手内。

但是赵眘登基後马上为岳飞平反,以及肃清秦桧馀党,身为太上皇的宋高宗却没表达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阻挠,而退位後的宋高宗与宋孝宗关系尚算良好。宋孝宗也非常孝顺宋高宗赵构。

赵构杀岳飞的原因:因不能生育而嫉妒岳飞

宋高宗构年轻时曾生育过儿女各一个,但后来因阳痿而不再生育,关于赵构的阳痿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建炎三年二月间,金朝宗翰派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仅有数十里。一天深夜,高宗正与一位宫女作乐,突然宫外大呼“金兵渡江了”,高宗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出城,急驰至瓜洲渡江逃跑。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使得高宗患上了严重的阳萎,并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赵构因心理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阳痿,性心理学的创始者霭理斯指出,正常男子长时期失去性能力会使男性形成严重的自卑情结,甚至有可能使男性产生性自虐或虐待他人的行为,借以发泄其性挫败感。

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当男性发现自己有了这个毛病之后便开始通过对女性配偶的施虐或者其它一些畸形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外强“,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中干“。作为一国之君的赵构自患阳痿后,不断纳妃,特别是其晚年,纳取的妃子尽是二八妙龄的少女,这引起了吴皇后的严重不满。这也是赵构因失去性能力心理扭曲的典型表现。

对阳刚气十足的抗金将领岳飞的杀害是其嫉妒心理作怪。岳飞本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是上天赐予南宋的救星,是统一中原的希望所在。可惜统治者最需要的是奴才,而不是将才,有杰出才能而又有傲骨的岳飞是不能为赵构--秦桧集团所容的。

杀岳飞是赵构潜意识中深刻存在但不愿意承认的,那就是赵对岳飞的嫉妒心理在作怪。赵构因阳痿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雄性特征,成为了半个太监,这也使他在心理上认同太监心态——自卑、敏感、矫情、狠毒、女性化。与此相反,岳飞则因为在疆场上屡屡得手而成为国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这种反差也会令赵构这个超级弱男备感不适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赵构批准秦桧杀岳飞,也与他曲扭心态有关。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卑者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又同个人失败、落后的现实相冲突,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便转化为自卑。自卑可有多种表现方式,最明显的表现是退缩或过分地争强好胜。

而赵构在两个方面都有“极佳表现”,一方面,他不敢对强敌金人说“不”字,甘愿成为金国的皇帝;另一方面,对内自己掌握的一亩三分地上,嫉贤妒能,杀害保家卫国的抗敌英雄。而这一切都注定了南宋小朝廷的命数。

至此,赵构生理上的阳痿转化为政治上的阳痿心理轨迹已一清二楚了:因阳痿而自卑,因自卑而造成心理扭曲,因心理扭曲而误了整个南宋政权。因生理原因造成的自卑源自其“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一言不行就全盘否定自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