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副总理宣布俄计划退出CR929项目,宽体客机只靠我们能否成功?我们的马云爸爸已经很成功了,你认为他现在还在追求什么_成功_研发_客机

本文目录

  • 俄副总理宣布俄计划退出CR929项目,宽体客机只靠我们能否成功
  • 我们的马云爸爸已经很成功了,你认为他现在还在追求什么
  • 如果我们成功活过了2020,那么2021又会有什么等着我们呢
  •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功
  • 上大学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成功了
  • 阿里巴巴YunOS 6,的成功是否于是这我们会有更安全的网络空间

俄副总理宣布俄计划退出CR929项目,宽体客机只靠我们能否成功

看到俄方意欲退出中俄CR929联合研发项目的消息后,确实有点遗憾,毕竟从2014年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之后,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倘若俄方最终退出,我方无疑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说来也是巧合,7月1日刚传出国航、东航、南航向欧洲空客公司订购292家A380NEO系列客机的消息,后脚俄副总理就在“未来工程师”论坛上表态,表示“CR929不太适合俄罗斯了”,萌生了退意。

虽然俄方目前还未正式决定退出CR929联合研发项目,但其实这已经不是俄第一次萌生退意了:

早在2020年的时候,当时就传出两国在联合研发上存在分歧,最大的分歧在于市场划分和利润分配。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先提一下CR929未来的销售区域划分和利润分配:按照当时合作意向和协议,CR929在研发成功推向市场之后,作为两国联合研发的客机,双方均有销售权,不过在销售范围上进行了划分,我方负责国内市场,利润归我方;而俄方除了负责己方市场之外,中俄市场之外的海外市场也全部归他,利润归他。

按说,俄负责的销售市场更大,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订单和利润。但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

首先,CR929是一款宽体客机,虽然我们只负责国内市场,但我国民航业愈发发达,几大航空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预计未来20年内的需求量在1200架左右,利润可观;

反观俄方,虽然领土大,但东部远东地区基本人迹罕至,民航业不如我们,需求量也不如我们,未来20年对CR929宽体机的需求量能有我们的零头就不错了。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让俄把CR929销往全球啊,订单岂不是会爆表?想得过于乐观,实际上海外市场主要针对欧美,而欧美又有空客和波音两大飞机制造商,肯定会保护本土企业的利益;再加上欧美对俄各个领域实施制裁,俄很难拿到“适航证”,也就无法实现出口。

正是因为如此,俄之前才闹了一次“脾气”,2020年传言欲退出CR929项目,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这次俄为什么又想退出CR929联合研发呢?还是为了销售区域、利润分配的问题?

其实不是,这次俄副总理萌生退意实际是有苦衷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自年初冲突爆发以来,欧美对俄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有些飞机零部件国际供应商为了避免受到牵连,断供了零部件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CR929的研发进程;倘若俄退出,那么CR929就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项目,国际供应商就可以继续供货了。

从这一点来看,俄退出CR929也有出于避免因自己受到制裁而耽误整个CR929研发进程的味道。

二是俄方认为伊尔96可能更适合他;长期受到制裁的俄罗斯现在有些“敏感”,已经意识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要想在受到制裁的时候不受限于人,就要在各个领域实现独立自主。“敏感”不仅针对欧美,也包括好朋友、好伙伴的我国。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给予俄方充分的理解,毕竟常言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说到这里,再说伊尔96;从名字也能看出,伊尔96是俄自主研发的客机,实际上早在之前,俄就有意在伊尔96的基础上,改进成“CR929”,但我方坚持要研发宽体机,对标波音,更能适用时代的需求。

此次俄欲退出CR929项目,其实是想把精力和资源放在伊尔96的独立研发上,想拥有完全自主的大客机。

以上两点原因就是俄萌生退意的“次因”,至于主因,也能解释“靠我们自己,能否成功研发出CR929”这一问题:

主因是什么?很简单,俄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尤其是技术方面:

此前,合作协议的规定是俄方负责主要技术,在中俄两地进行组装。

事实上,如此分工是非常合理的,毕竟俄方在“空气流体动力学”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此前不少飞机都是在苏制飞机的基础上仿制而来的,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但难点就在于,如今的我们,早已今非昔比,对CR929的期待和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俄方直言“跟不上中国的节奏”。

技术跟不上、达不到我们所设想的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这才是俄萌生退意的主要原因。

那靠我们自己,能否实现CR929的研发成功呢?

我想一定可以,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如今我们的航空技术已经今非昔比,实际上原本应该是俄方负责的技术问题,反而是我们一直在主导,俄方的参与感、存在感反而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尽管当初约定俄负责CR929的技术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参与的更多一些。

这一点从俄副总理的发言中也能可见一斑:“中国现在是工业巨头,对俄的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确实如此,倘若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也就不可能对CR929提出高标准、高要求了。

二是我们自主研发的C919已经实现首飞、完成交付;

C919是我们商飞集团自主研发的大客机,首架飞机已经交付给了国内航空公司,而且后面的订单还有约1000架,其中不乏海外订单。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制造大客机的能力,且制造水平受到了海外客户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C919已经取得了欧盟发放的适航证,说明得到了欧盟的认可,未来是可以走向欧洲市场的。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航空技术、航空人才完全跟得上,二是我们已经具备了研发制造大客机的经验,所以我们自主完成CR929的制造可能并非天方夜谭,虽然进度可能会慢一些。

当下,俄还未正式推出CR929项目,但我们应当做好双重准备,既要有与俄方继续合作下去的诚意,也要准备好随时接手CR929项目,争取在失去合作方的前提下,独立自主的将CR929研发下去,早日推向市场、推向全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我们的马云爸爸已经很成功了,你认为他现在还在追求什么

马云爸爸已成为世人瞩目人士,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但他却没有停下脚步,他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首先是马云创办“马云乡村教师奖“,以鼓励和支持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支持教师的教育事业。关于教育他付出了很多,本身马云也是教师出身,也明白教师对未来国家的贡献。

另外他还创立了:阿里巴巴基金公益会_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并颁发给那些对保护动物作出贡献的人们奖章和基金。最近他还在社交平台上关于乘飞机飞到印尼居港,来观看中国队和日本女子足球队的决赛,文中还表示,坚决支持中国女足,并还要做中国女足一辈子粉丝。

综上所述,马云是一个极有追求和品味之人,最近他又忙于“互联网打拐“等一系列关爱儿童的科技,并且在短短两年期间,发布了3053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2980名,找回率达到97.6%之多。失踪儿童信息会触达到几手每一个有手机用户,这对拐卖儿童犯罪分子更是巨大的震摄!最后用诗人王小波一段话作结束语: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如果我们成功活过了2020,那么2021又会有什么等着我们呢

2020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场考验 ,因为我们经历了阻击疫情的战斗,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走了出来,心存好多感激之情。2021年,相信我们会更加成熟稳重,更会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经验,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功

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网上有个段子:袁隆平对网友们说,我这辈子的杂交稻发明,让你们吃得太饱了,所以大家没有压力,无所事事,没有斗志。

当然,这是杂谈,但其中也不无一分道理。

成功有很多因素,重要的还是自身原因,有强烈的成功欲望,顽强的斗志,敏锐的眼光,善与人沟通,目标清晰执行力强。这些都是助你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最后,以孟子这段名言表达观点。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大学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成功了

不,上大学不仅不会意味着成功,而且还会给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何呢,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在工地上搬砖,没人会说啥,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工地上搬砖,那就会有流言蜚语,当然我没有歧视任何工作的意思,只是阐述一个事实。就像“北大屠夫”在北大的会议上泣不成声一样,可以想象当初的他承担了多大的压力。就是这样,大学毕业生很多工作收入远远不及工地上搬砖的收入,但是,大学生的身份让他们不敢去尝试这样的工作,这不仅是来自个人本身的问题,还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绝对不会在同学聚会上说我现在的工作是工地上搬砖,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

所以,大学生身份不仅不意味着成功,还意味着增添了众多莫名的压力,混不好,大学同学聚会都不敢去,你们知道这种尴尬啊。

阿里巴巴YunOS 6,的成功是否于是这我们会有更安全的网络空间

听到阿里巴巴YUNOS 6操作系统研发即将成功的消息,真的非常振奋人心,国内企业前三十年在操作系统这块算是彻底败北,阿里研发这个操作系统,这是一种民族的责任感,七年的研发投入需要多少,而他们只是默默无闻的做实事,未来阿里的商业生态如果有这款操作系统做后盾,那今天腾讯被苹果打压的事件就不可能再在阿里身上发生,未来阿里的商业生态将会演变成全球的智慧商业,人工智能将得以最大限度的应用,而他们的技术将最大限度的得以保护,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大数据,云计算不是前端应用,不是我们天天外行人讲云计算能对未来产生多大的变革,其实大数据必须要有前端应用在长达数年无数人的应用以后才会生成大数据,有了这个大数据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分析,进而研发出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和智慧终端,而云计算是介于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之间的一个基础设施平台,好比现在电信装宽带,必须同要铺设光纤一样,这是后端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营、系统架构运营的变革,而不是我们前端应用就叫大数据、云计算,前端我们应用的还是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智慧终端设备或软件,通过这些设备或软件又能产生新的数据,如此循环反复。当然这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应用终端都离不开操作系统的支持,阿里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那就抓住了未来智慧商业的核心命脉。

所以说,阿里已经成功打造了整个智慧生态体系的产业链,拥有了核心技术的阿里,将是无敌的,如果到了这一天,再想打造一款社交软件,这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