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抗日革命烈士郭富山_总部_洛宁县_富山

郭富山,又名毅山,河南省洛宁县底张乡柴窑村人,生于一九二零年十二月十二日。少年时代家境贫困,饥寒交迫,倍遭欺凌,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意志。他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嫉恶如仇、爱打路见不平。他同情贫苦百姓,憎恨官匪勾结欺压良善。聪明好学的郭富山,气宇轩昂,办事干练,在乡间已小有名气。

郭富山故居匾额

一九三四年,郭富山就读于革命先驱温旭阳先生在郑文宗同志协助下创办的明耻小学,受教于革命先驱温旭阳先生,倍受先生的爱护,并在温旭阳先生的教育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忧国忧民之心日益加深,舍身报国之志更加强烈。他积极追随温旭阳先生投身于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中,还参加了高村、牛王庙、良泉沟等地的伏击战,大涨了人民的志气,灭了敌人的威风,有力地牵制和削弱了国民党部队“围剿”洛南的阴谋和力量。

一九三六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对洛南地区更加疯狂得进攻和镇压。农历三月十五日拂晓,温旭阳先生不幸被捕。郭富山挤在人群里,被老师的慷慨陈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就义的革命气概深深打动。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老师遗志,追随共产党,强大自己,为老师报仇。即使形势严峻的白色恐怖下,郭富山也坚定地追随温旭阳之子温绍孔,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斗争。

一九三八年六月,郭富山经温绍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

一九三九年春,郭富山毅然辞别亲人,同温绍孔、郭毅夫(郭大如之子,原名郭天柱)、郑文宗等四人由县委书记韩达生同志开具的介绍信,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换发了介绍信后,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晋东南第一分校上学。途中,通过无数道日伪和国民党的封锁线,历尽艰难险阻才得偿所愿。同年十月,他们分别接到命令奔赴各自战斗岗位,郭富山调任八路军华北总部后勤供应处做会计工作。在此工作期间,他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从未出过差错(总部和各部队分配账目等),曾受总部首长好评。后又被调至彭德怀指挥下的八路军前线总部做供给工作。

十一月、十二月间,八路军总部设在辽县王家峪时,被日军一个侦察大队发现,加上蒋介石不顾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大局,再次发起反共高潮,到处寻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在这严酷的形势下,郭富山和总部人员在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首长的指挥下,多次阻击了日伪和国民党部队的突袭和围攻,有效地保卫了总部首长和机关人员的安全。富山同志在阻击战斗中三处负伤,仍战斗在第一线,深受朱老总、彭老总和左权参谋长的赏识。

1940年元月,郭富山被调至八路军总部任作战科参谋,并受总部指示,积极配合刘伯承、邓小平等129师首长工作,完成其作战任务,以及为聂荣臻、粟裕、左权等首长研究部署提供服务。期间,他和总部李参谋经常往返于贺龙120师和林彪115师,传达总部和延安的命令及指示精神,从未出过差错,危险可想而知。富山同志在129师的配合工作更多一些。富山在任作战部参谋期间,深受朱老总、彭老总和左权参谋长的培养教育。他积极学习,上进心强,为总部首长出谋献策,尽职尽责,深得总部首长赏识。全程参与大小战役作战方案的制定,特别在百团大战作战计划制定的过程中,他积极主动地和左权参谋长一起到一线部队勘察地形,指导一线部队工作,为百团大战作战计划的制定和战役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他突出的表现受到了朱德、彭德怀、左权等总部首长的赞扬和好评。

展开全文

1940年8月20日,华北八路军100多个团对敌伪展开规模空前的破袭战,12月底胜利结束,历时3个半月,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6000余人(其中日军21000余人),攻克敌伪据点2900余座,破坏铁路500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缴获各种武器5000余件,取得抗战以来的一次最大胜利,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寇“囚笼政策”、“掏水战术”、“牛刀子战术”。

在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郭富山认真严格地执行总部首长的命令,积极配合左权参谋长把百团大战每个阶段的作战计划一字不差地传达到每个一线作战部队,保证了每个阶段战役的胜利。富山和总部其他参谋人员在那残酷的战斗中,为保障总部首长的人身安全、确保总部指挥机构发挥正常指挥功能,尽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出色地完成了光荣任务。

1941年初,郭富山被调至中央警卫团任军械股股长(正营级)。同年11月8日,日军重兵进攻位于黎城、辽县(左权县)、武乡三县间的黄烟洞八路军总部兵工厂。为保卫黄烟洞八路军总部兵工厂的安全,使其正常生产武器弹药,身为军械股股长的郭富山同志是兵工厂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郭富山在接到警卫团长欧阳致富(欧致富)的紧急命令后,迅速组织部队在欧团长的统一指挥下,投入了了保卫兵工厂的激烈战斗。

在残酷的保卫战中,郭富山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再次负伤,但仍浴血奋战11天,有力挫败了日军板垣师团5000人企图攻占黄烟洞兵工厂的阴谋,毙伤日军1850人。被总部誉为创造了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例。彭德怀副总司令代表总部为警卫团召开庆功大会,并宣布授予警卫团“黄烟洞保卫战英雄团”的称号,郭富山同志再次受到表彰。欧致富率领警卫团浴血抗敌的壮举,威震太行。

1942年9月,八路军总部设在麻田村时,遭3万多日军特战队围攻。郭富山同志和总部作战科李参谋一边组织部队阻击敌人,一边紧急安排朱老总和总部首长迅速转移。在这次转移行动中,李参谋先被敌人击中倒地,朱老总一边转移命令随从:“李参谋被击中,快抬下去”。紧接着郭富山同志也被日军击中,朱老同样大声吩咐:”郭参谋也受伤了,快抬下去”。但富山同志仍坚持浴血奋战,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部队首长安全转移,成功地完成了反击、阻击任务。

1943年,八路军总部在辽县王家峪、砖壁村、麻田村驻扎时,由于日伪军的重重围困,生活极大困苦。富山同志和警卫团官兵在欧致富团长的带领下,开展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开辟了“太行南泥湾”,有效地改善了八路军总部和警卫团的吃饭问题,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先锋。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载警卫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的先进事迹。彭德怀副总司令代表总部授予八路军总部警卫团“为战斗勇士,是生产先锋”的锦旗。

1944年,八路军总部警卫团扩编为警卫旅。总部在边练兵、边战斗、边整风、边生产的紧张生活中,共打仗一百多次。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同日寇激烈作战,郭富山在一次突围中壮烈牺牲,把青春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时年24岁。

郭富山(郭毅山)烈士有很多传奇英雄故事。这些情况特别在晋东南、晋西北和太行山地区,有很多传奇说法。说起小郭,当地民间和延安中央根据地很多人都知道。据说,有一个在当时绝对保密的军事行动,就是保卫延安中央所在地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安全,郭富山接到密令和129师秘密派出的部分精悍部队前往延安执行任务。

当时,八路军总部侦查到日军特务组织要潜伏到延安暗杀中央领导。他们到延安后积极和延安保卫中央机关的同志们相互配合,成功抓捕了这个特务组织,确保了中央领导的安全。以上这些传奇故事,都是郭富山同志的战友郭毅夫、温绍孔和富山同志的弟弟郭毅武生前传说的。

关于郭富山同志具体的牺牲时间,目前不太准确,按郭富山同志的儿子郭虎武听他父亲的战友郭毅夫、温绍孔等人的说法,是1944年在掩护总部首长转移时牺牲。可还有一个说法是1953年在化北一次战斗中牺牲的,目前还没有可查的依据。郭富山的儿子生前对此也没有调查清楚两种说法哪个是准确的。

郭富山遗子郭虎武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对父亲没有印象。他在母亲和祖母的精心抚育下坎坷成人。新中国成立后,郭虎武曾根据同父亲一起参加革命的温绍孔、郭毅夫回忆,前往山西省辽县王家峪、砖壁村等八路军总部驻地,寻找父亲遗骸,均无功而返。

据郭虎武三弟超武回忆母亲在世时说过一件事(和一个人的谈话),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上级党组织的人,时间是1969年春天,谈话内容是有关郭富山同志家人的生活情况。当时,母亲说:我婆婆因病死后就在这上屋后墙根用土坯裱了三年也没等到儿子回来,后在乡邻们帮助下进行了埋葬。

1983年洛宁县民政局上报民政部,追认郭富山为革命烈士,家属每月享受270元优抚待遇。

1995年清明节,郭虎武在底张乡柴窑村为先父郭富山建立衣冠冢一个,并树纪念碑寄托对父亲的敬仰和哀思,时任洛宁县委书记王全乐为纪念碑题词:“青史留名”;洛宁县著名书法家郭朝卿为郭富山烈士纪念碑撰书碑序。

2013年4月,郭富山烈士之墓迁移到洛宁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号为八十七号。

现在,郭富山的孙子郭海涛想遵照父亲(郭虎武)的遗愿,一是准确查清爷爷的牺牲时间和地点,二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广大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精神,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向老一辈革命者学习,弘扬正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真诚期望此文发表后,有关知情者能够提供郭海涛爷爷郭富山(郭毅山)烈士的相关信息。郭海涛电话:18603792049。

附:革命烈士郭富山纪念碑序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四年,中国共产党中央警卫团军械股股长郭公富山殉职疆场,春秋二十有四,兰摧玉折,天下惜之。越五十,我国事业鼎盛,人民幸福。为彰先烈之忠节,遗子以绵薄之力穷程极虑,索证问案,细陈列状,以余略知翰墨嘱为文。按状公讳富山又名毅山,洛宁县柴窑村人,少家贫受饥寒遭欺凌,然敏而好学,气宇轩昂,有闻于乡里。一九三四年膺师明耻小学受陶于革命先驱温旭阳先生,其忧国忧民之心日深。舍身报国之志愈烈。一九三六年四月六日旭阳先生遇害,公义愤填膺,遂弥自刻砺。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三九年春毅然辞别亲人由县委书记韩达生介绍,同郭一夫温绍孔等赴晋东南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同年十二月调任华北总部后勤供应处会计,后调至彭德怀指挥下的前线总部做供应工作。四零年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一九四一年调中央警卫团任军械股股长,参加了开发革命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学习,接着随同中央将帅奔赴太行山开辟了太行山根据地,四四年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同日寇激烈作战,我军弹尽粮绝,在突围中壮烈牺牲,把青春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公短暂一生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伍戈军旅尼行慎言,忠贞不二;于梓里孝母友弟,抑恶扬善,衠衠兮青史留名,济济然誉声载焉。千秋万岁勒石以记言。呜呼!

身没精神在, 归去英名垂。崤山安可仰,洛水吊忠魂。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洛阳市第三师范讲师

郭朝卿恭撰并书

夏丙均 刻石

作者简介:张清华,男,生于1960年3月,洛宁县下峪镇人。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1982年考入洛宁师范,1988年考入洛阳大学进修中文专业,中教一级职称。先后任下峪乡崇阳小学校长、下峪镇初级中学校长、下峪镇教育支部书记。洛宁县作家协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曾编写乡土教材《爱我家乡知识竞赛100题》、《百年下峪》,并参与《乡镇概览》的编纂工作,曾在《教育时报》、《中学生学习报》发表教学随笔多篇,论文《师德之我见》获洛阳市论文评选一等奖。2017年以来先后在《永怀河洛间》、《洛宁城事》、《今日头条》、《搜狐新闻》、《洛宁文友》等网络媒体发表诗文百余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