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杨建涛——同学情_同学_同学们_小惠

人生在世,总会有几种情结,是难以释怀的。第一是父母之情,养恩大于天;手足之情,同根相生,不离不弃;由血缘关系所组成的群体,及所有的亲人,统称为亲情。不得不说亲情大于一切,一个好的亲戚会在你陷入困境,绝望无助的危难时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慷慨解囊,嘘寒问暖,跑前跑后,还有比这更亲的人吗?有的甚至可以帮你得道升天,平步青云,让你能少奋斗十年甚至几十年,当然打铁还须自身硬,否则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纵是诸葛在世也无能为力。这是血浓于水的缘故,是来自骨子里的亲情,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

第二是战友之情,同生共死,患难与共,是在战场上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那种人,你说还有什么不可信任的呢?自然也是割舍不断的,有的甚至胜过兄弟。咱没当过兵,只是听说过,不便妄议。

第三便是同学之情,同一个老师,同一间教室,甚至是同一张课桌,晨起一块跑步读书,夜晚一起抵足而眠,关系好的吃饭穿衣不分你我,亲兄弟一般。不知别的同桌关系如何,但我和我的几个同桌关系都很好,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仍然会想起他们,可惜,那时候的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所以,大部分都失去了联系,只有院西初中毕业时的几个同学,因住的比较近,相互是邻村,还保持着联系,每年的正月初四下午,是我们雷打不动的聚会时间,清茶一盏,小酒几杯,聊聊天,续续旧,合影留念,这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了。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达,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那些潜沉失散多年的同学,又渐渐的浮现,几十年的沧海桑田,改变了很多很多,那些当年活泼可爱的少年男女,如今改变了多少?他日路途相遇还能认出几个?那种相见一面的心情便越发迫切强烈了,毕竟,同在一个班级,同在一个屋檐下读过书,听过课,自然有许多旧事可提。这是前世今生修来的缘分,很纯洁。不同于社会上的狐朋狗友,酒肉之徒,虚伪奸诈,只知相互利用,当面笑哈哈,背后一脚踩。

我们是同学相逢不论贫穷富贵,身份地位,打工老板,一视同仁,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了却相思,才是我们的心愿。因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想法,便自发的你拉他,他拉你组群结队,成立了一个又一个群体,虽然彼此身在天南地北,但我们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在网上见面聊天,询问近况,已不再陌生。屈指算来我如今已有四个同学群。每日闲暇在各个群里浏览一遍,听听老同学们的聊天记录,看看他们发的各种视频,感觉似乎亲近了许多。

因疫情原因,我只能把这种思念之情深深的埋在心里。还好,肆虐了三年的新冠疫情,随着毒株的变异,毒性逐渐被削弱,国家适时放宽了疫情防控力度,在外被困了两年的我,也因此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与亲人团聚了。

展开全文

自从回到了家里,我便常想着,瞅个时间,见见那些群里经常聊天,而又未曾谋过面的老同学们。几次拿起手机想拨打电话,又放了下来。"咱回家是个闲人,人家都一大堆事忙着呢?再说了年关将近,等过完年再说吧。”其间,曾接到小惠同学的问候:问我回来了没有?瞅个时间约约聚聚?我说:早回来了,害怕打扰你们,没敢吭气儿,等你们约好了通知我就行,一定去,我啥时候都方便。接下来便是等待,盼望那激动人心的一刻马上到来!越是期盼,越是无果。

正月初四,在院西同学留民家准时聚会,商谈来年相关事宜,我强烈要求,明年我做东,谁争也不行,十几年了,老是你们家,风水还轮流转呢?咋挨不到我呢?这是我据理力争的结果,也是同学们给我的面子,明年,我希望同学们一个不少,全都到场,不见不散。席间得知同学建锋家孙子满月,初五开火,初六待客,作为老同学来说,理应前去祝贺。

初五,大约三点左右,突然看到二高同学小惠发来的语音通话,上海市人高翔回来了,明天走,现在红武家,问我能不能过去见个面。排排。此时,我身在院西同学家中,屁股还没捂热,实在起不了身,再说,从院西到县城还有不少的路程,等我赶到恐怕场早都散了。便回说:“我在院西老同家,暂时回不去,祝你们玩的开心快乐!”我看到小惠发来一个遗憾的表情图片。多年不见,好不容易有个相聚的机会却又被错过了,确实遗憾。

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脚跟还没站稳,便接到了乡中兼高中同学洛书缘(红武)发来的视频通话,出校门三十多年未见的同学在山帝火锅城聚会,问我能不能去?这已是我第二次接到老同学们的邀请了。此时,我虽说喝了不少酒,但头脑清醒,再说几十年了,想见一面的心情比较强烈,那种渴望胜过一切。

虽说我混得并不如意,但是对同学们的思念却丝毫不减,也并不自卑,何况我的同学,绝不像抖音上拍的那么势利。这从平常的微信聊天信息中就能看得出来,我们俨然是亲如兄弟姐妹的一家人,错过这次机会,见面又不知到猴年马月了,毕竟大家都忙。我看了一下定位,离我不太远,为了保证安全,我决定步行前去,也借机散散酒气。

一路小跑到火锅城,我已是气喘吁吁,出了一身汗。在门口打了一个电话,很快便看到了老同桌马学军那张微微有点胖,略显富态的脸庞,在校时的马学军细马条,大高个。如今是腰粗膀圆,肥头方脸,自家经营一个饭店,自带一副大老板的气质,过去和现在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要不是前年我们聚了一次,真的是不敢相认。

这次同学聚会还有高翔,江涛,尚军锋,红武夫妻,以及心直口快,热情贤惠的小惠。因为,每次在同学群里聊天,她都是最积极最主动的一个。另外,哪个同学家里有事,她跑的最快,蒸馍做饭,样样拿手,简直就是个活雷锋,这是我最敬佩她的地方。一个群里活跃与否,确实离不开这样的热心人,再加上,她经常给我的作品点赞,所以,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早想一见真人,一睹芳容。

席间,我偷偷的瞄了一眼在座的两位女同学,岁月的风霜似乎在她们的脸上没留下任何痕迹,虽然都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却依然风韵犹存。而反观我们男同学则就不同了,高翔,江涛脸上的皱纹很深,我也是一半白发了,真不知她们是怎么保养的,但从此也可以证明她们生活的很好,很幸福,看来,女人有个好男人罩着真好!不像我们男人们,顶风冒雪在外打拼,确实有点羡慕了。

三十多年的变化,加上我在校待的时间较短(我二高只上了一季便辍学了),几乎没有一点印象了。经红武和学军介绍,又谈起在校时的种种趣事,大家畅所欲言,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亲近得不得了。不知不觉已到了饭店打烊的时间,忘了合影留念,美中不足。

我真希望下次的同学聚会人会越来越多,大家一起坐下来,品茶喝酒,闲话聊天,说说过去,想想未来,临起身时合个影、留个念,多美!

作者简介:杨建涛,洛宁涧口乡安坡人,一生平淡,打工谋生,业余爱好戏曲和涂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