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青春期,为啥还长痘?协和皮肤科医生告诉你答案_痤疮_加重_激素

小明的表姐小红是一名初入职场的都市女白领,在青春期,她脸上还挺光滑,可最近几年里,她脸上和小明一样也开始“不平静”。在下巴和脖子上,每隔几天总会出现一些红丘疹,尤其是每个月“那几天”之前,发作的甚是猛烈。

“面子问题”过不去,不仅影响找对象,也让她在职场上充满挑战。每次去见客户,总要像“刮腻子”似的在脸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粉,然而还是无法掩盖所有的“尴尬”。

小红心中充满疑问,为啥过了年纪,脸上还起青春痘?

一般情况下,度过了青春期后,人体内激素趋于稳定,皮肤油脂分泌会减少,长痘的机会也降低。

那为啥很多过了青春期的小哥哥小姐姐还要继续“战痘”呢?协和医生为您公布答案。

生活压力与痘痘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使得内分泌不再稳定。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会增加心理压力,进而激发人体的应激状态来应对危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分泌激素来“支持”你的工作[1]。

展开全文

但是这些激素是“双刃剑”,它有类似于青春期激素的作用,会给那原本就毛孔堵塞的小年轻们增加更多的油脂[2],毛孔堵塞和油脂分泌这二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洒下了“痘痘”无数。

成年女性与痘痘对于成年人而言,“痘痘”在女性中更常见,尤其是每次月经前的一个礼拜,更是这些“不速之客”登门拜访的好日子。

月经前,女性体内会出现女性激素的波动,具有雄激素活性(可促进痤疮生成)相关激素会达到升高,而雌激素(可抵抗痤疮生成)降低,痤疮便开始出现或加重[3]。

不同成分的避孕药对痤疮的形成发挥不同作用,有的避孕药会加重痤疮,而有的避孕药则可以治疗痤疮[4]。

在某些疾病情况,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女性会出现明显且难治的痤疮,甚至还会诱发月经紊乱、体毛生长旺盛和不孕等一系列情况。此外,女性在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剧变,痤疮也会发生不可预料的改变,并且这些改变多数都会加重痤疮[5]。

成年男性与痘痘虽然成年女性更容易长痘,但是成年男性们也不要掉以轻心。热爱运动的男性更容易出现痤疮,一方面,摩擦、出汗等因素会使痤疮加重[2]。

另一方面,肌肉含量高会增加雄激素的分泌,也可显著增加痤疮的发生。此外,一些运动补充产品,比如乳清蛋白甚至激素类产品,也会加重男性的痤疮[6]。

化妆品、食品、药物与痘痘化妆品中所含的羊毛脂、矿物油等成分可能会加重痤疮,发胶、发蜡也有这种可能。

如果你觉得某种化妆品加重了痤疮,可以尝试停用一段时间看看是否有改善。经过研究,高糖饮食、乳制品、酒精是加重痤疮的影响因素[6]。

不过,如果还在发育期的小年轻们,也没必要因为乳制品有较多可能引发痤疮而不喝牛奶,还是长身体重要!

除了前文中提及的性激素类药物,还有其他药物也会引起痤疮,比如锂、碘化物、溴化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等[2,3],如果痤疮不严重,同样没必要因为“面子问题”而停药,毕竟还是治病比较重要。

遗传与痘痘最令人无奈的是,皮肤的毛囊皮脂结构、大小、活跃程度都有遗传性,所以遗传因素在痤疮形成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7]。

如果你发现你的父亲大人与母亲大人脸上或身上有痤疮瘢痕,那你也有很大可能会长痤疮并且容易留下瘢痕[8]。

既然如此,一定要尽可能、尽早地好好护肤。

很多时候,自己在家诊断的“痤疮”大多是“误诊”。玫瑰痤疮、毛囊炎、毛周角化症都有可能伪装成痤疮,引诱你错误打击,进而加重病情。

所以,当你长出了疑似痤疮,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让医生下诊断。

明白了痤疮产生的根源,你一定可以追根溯源,减少痤疮的出现,用心生活的你也不妨动手查查各种痤疮护肤品和药品的作用机制,看看到底哪些真有效,哪些是噱头。

当然,如果问题实在棘手,一定要及时就医,面子问题无小事,拖延加重可就不好了。

参考文献:

[1]AlbuquerqueRG,RochaMA,BagatinE,etal.Couldadultfemaleacnebeassociatedwithmodernlife?[J].ArchDermatolRes,2014,306(8):683-688.

[4]JuQ,TaoT,HuT,etal.Sexhormonesandacne[J].ClinDermatol,2017,35(2):130-137.

[5]ChienAL,QiJ,RainerB,etal.TreatmentofAcneinPregnancy[J].JAmBoardFamMed,2016,29(2):254-262.

[7]GouldenV,McgeownCH,CunliffeWJ.Thefamilialriskofadultacne:acomparisonbetweenfirst-degreerelativesofaffectedandunaffectedindividuals[J].BrJDermatol,1999,141(2):297-300.

#医师报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