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线上演唱会”亮相,若想常态化,其实没市场?_线上_演唱会_在线

1月11日,陈奕迅连开了两次线上演唱会,时间分别在早上6点和下午5点。

这两个时间的设置别出心裁,正好是在日出和日落时段,“日出日落便是一天,无论今天怎样困难,明天太阳还会升起,希望大家有信心、有勇气,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这是陈奕迅本场演唱会举办的初衷。

音乐永远有抚慰人心的能力,特殊时期,“线上演唱会”被孵化了出来,时间重合空间错位,给歌迷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线上正当时

因为疫情,许多歌手将演唱会搬到了线上。

唱歌的地方不再局限于舞台,陈奕迅选在了维多利亚港;五月天在空无一人的体育场;刘若英在电影小剧场;萧煌奇在布置考究的餐桌边;黄丽玲在户外天台;久未露面的孙燕姿,直接在家中开唱。

场景看似随意却透着别样诗意,隔着屏幕,冲淡了“相聚”的热烈氛围,但特别的“舞台”场景设计与多视角呈现让观众体会到了线下没有的感受。

展开全文

在陈奕迅的这场演唱会中,观众可以看到,从晨光熹微到逐渐明亮的天空,背后维港的天际线,甚至来回的路人,Eason逐渐明晰又逐渐模糊的身影,全部都自然地捕捉在镜头里。

五月天线上演唱会上,每个座位上用一根荧光棒,代替一位听众,组成了奇妙的灯光应援场景,那种空旷与震撼,当阿信唱到“忽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时,那声呼唤,面对空无一人同时又面对千万人,所带给歌迷内心的悸动,不会比身临其境少半分。

线上的魅力不止于此,线上还打破了线下对场地与舞台限制。比如刘若英的线上音乐会是在小剧场里,刘若英她自己来做主持,没有固定的演出位置,越唱越自如,最后就整个跳出剧本,观众席、舞台、二楼的角落、过道,到处跑,非常有趣。

歌手在四下无人时更敢展露真实的自己,有些个性化的表达与细节在线下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线演唱会观看数据的峰值出现在,由大麦、微博、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共同发起的相信未来活动义演,自1月4日开始首场在线演出,参演音乐人包含了王菲、朴树、周迅、易烊千玺、李玟等170余组,在线观看总人次达到4.4亿,堪称中国音乐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义演。

于是,线上演唱会作为疫情时期束手无措的“特供产品”,因为别样的魅力与人气,让其保留下来变常态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成本高,听众不愿买单

一场线上演唱会看上去省掉了线下演出的诸多繁琐协调,筹备起来好像更为轻松,但其实难度可能大于线下演唱会。

要知道,疫情期间,大部分线上出镜主办方做的还是专业演唱会级别的live,用的都是最新最顶尖的技术,机位至少都是4到6个起,会按照不同情境切换不同的角度,传输是用8K分辨率的传输,所以成本不低。再加上演唱会也是歌手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长期得不到等值回报,很可能打击到歌手们对线上的积极性。

据调查,超过9成的歌迷表示:线上演唱会整体氛围不如线下。同时,仅有5.56%的观众愿意为线上演唱会花费50元以上,44.44%的用户选择了10元以下的选项。

高成本对上低消费欲,是线上演唱会能否存续的最主要矛盾。

有歌迷直接表示:“演唱会不仅仅是看表演而已,精心打扮完出门、赶路,用尽一切奔向你的极大心理满足感和仪式感,是永远无法取代的。在家里经常会看到一半就去做别的事情,或者跳过自己不熟悉的歌。”

虽然目前几个平台都在大力发展线上演唱会,但可以肯定的是,线下演出依托着空间感、声压、氛围,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未来线上演唱会想要继续生存,必须与线上打通,并做出差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