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宋高宗赵构真的是一个昏君吗除了杀岳飞这件事,他还做了什么
- 杀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是好皇帝吗,宋高宗赵构是昏君吗
- 宋朝皇帝赵构是个昏君吗
- 宋高宗真的是昏君吗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支持岳飞北伐
- 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你认为赵构是昏君还是明君
- 宋高宗究竟是昏君还是中兴之主,你怎么看
- 宋高宗是昏君吗
- 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被奸臣蒙蔽吗
- 如果你是宋高宗赵构,会不会杀岳飞
- 把梁山好汉的势力换成缅北的势力能混的更好吗
宋高宗赵构真的是一个昏君吗除了杀岳飞这件事,他还做了什么
先讲一段往事,再评价赵构是不是昏君。
公元1161年4月,即南宋与金国绍兴和议之后的第20年,金国照例遣使前往临安,向宋高宗赵构祝寿。
但是这一次祝寿,情况不同于往年。
金使见了赵构后,没说客套话,而是当着赵构的面,直接就是一顿骂。骂完后,又公然威吓赵构,提出割地要求,声称赵构如果不答应要求,金国大军立时踏平江南!
当时54岁的宋高宗赵构吓得当场崩溃,居然从大殿上退到屏风后面躲了起来,而当值半卫士刘炎在屏风后面找到他时,惊人的发现年过半百的赵构居然哭得像个孩子。
使人犹在殿中,班皆未退,带御器械刘炎告宰相陈康伯曰:“使人在廷未退,有茶酒之礼,宜奏闻免之。”康伯曰:“公自奏闻。”炎遂转屏风而入,见上哭泣,炎奏其事,上然之。——《三朝北盟会编》赵构为什么哭,原因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
当年绍兴和议,赵构为了议和,答应了金国四项苛刻条件。
第一,向金国称臣,赵构的皇帝称号必须要由金国册封才能作数。是的,你没看错。赵构为了议和,连原则都放弃了。
第二,割地。割让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国。
第三,纳贡。南宋每年向金国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第四,杀岳飞,罢韩世忠。自废武功。
如此屈辱的条件,赵构全盘答应了。并且事后每当有主战派提出收复中原时,赵构都会予以弹压,表示议和是自己的意思。今后南宋任何人不准再提此事,宋军马放南山,世世代代与金国划地而治。
然而,赵构如此卑躬屈膝,换来的结果却是被金人当头一棒和。金国的翻脸不认人,等于是打了赵构的脸面,让他先前为达成和议支付的种种巨大代价,到头来全部成了空。
此时此刻,赵构变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所以他哭了,哭的很伤心。
眼见金使还在大殿上等回话,而赵构却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时任宰相陈康伯也去到屏风后面找到赵构,并把赵构搀扶回了寝宫。
赵构回到寝宫后,拉着陈康伯的手就说:看来情况没救了,我们赶紧跑吧!
看到皇帝是这幅尿性,陈康伯当时差点没晕死过去。他极力劝住赵构,说你是皇帝,江山是你的,如果连你都跑了,谁还会为你卖命?你不能跑啊!
(陈康伯)闻有劝陛下幸越及闽者,诚用其言,大事去矣。——《三朝北盟会编》赵构听完这话,觉得言之有理,就勉强答应先不跑,表示自己可以先看看再说。但到了当天晚上,赵构又后悔了,他还是想跑。于是他就给陈康伯下了一道谕旨,说再等一天看看,如果还没有收到金军退军的消息,就通知各级衙署赶紧跑路。
如更一日虏骑未退,且令放散百官——《三朝北盟会编》赵构打的主意,大概是怕臣子再劝诫,不让他跑路,所以他干脆怂恿百官先跑,然后他自己再开溜。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再拦他了。
然而他没想到,陈康伯收到谕旨后,心里那个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简直要炸了,他在没告诉任何人的前提下,直接烧了赵构的谕旨。
到了第二天,没有金军退兵的消息,宋朝各级衙署也没有遣散,赵构纳闷了,就找来陈康伯问情况,到底什么情况。怎么都不跑?
陈康伯便说,是我烧了你的谕旨,把你的旨意压了下来。赵构一听,他居然还厚颜无耻的对陈康伯发了一通脾气,说你凭什么烧掉我的谕旨。骂完后,赵构立即派人把当时的太尉杨存中叫来,让他负责征集百艘航海大船,保护自己向海上跑路。生怕自己会错过跑路的最佳时机。
帝命杨存中就陈康伯议,欲航海避敌。——《识断卷十二》杨存中是个主战派,他一开始不知道赵构要跑的消息,因此他听到赵构的口谕后,也是晕菜了。然后他就跟陈康伯一起劝赵构,两个人苦口婆心的劝了半天,才算是再次勉强止住了赵构逃跑的想法这个念头。
之后,杨存中仿效当年北宋宰相寇准逼宋真宗前往檀州督战之旧事,也逼迫赵构亲赴前线鼓舞宋军士气。赵构当时很怕,一开始死活不想去,但后来经不住满朝文武的劝,最后还是去了。
去到前线后,赵构屡次想跑。只不过由于宋军在虞允文的率领下取得采石矶大捷,再加上金军内部发生火拼,金主完颜亮被杀。因而金国的这次灭宋之战才不了了之。赵构的皇位也算是保住了。
但是由于赵构在这整个事件当中被金人吓破了胆子。所以他在事件后,立即退位,把皇位交给太子赵眘。
至于退位的原因,赵构虽然没明说,但从此前他的行动也能看出端倪:如果赵构继续担任皇帝,他就不能随便跑路。满朝文武都希望他君王死社稷,希望他去前线督战。而他最怕的就是去前线。虽然这次他又侥幸赢了金国,但是下一次呢?而如果他退位,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太子变成皇帝,下次宋金大战就该是太子去前线督战,君王死社稷了。至于他则毛事没有,太上皇该跑路就跑路,没人能管得着他跑路。
之后,赵构躲在德寿宫长达二十五年,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生活好不惬意,最终于公元1187年,以81高龄去世。
故事说完了,你们觉得赵构是昏君吗?
我觉得,赵构不是昏君,因为从他的种种事迹来看,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自己这么干的后果是什么。他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他做的每个决定都有他的盘算,并非是一个昏聩不明,搞不清自己到底在干什么的皇帝。
但是,赵构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他的性质就更严重了!他虽不是昏聩之人,但他的所作所为比昏君更让人感到不齿!骂他是国贼,都毫不过分。
很多人每次提到赵构,必要说岳飞,必要往岳飞头上泼脏水,说他的死,是活该,是咎由自取,赵构杀岳飞杀得没错。而且赵构稳定江南有功,没有使南宋像南明一样。赵构是南宋第一明君。
行,咱不吵,不提岳飞。咱就说赵构动不动就跑路这件事。
天下是他赵家的,皇位是他赵构的,可赵构动辄就往海上跑,把社稷黎民通通抛弃,并且还不让宋人宣传抗金思想,禁止任何形式的抗金活动,这样的人,说他是国贼,谁错了吗?他这种人,不是昏庸,而是太过自私了。他就跟小男人一样,凡事就只想着自己能安逸,至于国家社稷,根本不在乎。
如果他这样的人都能得到正面评价,那就是对当时每一个在前线冒死拼杀,拿命誓死保护赵构皇位的宋军将士最大的侮辱了!
杀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是好皇帝吗,宋高宗赵构是昏君吗
说起岳飞,固然是因为奸贼秦桧所做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位皇帝,如果没有分辨忠臣和奸佞的能力也是很令人嫌弃的,很有可能是昏君,那么宋高宗赵构呢,难道就是真的是一位昏君,人有秦桧害死岳飞?
康王赵构,开创了南宋帝国。据说赵构能文善武,善于弄权,有人说赵构是一个千古好皇帝,但是也有人说赵构是个坏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构听信了奸人秦桧的谗言,杀掉了忠肝义胆的忠臣岳飞,但是杀了忠臣岳飞的赵构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呢?赵构所处环境特别,所作所为难以评价,也是后人对他褒贬不一的原因。
赵构是个好皇帝
有人说赵构是个皇帝,到底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说呢?我们回到当时的宋朝,理性地分析了一下。
宋金和议后,宋每年向金朝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有人说这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我认为是不妥的。我们看一看南宋的财政收入,一年8000万贯,即使2贯折银一两,25万两白银和25万匹绢占不到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这里需要说另一件事,还是明朝,蒙古弄饥荒,明朝却舍不得救济蒙古,最后,后金在粮食很困难的情况下救济了蒙古,在军事和赈灾,软硬两手政治手腕下,皇太极终于把蒙古纳入他的八旗之下。强大起来的后金成了明朝巨大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来讲,花钱买和平,宋朝的老百姓仍然是欢迎的。同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力量强,而生产能力弱。一旦没有粮食就南下掠夺,其实他们也没有办法,这就和农民起义一样,不掠夺就会饿死。农耕文明用什么阻挡北方草原的“饿狼”呢?只能用粮食。和平时期他们通过马市换取粮食,战争年代他就是掠夺。让他们通过市场换粮食好呢,还是让他们掠夺好呢?答案不言而喻。
宋和辽的澶渊之盟同样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长达百年多的和平,这种和平对宋辽两国人民而言都是一种幸福。同样,宋金的绍兴和议,也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后期的和平局面。而这种局面,赵构功不可没。
赵构是个坏皇帝
很多人会说赵构是个坏皇帝,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冤杀爱国忠臣岳飞,亲近小人,远离忠臣。但是为什么赵构要杀岳飞呢,原因有以下:
第一、赵构总的倾向是主和。这决定了岳飞政治上的不正确。岳飞一直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对赵构的地位是一种威胁。二帝回来干什么,怎么安置法,都是大问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赵构是绝不希望岳飞的计划成为事实的。一旦二帝回来了,自己就得从万人之上的位置下来,说白就是贪恋皇权。
第二、从北宋起就有一套非常先进的军事管理体系,地方青壮年士兵由中央统一管理号称禁军,而地方只留部分军队以及老弱病残。而军权却被很好地处理。太尉练兵而没有兵权,而将军手上除了护卫外无其他战士。除非皇帝发虎符允许将军到太尉处领兵,否则一律违法处理,从而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目的。但是岳飞手上却有私人武装岳家军,号称十万余众,这必然让赵构感觉到威胁。
这两点是主要原因,而其他一些小的方面也是很多,比如直言进柬不顾皇帝感受,明知皇帝性无能却让皇帝立后等等,都是作为催化剂最终导致这一下场。
赵构不是一个好皇帝。他贪恋皇权,宁愿失去半壁江山也要保住的他位子。这点就很不好。如果他能收复失地,就算两位皇帝回来了,他也会被百姓爱戴的,可能仍旧会荣登宝座,可以安心地当他的南宋皇帝,可惜他不这么做。
赵构只能算太平皇帝
很多人认为赵构是个好皇帝,对,那是在他还未被俘虏之前,他一生治理国家也有过很多为国为民的事迹,可是后期却弃百姓而不顾,自己逃命,冤杀民族英雄岳飞。这种种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住他的皇位,极其自私。在位期间,没想过要将抓去北方的亲人救回,人说虎毒不食子,当然他是没有后代的哈,只是说他的这种狠毒之心,真是让人觉得心寒,亲人都可以不顾及的人,怎会顾及百姓,他不适合做皇帝,也没有资格做一个皇帝。只顾贪图享乐,只想做个“太平皇帝“,实在称不上一个好皇帝。
宋朝皇帝赵构是个昏君吗
赵构是昏庸还是明君。
不认同赵构建立了南宋这个说法。因为南宋朝廷的建立,是北宋灭亡之后,官员们为避免成为丧家之犬,他们需要抱团取暖;抗战派需要一面旗帜,用以号召抗金力量;而赵构有着宋朝的皇子身份,所以大家拥立了赵构为皇帝。这些职业官僚之所以容纳抗战派,倒不是他们决心要抵抗金人入侵,他们只是需要军队保证他们的安全,大家需要建立一个组织共抗风险,南宋朝廷就是这种情形下的产物。
赵构得到这个机遇,是因为金兵包围了开封,宋钦宗派他去召集天下兵马勤王援助开封,并且给了他一个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而赵构带着这个头衔东躲西窜,一直到开封陷落,徽钦二宗被俘,整个皇族无论男女都被押往五国城,赵构都没有出现在开封城下。
史籍中记载有一段关于赵构在金营中的表现,金兵包围开封时,赵构自请前去,在金营表现的非常勇敢,完全是一副威武不能屈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我对赵构的看法。这是那个被金兵从中原追到大海,把生育能力都吓丢了的赵构吗?
作为副元帅的宗泽开始召集军队,收编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巩固了开封城防后,开始四面出击收复失地,与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并多次击败金兵的进攻。宗泽上书达24次要求北伐,也未能打动逃跑意志无比坚定的赵构,宗泽只能带着无限遗憾去世。
作为皇帝,赵构应该到开封主持大局,因为开封是国都,是宋朝的象征,赵构入驻开封,就是向全天下宣告是宋王朝没有灭亡,这会极大鼓舞军民的抗金士气。但赵构却死活不愿意到开封主政,他一直在逃跑或者研究怎样逃跑。
宗泽去世之后,赵构派杜充接替东京留守,自己躲在遥远的地方。杜充对义军采取排除异己的打压政策,不断进攻各地义军,终于逼得张用成为流寇,王善投降了金国,抗金力量被极大削弱,宗泽苦心经营的开封城防被杜充搞得土崩瓦解。当金兵再一次发起进攻时,杜充毫不犹豫的决开了黄河,淹死平民几十万,瘟疫又死了上百万,无数难民无家可归。
放弃开封造成了严重后果。放弃大量国土,也等于放弃了大量人民,金人在进攻时再也不需要顾忌开封,也切断了南宋与河东河北义军的联系。更严重的是,等金人在这些地方扎下根基,将来再想收复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岳飞曾苦苦劝告杜充:“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但赵构已然决定放弃,也从来没想过要收复,他现在只考虑逃命,只考虑怎样保证自己的安全。就这样,宗泽千辛万苦经营成果毁于一旦,第一次复国的机会被赵构毫不犹豫的放弃。
赵构没心管这些,他只专注于逃亡,他一路逃过长江,逃进大海。他被吓破了胆,连生育能力都吓没了。为了让金人放过自己,他给金国写信,哀诉自已的窘迫,“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请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
这样的摇尾乞怜,哪还像是一位帝王?哪还有一丁点尊严?
这是那个在金营中无所畏惧的赵构吗?在金营中直面敌人都无所畏惧,被追赶却被吓丢了性能力,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段记载的真实性
在乞求无果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开始任用坚持抗战的岳飞,吴玠,韩世忠,张浚等人,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退再退,终将无路可退。哪怕和谈投降,也是要有资格的。对方占尽优势的时候,又怎会坐下来跟你和谈?
要不要收复失地另说,哪怕为了自保也得用他们。
在岳飞吴玠韩世忠坚决抵抗下,金军在各个战场都遭遇了失败,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在岳家军打击下,金兀术仓皇逃离了开封,北方义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策应,金军将领已经决定岳飞一到便即归降。金国已经无力再将战争进行下去,这种形势下,乘胜追击,必将长驱直入,收复失地,轻取幽云,直捣黄龙都是指日可待。岳飞已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举国振奋。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的强盛王朝就要出现了。
南宋的军力对金军已是碾压之态,就连草包将军张俊都能跟金兵正面对抗了,更别提让金兵闻风丧胆的岳家军了。
岳家军强大已经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多次对决都是正面碰撞,完全就是实力碾压,连战术都不屑用。
号称当时最强大骑兵的金兵在他们面前屡屡败北,闻风散胆。“女真不过万,过万无人敌”,“拐子马”、“铁浮屠”,都是浮云。
但赵构却拼命踩住了刹车。
汉民族失去了再次强大的战略机遇,一直偏安到亡国,直到崖山。赵构解除了所有抗战派将领的军权,然而依然不能彻底放心,最后,他和秦桧又害死了岳飞。
岳飞死后,赵构和秦桧开始大力清除朝内抗战派力量,岳飞韩世忠的军队都被肢解。以致到了宋孝宗准备北伐时,已经基本无可用之将。
宋史上居然把赵构和刘秀相提并论,也真是厚颜无耻。刘秀昆阳之战几千人击败王莽军百万,赵构上过战场吗?刘秀用12年的时间统一了国家,光复汉室,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了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汉朝实现了光武中兴。反观赵构,两次放弃了收复的机会,自毁长城,苟且偷安,完全就是毫无心胸格局的一介小人。
明君的判断标准,是看他是否维护了国家统一,是否维护了民族利益和尊严,是否关爱百姓,是否任用贤臣,而赵构,又符合哪一条?把这样的人捧成明君,非蠢即坏。
宋高宗真的是昏君吗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支持岳飞北伐
赵构能够成为皇帝,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若不是父亲宋徽宗贪玩,若不是哥哥宋钦宗无能,若不是靖康之变让北宋灭亡,恐怕赵构只能是一个王爷。但历史往往就是扑朔迷离,让人意想不到。
北宋从开国开始,宋太宗就有意重文轻武,以防拥有重兵的武将夺权,于是在身边人的策划下,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暂时的皇权威胁。北宋在文治下,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士大夫们开始互相攀比,过着歌舞升平的奢华生活。可他们没有想到,将领们没有节制军队的权力,出现了大量的冗兵,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减弱。
后果就是金人用区区几万兵力,竟然可以围攻北宋都城,姑且不说金人一路南下没有阻拦,就是围攻都城也没有人前来勤王。以至于金人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后宫几千人掳走。北宋直接灭亡。
康王赵构收到皇帝哥哥宋钦宗的求救诏,没有火速去求父亲和哥哥,而是带着他的部队在河南、河北打圈圈。难道他不知道他们的处境吗?当然不是。据史料记载,赵构从小聪敏过人,记忆力很强。他置父亲和哥哥的安危不顾,难道他没有其它的想法?说出来谁也不信。
靖康之变后,赵构在应天称帝,史称南宋,赵构也因此成了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做了皇帝以后,却开始一路南逃,直到逃到临安(今杭州),才算安定下来。宋高宗赵构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南宋以长江为天险,与金人划江而治,长江以北南宋也不要了,随你金人折腾去,南宋在长江以南过点小日子。
按说此时宋高宗的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都在金人手里,建立南宋后,宋高宗赵构应该整顿军队,抗击金人,救出自己的亲人。刚开始宋高宗在主战派的施压下,也有这个念头。岳飞等一批抗金名将,在前线也是痛击金人,捷报频传,宋高宗赵构也是雄心壮志。
直到秦桧被金人放回后,回到临安,被宋高宗赵构重用,不知秦桧是怎么从金人那里逃了出来,也不知道秦桧跟赵构说了些什么,总之,赵构对金人的态度明显转变,他不再支持抗金,他主张同金人议和。当岳飞信心满满的,想直捣黄龙时,赵构用12道金牌令调回岳飞,并罗列罪名杀了岳飞。
宋高宗这些主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大家都说他是昏君。在我看来,赵构不可能是昏君。我这么说有三个理由:第一、赵构能够称帝,建立南宋,说明他有很高的政治涵养。第二、常年征战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老百姓也因此饱受战争之苦。加上岳家军直接威胁到皇权,所以他必须除掉岳飞。第三、他向金人议和,看似是为了防止金人狗急跳墙,杀死宋徽宗和宋钦宗,实则是与金人达成默契。金人长期扣留徽宗和钦宗,宋高宗的位置才可以长久。说完这三点理由,大家一定不会认为宋高宗是昏君吧。
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你认为赵构是昏君还是明君
谢友邀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归德府,今商丘)登基后马上派人奔赴汴京搜罗大批女童帮他“洗衣服”,因为他知道,他妈妈韦贤妃和老婆刑秉懿在金国也是干着同样的工作
~《靖康稗史笺证.五.青宫译语》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完颜亮派王全出使南宋告知钦宗的死讯,顺便把赵构骂了一顿,赵构躲在屏风后失声痛哭
六月,赵构诏诸将备战,“随宜应变,毋失机会”,为了垂范俭朴的生活作风,一次性“出宫女三百九十,放女乐二百余”
作为一个国破家亡被敌人吓碎蛋蛋的人,赵构从来没有放弃自己毕生最大的兴趣
佩服!!!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三》
建炎四年十一月金兵南下,赵构毅然“放散百司”,扔掉朝廷机构,轻装跑路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陈康伯》
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南宋大将王权从前线跑回临安,勾起了赵构对自由奔跑的向往,不料却被陈康伯和杨沂中拖了后腿
然而无论遇到多么巨大的阻力,都挡不住赵构跃跃欲试的激情,最后还是陈康伯说:“陛下如果坚持一路向南,请恕臣等跟不上您老人家矫捷的步伐”。赵构这才悻悻作罢
~《朱子语类.本朝一.高宗朝》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赵构终于不必再担心大臣会用“陛下跑路,影响士气”的理由来阻挡他自由的脚步
隆兴元年北伐失利的消息传来,赵构立马收拾细软,组织了五百名挑夫待命宫中,随时准备上路
从靖康年到隆兴年,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赵构始终保持着一颗奔跑的心
佩服!!!
赵构中兴的南宋最初只比徽宗朝少了三镇十几个县,北宋的基本盘大致完整,河湟也牢牢地控制在手里
经过十几年励精图治,赵构终于实现了创立南宋的梦想
~《金史.卷七十七.宗弼》
别人最多也就“壮士断腕”,赵构可以做到“剖腹挖心”,以放弃中原和帝号外加大笔钱财为代价,换来名符其实的南宋
佩服!!!
~《朱子语类.高宗朝》
一面不舍暖风醉人的临安,一面北望繁华尽没的东京;别人“居安思危”,赵构偏要“居危思安”
赵构一生特立独行,思想之奔放令人瞠目结舌
佩服!!!
关于赵构和秦桧主政下的南宋军政和民生状况已经写过很多,反正草民们绝大部分都特别幸福地吃上了人肉(详见钓鱼主页6月28日答案)
能把和平日子搞得比打仗还苦
特踏马佩服!!!
当然,在某些脑子有点不太好使的人看来
大宋享国三百一十九年,赵构创建了南宋
~《宋史.卷三十二.高宗.九》
抛开虚夸的浮词,从“然”开始才是史官对赵构的真实评价
在《宋史.本纪》中,元朝史官对两宋帝王评价一般本着“有功绩夸功绩,没有功绩夸情怀”的态度。赵构能挣来“恬堕猥懦,坐失事机,偷安忍耻,匿怨忘亲”的批语也算难得
宋高宗究竟是昏君还是中兴之主,你怎么看
谢邀
关于这位前马拉松冠军,著名的葵花宝典修炼者,家中女眷都勤劳地为金人洗着皮大袄的大金“臣构”的故事已经写过很多,再简单谈两点
1.疆域
建炎元年三月,金人立张邦昌为傀儡,建立大楚,在张邦昌一再坚持和保证之下,金军没有留下一兵一卒,全部北撤。转过身,张邦昌就迎元祐太后回銮皇宫,遣使送去印信,表示要拥立赵构
建炎元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史称南宋,这时候的“南宋”也包括了图中的“大楚”,实际比北宋疆域最大时仅少了三镇
经过赵构十五年中兴,绍兴十二年,南宋终于名符其实
皇统二年二月,~《金史》卷七十七.宗弼
藩方臣构岂敢自谓“中兴之主”
2.本有可为
赵构登基后的第五天,李纲被任命为正议大夫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六月初一李纲到南京行在,初二上书论十事,其中有三条重点
1.建都。李纲认为“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
2.用人。李纲认为降金之人皆应问罪,不可重用。“奉贼旨受伪官屈膝于其廷者不可胜数,昔唐肃宗平贼,而污伪命者以六等定罪,今宜仿之,以励士风”
3.战守。李纲认为非战无以立国,非战无以保二圣万全。“为天下者,不顾其亲。顾其亲而忘天下之大计者,此匹夫之孝也……中国能自强如此,岂徒不敢肆凶,而二圣保万寿之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一百五
然而,八月十八,李纲便被罢为散官,其罪名是
杜绝言路,独擅朝政,士大夫侧立不敢仰视;买马之扰,招兵之暴,劝纳之虐,优立赏格……
李纲令曾经降金或在伪楚供职的人不敢说话,不敢正眼看他;李纲招兵买马,收买军心民心,费钱一百多万缗,浪费钱财。两大“罪状”直接导致李纲罢相
太学生陈东和欧阳澈上书,“李纲不可罢,黄潜善、汪伯彦不可用,乞亲征,邀请二帝”,触怒赵构,被“斩于市”
真正阻塞言路的其实是赵构一伙,让我去亲征,想吓死我啊?
八月二十五日,赵构派人护送元祐太后南下扬州,东京留守宗泽得知消息,放弃了劝赵构回汴京的打算,“奏乞且驻跸南都,勿为巡幸”,只请求赵构不要往南跑,暂且留在南京应天府。没有用
元祐太后一走,所有人都知道,赵构向南跑也是迟早的事
元祐皇太后自应天府进发,中原之人皆知翠华将有江都之幸,京师父老有相聚涕泣者
果然,金军再次南下的消息传来,九月五日壬辰,命巡幸淮甸。七日,明确目的地是驻跸扬州
李纲的招兵买马令早在八月二十二日便被宣布废止,招募的士兵就地解散,而马也只从陕西每州买一百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三
这些被解散的士兵、溃军、民间自卫军、失去支持和指挥的宋军、真正的盗贼、流寇,以及真正的农民起义军和趁机揩油的叛军、降军……造成南宋初年流寇遍地、以人为食的惨景
这自然跟赵构立志打造真正的南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某人二十岁继承了一套房子,家底殷实,却在三十五岁卖身为奴,领着家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天天看着老婆、女儿、姊妹们在隔壁接待排成长龙的恩客,老爹和兄弟们拎着大茶壶忙前忙后殷勤地伺候着,稍不如意就要挨打受骂,他自己还笑吟吟地大把大把掏钱感谢恩客赏脸……某人是中兴了家族还是是一个败家子呢?
当然,可能会有人感同身受表示可以理解吧
宋高宗是昏君吗
是的,昏庸无能!如果是,以江南大地的富饶之地,和人杰地灵,国力定能强大!
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被奸臣蒙蔽吗
高宗窃位上权格局小只想偏安一隅小朝廷平安称王,而岳飞忠于宋室有雄才大略又有兵权总想恢复旧山河,道不同,不相为谋,跟赵王杀李牧是一个道理。
如果你是宋高宗赵构,会不会杀岳飞
会的!只有真正掌控军队才能坐稳皇位,对不肯交出兵权的将军没有别的选择。
把梁山好汉的势力换成缅北的势力能混的更好吗
不得不佩题主的想像力;把一个北宋的故事与现代缅北势混为一谈,有可比性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