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欲捐肾救弟弟,借钱路上遭遇车祸去世,临死前手中紧握一账本_哥哥_肾脏_账本

“你说什么?”2006年3月19日,一个武汉老汉在接到电话后脸色大变,他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带着妻子出了门。

老汉名叫郑正武,他的大儿子郑高生刚遭遇了一场车祸,生命垂危。

在赶往医院的路上,郑正武一直在不停地叹气,他的妻子更是悲伤至极,不停地抹着眼泪。

见到儿子遗体的时候,郑正武腿一软,直接在冰冷的地板上跪了下来,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老先生,这是您儿子的遗物,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他一直拿在手里,想必这对他来说很重要。”

医院的护士连忙走上来安慰郑正武,一本染血的账本也在此时递到了郑正武的手中。

郑正武颤颤巍巍地打开账本,刚读了一页,他就愣在原地,泪水也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郑高生的账本上到底写了什么?这个故事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大儿子辍学参军

郑正武和妻子结婚后总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虽然郑正武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但他一直竭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最好的生活环境。

2001年,郑正武看着家里的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决定再打一份工,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

展开全文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一些搬砖和水泥之类的粗活。

同年9月初,郑正武正挑着一担砖头,迈着沉重的步伐在楼梯上艰难地行走着。

许是因为多日劳累,郑正武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他强打着精神,一阶一阶地迈进。

就在郑正武即将把砖头搬上楼的时候,他脚步一空,竟直接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这次意外让郑正武小腿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必须停止工作,在床上静静修养。

医生告诉郑正武,即使休养好了他也很有可能落下残疾,换句话说就是,他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

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又条件贫瘠的家庭里,父亲的倒下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这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被无情地掐断了。

这一年郑高生在读高中,他成绩优异,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很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作为家中长子,郑高生比普通小孩更早懂事,他知道父亲摔倒意味着什么。

“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出去打工。”郑高生像个小大人一样,郑重其事地宣告着自己的决定。

这句话一出,郑高生的母亲吓了一大跳,郑高生的成绩一向很好,她和郑正武几乎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郑高生的身上。

郑高生没有正面回答母亲的问题,他的眼神一直游离在病床上的父亲身上。

母亲瞬间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紧紧抱住了郑高生:“对不起,高生,是爸爸妈妈没有本事,是我们对不起了。”

迫于生活,郑高生的母亲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同意了郑高生的决定。

从学校辍学之后,郑高生参加了当年的入伍选拔,经过层层测试,他进入了部队。

部队生活严苛又枯燥,可郑高生从来不会抱怨,他写回家的信总是在给父母报平安。

除此之外,他还把部队发放给自己的津贴全部存了起来,寄回家贴补弟弟妹妹。

他的弟弟郑汉军比他小不了几岁,他参军的时候,郑汉军正在读初三,是人生中的关键时刻。

郑高生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寄托在郑汉军身上,他希望郑汉军能够努力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

郑汉军也很懂事,他知道哥哥为自己牺牲了太多,他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报答哥哥的恩情。

2004年,郑汉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梦想实现的这一刻,他的内心充斥着复杂的情感。

除了爸爸妈妈之外,郑汉军最感激的就是哥哥郑高生,如果没有郑高生,他是不可能成为大学生的。

郑汉军在心里默默发誓,等他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哥哥的恩情。

在郑汉军考上大学后不久,郑高生的服役期限到了,他从部队回来,在家乡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看着渐渐独当一面的儿子们,郑正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感觉日子正朝着光明的方向一路狂奔。

一桩又一桩的意外

2006年春节前夕,郑正武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即将到来的团圆日子让他们倍感喜悦。

就在母亲筹备年货的时候,她突然觉得二儿子郑汉军最近有点不对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郑汉军的胃口越来越小,稍微吃一点油腻的东西就会呕吐。

他还经常流鼻血,郑汉军的母亲不止一次在他的枕套上发现了大片大片的血迹。

除此之外,他的精神也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坐着吃饭都会感觉头晕目眩。

家人问起郑汉军的时候,郑汉军总是逞强说自己没事,坚持不去医院看病。

可看到郑汉军如此萎靡不振,他的家人们怎么可能不送他去医院详细检查呢?

一次,郑汉军又出现了流鼻血的症状,郑正武再也不敢怠慢,连忙带着郑汉军去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根据郑汉军的病情,医生安排他做了详细的全身检查,不过检查结果要等几天后才能拿到。

等到医院通知可以领取检查结果的时候,郑正武和郑高生陪着郑汉军一起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首先递到了郑汉军本人手上,他看清楚检查报告上写的内容后,当场愣在原地,检查报告也从他的手上滑落在地。

“汉军,你怎么了?”郑高生一边从地上捡起检查报告,一边不解地望向弟弟。

检查报告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双肾严重衰竭。”郑汉军竟然患上了尿毒症,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尿毒症晚期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衰竭,直到死亡,必须通过肾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在以往的病例中,家人的配型成功率是最高的,为了挽救郑汉军,郑家所有人都做了配型测试。

配型结果显示,郑正武和郑高生最适合给郑汉军移植肾脏,在这件事上,两父子都有些义不容辞的味道。

郑高生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少一个肾也不会怎么样,而父亲已经年老,经不起折腾,所以坚持要亲自给弟弟移植肾脏。

郑正武则觉得自己亏欠郑高生太多,他正值壮年,少了一个肾指不定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父子俩都一口咬定自己最适合给郑汉军捐肾,最后还是医院的医生给出了最佳答案。

从配型测试上看,虽然两个人都配型成功,但从各种客观角度分析,还是郑高生最适合做肾脏捐献者。

郑高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胜利,他兴冲冲地跑去告诉郑汉军,他的病有救了。

和郑高生的喜悦不同,郑汉军自从生病后,嘴角就一直含着苦涩的笑容。

他拖累哥哥太多,以前他的读书机会是郑高生让给他的,现在他生病了,所需要的肾脏还是需要郑高生来捐献。

郑汉军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对哥哥的情感,他鼻子一酸,竟然在病床上掉下了眼泪。

“我们是兄弟,客套的话不用说太多。”郑高生走过去拍了拍郑汉军的肩膀。

肾脏来源解决了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做肾脏移植手术的费用。

医生告诉郑高生一家人,肾脏移植手术价格不菲,至少需要准备十几万元。

这笔钱对于并不富裕的郑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郑正武愁白了头发,不知道从哪里筹钱。

郑高生则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朋友关系,竭尽所能地为弟弟筹钱。

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小账本,每借到一笔钱他都会记录在册,方便日后统计还债。

郑高生出事的那天,他也是为了借钱才独自出门的。

那天郑高生的一位战友说有四千元可以借给他,郑高生开心极了,连忙出门和战友汇合。

在路上,郑高生的心情很好,他马上就能筹到足够的钱给弟弟做手术了。

就在郑高生盘算着账目的时候,一辆小货车突然变道,撞到了正在骑自行车的他。

在小货车面前,郑高生的自行车不堪一击,霎时间就被撞飞出去了。

郑高生倒在血泊之中,紧紧地攥着自己手里的账本,嘴巴里还在不停地喃喃念叨着父亲、母亲、弟弟、妹妹。

最终,郑高生因为伤重救治无效而死亡。

更令人绝望的是,他的肾脏在车祸中严重破裂,根本不能用于移植手术。

这次交通意外全责在小货车司机身上,经过两次上诉,郑正武一家拿到了14万元的赔偿金。

走出阴霾,大步向前

无论赔偿金的金额有多少,都不能抚平郑家人内心的伤痛。

郑汉军更是悲痛欲绝,他把郑高生的死亡全部归咎于自己,如果他没有生病的话,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事情。

他更是拒绝用哥哥拿命换回来的14万元治病,他宁愿病死过去,也不愿意吃这个“人血馒头”。

郑高生去世之后,郑汉军一度悲伤到无法吃饭,他把自己关进厚厚的壳子里,不愿意接纳任何人。

就连父亲和母亲都被他拒之门外,他的人生在郑高生去世的那一刻已经完全灰暗了下去。

郑正武和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郑汉军振作起来。

郑汉军甚至不想继续治疗,他想和哥哥去另一个世界团聚,至于哥哥留下的14万赔偿款,他宁愿留给父母养老。

郑汉军自暴自弃的态度让郑正武很是头痛,他不能接受自己失去一个儿子之后再失去另一个儿子。

他也彻底被郑汉军惹怒了,一天,郑正武来到郑汉军的房间,大声指责了他的“自私”。

“你只知道你哥哥是因为你去世的,那你知不知道他那么努力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是要给你治病,你哥哥会出事吗?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你活着,结果你却不配合治疗!”

郑正武“啪”的一声把郑高生生前紧紧握着的带血的账本甩给郑汉军。

“你自己看看,你哥哥为了你借了多少钱,如果你死了,你觉得哥哥会开心吗?”

说完这些话,郑正武背对着郑汉军,坐在凳子上不停地掉眼泪。

郑汉军听完父亲的话语,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是要坚强地继续生活。

他不再封闭自己,转而积极地接受治疗。

但郑高生去世后,郑汉军的肾源迟迟没有着落,他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郑正武意识到小儿子的手术不能再拖下去了,他询问医生自己是否符合捐献肾脏的条件。

“从配型测试上来看你是符合的,我们主要是担心你的身体承受不住换肾手术。”

医生的话语让郑正武燃起了希望,既然他符合配型测试,那么就意味着他可以给郑汉军捐献肾脏。

郑汉军知道后强烈反对这件事,他已经失去了哥哥,不能再失去父亲了。

“如果你不能好起来的话,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郑正武哭着对郑汉军说。

在郑正武的坚持下,郑汉军最终松了口,同意父亲为自己捐献肾脏。

2006年11月9日,郑汉军和郑正武同时躺在了医院的小推车上,他们的内心无比忐忑,谁也不知道这场手术能否成功。

郑正武的妻子和女儿则等在手术室外,她们脸上无一例外地带着紧张的神情。

不知道等了多久,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一个医生从里面走了出来。

“怎么样了?医生!他们还好吗?”等候在外面的郑家人一窝蜂地围了上去。

“恭喜你们,手术很成功。”医生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听到这句话后,郑家人脸上总算出现了轻松的表情。

经过精心疗养,郑汉军很快便恢复了健康,出院的那天,他特意去郑高生的坟前看望了他。

对于郑家人来说,郑高生的死亡始终是心里的一根刺。

不过,郑汉军已经想明白了,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带着对哥哥的爱,好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才是对哥哥最大的慰藉。

无论如何,明天的太阳永远是光明的。

-完-

参考资料

武汉晨报:《哥哥欲捐肾救弟 却遇车祸身亡》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