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袁绍是忠臣吗
- 曹操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 清朝第一忠臣是谁
- 为什么明朝末年有那么多忠臣烈士壮烈殉国
- 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 忠臣一定是好人吗
- 忠臣不事二主,为什么古代有些前朝将士投降后朝,却能留芳千古呢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 杨家将是忠臣还是权臣
- 从历史的角度看,“忠臣”与“奸臣”比较,谁的作用更大一些
袁绍是忠臣吗
袁绍自己都想当皇帝了,你说他算不算忠臣呢?
肯定不算的。
袁绍干过几件事,我来说一说。
第一,他想废立皇帝。
袁绍在关东起兵后,被推为盟主。不过,这个盟主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他指挥不动别的军阀,怎么办呢?袁绍灵机一动,干脆啊,不承认董卓立的汉献帝刘协,另立一个皇帝算了。要立谁呢?他选中一个人:幽州牧刘虞。
立一个新皇帝,造一个新朝廷,那么袁绍岂非是新政府的大功臣么?到时他就跟废立皇帝的董卓一样,成为真正的实权人物。
为了立新皇帝,袁绍下了点功夫,认真研究历代皇帝的史事。在汉朝历史上,废立皇帝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皇帝太坏了。比如西汉的刘贺,没当几天皇帝,就被霍光废掉了;第二种情况,皇帝是冒牌货。比如西汉初,吕后为了独揽大权,从民间抓来几个小孩子,冒充皇子,推上皇位。吕后死后,周勃等人发动政变,废黜冒牌小皇帝,迎立汉文帝。
要宣布废黜汉献帝刘协,第一种理由显然不合适,汉献帝并没做坏事,只是被董卓挟持。袁绍索性套用第二种理由,认定汉献帝就是个冒牌货,不是汉灵帝的亲生子。管他是不是事实,只要能忽悠人就行了。
但是,袁绍废立皇帝的企图最后破产了,两个原因:其一是曹操与袁术反对;其二是刘虞本人拒绝。
所以,袁绍想干的事,与董卓并没有多大不同。
第二,袁绍自己有当皇帝的野心
袁绍废立皇帝的企图破产后,对汉献帝仍然不理不睬。在汉献帝东归的整整一年时间里,如果袁绍有一点忠臣的模样,早就出兵迎接献帝了。可是袁绍的脑袋瓜比曹操差多了,曹操抓住这个机会,迎接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抢得政治上的先手。
在曹操把控朝廷后,袁绍这才发现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之中。在此之前,袁绍的弟弟袁术倒抢先一步称帝,只是他实力不济,属于过把瘾就死。袁术在穷途末路时,打算去投奔袁绍,他派人到冀州见袁绍,转告道:“汉室气数已尽,袁氏当受命为天子,这在符瑞中显示得明明白白。如今您据有四州之地,人口有一百万户,天命所归,您应该接受天命并发扬光大。”袁术打算放弃皇帝尊号,把皇冠献给哥哥。
袁术的劝进,令袁绍他心里一动:只要称了帝,曹操操纵的狗屁朝廷对我就一点作用也没有了。
有人看出袁绍心念动了。揣测主公内心是一些人混饭吃的手段。袁绍手下的主簿耿包觑准了上司的意图,便秘密进言,应顺天应人,即位称帝。
袁绍听了大喜,可是要如何称帝呢,手下一帮文臣武将会认同吗?袁绍这个人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名望,早年与清流党来往密切,自己也沽名钓誉。但这样也冒出一个问题,你当年当上盟主,口口声声要勤王,现在董卓死了,皇帝回来了,你却自己要当皇帝,这岂非是自扇耳光吗?他怎么能像袁术那样公然说自己想当皇帝呢?
想来想去,袁绍决定把耿包推到前台,拿他当挡箭牌试探一下部下的反应。于是袁绍召集部将们前来说:耿包说我应该顺应天命,即位称帝,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此话一出,部将们都愤怒了,纷纷说耿包实为大逆不道,应该要斩首以断此妖妄之言。看来汉室统治四百年,忠于皇室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要在短时间内改变难度还是十分大的。
此时袁绍骑虎难下,一方面他想步袁术后尘登基称帝,以此来挣脱曹操用朝廷的幌子压制其权力;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在诸将面前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企图,为此不惜把进劝者耿包斩首示众。可怜耿包还自以为能揣测主公内心,一不小心送了自己的小命。
由于部将们反对的态度坚决,袁绍自己称帝的企图也破灭了。
所以,袁绍曾经想废立皇帝,曾经想自立为帝,他在汉献帝落魄时,不闻不问,对朝廷漠不关心,这能算忠臣吗?
曹操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我认为当时是三国相争沒奸没忠,常言道胜者王候败者贼,都想座天下。不过按书中评论曹操属于奸雄,没有关羽仁义,当然没奸心不能打胜丈,象诸葛亮和东吳的周俞也都有奸心奸计。
清朝第一忠臣是谁
当然是和珅啦。很多人对和珅的第一印象都是贪官,但是贪和忠,从来都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他一生忠于乾隆,说句难听的就是个忠诚的奴才,但是在封建王朝,大清是满人的大清,是皇帝的大清,并不是天下人的大清,对封建帝王忠诚实际上就是等于对封建王朝的忠诚,他为了乾隆敢私自斩杀大臣,愿以死谢罪,比如傅一平,乾隆派傅一平去江南查税案,结果和珅直接把他杀了,乾隆直接在傅一平灵堂前问责和珅,你猜和珅怎么说的?“杀了傅一平,就能保住我大清皇室,别说掉脑袋,就是粉身碎骨都在所不辞,哪怕他是功臣,只要动摇了我大清的国本就该死。”你在意的人和公理,你怎么选?和珅选择了前者,你能说他错了吗?他还说过:正因为他是贪官,所以才要巴结讨好皇帝,我才是最忠心的奴才。所以说,和珅为清朝第一忠诚也不为过。
为什么明朝末年有那么多忠臣烈士壮烈殉国
有壮烈殉国的忠臣,但是比起大明王朝的体量来说,殉国的人基本上算是凤毛麟角。大明王朝的最后,还真的应了那句:“海盗守国门,贼寇死社稷。武将弑君王,文官水太凉。”
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对忠臣的定义应为品行端正,心忧天下,为民着想。不应是忠臣不事二主的观点。魏征为民,敢于诤谏。所以魏征是历史忠臣的典范。
忠臣一定是好人吗
忠臣忠于人民才是好人!
忠臣忠于国家才是好人!
忠臣忠于明君才是好人!
忠臣忠于昏君、暴君就是坏人!
忠臣不事二主,为什么古代有些前朝将士投降后朝,却能留芳千古呢
忠臣不事二主,但也别忘了另一句话“良臣择木而栖”。所以能不能流芳千古与是不是忠臣没有必然联系,更关键的是要与胜利者站在一边,这样流芳千古的几率才大,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当然有时即使站在胜利者一边,也一样会遗臭万年,如洪承畴、吴三桂等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的行为,如果过于卑劣,在古代一样不会被认可,而且并没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看到很多人拿魏征说事,但魏征事二主之事有,但何来前朝后朝之说?不管跟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是唐朝的,一家之内部事,管仲也是如此,好像不符问题。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是大家成为了皇帝,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关键点呢,原因很简单,老百姓对于忠臣和奸臣的评判和理解,跟皇帝是截然不同的。
普通百姓认为忠臣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对皇帝仗义执言,哪怕因此触怒皇帝,被贬官,甚至被杀死;奸臣则用花言巧语和阴谋诡计迷惑皇帝,结党营私,谋取私利,让皇帝做出伤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事。
但是一旦你成为了皇帝,学习了御下之术,长短纵横之术,那么在你眼中忠臣和奸臣的评判标准自然就不一样了。
首先你要懂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手底下来当官的人,都是有需求的,有的为了钱,有的为了名,不能因为人家有需求,就认为人家不是忠臣。
其次,忠于皇帝本人大过忠于其他事,这样的人皇帝才会给他贴上忠臣的标签,否则在皇帝眼中,这个人就不是忠臣。
说到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了。
岳飞在老百姓的眼中,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绝对的忠臣,但是在皇帝的眼里,岳飞则不是一个忠臣,老子都当皇帝了,你岳飞却总想把以前的皇帝迎回来,说明你没有忠于皇帝本人,因此下场很悲凉。
在说奸臣,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和大人,在老百姓眼中是妥妥的大奸臣,大贪官,但是在皇帝眼中,人家和珅却是忠臣。
和珅忠于乾隆皇帝,能为乾隆办事,解决其它大臣不能解决的国家困难,还能替乾陵皇帝背锅,好事都是乾隆办的,坏事都是和珅干的,有能力,有忠心,这样的人在皇帝眼中才是忠臣。
最后还要补充一下,无论忠臣也好,奸臣也罢,在皇帝眼中都是臣子而已,都是皇帝治理国家的工具,只要能协调双方的关系,保持朝廷的平衡就好,英明的皇帝懂得一个道理,自古有忠就有奸,就好比有善就有恶,只要能为我所用,保持平衡就行,哪个大臣主动打破这个平衡,哪个大臣就离死不远了。
杨家将是忠臣还是权臣
感谢邀请。
我想杨家将该算是宋朝皇帝赵匡胤的忠臣了。杨家父子为了对抗辽国大军,明明知道自己兵力少的情况下,仍然听从小人指挥,殿后撤军,最后落得个被包围战死的下场,无非为了让潘仁美的主力大军能够有效脱离战斗,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可以说,杨业之于大宋赵匡胤这位皇帝而言,绝对算是一位忠臣了。
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杨家将的故事,将矛盾嫁祸给潘仁美,让真正的肖小“流落法外”,却与写书人脱不开关系。
大凡是作者写出来的书,难免掺杂有其个人的主观性意见,也对历史资料造成严重的影响,或者这个作者也是和潘仁美有点矛盾,或者压根不知实情,最后将罪魁祸首的帽子戴到了潘仁美的头上,谁让潘仁美当时是总指挥来着。另一方面,作者对杨家诸人主观上存在很大的亲近感,如果大军遇到突袭失败,又有被敌方反包围的可能,绝对要牺牲一小部分的,不然可能全军覆没,那么结局更为可悲。杨家将作为忠臣,至始至终都没有在大宋掌握多大的实权,而且随着第一代杨令公的战死,其后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将才缺失,名声不显,泯然众人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忠臣”与“奸臣”比较,谁的作用更大一些
后世中对古代王朝大臣最具有对比性的分别就是“忠臣”和“奸臣”之分了,而由历史的角度看,“忠臣”与“奸臣”在他们所处的时期又有着什么作用呢?或者如问题所问,谁的作用更大一些呢?
何谓“忠臣”
首先,先说说“忠臣”,什么是忠臣,在古代,“忠臣”就是“忠于君主,没有二心的大臣”。
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后世人所评价的可称为“忠臣”之人。如唐朝时的魏征,宋朝时的包拯、岳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等,像这些人,他们在所处时期的作为,都符合了后世评价中“忠臣”的条件,忠于君主,爱国爱民。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自出山开始,便追随刘备,在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被任为丞相的诸葛亮,更是勤于政事,事必亲躬,为其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诸葛亮这样的忠臣们,对他们所处的国家或者说对他们的君主而言,是一大幸事,既忠君,又能协助治理国家。但是,这些忠臣,大多都是由后世人来评判的,对他们所处的时期的君主而言,这些后世评价中的“忠臣”可能并非能为君主所容,或者说君主会出于自身的考虑而去处理掉“忠臣”,比如岳飞,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但不论如何,忠臣,都可以说是君主的“家天下”中的中流砥柱。
何谓“奸臣”
正所谓,有黑就有白,既然有忠臣,自然也就有奸臣,何谓奸臣,即“不忠于君主,以自身利益出发,弄权施诈误国之臣”。
还是如上面所说,奸臣的评价也是由后世所定义。在这些奸臣所处的时期,并不被当时的君主认为是“奸臣”,而且还是深受当时的君主所倚重的,毕竟能从古代流传到今天,说明这些“奸臣”在当时的职位都不低,话又说回来,如果职位低了,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弄权误国”了。如清朝时丞相赵高,宋朝时宰相秦桧,唐朝时宰相李林甫,他们都是身居高位的。
秦桧自然不用说了,单单就是以“莫须有”之罪陷害岳飞一事,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唐朝时宰相李林甫,“口蜜腹剑”便是说的他,说李林甫言语动听,背地里害人,掌权期间,蔽塞言路,排斥贤才。
总结
不论是“忠臣”还是“奸臣”,都是由后世根据他们的行为所做出的评判。君主有忠臣是好事,朝堂之上有奸臣也未必是坏事,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奸臣”能够身居高位,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在朝堂之上,百官之中,于国家而言,“忠臣护国,奸臣误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忠臣”与“奸臣”都有着各自的历史作用,他们在所处时期所做的事,构成了当下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于历史而言,忠臣也好,奸臣也罢,都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的组成部分,作用上,相差不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