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真的是血汗工厂吗?为什么血汗工厂那么多_血汗_富士康_工厂

本文目录

  • 富士康真的是血汗工厂吗
  • 为什么血汗工厂那么多
  • 外媒惊曝H&M亚洲血汗工厂,廉价产品的背后触目惊心,你怎么看
  • 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最近都有年轻员工去世,四大会计事务所真是血汗工厂吗
  • 为什么都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其实富士康挺好的,你怎么看
  • 特斯拉应聘操作工,底薪5341听别人说是血汗工厂,要去吗

富士康真的是血汗工厂吗

我在郑州富士康干了6年多,前一年半做线长,之后做了11个月的组长,然后一直做课长直到我离职,我来说下我的感受,第一:福利待遇上,五天八小时,会给每个正式的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平时加班1.5倍工资,周六日加班2倍工资,国家法定节日3倍工资,从来不拖欠工资,每个月7号发工资,富士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资位分为:员一,员二,员三,师一到师二十,师二十也就是总经理级别,职位分为:副线长,线长,副组长,组长,副课长,课长,专理,资深专理,副理,资深副理,处长,资深处长,协理,资深协理,副总,资深副总,总经理,执行总经理,副总裁,首先是富士康通用版的,底薪+加班费+年终奖金+节日礼品,这个只要是富士康正式的员工都有,资位/职位越高底薪/奖金越高,一般师六以上的年终还会有股票分红,而且吃住不要钱,师四以上的可以分房子,但要自己拿一部分钱,满一年可以享受5天的带薪假,满十年有10天带薪假,满二十年有15天的带薪假,符合国家晚婚晚育的,结婚有21天的带薪假,女的有6个月的带薪产假,男的有1个月的带薪陪产假,直系亲属去世还有相对应的带薪丧假,并且达到要求的结婚/生孩子/丧事都有一部分的资金,除了国家法定节日和周六日,正常一年有15天事假,15天病假,而且请病假还有70%的工资,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或者工伤都有70%的工资,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请假时间,在这一个点上,富士康这么大的企业有几十万的员工做的是很好的,第二:管理上,富士康真正的残酷就在这里,除非太阳不再升起,否则不能不完成目标这是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喊出的口号,还有一句是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靠着这两句话把富士康做到现在的规模,以前这两句话使用于所有人,现在只能使用管理干部身上,现在对普通员工采取亲情化/人性化/服务化的管理,因为现在的年轻比较向往自由,但是一担做了管理干部就不一样了,我在富士康时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吃饭自己都做不了主,因为你的主管会有明确的要求,当然你可以按公司规章制度来做事,那我告诉你,除非你不想升职,不想让自己的奖金多发点,我在忙的时候在10点以前没下过班,你的主管给你交代什么任务无条件的去做去完成就行了,只看结果没有过程,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开会时你就当孙子就好了,没有理由没有借口,第三:富士康就是小社会,人情世故,请吃饭送礼是正常,不然你就不会涨高工资也不会升职,级别高的还有很多灰色收入,我听说有个别主管会明码标价,或者变相的暗示你,我遇到过很多次,现在富士康有自己的反腐部门叫组织部,当然做管理干部总的来说收入会高很多,还是有很多人挤破脑袋往上升,总结,富士康有他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要求,在富士康工作还是可以的,收入很稳定,吃的很多样化,住的有空调和热水器,虽然是自己出的钱但是条件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血汗工厂那么多

前一阵子,《大西洋月刊》发布标题为“强迫劳动是电子制造业的支柱”的文章,文章称全世界的穷人都来到马来西亚淘金,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来到马来西亚之后,却发现那个报道里的天堂和自己无关,而且因招聘费、房租、日常消费等等,自己反倒是陷入更大的困境,巨大的生存压力,让这些工人更容易生病;相比之下,国内制造巨头就比较温和了,代工大王郭台铭亲自下旨,零容忍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格力董明珠在员工待遇和员工福利方面都堪称表率,邻居行业京东则善待物流小哥,一定要让他们住上大龄单身公寓,以方便员工谈恋爱和制造爱情,但平心而论,全球电子制造业都要永远面临高强度工作,疲惫、迷茫充斥着整个行业,舆论也比较喜欢和他们硬抗。

因制造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投资非常大,特别是电子产业,对于环境、物料、精密性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些车间设施一旦配置到位,就时时刻刻开始折旧,也就是说无论是人员、物料、设备、还是整体车间环境,任何的异常都会影响到整个电子制造业的运转,从而影响资源利用率,拉高成本。因自然人是被当做机器来使用的,所以,他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机器的“作息时间”,也就是说,需要有人24小时配合机器,当然,自然人不可能24小时不眠不休,只能靠周期性的夜班,而对于年轻人来讲,加夜班是最痛苦的事儿,每每低头看表,也就刚刚过了5分钟,而正直青春期,自恃精旺盛,完成夜班的生产之后,白天还要玩王者荣耀或者考驾照,长时间缺乏睡眠,让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年轻员工遭遇早衰、皮肤暗淡和猝死,这也是电子制造业的血汗;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流水线上的单调工作价值有限,每月只有1500块,而在如此环境中,自然人又只能利用身体的一部分,根本没有向上流动的通道,企业主常常只能依据价值来制定工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马拉西亚的外来人,根本没有机会触摸到天堂的门口,那条路对于基层来说,太过遥远。

毕竟对于制造业的大部分工人来说把青春、时间以及一部分的身体资源交给了流水线,缺乏向上流动的通道,而企业的经营需求又注定无法给予其足够的工资和安全感,而自古以来,聪明的文人都不喜欢劳动,他们更喜欢站出来歌颂劳动者,把他们本来就枯萎的生活渲染地更加悲惨,一无是处,这大概也是“血汗工厂”的直接由来。

而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制造业的媒体人,笔者也结实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制造业人士,大都是一些制造企业里的中层管理者,他们大都殚精竭虑,满眼的危机意识,好像一条条上紧的发条,他们担忧未来的订单,又要担心手底下的员工。

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企业主和管理者非常容易把“企业管理”误读成为“山头”,从而衍生出大量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嫡系、地盘、势力、兄弟等只存在于“军队中”词汇渐渐进入制造业体质内。事实上,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属性就是“运行成本”,按照法律合同,企业主可以随时采用自动化,将自然人员工淘汰掉,但员工对于社会又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对于政府管理来说,需要温饱、成长、称心如意的爱好,也需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于是,一个特奇葩的现象出现了:企业主本来有机会快速采用自动化,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但常常迫于内外部利益,特别是政府关系让“腾笼换鸟”的政策停滞,毕竟,当数百万的低技能者丢掉工作时,社会不稳定因素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子制造业一面被媒体贴上“血汗工厂”的标签,一面又在汹涌的舆论潮水中安然无恙,显然,电子制造业,牵扯的社会因素太多了。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电子制造业势必要进行基因式改革,逐步让机器取代人工来完成单调、枯燥、繁琐的工作,但整体进程,需要配合社会人才体系的变革,我们需要等到大量“低技能者”成长起来,或者慢慢老去,当然,最积极的想法就是,机器人取代着人工,但却创造出更高端、更体面的工作,自然人擦掉血汗,真正意义上地追求美好生活。

外媒惊曝H&M亚洲血汗工厂,廉价产品的背后触目惊心,你怎么看

气愤,要是没有人去追踪溯源,哪晓得背后这些惊人的真相!到底还有多少人打着健康的旗号做些残忍龌龊的事!希望更多记者和工人组织爆料国内外的更多类似事件,我想,被揭开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角落一定还有更多这样的丑恶正在发生,只有不停的揭开这些丑恶,大家共同抵制这些产品,才能让服装商忌惮,收敛自己的行为。

买过h&m的针织衫,因为之前在香港买过一件类似款,质量不错,回到四川逛街,在他家买了一件灰色针织衫,等到一个多月后,天气转暖拿出来穿了两三天,发现整件衣服到处都在跳线,完全是劣质品。拿去找他家店长,虽说我买这件衣服过了他们一个月的退换期,他们有正当理由不给我退货。但我仍旧觉得,一个看重自家产品的企业,对于顾客的反映,是会更多去了解产品的质量的。而不是反诘顾客,为什么买的时候没看清楚质量?一家专业制造衣服的企业都看不出自己的衣服质量有问题,却要求门外汉顾客自己做质检的工作?看来是,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就不要乱买衣服。

HM质量是真的差,很差很差,几个月前Metrotown购物中心HM对面开了一家优衣库,从此HM再无人去,质量是真的不行,穿着也不舒服,款式又不新颖,淘汰也是正常,现在HM闹出这事也是没人赏好脸了。

在越来越多网红通过秀自己刚买的新衣服,新化妆品,新包包的年代,我已经看得有点麻木和审美疲劳了。不断更新的服装,包包,真的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吗?外表的光鲜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还是觉得提升自己的内在水平比穿昂贵的衣服有用多了。

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最近都有年轻员工去世,四大会计事务所真是血汗工厂吗

四大前员工有话说。

1 四大的“血汗工厂”之名并非针对全公司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四大,除了众所周知的审计部门外,另外都有各自的咨询公司,其中包含了税务部门和咨询部门。

这两个部门工作压力会相对小很多。

税务部没有非常明显的忙季和淡季差别。除了几个大项目和个别部门里的顶梁柱外,基本上下班时间都可以在八点以前,忙季的时候可能会晚,但也不至于天天通宵达旦。

咨询部门对招人的标准会比另两个部门要求高一点,而且倾向于招收金融专业、数学系等拥有一些相关专业基础的毕业生,而且很多组出差比较多,但拼命加班到崩溃也很少听到。

所以如果对审计本身没有什么兴趣,更倾向于只是在四大这个“品牌”下学习成长的,并且真的很害怕加班的,可以考虑这两个部门。

2 “血汗工厂”也不是一年四季开张的

虽然审计在忙季的时候的确很辛苦,但是审计的淡季是非常让我们其他两个部门的人羡慕的。

除非被拉进一些ipo项目或者香港和国外审计项目外,很多审计员工可以拥有一个大约2-3个月的漫长淡季,被我们戏称为“放暑假”。

这个淡季可以舒服到什么程度呢?

在公司里dress code(衣着要求)没人管了,几点吃饭几点回去工作没人在意了,反正在公司里也就是理理之前忙季做的文件,复习一下cpa。然后忙季的时候拿到OT(加班换休)多的,加上年假和cpa考试复习假,很多人很早就回家看书复习了。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爽呢?

3 “血汗”忙季更需调整心态

除了碰到一些很变态的茶几(in-charge,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大部分的时候忙季让人觉得“血汗”的原因是因为时间太短,但工作量极大,而有的时候客户还会不配合。

就我认识的几个审计小伙伴来看,虽然忙季的确忙到飞起,每天加班到十二点以后那都不算什么,但是随着他们一年年经验的提升,他们也谈到应对忙季的一些技巧,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a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很多人第一次碰到问题都会手忙脚乱,但那些熬过一次忙季的人就会显得很淡定从容。

因为他们都知道,事情有麻烦,客户在刁难,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不要觉得天塌下来了,自己要完了搞不定了这种心态。

相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问题总能有解决的方法,不要在心态上先逼死自己。

b 时刻积累业务经验

虽然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一些会计和审计基础知识,入职前也会有培训,但工作的时候还是会碰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感觉用专业知识是无法完全解决的。

这个时候就要去观察茶几是怎么做的,比如一些审计调整,到底什么情况下该调整,该怎么调整,都需要慢慢学习。

c 合理分配工作

很多人自己业务能力很强,对自己要求也高,升上茶几开始带小朋友的时候,担心他们做不好,就什么事都自己来。这样肯定会平白增添自己的工作压力。

带队其实非常讲究科学性,要一开始清楚划分工作范围,然后当小朋友发现有问题的时候也不要马上自己揽过,而是再提出指导,尽量让小朋友自己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四大固然现在品牌价值不如往昔,也常常会遇见很多糟心事,但是对于很多没有太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学历、专业不是特别理想的应届生来说,这里依旧还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

大家也觉得“四大”是“血汗工厂”吗?

为什么都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其实富士康挺好的,你怎么看

稽核,早晚整垮富士康

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指的是流水线上的劳动者,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基本工资低。干过富士康都知道,工资定时发放挺好的,但心理上恨爱交加,总体上恨站上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解决了就业,挣得了工资,应该感恩才对。富士康成为了一座死城,里面的人急于逃离,不给予重金报酬,不想再回来。

稽核,是笼罩于生产线上的每一位劳动者的巨大阴影。它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每一个人的肩上。刻薄的制度造就了刻薄的管理者,在这里人性殆尽,人都化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零件,匆忙于物流之中。

稽核,是对劳动者心里上的巨大打击。看似是对产品的负责,其实是离间富士康的一个工具。甚至是压垮劳动者的一根稻草。

因为稽核,我会逃离富士康,我不想在繁忙宝贵身体的同时,心理上再受伤害,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我,到后来缺总是由我来埋单。外面有一丝希望,我不想再来!

特斯拉应聘操作工,底薪5341听别人说是血汗工厂,要去吗

如果特斯拉是血汗工厂,那真是找不到能打工的厂了!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就连普通工人的底薪都是4700-6500,你说气人不?货比三家看看,比亚迪深圳工厂的底薪是2200,富士康深圳的底薪是2650,上海昌硕的底薪是2550,这些工厂加班之后的综合收入,能拿到你说的5341这个底薪数字,算我输!

此外,特斯拉实行的是24小时三班倒的综合工时制,每个月加班不允许超过36个小时。这样,能最大化的保证工人的休息时间,与一些“一入工厂深似海”,加班加到吐,还不一定拿到加班费的工厂来比,特斯拉堪称是打工者的天堂。

另外,工作时间上四休二,上夜班的话会有补贴30元/天,相比其他工厂10块8块的补贴,高出了不少。绩效奖1000左右一个月,季度奖大概有3000左右。但是,特斯拉并不承诺绩效奖和季度奖每次都会有,年终奖的发放也有可能会迟到,主要看每年的盈利了。大部分员工基本都享有股票分红,而拥有股票的员工则无法再享有季度奖。

试问,工厂里面这样的工资待遇,除了华为去哪找去?享有这样的休息时间,除了公务员去哪体验去?真搞不懂那些黑外资企业的人,谁能说说为什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