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兵败被俘时为何没有勇气自杀而要被俘受辱?于谦援救明朝大厦于即倒,却缘何被英宗处死_英宗_明朝_皇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英宗 英宗 明朝 皇帝

本文目录

  • 朱祁镇兵败被俘时为何没有勇气自杀而要被俘受辱
  • 于谦援救明朝大厦于即倒,却缘何被英宗处死
  • 明代宗为何不废英宗为王,要尊英宗为太上皇
  • 代宗对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吗
  • 朱祁镇土木堡惨败,使明朝损失惨重,为什么有人称他为英宗
  • 王振坑惨了明英宗,英宗事后却并不恨他,还多次追念他,这是为什么
  • 明朝皇帝英宗和代宗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轮流当皇帝
  • 宋英宗登基后为什么会得病
  • 宋仁宗为什么会选择宋英宗继承皇位

朱祁镇兵败被俘时为何没有勇气自杀而要被俘受辱

导语: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的混乱局面中,惊慌失措,动弹不得,束手就擒。完全没有网络上大肆宣扬的明朝天子“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英雄气概,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在乱军之中,跌坐地上,被瓦剌骑兵轻易俘虏,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1.朱祁镇成长在深宫之中,养大于妇人之手;其父朱瞻基忙于政务及其他爱好,没有对其多加教育;而他的老师王振,则是人人痛恨的一代权阉,只不过略通经书而已,并没有对朱祁镇进行过太多的气节教育。所以,在大难临头之际,朱祁镇所受的教育当中,根本就没有宁死不辱的思想准备。

2.朱祁镇只不过是一个平庸之人,突遭大变,束手无措;身边卫士纷纷战死,他最敬爱的王老师,又被自己人锤死了。深宫中走出来的朱祁镇,何时见过这等惨烈的场景.....

现在有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天赋异禀,非常镇静,气定神闲。以我看,这只不过是朱祁镇在大变之前六神无主,呆若木鸡罢了。

3.朱祁镇毫无血性。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朱祁镇年龄是22岁,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绝不受辱的青年时代。但是,我们从朱祁镇身上丝毫也没有看到他表现出一丝血性来。

当然,网络上崇拜朱祁镇的人会说他还年轻。那么,我们来看看198年之后的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吧。

(明末抗清的少年英雄夏完淳)

1647年,年仅16岁的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清兵抓捕,经略江南的清廷重臣洪承畴爱惜夏完淳的才华,极力劝说他投降。但是,夏完淳坚贞不屈,被关押80多天以后,在南京慷慨就义。

在被清军拘押期间,少年英雄夏完淳写下多篇诗词,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以身殉国的冲天豪情。

在夏完淳这样的少年英雄面前,朱祁镇这样的软骨头,应该是无地自容的吧!

结语:明英宗朱祁镇只不过是一个才智平平的普通人,在突然遇到土木堡之变这样重大的变故面前,惊慌失措,束手就擒是非常正常的。可耻的是被俘之后,朱祁镇贪生怕死,觍颜事敌,屡屡引领瓦剌军队去明朝重镇叩关,妄想让敌军不战而获得明朝的军事要塞。

在大同、宣府守将郭登、杨洪的决绝态度之下,朱祁镇才放弃了引敌叩关的卖国行为。

于谦援救明朝大厦于即倒,却缘何被英宗处死

于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垂青史的明朝贤臣。他忠君爱国,正直清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是明朝三朝元老,尽心辅佐宣宗、英宗、代宗三位皇帝,忠诚勇敢。毕生心系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明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于谦随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须臾间扫平叛乱,得胜回朝。

(民族英雄于谦画像)

宣宗仁慈,没有立即处死朱高煦,为解心中之恨,派于谦于殿前责骂他。于谦义正严辞,历数朱高煦数十条罪状,骂得朱高煦汗如雨下,满脸羞愧,认罪伏法。

史载:“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宣宗爱其才干,委以重任,授兵部侍郎。于谦在任上遍访民间疾苦,关心受灾百姓,为民请愿,替民伸冤,深受百姓爱戴。

他正直清廉,刚正不阿。

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专权,众人趋之若鹜,争相攀附。朝臣劝说于谦随波逐流,可保仕途顺畅,飞黄腾达。于谦坦然笑答:“谦身无一物,唯两袖清风尔。”

当时权臣上朝,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只有于谦官衣一身,瘦马一匹,轻装简行。

直至其蒙冤被杀,英宗下旨籍没其家产时,竟然身无馀资,家徒四壁。

于谦最为后人熟知的功劳,是“土木堡事变”后,力挽狂澜,救明朝于即倾。

正统十四年,蒙古族瓦剌也先来犯,宦官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明五十万精锐大军在土木堡遭也先全歼。包括兵部尚书邝野等数十名重臣战死,英宗被俘。

(明英宗画像)

此时,明朝面临生死存亡时刻,皇帝被俘,皇子尚幼,群龙无首。

朝臣束手无策,一片惶恐。大多数人主张效仿南宋,南迁避祸。

《明实录》记载了当时的乱象:“时京师戒严,羸马疲卒不满十万,人心汹汹,群臣聚哭于朝,议战守,有欲南迁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难之时,于谦站了出来。

于谦首先提出“立朱祁钰为帝,朱见深为太子”的建议,拥立朱祁钰为帝,稳定民心。

其次,在也先挟持英宗兵临城下时,于谦亲率十万老弱残兵御敌于国门之外,死守都城,拒迎英宗。

他首要考虑的是国家社稷黎民百姓,“社稷為重,君為輕。”他不想明朝变成第二个南宋。

于谦当时并非不忠于英宗。此时的明朝正处于“全盛之天下”时期,绝非任人宰割之南宋,他料定也先不敢轻易杀死英宗。此时的明朝军民越是强硬,瓦剌越会心虚。

由此,也先的人质便失去了战略意义,为于谦的反击赢得了时间。各地勤王军队陆续到达。

于谦着战甲,执利剑,亲率大军20万,在京城九门外与也先展开了殊死一搏。此战将士齐心,三军用命,一举大破瓦剌,也先不得不放回英宗。

但由此,英宗对于谦怀却恨在心,为后来于谦被杀埋下祸根。

景泰八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 拥立英宗复位。

(于谦墓)

当时的于谦手握重兵,威望极高。他明知英宗复位后于己不利,甚至会有杀生之祸。

但他始终没发一兵一卒,宁愿“粉身碎骨”,也要“自留清白”。

屠隆说:“于少保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后英宗以谋逆罪杀死于谦。

“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京郊妇孺,无不泣洒,”

明代宗为何不废英宗为王,要尊英宗为太上皇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后,瓦剌方面觉得这样一个奇货可居的大明天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可以凭借手中握有明朝皇帝这个人质而向明朝政府施压,以便从中捞取更多好处。这些草原的蛮汉们未曾料到,论起玩心眼,明朝这些大臣可以算得上他们的祖宗了。瓦剌的心思明朝怎么可能不明白。英宗被俘后,留守北京的大臣随即奏请英宗生母孙太后,请求册立郕王为帝,同时将“北狩”的英宗皇帝遥尊为太上皇,这一釜底抽薪的举动实际上让瓦剌企图挟持英宗来要挟明廷的计划破产。

英宗被俘后,郕王并没有直接登基为帝,而首先是以监国身份代掌皇权,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郕王就正式登基为帝的。郕王之所以称帝,一方面是她自己觉得所谓的“监国”名不正言不顺,本就是个临时性的,并且这个烂摊子他也不想接,所以当时的朱祁钰整天嚷着“不干了,不干了。”但是另一方面,明朝留守京城的大臣们也希望拥立一位新皇帝,从而使瓦剌的诡计破产。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郕王朱祁钰才被半推半就的拥立也帝。

郕王朱祁钰的登基,同时也宣告了英宗正统一朝的结束,新帝登基,年号为景泰元年。与此同时,瓦剌手中的英宗的身份也不再是皇帝,景泰帝君臣在以何种称号称呼英宗时也产生的分歧,有人认为,英宗皇帝应该为造成明朝巨大损失的土木之变负责,应该将英宗皇帝位号废去,改称王,而有些大臣则对这种提法表示了明确的反对,他们认为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是王振,如果轻易将英宗帝号废去,其身份骤然降低,在瓦剌的英宗恐遭不测。最终景泰帝经过权衡,也采纳了后一种说法,景泰帝君臣最终决定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此举也是仿效昔日因靖康之变而被俘的徽、钦二帝。但是高宗与徽宗是父子关系,而代宗与英宗则为兄弟关系。太上皇一般来说都是皇帝的父亲,像这种弟弟将兄长尊为太上皇的现象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景泰帝君臣此举,虽然让英宗处境尴尬,但是更为尴尬的是瓦剌人。

英宗因为失去了皇帝的身份,所以不再是瓦剌手中的筹码,却成了瓦剌人手中急于甩出去的包袱。这样实际上也加快了英宗还朝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景泰帝即位时,皇太子仍然是英宗之子朱见深,也就是日后的宪宗皇帝,儿子是太子,父亲是不可能从皇帝贬为王的。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代宗对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吗

这个还真不好说,明史也没有记载代宗为英宗下圣旨的事,英宗被瓦剌放归后,二人在东安门见过面,代宗要拜接,英宗忙答礼,此后二人再未见过面,即使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也没去见病重的代宗,直到代宗死。

至于如果代宗给英宗下旨,英宗会跪接吗?如果按二人的身份,代宗不应该给英宗下旨,英宗也不应该跪接。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所俘,明朝为了不受制于瓦剌,以于谦为首的大臣,向孙太后进言要推举英宗的弟弟代宗暂登皇位,做代理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或上皇,孙太后虽不太愿意,但为时局所迫,也不得不答应。既然是太上皇或上皇,那就在皇帝之上,按礼节皇帝得给太上皇或上皇行跪拜礼,尽管太上皇或上皇是个有名无实称呼。因此当英宗被瓦剌放归时,在北京东安门迎接的代宗要对英宗行拜见礼,而英宗也赶忙还礼,不愿受代宗礼拜。为什么不愿接受代宗礼拜呢?土木堡一战,二十万明军战没,皇帝被俘,自大明开国以来,对外战争都是大明取胜,哪里失败过啊!土木堡一战,可以说丢尽了大明的脸,更别说英宗又被俘了。经过一年多的俘虏生活,英宗哪还有脸再去摆太上皇或上皇的谱?只要能让他有个安稳的地方生活就求之不得了。原本代宗朱祁钰只是代理皇帝,英宗回来了就应该还位英宗,但做了一年多皇帝的朱祁钰,却再不愿还位了,不但软禁英宗于南宫,不让见人,还派锦衣卫日夜监视。经过八年的软禁生活,英宗由原来的羞于复位,变得想要重新夺位了,终于朱祁钰的病重给了英宗夺位之机,英宗在徐有贞、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的谋划下,发动了夺门事件,英宗复辟成功。原本英宗、代宗从小关系挺好的哥俩,因皇位争夺,成了没有一点亲情的仇人。英宗被囚南宫,代宗一次没去拜见过,代宗病重,英宗复位,也没去看病重的代宗一眼,第二年代宗去世,英宗废除了代宗帝号,还给了他一个“戾”的恶谥。

难怪崇祯帝临死手刃自己的儿女说:“以后生生世世再不要托生于帝王家!”的确,一旦生在了帝王家,为了帝位利益的争夺,其同胞亲情就荡然无存了。

朱祁镇土木堡惨败,使明朝损失惨重,为什么有人称他为英宗

朱祁镇死后被授予“英宗”这个庙号,并不代表他执政期间的统治有多么英明,而是反映了群众对他的品行操守方面的褒奖。明军在土木堡之变中遭到惨败,其责任不在朱祁镇。作为一个年仅22岁、久居宫中的小皇帝,仅仅凭借年轻气盛的一腔热血,盲目且草率地御驾亲征,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之下,孤军深入险境,岂有不败之理?因此,土木堡惨败的责任,应归咎于太监王振的瞎指挥,以及明朝混乱的军事制度。

朱祁镇虽然在执政能力方面乏善可陈,却作出了两项英明决策:一是废除殉葬制度,使成千上万的后宫嫔妃为之拍手称快。二是任用李贤担任托孤大臣,避免了明宪宗即位之后必然出现的权力动荡期。

此外,朱祁镇在个人品行操守方面,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因而赢得朝廷百官和黎民百姓的拥戴,最终为其攒下了“英宗”的美誉。比如,他经常亲临一线身先士卒,与部属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土木堡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身为皇帝却在战场上被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例,恰恰印证了朱祁镇一贯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再比如,朱祁镇被瓦剌部落遣送回国后,不但没有官复原职继续做他的正统皇帝,反而遭到其弟朱祁钰判决的七年监禁。对此他毫无怨言,反倒是昔日老部下石亨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发动“夺门之变”拥立他复辟皇位。重回皇帝宝座的朱祁镇并没有反攻倒算,直接杀掉朱祁钰,而是展现了以德报怨的胸襟,让朱祁钰继续当他的郕王,并且继续对朱祁钰之母施以厚待。由此可见,朱祁镇无论作皇帝,还是当普通人,在人格魅力方面的确具备一些可贵品质,被后世称为英宗是情理之中的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王振坑惨了明英宗,英宗事后却并不恨他,还多次追念他,这是为什么

谁坑了谁,当事人自己最清楚,谁愿意为一个坑了自己的人树碑纪念,招魂礼葬呢。如果明英宗确实被太监王振逼迫,他差点命丧边关做了俘虏又失去皇位,这么严重的后果,英宗应该恨得王振牙痒痒的才对。

御驾亲征本来就是英宗自己的决定,英宗后来所做所为说明他并没有找替罪羊。当初他做出率领京师三大营主力,也就是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出关和蒙古瓦剌一决雌雄的这个决定,没有人能够主宰左右得动他。因为自明永乐以来,三大营主力最高统帅一向只能是皇帝本人,清代的宗室可以带兵,明代的宗室都是吃干饭混日子的,这是朱棣继位后建立的军事制度使然。

但是明英宗肯定不具备永乐的军事素质,他有御驾亲征决策的权力,而没有指挥大兵团和蒙古骑兵作战的才能。回军绕道,拒入怀来,滞留土木堡或和瓦剌议和都只能是英宗最后拍板,王振只不过是个更不懂军事的奴才。在皇帝身边狐假虎威,最多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影响英宗的决策,拒绝谏臣的合理意见,但拿主意的毕竟还是英宗自己。

当时的人需要找出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对王振平时擅权已经痛恨的朝臣自然会将责任甩锅给王振。一来为尊者讳,谁愿意谁又敢把责任推给万岁爷呢,二来反正王振已经在战场上被愤怒的护卫将军击杀,让死去的人背锅再合适不过了。

《明史》更是乐得抹黑,大明王朝灭就灭在宦官擅权上,揪出王振这个导致土木之变的祸首,将大明开始走下坡路的责任归结于这个太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明朝皇帝英宗和代宗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轮流当皇帝

㣛话说得好: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会让出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呀!明英宗与明代宗之间的皇位更迭,完全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必然结果。

话说公元1449年,大明王朝出现了一次空前严重的政治危机——正牌天子明英宗竟然在“土木堡之变”中做了瓦刺人的阶下囚。

一时间,大明王朝因为群龙无首而人心惶惶。

面对咄咄逼人的瓦刺,朝廷大臣对应该应战还是迁都南京避敌拿不定主意。面对危局,太后与皇后更是一筹莫展。

没有办法,只得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的建议,拥立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做了皇帝,而遥尊前任皇帝明英宗为太上皇。

至此,群龙无首的明朝才算重新拥有了统治核心,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瓦刺人了。

同年,瓦刺首领也先便挟持着明英宗向关内进军了。

由于大败之余疮痍未复,所以明朝边军无力与之抗衡,至使瓦刺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

不过,此时于谦已经在明代宗的支持下做好了应付瓦刺人的准备。

结果,瓦刺大军便在京师城下硑了个鼻青脸肿,只得匆匆忙忙退回了草原。

后来,也先见明朝已经有了新皇帝,自己手里的明英宗不仅毫无利用价值,反而成了缓后明瓦关系的障碍物,于是便主动要求明朝派人接回明英宗。

于是,明英宗便又回到了明朝。

但是,一个国家总不能有两个皇帝吧?尽管明英宗已然成了有名无权的太上皇,但毕竟朝廷里面还潜藏着支持他的残余势力。

因此,明代宗对明英宗就不能不严加提防。

于是,明英宗被明代宗软禁于“南宫”,明英宗的儿子也被废除了太子之位,明代宗让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

如果没有偶然因素出现,可能明英宗也就只能老死在南宫里面了,绝对不会有东山再起的出头之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明代宗千算万算,可就是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会短命,更没有料到不久之后他自己也身染沉疴,一病不起。

新皇帝卧床不起,而又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一些心怀鬼胎的家伙便打起了明英宗的主意。于是,徐有贞、曹吉祥和石亨便发动了“夺门之变”,硬是把前任皇帝明英宗重新推上了皇帝宝座。

此事发生在公元1457年。

不久之后,明代宗便去世了。

但是,尽管明英宗重新做了皇帝,但却还是那么昏庸。为了给这场宫廷政变拼凑理由,明英宗听信了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的谗言,竟然杀害了劳苦功高的于谦!

总之:明英宗既不“明”也不“英”,根本就不是合格的皇帝。与之相比反而是明代宗更适合做明朝的皇帝,只可惜天不假之以年啊!

宋英宗登基后为什么会得病

宋英宗赵曙去世的时候35岁,在位4年,英年早逝,自然是因病,但这个病并不是如问题所说登基后才得,他很可能在登基前就有病。

韩琦调和曹太后和宋英宗的紧张关系时候如此劝说曹太后:

这是因为疾病的原因,病好了,就一定不这样,儿子生病,母亲能不容忍他吗(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

这就是因为在宋英宗继位的这一年也就是治平元年(1064)四月初四『英宗暴得疾……帝疾甚,举措或改常度』,『暴得疾』只是发作出来,病根原先就有,从『举措或改常度』看,非常可能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有记载说英宗在宋仁宗头七的那天精神失常,嘴里说着自己不要当皇帝、大家都想要害他等等疯言疯语;韩琦说病好了就必然不这样(举止乖张),按照情理也是就精神疾患而言。

但是有一点,精神疾病和英年早逝不一定对得上,英宗或许还有别的病。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皇帝赵宗全其原型就是宋英宗,英宗原名赵宗实)

史载宋英宗『不为燕嬉亵慢,服御俭素如儒者』, 这就排除了其疾病与好酒好色、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无节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反过来,这也可能就是其健康状况不好的一个反映。

同年十二月己巳,英宗临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史,司马光发现『帝嗽喘』,这是史料中非常少见的英宗器质性病症的描述,这说明英宗之病很可能就是呼吸道疾病。

当然,他的去世到底是因为呼吸道疾病还是赵氏家族家族史的心脑血管疾病,在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也不是很确定。

宋仁宗为什么会选择宋英宗继承皇位

《知否》之中有一段皇位传承的故事,其中的老官家的原型就是宋仁宗,而剧中继任官家赵宗全的原型,就是宋英宗赵宗实,历史上仁宗选中赵宗实这个堂侄,既是按亲缘远近,也是赵宗实家与仁宗一脉很有渊源。

宋仁宗赵祯是两千多年里难得的老好人皇帝,即便是被包拯喷了一脸唾沫星子也都不带生气的,然而这么个好皇帝,其膝下子嗣凋零,诸多子女大多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仅有四个女儿,其皇位宗祧无人继承。

正因为宋仁宗无子,所以按照古代“无嫡立庶,无子立嗣”的传统,他只能从宗室子侄中挑选了继承人,而他选中的就是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

那么,宗室之中那么多的人选,最后仁宗为何挑中了赵宗实呢?

赵祯的父亲宋真宗赵恒,也是子嗣单薄的典型,其膝下诸多皇子,除赵祯之外也全都幼年夭折没能长大,所以赵祯是没有亲兄弟的,他要立嗣只能从堂兄弟的儿子们中选择,也就是他的祖父宋太宗赵光义的孙辈。这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膝下无子要立嗣,首先考虑亲侄子,其次就是堂侄,然后按照长幼顺序进行考虑。

宋太宗赵光义膝下有八个皇子,长子赵元佐曾经与赵廷美案有牵扯,被太宗废弃,次子赵元僖英年早逝没有后嗣,再来就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而宋真宗的弟弟里最长的,就是老四商王赵元份,按照立嫡立长的规则,优先考虑赵元份的后嗣。赵宗实就是赵元份之孙,乃赵元份次子赵允让,也就是宋仁宗赵祯的堂兄弟的儿子。

按照礼法,仁宗要立嗣,优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四叔赵元份的孙辈,而赵元份膝下虽说只有两个儿子,却有一群孙子,尤其是赵元份家的次子赵允让有二十二个儿子,且大多长大成人,与仁宗膝下子嗣凋零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优先考虑的商王赵元份一脉的仁宗堂侄,也有二十多人,可选性还是非常大的。

最终仁宗选中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其实也比较有渊源,因为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当年就曾经差点成为皇帝,宋真宗膝下也是子嗣单薄,皇子接连夭折,担忧之下曾经就将赵允让接入宫中准备过继,只不过后来赵祯出生,赵允让又被送回。赵允让曾经也是真宗的养子,与仁宗之间的渊源自然也就更甚于他的兄长。

除了有这么一重关系之外,赵允让膝下子嗣甚繁,有兴旺之相,这也是仁宗赵祯羡慕都羡慕不来的,而且立嗣虽说长幼有序,但并非是非长不可,只不过是先后顺序而已,主要还是看赵祯个人的心意。仁宗第一次在挑选继承人选的时候,赵宗实才三岁而已,长得清秀,而且聪明伶俐,仁宗觉得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养育教导,直接选中。

事实上,仁宗初次抱养赵宗实的时候,也才二十五岁而已,这个年纪要是在现代,可能都还没结婚,但那时仁宗膝下长久无嗣,朝臣们倒是急匆匆地要求皇帝赶紧立嗣,被朝臣们吵得头疼的赵祯出于无奈,才进行了立嗣。说白了,仁宗选中赵宗实,其实除了看着觉得合眼缘外,更多就是随机,他就是找找个孩子来堵住朝臣们的嘴。

赵宗实初次入宫,曹皇后将其当成亲子与未来储君抚养,但仁宗却还是想着能有亲子,赵宗实真正的身份是备胎储君,果然在四年后,仁宗的亲子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就被抛弃了,被送回了亲生父母的身边。赵宗实在最需要父母关爱最缺乏安全感的年纪,却在宫中谨小慎微,被孤独感与恐惧感包围,这对赵宗实后来的个性产生了很大影响。

然而,仁宗的两个皇子接连夭折,之后的孩子也都是女儿,随着仁宗年纪越来越大,能够有亲儿子的希望也愈发渺茫,韩琦与包拯等重臣再次要求仁宗立嗣,这回仁宗再无法推脱,毕竟他都五十多岁。仁宗再次立嗣,也不可能重新培养个子侄,便直接选定之前的养子赵宗实,当时因为赵宗实正在为生父赵允让守孝,所以直到三年后仁宗才重新召其入宫。

赵宗实守孝期满之后,仁宗传旨昭告天下,正式册立赵宗实为皇子,并且为其改名为赵曙,宋朝皇子的名字通常都是两个字,仁宗为其改名,已是默认他是储君,但是仁宗还是存在一丝幻想,只是册封其为皇子,并非太子。而得知仁宗圣旨的赵宗实,想起往事,实在不堪回首,他怕再一次被赶出来,所以不断拒绝,上疏十多次拒绝,最终周孟阳出面才劝回了他。

赵宗实重入大内之前,还告诉家仆守好宅院,说官家有了后嗣他就回来,他终究还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嗣做不长久,不过这回赵宗实的担心并没有出现,赵宗实入宫后,仁宗也享受到了一段短暂的儿孙绕膝之乐。嘉祐八年,仁宗重病驾崩,赵宗实作为唯一的皇子登基继位,也就是宋英宗,当年他父亲一步之遥没坐上的皇位,终究还是他坐上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