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帝陵有《永乐大典》是保护文物不挖掘,还是挖出《永乐大典》重要?《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中华大典》,谁的内容更全面_大典_永乐_中华

本文目录

  • 如果明帝陵有《永乐大典》是保护文物不挖掘,还是挖出《永乐大典》重要
  • 《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中华大典》,谁的内容更全面

如果明帝陵有《永乐大典》是保护文物不挖掘,还是挖出《永乐大典》重要

我认为,就是《永乐大典》真在明帝陵中,现在也不会发掘,因为保护明帝陵文物和不挖出《永乐大典》是一致。

因为这是有教训的,五十年代,国家曾考古挖掘过明定陵,即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挖掘开墓室,结果空气进入后,陵墓中许多珍贵的陪葬品受到氧化,有的瞬间消失,有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毁损,这是对文物的严重破坏。所以国务院作出了严禁挖掘明帝陵的决定。

再者,明朝到现在6OO年了,《永乐大典》为纸印刷物,它在潮湿的陪葬坑里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挖出来若沒有相应的科学技术防护还是个未知数,一旦见了空气和亮光遭到损坏怎么办?

我认为,《永乐大典》同属明帝陵中文物的其中之一。不挖既是保护文物的需要,也是保护《永乐大典》的需要。

《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中华大典》,谁的内容更全面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篡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收录古代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

所以说《四库全书》规模更大,但《永乐大典》资料更真实。

《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最早发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更加重视,该《中华大典》共有24部类,116部分典,成书后预计揖录经典古籍2万余种,总字数近8亿字,超过了中国所有古代类书字数的总和。所以说《中华大典》的内容更全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