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和篆书的区别?小篆最早写在什么地方_篆书_小篆_部首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篆字 篆书 篆书 小篆 部首

本文目录

  • 隶书和篆书的区别
  • 小篆最早写在什么地方
  • 书法(篆体)字典有那些
  • 初学篆书,选什么帖适合
  • 怎样学篆书
  • 春,舂,泰,奉,奏,秦,在字典上的偏旁部首归类都不同,为什么不统一春字头
  • 为什么感觉清代篆书与秦代篆书有很大不同
  • 这几个篆字是什么

隶书和篆书的区别

说实话,对于篆隶之间一些过渡性的字体,到底是篆书还是隶书,确实不好界定。

要弄清篆隶的区别,需要从源头来弄清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文字相对较乱,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始皇帝听从大臣的建议,推行“车同轨,书同文”,于是有了小篆。

但小篆写起来非常困难,大多呈椭圆形,笔画粗细相同,职位较高的人有耐心书写,民间平民、小吏哪有那份闲心来书写,于是隶书,这一篆书的草写书体产生了。

相较篆书,隶书字形变方,笔画粗细有了变化,从书法的角度讲,篆书纯用中锋,隶书出现方笔。这些都是篆隶的区别。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小篆最早写在什么地方

谢邀:小篆起源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量度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它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形式。

小篆文字书写,秦朝最早写在主要地方:

竹简或木牍上,这是当时的文字体制。

书法(篆体)字典有那些

我在使用的是书法大字典,它各体都有。品质很好。

初学篆书,选什么帖适合

篆书是学习书法必学一种书体,是中国书法艺术五种书体里面最早的一种书体。

它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铭文和籀文,小篆主要是指秦代的篆书,由于清朝的文字狱比较严重,文人士大夫开始把目光放到金石学和考据学上,所以到了清朝,篆书又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又到到一个顶峰。

初学篆书,建议以学习小篆为主,我建议先从清代的篆书开始学起。

1、我教学生学习篆书,一般先让他们学习清代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这本字帖起收笔都比较圆润,通篇基本上都是中锋用笔,笔画中间很少有提按变化。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

另外《白氏草堂记》里的字都很粗,而初学者一般都不敢往下按笔,缺少用笔的胆量,用这本字帖训练一下,对于中锋用笔以及大胆用笔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学完两个月的《白氏草堂记》以后,接着学习秦朝丞相李斯的小篆《峄山碑》,李斯的《峄山碑》被称为铁线篆,以瘦劲和对称的标准结构著称,是小篆的典范,是学习篆书的你练字帖。

在《白氏草堂记》的基础上学习这个字帖,一是可以在按笔单位基础上学会提笔,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增强用笔的力量感和对中锋的理解能力。

《峄山碑》的学习时间也要保证两个月以上。

3、之后可以学习吴让之的篆书,比如吴让之的《吴均帖》,通过前面两个字帖的学习,一般可以掌握书法的提笔和按笔、粗笔和细笔,吴让之的篆书里面对了很多的提按,一个笔画里就有多处的提按,尤其是他的代表性的“螳螂肚”收笔。

这个帖学习两个月以后,篆书基本就算是入门了,以后可以选择临摹任何一家的字帖作为主攻风向。
清代篆书的风格还是比较多样的,初学都可以涉猎和尝试一下,看看哪一个比较适合自己。

篆书代表性的书法家有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吴昌硕、唐代的李阳冰等等。

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大篆,感受一下上古篆书的笔法。

入门以后路子是很宽的,祝你取得进步。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烦赏个赞,关注一下啦。

怎样学篆书

怎样学篆书?这个问题有点不太严谨,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书法跟古文字学对大篆的定义不太一样,书法一般将秦篆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等统称为大篆,将秦篆称为小篆。如此,提问者应该问的是如何学好小篆。其实,小篆的学习跟其他字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是选贴、临摹、笔画、结字、章法、墨法等逐步学起。

图片:邓石如《篆书轴》

一、笔画

小篆的基本笔间是直、曲两种,并由此变化而成横、竖、弧、圆四基本形态。

其运笔为:藏锋逆入,中锋运行,横平竖直,回锋收笔。

如下图:

二、结字

小篆的结字跟其他字体有着差异基本归纳为:

1、体长势圆

小篆形体修长,长与宽的比例约为3 : 2, 接近于“黄金分割",是严谨而又富有美感的书体。

又因小篆运笔以圆为主,线条是圆的.转折处多是圆的,形成体长势圆之特点。

2、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是小篆结体的又一大特点。追求对称之美,在中国古代有若悠久的传统。在古建筑中,大到皇家宫殿小到民间匹合院,都非常讲究对称。

我们写小篆时,应在大体对称情况下追求浓淡干湿间的微妙变化,避免呆板和机械。

3、上密下疏

秦篆形成时,其结体即上密下疏。

清代书家邓石如对小篆的改造,把体式更加拉长,对上密下疏更加强调,使线条行至下部更加舒展飘逸。

如下图:

图片:邓石如《篆书轴2》

4、配合均衡

在处理不对称篆字,特别是上、下、左、右笔画相差悬殊的字时,应按笔画少占地少,笔画多占地多的原则,结构均衡。

三、章法

小篆自秦代定型以来,在章法布局上都是纵有行横有列,无人打破.只不过有人写来紧凑,有人写来疏朗。其形式,亦与隶、楷无太大差别,不外条幅、横幅、楹联等。

图片:邓石如《篆书文》

四、墨法

小篆书体得中和典雅之美,在用墨上亦应追求和润。

一般说来,在一幅作品中,浓淡干湿的对比不应过干明显,墨色变化不应过大,以 便一篇作品 形成中和、温润、典雅的风格。

总而言之

学习篆书除了需要注意此字体与其他字体具有明显的特征外,其他的的学习流程也是可以参考的。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篆书,先学辨识。

春,舂,泰,奉,奏,秦,在字典上的偏旁部首归类都不同,为什么不统一春字头

春、舂、泰、奉、奏、秦,为什么不统一为“春”字头?因为,字典和辞典体系里没有“春”字的部首;设立一个行吗?不行,设立“春”的部首无所依据。最根本的,是这几个字毫无联系,不能归入到一个部首里去。 一,首先要说,偏旁和部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汉字分独体字与合体字,独体字是不可拆分的字,如大、小、上、下等等;合体字是由两个或更多的汉字合并组成的字,如好、坏、昌、晶等等——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合体汉字,其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叫“偏旁”,形声字还可以分成“形旁”和“声旁”。部首也是偏旁,但不限于偏旁,比如十、八、儿、几、刀、力,都是部首,但不是偏旁——无法可“偏”也无法在“旁”。部首,有自己明确的含义。 二,部首,最初是汉字的一种分类方法,这是东汉许慎的伟大创造——他第一次给汉字分了“部”,“部首”是后人的概括。关于《说文解字》的编制体例,许慎的说法是“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他把书中收录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个汉字,分成五百四十部。段玉裁说,许慎“分别其部为五百四十,每部各建一首。而同首者,则曰凡某之属皆从某。于是形立而音义明。凡字必有所属之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统释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把汉字分部,每部设一个首字——“部首”的说法是这么来的。 三,许慎分部的方法,是以字形的笔画结构为标准,选定部首,并把和部首字形形同之字归入其部,这叫“据形系联”。这种办法,反映了部内各字在形、义上的内在联系,有一些还有字音的联系。实际上,他也创造了汉文字学的第一个检索系统——通过部首检索。

四,《说文》的五百四十部里,没有“春”部。当时小篆的“春”字写作“萅”,归入“艸”部,就是俗称的“艹”字头。“舂”归入“臼”部;“泰”归入“水”部;“奉”归入“廾(gǒng)部;“奏”归入“夲(tāo)”部,小篆的写法下面是夲;“秦”归入“禾”部。从这几个字所归入的部可以看出,它们在形音义上都毫无联系。

五,许慎给汉字分五百四十部,因为是首创,不可能没有不足,这里不详赘述。但他确立的这个原则,成为汉字按形音义分类及检索的滥觞。南朝顾野王编的《玉篇》,是《说文》后一部有影响的字典,收录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分五百四十二部,除沿袭许慎的分部原则,他又做了一些改进,其真正贡献,是每字标注了“反切”。再往后,就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康熙“谕令”,陈廷敬、张玉书等编撰的《康熙字典》,其被认为是《说文》和《玉篇》以后的字典集大成者。其收字四万七千零四十三个,部首为二百十四部——大大减少了。里面仍然没有“春”的部首。不过,“春”已经写作“春”,归入“日”部。“舂”、“泰”、“秦”与《说文》同。很奇怪的是“奉”、“奏”归入了“大”部——大概实在不好归部,但也说明,即便瞎归,也决不设立“春”部,没理由设。 六,到了现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一般是189个部首,因为汉字简化过程中,部首也有简化。同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兼顾部首内各字的形义联系之外,主要以简化后汉字的检索方便为原则。对于原来字典中不合理的归部进行了调整,例如,把“奉”和“奏”都从“大”部中移出了。咋办呢?对这种不好归“部”的字,按首笔笔画归部,“奉”和“奏”都归入了“一”部。另外,设立《难检字笔画索引》,“奉”和“奏”分别被列入其中八画和九画的第一个字。即使这样,仍然没有建立“春”部,或者“春”字去掉下面的“日”而单列一部,原因还是没有可根据的道理。现在的这几部字典词典,尽管部首大大减少,但设立部首的原则基本没变。许慎提出过“笔意”和“笔势”的观点——笔意,是汉字当初造字时表示其含义的笔画;笔势,是在篆隶等字形变化后的字形结构。笔意是根,笔势是枝;缘枝可循根,但枝不能离根。这几个字,上部相同,是笔势变化的结果,不在一根之上,没有丝毫联系;春这样写,已经是笔势之枝,不可能当其为根;春去掉下面的日字,就连枝也不是了,所以都不可能成为部首。

为什么感觉清代篆书与秦代篆书有很大不同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篆书很有研究。确实,在清代,随着碑学的崛起,篆书呈现出与秦代小篆较为不同的面貌。

碑学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两个重要原因是:一是,为了逃避严酷的“文字狱”的迫害,很多学者将兴趣转向艺术、训怙等方面;二是,大量文物出土。

碑学运动最先是从隶书开始的,这也导致清代隶书成为继汉代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此后,碑学运动影响篆书,使得清代篆书中兴;而后,碑学运动扩展至楷书、行书。

清代的篆书,邓石如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他的篆书思想影响了整个后代篆书大家,使得篆书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1、字形由圆变方

从外观上看,清代篆书不同于秦代小篆。秦代更圆,而清代篆书要么更修长,要么更扁,但总体而言呈方形。

2、笔法更丰富

秦代篆书纯用中锋,而清代自邓石如将隶书笔法引入篆书后,后代的杨沂孙、赵之谦等人,更是将楷书笔法引入篆书,使得篆书中既有中锋又有侧锋。

3、线条对比强烈

秦代篆书的线条粗细均匀,没有变化,清代篆书线条具有流动性和节奏感,粗细对比强烈,书写性较强。尤其是吴昌硕将墨法引入篆书,墨色更加丰富,视觉冲击力强。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这几个篆字是什么

(1)第一张印是细朱文:

李维标印,锦卿。

(2)第二张,第一个阴文章是:李氏秋霞,

第二个阳文是:李锦卿。

这几方印中只有李维“标”或“栎”不容易

辨识,附图是“标”字篆书,可以断定“李维标”是正确的!

附图“标”字小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