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hatGPT,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它经过底层逻辑设定和机器学习训练,拥有了几乎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而且具备三项超乎想象的能力——数字内容孪生能力,构建现实世界一虚拟世界映射;数字编辑能力,打通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交互通道;数字创作能力,从数据理解走向数据创作。
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利用机器学习急速学习数据分布,完成分类、预测等任务)相比,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如果进行一场考试,在某些领域,ChatGPT的“实力”相当于211高校中等偏上的本科生水平。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
无论教育者做出什么反应,教育与Al的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了。
实际上人工智能、元宇宙、ChatGPT等都是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匪夷所思的技术被发明出来,人类进入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数字世界协同进化的新时代。
如果说无人工厂、无人驾驶实现了程序性智能控制,元宇宙开启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数字世界,那么ChatGPT构筑了一个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硅基生命体。
就教育行为本身而言,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更是被逼入墙角。
一方面ChatGPT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问的问题,而且能因材施教,那我们的教师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既然这些知识可以如此方便地获取,那我们的孩子花那么长时间去学习、去做题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们的孩子最迫切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面对ChatGPT挑战,教育该怎么办?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哪些都分是你无法取代的?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存在以下局限性,因此无法取代人类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情感交流: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我无法表现出人类的情感,无法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
2.人际互动:我无法模拟人类教师的人际互动,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3.灵活应变:我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运作的,无法灵活应对学生的不同需求。
4.教学体验:我无法提供人类教师的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
因此,人类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我只能作为他们的补充,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和提供更多资源。
展开全文
小编与ChatGPT关于教师作用的对话。
但是,技术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会产生深刻影响,那么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目的也会有重大的调整。ChatGPT出现,应该是教育自身改革的一次重大机会,因为如果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改变,教育是不可能靠屏蔽ChatGPT来维持下去的。
教育改革急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做重大调整。
一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
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有重大调整,其主要的方向是要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而不是回避与恐惧。
三是超越知识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品质。
真正好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求慢而不是求快的,只有慢才能锻造思维深度,才能在与人交往中铸造深度的人际关系;是求难而不是求易的,只有挑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少而不是求多的,只有少才能有闲暇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多样化的大脑;是求拙而不是求巧的,唯有求拙才能培养一个人的钻研精神和韧性。
一个人真正能够成功,靠的是学习的专注力,能够从兴趣上升到志趣,并成为充满个性特质不一样的人;靠的是责任心和韧性,碰到困难不屈不挠、坚持不懈;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在关键时能够得到团队的支撑和帮助。
这些学习品质,从来和技术无关,当然也和这个突然跑进瓷器店横冲直撞的公牛——ChatGPT毫无关系。
如果一个教育人理解这个道理,那么也就知道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世界里,如何保持教育定力,坚持改革方向,真正为我们的孩子提供适切、有意义的教育。
(摘编自《ChatGPT挑战人类教师?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教师博览》2023年2月15日)
材料二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在近日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以下内容节选自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1月15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新的动荡变革期内,全球变暖、逆全球化、经济衰退、地区冲突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全球减贫进程严重受挫,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回荡全球。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为我们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命题。
令人振奋的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更好地彰显教育作为全球公共利益的属性。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提出,数字革命应当惠及所有学习者。不少国家应时而动,纷纷出台数字化发展战略,并将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的有效行动,必将使“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教育“四大支柱”在数字时代更加厚实有力、顶天立地。
(摘编自《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教师博览》2023年2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是一款经过底层逻辑设定和机器学习训练,拥有了人类所有知识总和的聊天机器人工具。
B.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革期内,教育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C.虽然ChatGPT构筑了一个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硅基生命体,但实际上它仍属于新技术的应用。
D.若各国都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举措,ChatGPT对教育将不再是挑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假设论证、比较论证等手法,既提出了教育面临的挑战,也给出了教育改革的建议。
B.材料二大处落笔,先指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引出数字教育的话题。
C.材料一说,ChatGPT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问的问题,还能因材施教,这可算作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
D.材料一的标题用了设问,还包含悬念,与材料二直接表明观点的标题相比,能吸引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AI挑战教育的“实力”的一项是( )
A.ChatGPT具备三项超乎想象的能力——数字内容孪生、数字编辑和数字创作能力。
B.分析式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来急速学习数据分布,完成分类、预测等任务。
C.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D.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数字世界协同进化的新时代。
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5.材料二中怀部长在演讲中提到“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请结合材料一简要阐释数字时代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日晌午,杭天醉闷在家中,哪里也无趣。赵寄客却匆匆跑来说:“想告诉你个事情,说出来又怕你吓一跳!”
“有什么好吓的,谭嗣同在北京杀头,我都没吓一跳呢!还能怎样?大不了再杀头就是。”杭天醉躺在榻上,脚上盖一狗皮褥子,懒洋洋地说。
“正是杀头,前日城守都司周至德、岁贡崔大谋一案你听说了吗?”
杭天醉听此言,这才真正吃一惊,连忙起身到窗外探一探头,见母亲不在,才回转身,小声说:“怎么,不是说冤狱吗?莫非也要杀头?”
赵寄客盯了杭天醉那张变了的脸色,说:“不是也要杀头,是已经杀头!”
杭天醉声音也走了调,问;“什么时候,在哪里?”
“今日午时三刻,旗营城下。”
“那不就是你刚才来我这里之前吗?”杭天醉惊声问。
“我亲眼目睹。”
杭天醉跌坐在榻前,半晌才说:“这些人,原本都是规矩官绅,康梁变法之后,西安方有戕官杀教之变,与远隔千里的杭州,又有何干?真是天大的冤枉!天大的冤枉!”这么说着,便起身,匆匆换了一身素衣白袍,又换了一双布镶黑鞋说,“寄客兄,陪我去城下祭奠一番吧。”
两人刚要走,杭天醉又回来到橱下茶叶瓮里,小心用桃花纸包了一撮红茶,一撮绿茶,轻轻荡匀了,包好,揣在怀里,说:“天醉布衣素士,无他物祭告,只有带上你了。”
两人遂匆匆走出羊坝头,往湖滨旗下营走去。
待赵寄客引着杭天醉匆匆直到刑场时,地上血迹犹在,那杀人的刽子手,看杀人热闹的市民,及被戮者的尸体,却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见血,杭天醉别过头,就闭上眼睛,只听赵寄客低声咆哮,“睁开眼睛,看看今日中国,哪里不是冤魂遍野,屈鬼满地?鞑虏入主中华三百年,血债要用血来还。不把这清政府彻底推翻,今日含冤饮刃之事,明日必定重演。”
杭天醉闭上眼睛,双手合掌,抵于胸前,额头微低,口中喃喃有词。俄顷,有密密泪水从他颤抖不息的睫毛间涌出,他也不去理睬,竟任其流淌。赵寄客守在杭天醉旁边,听他诵着即兴的祭文:
辛丑冬季午时三刻,君等十数人在此城墙下饮恨黄泉。可叹我竟不能最后送你们一程。即刻赶来,人死命丧,看客四散,刽子手已收起利刃。湖上悲风呜咽,落日愁惨,不忍目睹。我到哪里再去凭吊你们的魂魄?唯有地上碧血,向生民哭诉冤情了。
你们都是一些守本分的规矩人,并无欺君犯上之罪,何以遭此惨劫。莫非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末世,真的来到了。真是唇亡齿寒、兔死狐悲。我这样一个全然不知如何在世道上谋生的人,如何去面对这样恐惧的阴影?除了闭上我的眼睛,深深地为你们的亡灵诵经超度之外,只能用这清洁的山中瑞草,来覆盖住这天日昭昭之下的鲜红的人血了。
呜呼尚飨。
口中喃喃言罢,依旧闭着双眼,摸摸索索地从怀里取出那包红绿掺半的茶叶,打开后,手指撮了一束,就悄悄然、呜呜咽咽地撒落在那血地上,且被晚风刮扫,翻了几片后,那绿色的茶叶,竟也被血染红,不祥而悲凉地贴在沙土地上了。
杭天醉慢慢睁开眼睛,往地上茫然扫去,突然打一个寒噤,一步踉跄,就跌倒在旁边凝神思考着的赵寄客身上。
见杭天醉这副样子,赵寄客连忙说:“回去吧,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杭天醉迟迟疑疑地转过身去,问:“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果然,湖边老柳树下,荡一小舟,有舟子一人,老衲一人。膝上桐琴一展,半闭僧眼,正凝神操琴,琴韵低回,音色幽怨,音流凝涩。此时此刻,芳草凄迷,斜阳昏淡,湖上风紧。杭天醉听此乐,复大恸,眼中又觉一片模糊,说:“寄客,这不是孤山脚下照胆台方丈大休法师吗?这么一位浙派大琴家,此时此刻在此地弹《思贤操》注,莫不是叹世道不再有贤人,遂使人命草菅,佛门这等悲戚,真正是要愧煞我等红尘中人了。”
寄客却另有见解,大声说:“我倒不觉法师在此,仅仅蓄意为烘染悲戚之气。孔子皇皇汲汲于征途,默然哀思颜渊,这是一层。然君子忧道,方是此曲本来精神。”
话音与琴音俱寂。那船上的大休法师望了这岸上的两位青年一眼,挥了挥手,小船便荡漾而去。
两位青年拱手相送,情真意切高声道:“谢法师一曲清音,法师能否为弟子留一偈语呢?”
法师果然开了口,缓缓道:“不二真言。”
杭天醉、赵寄客两个,眼睁睁地看着小船驶向湖心。杭天醉困惑地对着湖面,自问自忖:“不二真言,是说琴声已经表达了禅意,语言便是多余的吗?”
赵寄客驳斥:“不,法师是告诉我们,君子忧道便是真言,又何须他再重复!”他一把抓住杭天醉的肩头,“天醉,告诉你也不要紧,我已打算去日本国了!你敢不敢与我同行?!”
杭天醉长久地望着湖面,叹了口气,说:“我也就‘不二真言’了吧。”
(节选自王旭烽《南方有嘉木》,有删改)
【注】《思贤操》:古琴曲,又名《泣颜回》。传说是孔子为哀悼颜回的死去而创作。
6.下列关于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及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杭天醉不敢见地上的鲜血,闭上眼睛,这个细节直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致使他在祭奠结束后就踉跄着晕倒在赵寄客身上。
B.同盟者的牺牲让杭天醉感到切身的痛楚,在祭文中他说自己这个不知如何在世道上谋生的人自此更是迷惘无措,心如死灰。
C.文中对赵寄客着墨不多,但赵寄客低声咆哮出的革命话语,对古琴曲独特的理解等情节都有力地刻画出一个革命青年的形象。
D.听到琴声,杭天醉感叹“佛家这等悲戚,真正是要愧煞我等红尘中人”,表达了他对无人哀悼义士的愤怒,批评世人冷漠。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谭嗣同在北京杀头”“康梁变法之后”“辛丑冬季午时三刻”,这些细节比较明确地交代了小说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
B.全文共“祭奠”“听琴问偈”两个主要情节,两部分之间以杭天醉恍惚之间听到声音这个细节过渡,自然流畅,起伏有致。
C.赵寄客没有直接说周、崔二人刚刚被杀,引得杭天醉不断追问,这段对话既有利于表现杭天醉的震惊,也让读者充满好奇。
D.作者用语凝练传神。例如“荡一小舟”“舟子一人”“老衲一人”“桐琴一展”,连用四个“一”给人以轻快跳跃之感。
8.面对残酷的时局,杭天醉的思想认识是怎样发生变化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9.作者王旭烽的历史小说常含有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蕴,请在本文中选取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对这种古典文化意蕴进行简要赏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兼有九夷。当是时也,南面而立,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此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者也。昔者晋文公与楚人战,烧其军,大胜之,文公退而有忧色,侍者曰:“君大胜楚,今有忧色,何也?”文公曰:“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唯圣人乎!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此得意而恐骄者也。昔齐桓公得管仲、隰朋,辩其言,说其义,正月之朝,令具太牢,进之先祖,桓公赞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擅,愿荐之先祖。”此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者也。
邾文公卜徙于绎,史曰:“利于民,不利于君。”君曰:“苟利于民,寡人之利也,天生蒸民①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侍者曰:“命可长也,君胡不为?”君曰:“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莫如之。”遂徙于绎。
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君曰:“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于是宋君行赏赐,而与子罕刑罚,国人知刑戮之威,专在子罕也,大臣亲也,百姓附之。居期年,子罕逐其君而专其政。
(节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①蒸民:众民。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
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绩,指考核官吏的政绩。《书·舜典》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可见考绩是官吏升降的重要依据。
B.九夷,古代对中国东部诸民族的统称,也泛指少数民族。古代还习惯将西、南、北方的民族分别称为“戎”“蛮”“狄”。
C.卜,指用火烧龟板占卜,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诗经·氓》中“尔卜尔筮”的“卜”即是此意。
D.让与,指礼让与推举。其中“与”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的“与”含义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旷认为仁君对待臣子的态度是既要发挥其贤能,又要不受近臣的羁绊,应经常对臣子进行考查并驾驭他们。
B.越王勾践身居高位,比较担忧无法获知自己的过错,所以对知道他的过错而不告诉他的人,勾践要给予罪刑。
C.齐桓公得到管仲和隰朋后,分辨他们的言语,喜欢他们的议论,赞许他们让自己耳聪目明,还把他们举荐给先祖。
D.邾文公在不利于自己这个君王的情况下仍然迁都,是因为迁都对百姓有利,他认为对百姓有利也就是对自己有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唯圣人乎!
②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莫如之。
14.宋君被子罕驱逐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古从军行
【唐】李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①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②,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①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②闻道玉门犹被遮: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取其城中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派使者在玉门关阻拦,曰:“军有敢入,斩之!”
15.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两句描写了边塞的日常生活,将士们从早到晚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通过从容备战展现家国情怀。
B.“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两句,虚实结合,写征战中的所见所闻,表现夜晚边塞生活单调苦闷。
C.“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写生活在边疆地区的雁和人,从侧面烘托出边塞生活条件艰苦。
D.面对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诗人化用典故、以汉代唐,站在历史的高度表明了自身对边疆战事的看法。
16.同样都是边塞征战诗,王昌龄则写下“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对战争所持看法的异同。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后世常被文人引用抒怀。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内容,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慕贤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一种常见意象,古人往往借花草树木的兴衰来寄寓自身的情感,这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是东方灿烂文化的缩影,从古至今吸引无数文人前往观赏,桐城派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了登上山泰山后看到的山顶雪景。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是一个山城,山与人连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山火对重庆人来说,是一场 ① 的危机,激发了保护家园的众志成城。在这场“十八路英雄”扑灭山火的行动里,冲在一线的是消防员、武警官兵、解放军、医护人员,他们身后,是志愿者自发组成的坚实后盾——有插着五星红旗送物资的“摩托崽儿”,有扛着油锯开辟隔离带的父子,有拿着喇叭协调物资的女孩,还有送外卖的、做饭的、递水的、开挖掘机的……在那些奋不顾身逆行的身影中,有军人、有党员,有不同年龄、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肆虐的山火面前,他们牢固地拧成了一股绳。
这种“英雄气”既是重庆的,更是中国人的。网友口中这场“史诗般的救火”有来自全国的托举之力。由于火灾形势严峻紧迫,从国家部委到甘肃、云南等兄弟省份,都对重庆进行了大力支援,为快速扑灭明火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重庆雄起”的加油之语 ② ,无数令人动容的细节场景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刷屏。
③ 的是,美西方一些媒体对这次重庆遭遇灾害的观察视角,与国内舆论场截然不同。向来拿着放大镜观察中国的他们,对高温、限电、疫情带来的不便大书特书,甚至 ④ ,刻意放大社会在应对灾害时出现的细节矛盾和分歧,反而对引起中国社会最大共鸣的“团结灭火”只字不提,这本身就是不厚道,甚至不人道的。他们不是没看到,而是不愿相信、不肯承认,在应对灾难方面,中国就是做得挺不错的。
18.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做出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0.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有用户反馈称,Bing的聊天机器人不仅会示爱, ① ,甚至还会威胁人类。有用户表示,聊天机器人声称自己爱上了他,并试图说服他离婚。
这一案例引起广泛关注,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己和这款微软聊天机器人(以下简称“BingChat”)对话的尴尬时刻。人们突然开始发现,这个接入了互联网的Bing版ChatGPT,还真的喜欢乱来——除了会大发脾气以外,还PUA用户。
现在微软终于做出了应对,由于AI版必应(Bing)搜索引擎在公测后出现一系列问题,现决定对必应对话进行限制,即每天最多可以问50个问题, ② 。
必应团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称:“我们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在5次回复内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只有大约1%的聊天对话有50条以上的消息。”如果每次对话(每个问题)的回复次数超过5次, ③ ,以避免长时间的来回聊天。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使用包含因果或承接关系的句子,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四十多年前,刘华清将军曾为了看清美国航母,踮起脚尖、前倾上身,眼神里满是强烈的渴盼,这一幕令人心疼;四十年后,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进入双航母时代,这一刻,国人振奋。从“这一幕”到“这一刻”的征途着实艰难,而其中的“自主”追求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试题前面的几则材料让我们对ChatGPT有了更多了解,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挑战人类的巨大力量,“自主”一词再一次被人们频频提起。
你如何看待上面两段话中提到的“自主”的异同,这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2.D 3.D
4.①“突然跑进”说明ChatGPT的出现让人们始料未及且发展迅速;
②“ 横冲直撞的公牛”说明ChatGPT让人们恐惧、暂时无法应对;
③“瓷器店”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抵御或驾驭的能力还很脆弱。
5.(1)教师要发挥在情感交流、人际互动、灵活应变、教学体验方面的优势;
(2)教师要顺应教育改革,从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①明确教育目标: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
②改变教育方式:如利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③关注学习品质:求慢,求难,求少,求拙,培养专注力、责任心、韧性和团队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拥有了人类所有知识总和的聊天机器人工具”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拥有了几乎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选项略去限制词“几乎”,表述过于绝对。
B.“教育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选项偷换概念。
D.“若各国都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举措,ChatGPT对教育将不再是挑战”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令人振奋的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数字教育是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举措,ChatGPT对教育将不再是挑战,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材料一的标题用了设问”错误。从标题“ChatGPT挑战人类教师?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来看,“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不是对“ChatGPT挑战人类教师?”的回答,不能满足设问“自问自答”的条件,故不是设问。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D.说的是新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属于AI挑战教育的“实力”。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个突然跑进瓷器店横冲直撞的公牛——ChatGPT”,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ChatGPT”比作“横冲直撞的公牛”,把“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抵御或驾驭的能力”比作“瓷器店”。
“突然跑进”,说明ChatGPT的出现很突然,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是始料未及且发展迅速的;
“横冲直撞的公牛”让人害怕甚至恐惧,说明ChatGPT让人们恐惧、暂时无法应对;
“瓷器”是脆弱的、易碎的,把把“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抵御或驾驭的能力”比作“瓷器店”,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抵御或驾驭的能力还很脆弱。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由“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存在以下局限性,因此无法取代人类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情感交流:……2.人际互动:……3.灵活应变:……4.教学体验:……”可知,教师要发挥在情感交流、人际互动、灵活应变、教学体验方面的优势;
教师要顺应教育改革,从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由“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可知,明确教育目标: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
由“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有重大调整,其主要的方向是要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而不是回避与恐惧”可知,改变教育方式:如利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由“超越知识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品质”“真正好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求慢而不是求快的,只有慢才能锻造思维深度,才能在与人交往中铸造深度的人际关系;是求难而不是求易的,只有挑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少而不是求多的,只有少才能有闲暇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多样化的大脑;是求拙而不是求巧的,唯有求拙才能培养一个人的钻研精神和韧性”可知,关注学习品质:求慢,求难,求少,求拙,培养专注力、责任心、韧性和团队精神。
6.C7.D
8.①开始时对清政府的黑暗暴虐认识不足,“还能怎样?大不了再杀头就是。”“不是说冤狱吗?莫非也要杀头?”这些语言表现出杭天醉没想到在当时的社会冤狱也不会得到公正的审判,清政府会滥杀无辜。②虽然对清政府痛恨至极,但并没清醒明确地认识到应该彻底推翻清政府。杭天醉认为周、崔是守本分的规矩人,无欺君犯上之罪,是被冤枉的,对当时已经出现的革命行为并不真正了解,更没像赵寄客那样表达要推翻清政府的想法。③最后受到赵寄客的影响,愿以“君子忧道”为己任,像赵寄客一样付诸行动。赵寄客对《思贤操》的理解和准备去日本的行动影响了杭天醉,所以最后他说自己也“不二真言”,即君子忧道,愿与朋友同行。 9.①杭天醉素衣白袍,布镶黑鞋,带着他心中最洁净的祭品——茶叶祭奠逝者。服饰和祭品都体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和至高的敬意,这符合中国传统的祭奠文化。②杭天醉的即兴祭文内容悲戚而文辞古雅,多次使用“你们”一词告祭亡灵,表达生者的痛苦。这体现了古代文人表达哀思的文化传统。③低回幽怨的琴声和凄凉昏淡的景色,这些环境描写在渲染氛围,烘托情感。同时有一种哀而不伤的审美意境。④大休法师所弹的《思贤操》是孔子哀悼颜回的古曲,法师以此表达长者痛失青年才俊的悲哀。这也使小说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⑤佛家高僧常以偈语传示后人,大休法师“不二真言”的玄妙引发了杭天醉和赵寄客的思考、探寻。这使文章颇具古典哲学意味。⑥赵寄客认为琴声表达的是“君子忧道”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古代士人以救国济民为己任的体现。主要人物的思想中可见古代士人精神。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A.“不敢见地上的鲜血”其实是不忍见,“这个细节直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致使他在祭奠结束后就踉跄着晕倒在赵寄客身上”错,“那绿色的茶叶,竟也被血染红,不祥而悲凉地贴在沙土地上了”,杭天醉跌倒在赵寄客身上是因为看到绿色的茶叶被血染红,与前文情节没有直接关系。
B.“自此更是迷惘无措,心如死灰”错,原文“我这样一个全然不知如何在世道上谋生的人,如何去面对这样恐惧的阴影?除了闭上我的眼睛,深深地为你们的亡灵诵经超度之外,只能用这清洁的山中瑞草,来覆盖住这天日昭昭之下的鲜红的人血了”,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沉痛和无奈,没有表现出迷惘和心死之意。
D.“表达了他对无人哀悼义士的愤怒,批评世人冷漠”错,“莫不是叹世道不再有贤人,遂使人命草菅”说明有人在为死难者哀悼。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轻快跳跃”错,连用四个“一”给人轻快简洁之感。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思想变化的能力。
开始时对清政府的黑暗暴虐认识不足,“还能怎样?大不了再杀头就是”“不是说冤狱吗?莫非也要杀头?”这些语言表现出杭天醉对当时的社会认识不足,他没想到冤狱也不会得到公正的审判,更没想到清政府会滥杀无辜。
虽然对清政府痛恨至极,但并没清醒明确地认识到应该彻底推翻清政府。“你们都是一些守本分的规矩人,并无欺君犯上之罪,何以遭此惨劫。莫非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末世,真的来到了”杭天醉认为周、崔是守本分的规矩人,无欺君犯上之罪,是被冤枉的,对当时已经出现的革命行为并不真正了解,“鞑虏入主中华三百年,血债要用血来还。不把这清政府彻底推翻,今日含冤饮刃之事,明日必定重演”更没像赵寄客那样表达要推翻清政府的想法。
最后他受到赵寄客的影响,愿以“君子忧道”为己任,像赵寄客一样付诸行动。“然君子忧道,方是此曲本来精神”“我已打算去日本国了!你敢不敢与我同行?!”赵寄客对《思贤操》的理解和准备去日本的行动影响了杭天醉,所以最后“我也就‘不二真言’了吧”,他说自己也“不二真言”,即君子忧道,愿与朋友同行。
9.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结合“匆匆换了一身素衣白袍,又换了一双布镶黑鞋”“小心用桃花纸包了一撮红茶,一撮绿茶,轻轻荡匀了,包好,揣在怀里,说:‘天醉布衣素士,无他物祭告,只有带上你了。’”可知,杭天醉去刑场祭奠逝者,穿着素衣白袍,布镶黑鞋,带着他心中最洁净的祭品——茶叶。服饰和祭品都体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和至高的敬意,这符合中国传统的祭奠文化。
结合“即兴的祭文”“君等十数人在此城墙下饮恨黄泉”“湖上悲风呜咽,落日愁惨”“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呜呼尚飨”可知,杭天醉即兴祭文内容悲戚而文辞古雅,“到哪里再去凭吊你们的魂魄?”“你们都是一些守本分的规矩人”“深深地为你们的亡灵诵经超度之外”多次使用“你们”一词告祭亡灵,表达生者的痛苦。这体现了古代文人表达哀思的文化传统。
结合“琴韵低回,音色幽怨,音流凝涩。此时此刻,芳草凄迷,斜阳昏淡,湖上风紧”可知,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氛围,烘托情感。低回幽怨的琴声和凄凉昏淡的景色,有一种哀而不伤的审美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
结合“这么一位浙派大琴家,此时此刻在此地弹《思贤操》,莫不是叹世道不再有贤人”和注释“《思贤操》:古琴曲,又名《泣颜回》。传说是孔子为哀悼颜回的死去而创作”可知,大休法师所弹的《思贤操》是孔子哀悼颜回的古曲,法师以此表达长者痛失青年才俊的悲哀。这也使小说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结合“法师果然开了口,缓缓道:‘不二真言。’”“法师是告诉我们,君子忧道便是真言,又何须他再重复!”可知,佛家高僧常以偈语传示后人,大休法师“不二真言”的玄妙引发了杭天醉和赵寄客的思考、探寻。这使文章颇具古典哲学意味。
结合“然君子忧道,方是此曲本来精神”可知,赵寄客认为琴声表达的是“君子忧道”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古代士人以救国济民为己任的体现。主要人物的思想中可见古代士人精神
10.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
11.D 12.C
13.①我听说能因用作战取胜而安宁的,那恐怕只有圣人吧!
②我的生命在于养育百姓,死亡的早晚,这是时运。如果人民得到利益,吉利没有比这大的了。14.①宋君喜欢做奖赏这类让臣民高兴的事,不愿被诸侯耻笑;
②掌管刑罚的权力给予了子罕,使得臣民亲近归附子罕,造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奖赏正确,有德才的人就受到鼓励;惩罚对了,坏人就受到禁阻。奖赏不当,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得到鼓励。
“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结构对称,各自成句;
“赏罚不当”,主谓结构,“当”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其后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D.“含义不相同”错误。
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都是“推举”的意思;“夫赏赐让与者”句意“奖赏恩赐礼让推举是民众所喜好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的能力。
C.“分辨他们的言语,喜欢他们的议论”错误。“辩其言,说其义”意思是:为他增长辩才,解说道义。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闻”,听说;“其”,表推测语气;“唯”,只有;
②“牧”,动词,养育;“时”,时运;“死之短长,时也”,判断句;“苟”,如果;“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得到利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可知,宋君喜欢做奖赏这类让臣民高兴的事,不愿被诸侯耻笑;
由“于是宋君行赏赐,而与子罕刑罚,国人知刑戮之威,专在子罕也,大臣亲也,百姓附之”可知,掌管刑罚的权力给予了子罕,使得臣民亲近归附子罕,造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做人君的道理有哪些?”师旷回答说:“做人君的道理,努力做到博大仁爱,把任用贤能作为自己的宗旨;广开自己的见闻,明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不受身边亲信的影响和羁绊;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来驾驭臣下。这就是人君所掌握的道理呀。”晋平公说:“很好。”
英明的君主有三怕:一怕居高位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二怕得意时骄傲自满;三怕听到天下的至理名言又不能实行。凭什么知道他们会这样呢?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将吴国打得大败,兼并了九夷。当时他南面称霸,对群臣下令说:“知道我的过错而不告知我的人,他的罪该被处死。”这就是身居高位而怕不知道自己过失的例子。从前,晋文公与楚国交战,焚烧了楚军营垒,大胜楚国,晋文公退朝之后,脸上带有忧虑的神色,侍者问他:“君王您大胜楚军,现在却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晋文公说:“我听说能因用作战取胜而安宁的,那恐怕只有圣人吧!至于那些以阴谋诡计得胜的人,却很危险啊,所以我很担忧。”这就是怕在得意和顺利的时候骄做的例子。从前齐桓公得到管仲、隰朋的辅佐,为他增长辩才,解说道义,到正月上朝,便命令准备牛、羊、豕三牲,供奉先王祖宗,齐桓公祭告说:“自从我能听到这两个人的忠言,我的眼睛更加明亮,听力更加敏锐,不敢独自占有这些忠言,愿将它们进献给先王祖宗。”这就是听到天下的至理名言而怕不能实行的实例。
邾文公占卜迁都到绎的事,史官说:“有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国君。”邾文公说:“如果对百姓有利,就是对我有利,上天生养了人民更选择了一个人作为他们的君主(领导他们),就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利益。人民既然可以获得利益,我就一定给他们!”左右随从说:“生命是可以延长的,君王为什么不这样做?”邾文公说:“我的生命在于养育百姓,死亡的早晚,这是时运。如果人民得到利益,吉利没有比这大的了。”于是就迁都到绎地。
司城子罕在宋国做官,劝说宋国的国君:“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乱,这一切都取决于君王的赏罚之道。奖赏正确,有德才的人就受到鼓励;惩罚对了,坏人就受到禁阻。奖赏不当,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得到鼓励,坏人就不能得到禁阻,奸邪之人结党营私,欺上蒙下来争取爵禄,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奖赏恩赐礼让推举是民众所喜好的,请您自己执行;惩罚杀戮是民众所厌恶的,请让我来担当。宋君说:“好。坏事你来做了,好事我来做,我知道这样就不会被诸侯耻笑了。”于是宋君做赏赐的事情,而子罕做惩罚的事情,如此国内人民知道杀戮刑罚都出自子罕,所以大臣们都来亲近子罕,而老百姓则畏惧子罕。不到一年的时间,子罕则把宋君赶走了,而自己施行专政。
15.A
16.相同点:二者都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王昌龄诗中“黄金百战穿金甲”和《古从军行》中“年年战骨埋荒外”都直接写出将士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的事实,战甲磨穿、白骨累累,都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不同点:
①面对战争,王昌龄更有一种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将士的豪壮誓言,表现出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的豪情壮志。
②《古从军行》表现出诗人对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化用汉武帝的典故,表达对君主好大喜功、一意孤行的讽刺。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通过从容备战展现家国情怀”错误。诗一开头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警报;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将士们不是“从容备战”,而是“紧张备战”。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相同点:
王昌龄诗中“黄金百战穿金甲”,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古从军行》中“年年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战骨埋荒外”这种情况的经常性。两首诗都直接写出将士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的事实,战甲磨穿、白骨累累,都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不同点:
“不破楼兰终不还”,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面对战争,王昌龄更有一种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表现出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的豪情壮志。
《古从军行》中,“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性命追随将军去拼搏。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化用汉武帝的典故,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表达对君主好大喜功、一意孤行的讽刺,表现出诗人对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17.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衿”“沃”“萧”“苍”“烛”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①迫在眉睫 ②此起彼伏 ③耐人寻味 ④冷嘲热讽 19.在那些奋不顾身逆行的身影中,有军人,有农民(或有党员,有群众等可并列的群体),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在肆虐的山火面前,他们拧成了一股牢固的绳。 20.D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强调对重庆人来说,山火是眼前十分紧迫的事情,故选用“迫在眉睫”。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第二处,语境说的是在互联网上,“重庆雄起”的加油之语接连不断地持续刷屏,故选用“此起彼伏”。
此起彼伏:意思是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第三处,语境是说此次美西方一些媒体对这次重庆遭遇灾害的观察视角让人琢磨,故选用“耐人寻味”。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第四处,根据语境“对高温、限电、疫情带来的不便大书特书”“刻意放大社会在应对灾害时出现的细节矛盾和分歧,反而对引起中国社会最大共鸣的‘团结灭火’只字不提”可知,此处是说美西方有些媒体对中国“团结灭火”的行为用尖酸刻薄的话进行讥笑及讽刺,故选用“冷嘲热讽”。冷嘲热讽:意思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讥笑及讽刺。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三:
一是“有军人、有党员”概念有交叉,不能并列,应改为“有军人,有农民”或“有党员、有群众” 等可并列的群体;
二是“有不同年龄、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语序不当,应改为“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
三是“牢固地拧成了一股绳” 语序不当,应改为“拧成了一股牢固的绳”。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救火”比喻成“史诗”。
A.拟人。“含”“卧”分别把芍药、蔷薇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芍药花、蔷薇的喜爱。
B.拟人。“闹”赋予红杏以人的动作,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C.夸张。前句写用手扭转天上的星辰,使用夸张。
D.比喻。把“愁”比喻成“丝雨”,抒发出一种寂寞的愁情以及百无聊赖的闲愁。
故选D。
21.①还会PUA ②每次对话最多5个问题 ③必应会提示用户开始一个新的话题 22.因为聊天机器人爱上用户并诱其离婚,所以微软出手进行限制。(聊天机器人爱上用户并诱其离婚一事出现后,微软出手进行限制)。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后文“人们突然开始发现,这个接入了互联网的Bing版ChatGPT,还真的喜欢乱来——除了会大发脾气以外,还PUA用户”可知,此处也是Bing的聊天机器人的情绪化表达,所以应该填写“还会PUA”。
第二空,由后文“我们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在5次回复内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只有大约1%的聊天对话有50条以上的消息”可知,多数人在5次回复内找到想要的答案,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每次对话最多5个问题”。
第三空,由前文“现在微软终于做出了应对,由于AI版必应(Bing)搜索引擎在公测后出现一系列问题,现决定对必应对话进行限制”可知,微软限制必应聊天机器人回复次数做出提醒,故应该填写“必应会提示用户开始一个新的话题”。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阅读语段一、二段,可发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Bing的聊天机器人不仅会示爱 ……甚至还会威胁人类。有用户表示,聊天机器人声称自己爱上了他,并试图说服他离婚”“还真的喜欢乱来——除了会大发脾气以外,还PUA用户”。
据此分析出,中心事件是“Bing的聊天机器人向人类示爱,并试图说服他离婚”。
三、四段中关键信息“现在微软终于做出了应对,由于AI版必应(Bing)搜索引擎在公测后出现一系列问题,现决定对必应对话进行限制,即每天最多可以问50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在5次回复内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只有大约1%的聊天对话有50条以上的消息。……以避免长时间的来回聊天”,据此分析出,是由这一事件引发的微软做出的应对,即决定对必应对话进行限制。
根据题目要求:使用包含因果或承接关系的句子,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括主要内容,因为AI版必应(Bing)搜索引擎在公测后出现一系列问题,Bing的聊天机器人向人类示爱、PUA以及威胁人类,所以微软做出应对,决定对必应对话回复次数进行具体的限制。
又根据字数要求不超过30字,可概括为:因为聊天机器人爱上用户并诱其离婚,所以微软出手进行限制(聊天机器人爱上用户并诱其离婚一事出现后,微软出手进行限制)。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类材料。
题干要求围绕“如何看待上面两段话中提到的‘自主’的异同”来谈自己的思考,审题时应从材料中找出两段材料对“自主”的看法。第一段中“刘华清将军曾为了看清美国航母,踮起脚尖、前倾上身,眼神里满是强烈的渴盼”,四十年后,中国有了自己的国产航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主”指的就是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以实现突破和发展。这强调的是人类要发展创新科技,要让科技为人类的进步服务。第二段中以ChatGPT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挑战人类的巨大力量,在这一点上,科技的发展超出了人类的控制,某些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危险和挑战,如“ChatGPT”这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写稿件、写论文,由此让人们缺乏思考,不能在本质上让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提升,还给社会带来了抄袭之风;如“ChatGPT”还会带来隐私泄密的危害,让人们无隐私可隐等。因此,此时的“自主”,是对人类命运的自主把控,人类不能被数字技术牵着鼻子走,应该让数字技术为我所用的同时,能够控制或消除数字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做到人既能主宰数字技术,也能主宰人类自己的命运。
写作时,应围绕“如何看待上面两段话中提到的‘自主’的异同”来谈自己的思考;应在文中明确材料两段中提到的“自主”的异同点,如两段中“自主”相同点是科技创新,人类应主宰科技的发展,不同点是材料二还启发我们注意到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和威胁。文章正文部分还可从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科技创新的好处角度阐述“自主”的重要性,也应从数字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和挑战的角度客观理性的阐述人类应“主宰”科技发展,也应控制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真正实现自己主宰人类的命运的目的。
立意:
1.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数字科技。
2.发展数字科技的同时应规避它给人类带来的风险。
3.自主创新才是硬道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