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满江红·灵渠》载入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阅读》(八年级下册)_郭沫若_灵渠_兴安

近日,郭沫若《满江红·灵渠》载入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阅读》(八年级下册),将极大提高“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的知名度。

展开全文

灵渠,在广西兴安县境,开凿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代,它不仅因为历史悠久闻名于世,而且因为设计巧妙、工程精当,在世界航运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称之为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

据相关资料记载,1963年3月,郭沫若应广西史学会邀请,到南宁参加广西历史学会成立大会。会后,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联袂游览了灵渠,中共兴安县委副书记王多祜请其题词留念,两天后,郭沫若写了一首七律,并填写了这首《满江红·灵渠》词,手迹影印件发表在《桂林日报》上,手稿交中共兴安县委刻碑立于灵渠公园鲤鱼洲。

这首词用简单笔墨记述了灵渠主体工程建筑,如闸水陡门、劈湘铧嘴、大小天平。当年,灵渠建造者在湘江江心垒石为堤,其状如铧,主要起分水护坝作用,使水左右分流,而铧嘴两翼呈人字形后延,嵌砌石埂,兼为拦河坝和溢洪坝,自动调节运河水量,所以叫做“天平”。闸水陡门之设,则是为了集中比降,提高运河水位,创造出舟船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的奇观。2000 多年前的水运工程就能有这样巧妙的设计和精当的施工,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

虽然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早有文人学者在诗文中将灵渠与长城相比肩,但郭沫若先生的“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语,才真正起到最权威的定论和最大范围的 宣传推广作用,使得南方的灵渠以隽秀的身姿与北方雄奇的长城一并享誉世界。

来源:灵渠资讯、灵渠博物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