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_学生_探究_生物

时下是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从理论知识的讲授向课程实验教学实践及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培养进行转变,是结合了生物课程的特性及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故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知识性传输及实践操作性,从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究能力。

1学生主动探究对学习初中生物的重要影响

中学生物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及掌握到基本的课程知识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切实的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如: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方法,对显微镜的显示情况能够自主的调节显微镜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观察,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思考、观察、判断、动手操作的良好实践。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贯彻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主动探究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之下,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并能够对实际情况进行甄别,逐渐产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慢慢形成对问题深入剖析,找准关键点及原因,从而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对知识内容、问题等进行探究,能够使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更加的活灵活现,从而在实现对学生知识传输的目的上,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动手方面的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对初中生物知识内容进行消化,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

同时,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能够让学生在熟练知识的这一过程中,对生物产生兴趣,让单调的知识内容学习更加有乐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在生物课程上的有效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实现了学生全面性发展。

2创优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包括了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动手解决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创新或优化学科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得到全面性发展,不至于产生短板效应,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推动情境教学,实现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物是学生在生物学上的入门课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内容的输出,而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一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并适当的创设关联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让学生逐渐进入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就比如,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相关内容时,便可以就学生日常饮食作为出发点,首先让学生想一想平时生活中哪些食物最好吃,又为什么好吃;接着,教师根据学生所回答的大部分内容进行解答,并随之阐述教材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

展开全文

而后,教师把食物营养成分展示给学生,并提出具有一定价值及代表意义的问题,如“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身体,每天所需要吃哪些食物最好?哪些食品最好不要吃呢?”让学生划分小组进行探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走动并随机对某几个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引导。

通过这种方式,先引发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思考,紧接着还需要让学生在自己思考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相关的问题。

就比如,教师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刚刚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所有小组回答完之后,列出一份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让学生根据营养成分表,相互间对所回答的内容再提出相关问题,“辣条为什么不能吃?”、“商店中卖的那些包装好的小袋竹笋、猪皮等等那些和家里去买了做的会不会在营养成分上有太大的差别?”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另外,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对于一些较难或可以适当拓展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学生提出“辣条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危害?”等的问题,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创设生活中的现实情境,给学生展示在平时生活中,学生所喜欢吃的“辣条”在新闻报道中所制作的过程以及制作的原材料等的相关视频或资料,从而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食物之间的营养差别。或者,通过布置“查阅资料”等方式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资料查找,完成之后交由老师批改,继而实现对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适当引入微课,促进学生动手实践

生物不仅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初中的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与基础知识内容学习的层次上,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并会操作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实验器材。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涉及到对实验器材的操作。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观察”等相关内容时,会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或其他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表皮细胞,这就要考验学生对刚开始接触生物时,所学习到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调节方式。而在实验室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单有生物授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器材的调整与使用并不能有较好的效果,在讲台上展示又可能会使得后排的同学不能看的仔细清楚。

因此,可以在实验课程教学中适时的引入微课,在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并适当调整微课播放速度或节奏,从而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对实验器材的操作。对于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操作,让学生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进度。

将微课引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实验教学的压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方法,促进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实验器材。

同时,在引入微课的期间,教师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拓展一些知识点,打开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必要的知识点和操作程序。有效运用微课,教师能够有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上,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班级整体的生物学习与实践操作水平,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中动手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有效运用微课,教师能够有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上,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班级整体的生物学习与实践操作水平,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中动手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2.3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气氛是否优化的主要特征。”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为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要提升教师的生物素养,同时还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首先,初中生物教师要革除传统束缚生物课堂活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寻求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喜爱和自发地学习生物,切实提升学生对生物的主动探究水平。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阅读,提高学生在生物方面的阅读内容及阅读质量,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的更多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启发诱导,把深奥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变成浅显易懂的常识,提供与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及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师模式。最后,初中生物教学中可融入丰富多彩的集体生物教学活动,协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有效掌握班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瞬间的心理状态。

现代的中学生思维极其活跃,他们在活动开展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这些问题时,教师不应该忽视,更不能挖苦嘲讽学生,应及时地肯定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并进行有效的讲评和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生物知识,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活动中学习的快乐。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生物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同时也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积极探究实践的重要举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