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上海博物馆的展会上,有几件看似普通,但却又暗藏玄机的家具。一开始,很多人对此都不以为然,但后来听了专家的讲解,才理解了它的厉害之处,还大为赞叹古人的智慧……其实这种家具叫“闷仓柜”,它又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您也好奇想知道,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影视剧中,盗贼撬保险柜的桥段屡见不鲜,也让我们对保险柜有了更多的认识。保险箱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属于特殊的容器,主要作用就是存放贵重的物品,比如现金存折,珠宝首饰或古玩字画,以及各种重要的证件,合同或文书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箱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甚至还成为了家庭富裕的象征,将其放在家中的显眼处,但却殊不知这犯了大忌。
其实,早在明清时期,古人就已经制作出了保险箱,虽然不如现代的保险箱科技发达,但在防盗上却丝毫不差。按照古人的想法,认为家庭财富应该隐藏,而不该显露,因此古人的保险柜很独特。在明清时期,古代工匠没有直接制作保险箱,认为这样会让其他人知道,正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故此,明代工匠就把保险箱和一般家具结合在一起,从外观上看就是普通家具,但实际上却别有洞天。在上海博物馆中,就收藏了两件这样的明代家具,一件是柜子,另一件是矮凳子,不过都被统称为“闷仓柜”。
展开全文
通常来说,在明清时期的大户人家中,堂屋里都有一条案台,并且在案台的两侧,还分别立有一个柜子,而这两个柜子就是工匠们做文章的地方。工匠将其中一个柜子设计成“闷仓柜”,放在堂屋也根本看不出来。此外,工匠还在凳子上也下功夫了,用木材打制凳子的时候,在内部也留下机关,即便主人家把凳子放在门外,也不会有人想到凳子里面有宝贝。总之,“闷仓柜”借助的就是障眼法,不仅能迷惑盗贼,而且即便被盗贼识破了,他也无法取出“闷仓”里面的财物。
就拿柜子样的“闷仓柜”来说,正面看有两个抽屉,而且也正常能抽拉,平时主人就在抽屉里面放些杂物。不过,这个抽屉的后面有一个卡销,手伸进去后摸到卡销,然后往左边一顶就能把卡销拿掉,此时可以把抽屉整个拉出来。于是,就可以看到抽屉下面有一个暗隔,而这就是所谓的“闷仓”,主人将家中的金银细软,或是秘不示人的东西统统都放进去,最后再把抽屉放好,扣上卡销就谁也打不开了。
不过,也有一些主人家为了保险起见,还会在抽屉里面故意放点铜钱和碎银子,如果有盗贼在慌乱中找到了抽屉就会拿钱完事,而不会再想着抽屉下面有没有什么宝贝。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盗贼知道了“闷仓”他也打不开,因为卡销的位置盗贼不知道。上文中提到,卡销在抽屉的后面,但其实卡销的位置不固定,工匠在设计“闷仓”的时候,会在不同的地方做卡销机关,可以说没有哪两个“闷仓”的卡销机关位置是一样的,甚至就连打开卡销的方式和步骤都完全不同。因此,盗贼面对“闷仓”完全束手无策,除了悻悻离去之外什么也都做不了。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比如盗贼将抽屉砸烂,当然这样做不难,但是砸烂抽屉动静大,被主人发现就瓮中捉鳖了;还有人表示,盗贼可以把小号的“闷仓”搬走,但如果仔细想想也不切实际,当时盗贼都是徒步或者骑马,甚至是翻墙进入,哪里有本事搬个家具走。总之,“闷仓柜”是古人强有力的防盗手段,很好的保证了自己家里财物的安全,也体现了古代工匠无穷的智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闷仓柜”也逐渐被科技型的保险箱取代,但是“闷仓柜”体现出来的智慧却依然熠熠生辉。现如今,虽然“闷仓柜”在家里失去了用武之地,但是在博物馆却成了一件宝贝。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家具》作者:王俊,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